農耕文明

農耕文明

農耕文明,是指由農民在長期農業生產中形成的一種適應農業生產、生活需要的國家制度、禮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農耕文明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類宗教文化為一體,形成了自己獨特文化內容和特徵,但主體包括國家管理理念、人際交往理念以及語言,戲劇,民歌,風俗及各類祭祀活動等,是世界上存在最為廣泛的文化集成。農耕文明的重要表現為男耕女織,規模小,分工簡單,自給自足,不用於商品交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耕文明
  • 性質:文明
  • 屬性:農耕
  • 國家:中國
含義,特點,格局,北方,南方,評價,影響,發源地,

含義

農耕文明,是指由農民在長期農業生產中形成的一種適應農業生產、生活需要的國家制度、禮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中國的農耕文明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類宗教文化為一體,形成了自己獨特文化內容和特徵,但主體包括國家管理理念、人際交往理念以及語言,戲劇,民歌,風俗及各類祭祀活動等,是世界上存在最為廣泛的文化集成。
農耕文明

特點

男耕女織,規模小,分工簡單,不用於商品交換。農耕文明,受封建思想束縛,閉關自守。 中國古代並沒有形成典型的農牧結合的經濟結構。農耕文明發展的後期,越來越限制了中國社會的發展。而相對的海洋文明而講,就是清代沒落的最主要原因。
在距今10000~8000年間,中國早期農業已形成了以栗為代表的北方旱作農業和以水稻為代表的南方水田農業兩大系統,以及與手工業、家畜飼養業相結合的南稻北栗格局。

格局

農耕文明的格局主要為南稻北栗。

北方

北方的原始農耕以旱地農業為特色,這與黃河流域的自然條件有密切關係。春秋冬三季乾旱寒冷,夏季高溫多雨。該區域普遍存在的黃土,持水保肥能力低,但有較好的毛細作用。所以選擇對肥力水分要求不高,幼苗期能抗旱的栗。

南方

南方的原始農耕以稻作農業為特色。長江中下游地區雨多濕潤,所以選擇了喜水作物水稻作為主要農作物。

評價

農耕文明是人類史上的第一種文明形態。原始農業和原始畜牧業、古人類的定居生活等的發展,使人類從食物的採集者變為食物的生產者,是第一次生產力的飛躍,人類進入農耕文明。農耕文明地帶主要集中在北緯20度到40度之間。這裡也是人類早期文明的發源地域。
農耕文明一直延續到工業革命之前。此間,人們以農業為主,政治體制一般實行君主制或君主專制,社會結構呈現為金字塔形。農耕文明發源於大河流域,它是工業文明的搖籃。
農耕文明本質上需要順天應命,需要守望田園,需要辛勤勞作。它不需要培養侵略和掠奪的戰爭技藝,而是需要掌握爭取豐收的農藝和園藝;它無需培養爾虞我詐的商戰技巧,而是企盼風調雨順,營造人和的環境。儘管農耕文明也不都是田園牧歌,也有爭鬥和戰亂,但較之於遊牧文明和工業文明,具有質的不同。
農耕文明
農耕相對於遊牧的好處就是,能大幅度提高生產力,這樣一來,才會有一些吃飽了沒事做的人去想吃飽之外的事情。如研發科技,發展文化等等。
四大古國(中國,古印度,古巴比倫,古埃及)就是農耕文明的典型代表。

影響

農耕文明決定了中華文化的特徵。中國的文化是有別於歐洲遊牧文化的一種文化類型,農業在其中起著決定作用。聚族而居、精耕細作的農業文明孕育了內斂式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傳統、農政思想、鄉村管理制度等等,與今天提倡的和諧、環保、低碳的理念不謀而合。歷史上,遊牧式的文明經常因為無法適應環境的變化,以致突然消失。而農耕文明的地域多樣性、民族多元性、歷史傳承性和鄉土民間性,不僅賦予中華文化重要特徵,也是中華文化之所以綿延不斷、長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以漁樵耕讀為代表的農耕文明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生產生活的實踐總結,是華夏兒女以不同形式延續下來的精華濃縮並傳承至今的一種文化形態,應時、取宜、守則、和諧的理念已廣播人心,所體現的哲學精髓正是傳統文化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精神資源。從思想觀念方面來看,農耕文明所蘊含的精華思想和文化品格都是十分優秀的,例如培養和孕育出愛國主義、團結統一、獨立自主、愛好和平、自強不息、集體至上、尊老愛幼、勤勞勇敢、吃苦耐勞、艱苦奮鬥、勤儉節約、鄰里相幫等文化傳統和核心價值理念,值得充分肯定和借鑑。中國傳統文化中理想的家庭模式是“耕讀傳家”,即既要有“耕”來維持家庭生活,又要有“讀”來提高家庭的文化水平。這種培養式的農耕文明推崇自然和諧,契合中華文化對於人生最高修養的樂天知命原則,樂天是知曉宇宙的法則和規律,知命則是懂得生命的價值和真諦。崇尚耕讀生涯,提倡合作包容,而不是掠奪式利用自然資源,這符合今天的和諧發展理念。
農耕文明
早在先秦時期民間流傳的《擊壤歌》有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就描述了鄉村閭里人們擊打土壤,歌頌太平盛世的情景。民間流傳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反映了廣大農民的艱辛不易。北周庾信亦有詩為證:“興文盛禮樂,偃武息民黎。”體現了文化在衣食溫飽解決之後的重要意義。“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刻畫了讀書人對積極人生的理想與追求。中國上萬年的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歷史,創造了發達持久和長盛不衰的傳統文化。同時,燦爛輝煌的中華文化又豐富了農業的內涵。兩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在有文字記載的幾千年中華文明發展歷程中,雖經無數次大大小小天災人禍的考驗,仍然一直蓬勃興旺,綿延不斷。
農耕文明開創者神農農耕文明開創者神農
事實證明這一技術知識體系具有可持續發展特徵。開發利用好豐富多彩的農耕文明與自然遺產資源,作為我國“三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對增進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建設美好家園、激發愛國熱情和豐富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具有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重要作用,而且對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維護和保護世界文化多樣性,促進世界經濟安全穩定增長、協調平衡增長、持續包容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發源地

目前國際學術界公認的古代農耕文明的發源地有五個:古巴比倫(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250年之間)、古埃及(公元前3500年)、古希臘(公元前3000年~1100年之間)、古印度(公元前2000年)、古中國(公元前2000年夏朝建立——至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