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梁市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實施辦法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推進我市職業教育體制改革,最佳化職業教育資源配置,為呂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高技能專業人才,特制定以下實施辦法。
一、總體思路和目標任務
(一)總體思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發展思路,以加強基礎能力建設為主攻方向、以提高勞動者職業能力、促進就業再就業為主要目標,以教產合作、校企一體和工學結合為改革方向,以提升服務呂梁經濟社會發展和改善民生的各項能力為根本要求,全面推動我市職業教育與產業、學校與企業、專業設定與職業崗位、教材內容與職業標準深度對接,不斷增強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現代農業、服務脫貧攻堅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呂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必要文化知識、熟練職業技能的高素質勞動者,為我市“十三五”脫貧攻堅戰略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持、技能支持和人才貢獻。
(二)目標任務
到2020年,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規模大體相當,在校生規模達到50000人以上,辦學條件達到國家規定標準。
以市統籌,落實辦學責任。到2018年,縣級職教中心全部通過省政府驗收。到2020年,力爭有3—5所中職學校跨入國家級、省級示範職業學校行列。
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特別是專業課教師基本能夠滿足學校辦學要求。到2020年,中等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占專業教師(含實習指導教師)比例達到60%以上;校長和教師的全員培訓得以實施,師德素養、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等綜合素質普遍提高。
轉變職業教育發展方式,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整合資源、最佳化結構、強化內涵、提高質量,形成以高職院校為龍頭、以中職學校為骨幹、以縣級職教中心為基礎、以鄉村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為輻射的職業教育網路。
完善職業教育評價考核管理制度,基本形成以素質能力評價學生、以教學效果評價教師、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目標評價學校,實施職業教育與產業、學校與社會結合的評價機制,逐步建立中職教育與高職教育相互銜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協調發展的職業教育體系。
落實政府職責,強化部門協調,加強行業指導,動員社會力量,形成政府統籌、部門配合、行業企業與社會參與,公辦與民辦共同發展的職業教育辦學格局。
支持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合作,開展面向從業人員的各級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及崗位技能提升培訓。
二、重點工作和主要措施
(一)實施縣級職教中心建設計畫。縣級職教中心建設堅持“政府統籌、部門聯辦、教育協調、多校一體”的辦學模式,通過政府投入、吸納社會資本、企業捐資、資產置換等途徑多渠道籌措資金,採取整合現有職教資源、調整使用其他教育過剩資源、改建、擴建、新建等方式進行,形成以職教中心為龍頭,縣、鄉、村三級職業教育與培訓網路。目前,我市只有交城縣、孝義市、交口縣、石樓縣職教中心通過省政府驗收,到2018年,每個縣(市、區)建成一所高標準、現代化的縣級職教中心,並全部通過省級驗收。通過省級驗收的職教中心,經市政府批准,市財政可給予一定的獎勵。
(二)實施示範中等職業學校建設計畫。根據國家、省示範職業院校建設規劃,積極實施我市示範中等職業學校建設工程。力爭到2020年建成5—10所高標準、現代化的中等職業學校,平均每所學校年招生1000人以上,在校生3000人以上,形成國家級、省級、市級示範中等職業學校梯隊,力爭有3—5所學校跨入國家級、省級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行列。達到國家和省示範標準的市直中職學校,經市政府批准,市財政可給予一定的獎勵。
(三)實施骨幹示範專業建設計畫。圍繞我市產業結構調整、脫貧攻堅戰略和“8 +2”農業產業化振興計畫,加快利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煤電一體、新型煤化工、鋁工業、白酒、裝備製造、新能源、旅遊、物流、護理護工、家政服務與管理、“網際網路+”等新興產業。到2020年,打造市級示範專業20個,省級示範專業10個,形成一批滿足呂梁主導產業發展需求,並能發揮輻射作用的骨幹示範專業。
(四)實施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計畫。配合國家、省“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計畫”,積極爭取上級資金,用於實訓基地建設,為市直中職學校建設10—15個裝備先進,設備對接產業,技術對接企業,具備教學、培訓和生產等多種功能的中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也要加大財政投入,力爭在“十三五”期間建成2—3個對接本地產業、功能實施齊全的中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
(五)實施職業教育信息化平台體系建設計畫。“十三五”期間,經市政府批准,市財政每年投入一定數額的經費用於市直中職學校校園網路和數位化資源建設。到2016年,實現“寬頻網路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路學習空間人人通”。到2020年,職業院校校園網覆蓋率達100 %,數位化資源專業覆蓋率達100 %,全面實現職業教育信息化。
