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文明的歷史變遷·黃河流域的農耕文明

黃河文明的歷史變遷·黃河流域的農耕文明

黃河文明是輝煌綿遠的中華文明的核心組成部分,研究黃河文明對闡述中華文明優秀傳統有著重大意義。“黃河文明的歷史變遷叢書”首次全面研究了黃河文明產生、發展、鼎盛等各個歷史階段的內涵和發展演變的規律,圍繞黃河文明形成的三大標誌——青銅、文字,城邑,伴隨黃河文明形成、發展的農耕文明,黃河流域古史傳說中的英雄時代,對黃河文明有重大影響的主導思想意識及黃河文明的歷史變遷等主題進行了論述,對黃河文明的歷史地位與影響做出了科學的、定性的評價。

基本介紹

  • 書名:黃河文明的歷史變遷·黃河流域的農耕文明
  • ISBN:9787030229892
  • 頁數:264
  • 定價:45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03-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 尺寸:23.8 x 16.8 x 1.4 cm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作者簡介

李玉潔,女,1948年生,河南省開封人。1988年畢業於四川大學歷史系,獲博士學位。現為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南大學中國古代史的學科帶頭人,河南省優秀專家。先後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國古代王權與專制主義研究”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黃河文明的歷史變遷”,出版學術專著《先秦喪葬制度研究》、《先秦諸子思想研究》、《先秦史稿》、《楚國史》、《齊國史》、《中國早期國家性質》、《恥》、《中國十六皇后傳》等,發表學術論文120餘篇。

內容簡介

黃河文明的主要特徵之一就是農耕文明,研究黃河農耕文明的形成、特徵以及變遷發展歷史,能夠深入了解環境變遷與歷史發展、文明進程、文化興衰的關係,了解農耕文明系統中農民的精神世界等。本書從文化發展的角度論述了黃河流域農耕文明的產生、農業工具的出現和發展、農田水利的開發利用、農業技術的套用推廣、救災政策和思想、農業產量的增長、農書的出現、農神的崇拜和祭祀、農商關係和思想及其對封建社會的作用等,觀點新穎,系統性強,具有豐富的研究價值和重要的學術意義。
《黃河流域的農耕文明》適合歷史、古代文化、考古等相關專業的高校師生、科研工作者和業餘愛好者閱讀。

目錄

總序一 (李學勤)
總序二 黃河文明的歷史地位(李玉潔)
緒論
一、黃河流域農耕文明的起源
二、黃河流域農耕文明的輝煌
三、黃河流域的農書與農業技術理論
四、黃河流域的農業管理與賦稅政策
五、黃河流域的農神崇拜
六、農商思想對中國古代社會的影響
第一章 黃河流域早期的農業
第一節 黃河流域農耕文明的起源
一、黃河流域的地理地貌和氣候
二、黃河流域農業的起源
三、舊石器時期的生產工具
四、農業與漁獵經濟的相互作用
第二節 新石器時期的農業
一、磁山、裴李崗文化的農業
二、仰韶文化的農業
三、大汶口、龍山文化的農業
四、陶寺遺址的農業
五、馬家窯、齊家文化的農業
第三節 中國早期曆法的出現
第二章 夏商時期的農業
第一節 夏商時期的農作物
一、夏代的農作物
二、商代的農作物
三、商代的絲織業和麻織業
第二節 夏商時期的農具
一、夏代的農具
二、商代的農具
第三節 夏商時期的天文曆法
一、夏代曆法與《夏小正》
二、商代的曆法
第四節 夏商時期的貢賦
一、夏商王朝對農業的重視
二、夏商時期的農業貢賦
第三章 西周時期的農業
第一節 西周時期的農業概述
一、西周王朝對農業的重視
二、西周的農作物和蠶桑生產
三、西周農田的技術管理
第二節 西周時期的農具
第三節 西周時期的天文曆法
第四節 西周時期的鄉村行政制度
一、周代鄉村邑落與地方行政機構的形成
二、鄉村行政管理機構
三、西周時期的農官
四、周代采邑的分封
第五節 西周的田制與貢賦制度
一、西周王室對土地和山林川澤的控制
二、西周王朝的田制
三、西周王朝的貢賦制度
四、西周土地的轉讓和交換
第四章 春秋時期的農業
第一節 春秋時期黃河流域的農具
一、春秋時期的非金屬農具
二、春秋時期青銅農具的套用與鐵制農具的出現
三、春秋時期的金屬農具
第二節 春秋時期農業的發展
一、春秋時期農業技術的發展
二、農作物產量的提高
三、蠶桑業的發展
第三節 春秋時期各國的天文和曆法研究
第四節 春秋諸侯國賦稅制度的改制
一、春秋時期的土地與賦稅的改制
二、春秋鄉村兵制的改制
第五節 春秋時期鄉村行政制度的改制
一、春秋時期的采邑制度
二、春秋縣制的出現
三、縣邑制的建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革新
第五章 戰國時期黃河流域農業的迅速發展
第一節 戰國初年諸侯國對農業的重視
一、魏國李悝“重地力之教”
二、秦國商鞅“廢井田,開阡陌”與上農思想
第二節 戰國時期黃河流域鐵制農具的普及推廣
一、戰國時期黃河流域鐵制農具的普及
二、戰國時期鐵農具的改進與日趨定型
第三節 春秋戰國時期金屬農具普及的社會基礎
一、豐富的自然資源
二、冶鑄工藝的提高
三、對落後農具的變革要求
四、列國變法為金屬農具大規模推廣創造了條件
第四節 金屬農具對戰國農業發展的歷史意義
一、農田管理技術的進步
二、土地耕地面積的擴大
三、糧食產量的增長
四、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
五、封建小農經濟的出現及其進步意義
六、土地私有化進程的加快
第五節 戰國時期的水利工程
一、春秋時期水利工程——堤防的修建
二、魏國對漳河的治理
三、戰國時期對黃河的治理
四、關中地區的水利工程——鄭國渠的修建
五、戰國時期河洛地區的農田水利建設,
第六節 戰國時期各國的天文和曆法研究
第七節 戰國時期郡、縣二級行政制度的形成
一、郡、縣二級行政制度的產生
二、戰國時期的封邑
第六章 古代農業的救災政策和思想
第一節 古代的災異
一、夏商時期的主要災害情況
二、西周的災異
三、春秋戰國時期的災害情況
第二節 周代的荒政
一、《周禮》中的荒政制度
二、古代的荒政制度
第三節 先秦諸子的賑濟救災理論
一、先秦諸子的備治理論
二、先秦諸子的救治理論
第七章 古代的農神
第一節 農神崇拜的緣起
一、神農氏
二、農神后稷
三、蜡祭中的農神
第二節 農神的祭祀
一、農神祭祀禮儀
二、農神祭祀禮儀制度的演變
三、農神崇拜的目的
第三節 古代的蠶神及其祭祀
一、中國蠶神的星宿天駟及其祭祀
二、民間蠶神菀窳婦人、寓氏公主、蠶叢、馬頭娘
三、中國古代正統的蠶神嫘祖及其祭祀
第八章 中國早期的農書
第一節 《尚書。禹貢》與《禮記.月令》的農學理論
一、《尚書.禹貢》的農學知識
二、《札記.月令》中的農學知識
第二節 《呂氏春秋》的農學理論
一、整地
第九章 春秋戰國時期的農商思想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