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年農夫(美國農業不到百年就窮盡地力,而中國農耕卻經歷四千餘年,原因何在?)

四千年農夫(美國農業不到百年就窮盡地力,而中國農耕卻經歷四千餘年,原因何在?)

這本書記錄和研究了農業生產者真實的生活環境,講述了東方各民族好的耕作方法,學習他們保護自然資源的方法、及他們的經驗,人們將獲益匪淺。

幾世紀之前,東亞三國的農業已經能夠支持起如此高度密集的人口,並且可持續發展至今,並且這個勢頭還將保持下去。美國人十分推崇遠東地區人們的原生態農耕方式,認為推廣中國、朝鮮和日本可持續農業經驗對全人類都是有幫助的。

東亞民族主要依靠小塊土地和少量產品來維生,卻養活了密集的人口。在遠東地區,每一種可以食用的東西都被認為是人類或者畜禽的食物。而不能吃或者不能穿的東西則被用來做燃料。各種有機垃圾混合在一起以及人類的或動物的糞便都被細緻地保存下來,在使用之前再將它們粉碎並烘乾作為肥料。在這裡,看不見一塊閒置的土地,見不到一點被浪費的資源。

在現代農業耕作方式的弊端紛紛顯現的時刻,東亞傳統的耕作方式再一次引起了世界人民的重視。“回歸自然”重新成為受人關注的理念。

基本介紹

  • 書名:四千年農夫(美國農業不到百年就窮盡地力,而中國農耕卻經歷四千餘年,原因何在?)
  • 定價:¥45.00
  •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6-1
詳情,編輯推薦,作者簡介,目錄,

詳情

定 價:¥45.00
作 者:(美)金 著,程存旺,石嫣 譯
出 版 社:東方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6-1
版 次:1頁 數:280字 數:267000
印刷時間:2011-6-1開 本:16開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I S B N:9787506042284包 裝:平裝

編輯推薦

美國在不到百年的時間內就窮盡了地力,而中國農耕歷經四千餘年,土壤肥沃依舊,且養活了數倍於美國的人口。原因何在?
中國農耕文化的無窮魅力讓富蘭克林?H?金認定,東方農耕是世界上最優秀的農業,東方農民是勤勞智慧的生物學家。如果向全人類推廣東亞的可持續農業經驗,那么各國人民的生活將更加富足。
本書記錄了東亞農業生產者真實的生活環境,講述了東方各民族好的耕作方法。他們依靠小塊土地和少量產品維生,幾乎沒有一塊土地閒置,農民通常在土地上實行輪作,養活了密集的人口。
農耕是人類文明的基礎,但是到目前為止,人類還沒有整理出全部農耕經驗。假如要集中所有的力量和工具征服地球,就必須清楚的知道世界各地的人們在食物生產過程中都遇到了哪些問題,以及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富蘭克林?H?金認為,農耕的首要條件是保持土壤的肥沃,東方各民族早已遇到此類問題,而且已經找到了解決方法。對此,西方或許也能直接從他們的經驗中獲益良多。這是西方向東方學習保護自然資源的第一課。這便是富蘭克林?H?金從東方帶回去的重要信息。
真正的農業旅行家很少。富蘭克林?H?金是這方面真正的專家。

作者簡介

F.H.金,威斯康星大學的農業物理學教授,曾任美國農業部土壤局局長,被稱為美國土壤物理學之父。他是多部農業作品的作者,如,《土地》、《灌溉與排水》、《農業物理學》以及《住宅、鄉村學校以及馬廄的通風系統》。

目錄

中文版序言 理解中國的小農 (溫鐵軍)
英文版序言
概述
第1章 日本一瞥
第2章 中國的墓地
第3章 到香港和廣州
第4章 在西江之上
第5章 溝渠化的程度和田地的曲面擬合
第6章 老百姓的習俗
第7章 燃料問題以及建築、紡織材料
第8章 邁步田野之間
第9章 廢物利用
第10章 在山東
第11章 東方,“擁擠的”時空
第12章 東方的稻米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