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發展與道德教育》是2013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蔣一之。
基本介紹
- 書名:品德發展與道德教育
- 作者:蔣一之
- 出版社:浙江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
- ISBN:9787308118262
《品德發展與道德教育》是2013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蔣一之。
《品德發展與道德教育》是2013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蔣一之。內容簡介本書是一部從品德心理的角度來介紹和論述道德教育的教材,共分5章,先從整體論述了品德心理發展與道德教育的關係,接著又按照品德心理構成,逐一闡...
《道德發展與道德教育》是2000年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彼得斯。內容簡介 在20世紀,彼得斯不僅作為分析教育哲學倫敦學派的傑出代表為人知,而且以《倫理學與道德教育》《首先發展與道德教育》等論著在國際德育理論界享有盛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要“吸收和借鑑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而要“博採...
在多數國家的學校德育限指道德教育,我國學校德育泛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實為社會意識教育。政治教育指形成學生一定政治觀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學生一定世界觀、人生觀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促進學生道德發展的教育。教程 比較完整的道德教育過程,一般包括提高認識、陶冶情感、鍛鍊意志、確立...
《兒童品德發展與道德教育》是2012年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茂聰、唐愛民。內容簡介 兒童的品德發展既是社會道德內化為個體品德的過程,同時也是兒童個體知、情、意、行諸因素協調發展的過程。兒童的道德品質包括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為四種基本心理成分。這四種心理成分相互結合、相互作用,...
品德學習和其他行為學習的規律並無兩樣。在他看來,品德的形成和發展就是道德行為模式的改變。班杜拉又認為,學習者並非被動地接受環境的示範作用,而是經過自己的認知過程的加工,對示範行為有所取捨,逐漸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這些觀點對道德教育是有一定積極意義的。上述各源理論有一個共同的趨向,就是逐步實現從思辨...
小學生品德發展與道德教育 小學生品德發展與道德教課程是由劉慧為課程負責人,首都師範大學為主要建設單位的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教師團隊 課程負責人:劉慧 授課教師:李敏、張志坤、徐愛傑、鐘曉琳 所獲榮譽 2020年11月24日,該課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認定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小學生品德發展與道德教育 《小學生品德發展與道德教育》是201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大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是指運用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來對大學生進行教育,提升大學生群體的思想品德素質水平。思想品德教育在我國一直被放在全部教育的首位,它是培養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基礎。重要性 大學階段是大學生道德學習和道德建設的重要時期,是養成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的關鍵時期。...
德育原則(principles of moral education)是指思想品德教育必須遵循的基本準則和要求。德育規律的體現,受德育目的和受教育者身心發展規律制約,古今中外教育實踐經驗的總結,體現一定階級、民族和文化的特點。是制訂德育計畫,選擇德育內容、方法和組織德育過程的依據。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孟子提出言行一致、因材施教、以...
道德發展階段論美國心理學家勞倫斯·科爾伯格提出。科爾伯格在皮亞傑的道德發展理論基礎上,提出了道德判斷能力的發展有三種水平六個階段的理論。三種水平,即:前習俗水平、習俗水平、後習俗水平。其中每種水平又有兩個階段,共六個階段,即:懲罰與服從的定向階段、手段性的相對主義的定向階段、人與人之間的定向階段...
幼兒道德教育亦稱“幼兒思想品德教育”、“幼兒品德教育”、“幼兒德育”。按照幼兒思想品德形成和發展的規律,把一定的社會思想、道德規範、行為準則轉化為幼兒個體的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的過程。中國《幼稚園工作規程》(試行)中規定的幼兒德育的主要目標是:“萌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愛集體、愛勞動的情感,培養誠實、...
思想品德是一個多要素的綜合系統,是人們在一定的思想的指導下,在品德行為中表現出來的較為穩定的心理特點、思想傾向和行為習慣的總和。它與一定的經濟活動、政治活動、道德風尚及風俗習慣相聯繫,受到社會發展水平的制約。思想品德是意識行為方面的,也是政治道德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實質是將一定社會的思想道德轉化為...
5.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基本知識教育;心理諮詢、輔導和援助。除以上各系列教育內容外,中等職業學校還要隨著經濟、政治形勢發展進行形勢任務和時事政策教育。德育途徑 1.德育課教學 中等職業學校德育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專業學生必修的基礎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職業道德和職業指導教育、...
在西方,從20世紀以來,關於道德品質的心理結構及其形成過程,逐漸受到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的重視,形成了不同的理論流派。其中有影響的如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 J.杜威首先提出,後來由瑞士心理學家 J.皮亞傑、美國心理學家L.科爾伯格進行實驗研究的認知派的道德發展階段論,和以社會心理學家A.班杜拉為代表的新行為主義...
教育者要讓學生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實際交往,幫助學生在道德實踐中實現和欣賞自己在情感體驗、意志磨練及行為策略上的提升,最終達到人生修養最高階段——慎獨。 實踐鍛鍊法 實踐鍛鍊法是指教育者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社會的需要,讓學生在日常生活和社會活動中親自參加實踐,從中受到教育和鍛鍊,以形成良好思想品德和...
