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活動課程

品德活動課程,引導學生認識自己的家鄉與校園,了解家鄉與校園,樹立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意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品德活動課程
  • 設計原則:思想性、趣味性
課程背景,課程目標,

課程背景

傳統的思品教學是“封閉”的,“靜態”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缺少兒童暢想、暢言,更談不上思潮湧動,缺少主體參與,即使有一時的熱情又能持續多久呢?
學生的課外活動單調,
按照區教育局的課程方案,二年級設定3節思品課、2節微機課(地方課)、2節校本課程。學生的微機課不能正常進行,學校沒有完善的校本課程。
《課程標準》中強調,《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直接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形式,強調寓教育於活動中。所以,《品德與生活》不是兒童活動的“藍本”,更不是兒童活動的“萬用大全”,而“只是引發兒童活動的工具,是兒童開展活動時可利用的資源”。
條件保證:學校有一台電腦,能上網,授課教師有自己的筆記本,可以上網。
設計原則:1、思想性、趣味性、藝術性、知識性、參與性。2、不加重教師負擔,不加重學生負擔。

課程目標

引導學生認識自己的家鄉與校園,了解家鄉與校園,樹立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意識。
教育學生了解自己生活的環境。
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
通過教學即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也提高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
初步認識計算機,體驗我們既是分享者,又是創造者的社會化網路環境。
張掖濕地活動課程
日前,甘州區甘浚鎮星光國小教師李明山,將張掖濕地納入教學計畫,編制了利用遠程教育或區域網路設備,讓學生了解和認知濕地的教學計畫。教學計畫提出,試圖利用好看薄構建一個師生異步互動的教學平台,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和認識濕地。授課的班級是四年級和六年級。教學的目的,一是了解張掖濕地對人類生存環境的主要意義,使學生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二是嘗試活動類課程與信息技術課程的整合,利用好看薄構建教學平台;三是使學生經歷調查張掖濕地的過程,瀏覽、分享同伴的勞動成果;四是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經歷撰寫、瀏覽圖片部落格的過程,初步樹立社會化學習的意識。讓學生通過了解張掖濕地的基本情況,撰寫部落格,並以照片、學生作文、繪畫作品、報紙剪貼、小故事等形式,對學習成果進行展示。
張掖濕地活動課程目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