道德發展(moral development)是個體心理發展的一個方面。個體認識社會倫理道德規則和準則,形成道德認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的過程。既受到個體周圍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也受到個體的成熟和認知、情緒發展,特別是其從事的交往和道德活動的制約。有關兒童道德發展的研究始於19世紀末期20世紀初,開創者有巴倫斯、夏倫伯格...
[moral education] 指針對學生群體的道德教育與培養 引證解釋 指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質的教育。毛澤東 《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五:“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基本含義 1.廣義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計畫地對社會成員在政治...
道德品質教育,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計畫、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響,促進他們的道德認識、情感、意志和行為習慣的形成與發展的活動,是德育內容之一。影響和促進受教育者的道德認識、情感、意志和行為習慣的形成與發展的教育。在中國學校日常工作中主要指學生守則教育,學校常規紀律訓練,遵守社會公德和文明行為...
《道德認知發展與道德教育》是1999年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郭本禹。內容介紹 《道德認知發展與道德教育:科爾伯格的理論與實踐》是德育理論叢書之一。“德育理論叢書”大多是省或國家“八五”教育科學重點研究項目的科研成果,其中有的既是全國教育科學重點研究項目的課題,又是博士論文的擴充。因此,叢書中的...
品德在個人身上產生、發展的過程及其與內外條件的聯繫。它是教育心理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道德品質以道德意識為指導。道德品質是以道德意識或道德觀念的指導為基礎的,並在這個指導基礎上進行道德判斷,產生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道德行為是道德品質的外在表現。道德品質和道德行為是密切聯繫的,離開了道德行為就無所謂道德...
《新時期我國公民道德教育發展與研究》是作者黨春艷、方英群撰寫的書籍,由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內容簡介 本書以探究新時期我國公民道德教育發展與研究為探究的主線,力圖從社會主義道德教育的各個方面來對社會主義道德教育進行整體上的把握,總結經驗教訓,為社會主義道德教育提出新思路。主要內容包括:公民道德概念的...
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研究,雖沿用皮亞傑的方法,但目的卻不像皮亞傑那樣旨在了解兒童對行為是非的道德判斷,而是藉助道德兩難的問題情境,希望了解兒童作出行為是非道德判斷後如何說明其判斷的理由。概述 科爾伯格對道德發展的研究是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出發的。理論的思想淵源主要來自杜威和皮亞傑關於道德發展理論的觀點:①...
此外,對兒童和青少年來說,每一個階段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只能夠理解和接納本階段道德價值的判斷,外在的教育或練習都無法提升兒童的道德判斷水平。套用 在道德教育中,遵循兒童的認知發展規律,避免成人式的道德灌輸。柯爾伯格的實驗研究揭示了兒童道 德發展是一個逐步上升的過程,它按一定的規律以固定的順序向前發展...
以班杜拉為代表的社會學習論認為,道德行為通過觀察、模仿而形成、改變,同時強調在這一過程中主體與客觀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蘇聯心理學家也對思想品德形成的心理基礎進行一系列研究,其中如丘德諾夫斯基根據艾利康寧提出的各年齡階段主導活動和兒童心理發展六個階段,研究了道德發展的年齡特點,提出品德發展主線是行為從情境...
在階級社會中,道德觀教育具有兩重性,一方面具有階級性,例如可區分為封建主義道德觀教育、資本主義道德觀教育、社會主義道德觀教育等;另一方面,道德的發展也有一定繼承性,不同道德觀教育又具有一些共同性,可以相互借鑑。一般意義上的道德觀教育主要內容包括:社會公德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環境道德教育等...
當代,由於技術發展,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大大擴展,隨之而出現了人口、能源、環境等生態性危機。運用道德力量合理調節人與自然的關係成為世界矚目的問題,當代世界各國都重視通過德育以形成學生正確的自然觀,使之認識在與自然交往中的是非與善惡;遵守在這種交往中的各種基本準則,培養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習慣與道德風尚。(...
(三)堅持協同配合。發揮學校主導作用,引導家庭、社會增強育人責任意識,提高對學生道德發展、成長成人的重視程度和參與度,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協調一致的育人合力。(四)堅持常態開展。推進德育工作制度化常態化,創新途徑和載體,將中國小德育工作要求貫穿融入到學校各項日常工作中,努力形成一以貫之、久久為功的...
皮亞傑認為,兒童的道德發展是一個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客觀責任感逐步向主觀責任感的轉化過程。概述 皮亞傑通過觀察兒童的活動,用編造的對偶故事同兒童交談,考察兒童的道德發展問題,得出了三大研究成果,寫成《兒童的道德判斷》(1932年)一書。皮亞傑三大研究成果的具體內容包括:(1)兒童的道德發展既非天賦,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