(六)實施職業教育體制機制創新計畫。以市統籌,落實辦學主體,促進全市職業教育與其他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充分利用現有各種職業教育資源,打破部門界限,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提高辦學效益,最佳化職業教育布局結構。市政府設立職業教育統籌協調機構,實現對職業教育的規劃統籌、辦學統籌、資源統籌和政策統籌。建立職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研究解決職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發改部門要把職業教育納入經濟社會發展整體規劃之中,做好實訓基地和重點專業建設計畫。財政部門要積極落實實訓基地和重點專業項目資金的落實,並監督資金到位及使用情況。教育部門負責各級各類職業教育的教育教學管理、專業設定、教育教學改革、就業指導。人社部門負責國家就業準入制度的落實,制定企業在職職工技能培訓和失業人員、企業下崗職工再就業培訓以及社會力量舉辦的職業培訓機構的管理。編辦負責省級編制部門有關職業教育學校人員編制政策的落實。城建、國土、金融、稅務等其他有關部門也要在各自的職責範圍內做好職業教育的相關工作。
認真落實國家、省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職業教育的優惠政策,健全政府補貼、購買服務、助學貸款、基金獎勵、捐資激勵等制度,支持各類辦學主體通過獨資、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舉辦民辦職業教育。社會力量舉辦的職業院校與公辦院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縣級人民政府負責本地區職業教育工作的領導和統籌協調,結合本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實際,制定促進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和措施,研究解決職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重點辦好縣級職教中心和職業教育培訓機構。
(七)實施產教融合與校企一體合作辦學計畫。充分發揮行業、企業在職業教育改革創新中的作用,推進產教融合與校企一體合作辦學機制。建立職業教育與行業合作、學校與企業一體合作的職業教育改革創新機制,加強校企合作,創新多樣化的校企一體合作辦學模式,普遍實行工學結合,紮實穩妥地開展學生頂崗實習。企業可以通過參股、入股等形式與職業院校聯合組建辦學實體。規模以上企業接受職業院校學生頂崗實習崗位數不少於企業技術崗位數的10 %,大中型企業每年提供的職業院校教師頂崗實習崗位數不少於在職員工數的0 . 5%。設立職業教育與產業對話協作機構,圍繞呂梁產業發展和人才培養的實際需求,舉辦職業教育與行業技能型人才培養主題論壇,開展行業人才需求預測,研究和制定培養規劃,組織安排學生實習、就業,進一步完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就業服務體系。推廣企業與職業院校共建模式,支持企業與職業院校共建共享生產性實訓基地、產品研發中心、科技創新中心、課程開發中心。
(八)實施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計畫。一是加強以“愛崗敬業、誠實守信、服務社會”為主要內容的職業道德教育,加強文化基礎知識教育、職業能力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具有職業教育特點和學校自身特色的德育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使其成為生產、經營、管理、服務一線的高素質勞動者和實用人才。二是加強專業和課程建設。職業學校要根據市場需要,確定培養目標,及時調整專業設定,積極發展面向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專業。加強職業教育科研力量,建立在行業支持下的專業教研機構,制定骨幹專業建設標準,評選骨幹示範專業。職業學校要加強與行業、企業等用人單位的聯繫,建立職業學校與勞動力市場密切聯繫的機制。職業學校、科研機構、行業組織要不斷開發新課程、編寫新教材,增強職業教育的針對性、有效性、實用性。要充分發揮職業教育教學研究機構在教學研究、教學管理、教學指導、師資培訓和教學改革試驗等方面的作用。三是加強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職業學校要突出自身的教學特點,把教學活動與生產實踐、社會服務、技術推廣及技術開發緊密結合起來,保證實踐教學時間,改善實習教學條件。鼓勵具備條件的職業院校師生根據教學需要自行研製、開發、生產相關的設備和教具。加強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大力發展現代遠程教育,開發職業教育資源庫和多媒體教育軟體。
(九)實施“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計畫。根據職業教育特點,實行職業院校編制每3—5年核定一次的動態管理機制。職業學校25%—30%的編制可用於外聘專業課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外聘教師可不納入編制“實名制”管理範圍。一是深化職業學校人事制度改革,加強考核,強化職責,全面推進教職員工全員聘用制,逐步建立向一線優秀教師傾斜的收入分配製度。加強職業學校校長培訓,推行職業學校校長持證上崗制度。二是加強職業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加快“雙師型”教師培養,分期分批組織專業教師到相關行業或企業掛職培養,提高“雙師型”教師占專業課教師的比例。鼓勵企事業單位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員到職業學校擔任兼職教師。三是積極鼓勵教師參加行業協會組織或到企業兼職,參與企業技術研發、技術改造、新技術套用等項目,教師到企業兼職的業績可納入教師教學工作績效考核評價結果。
(十)實施勞動者素質提升計畫。職業院校在完成學歷教育的同時,要面向企業、社會和各類有教育培訓需求的人群,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教育和培訓。利用“送教下鄉”、“送教下礦(廠)”等多種形式,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和熟練技術工人。“十三五”期間,各級各類職業教育年培訓達到40萬人次以上。
(十一)積極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積極支持呂梁學院、山西醫科大汾陽學院和太原理工大現代科技職業學院在我市辦學。進一步提升呂梁職業技術學院的辦學水平,加快呂梁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呂梁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呂梁技師學院、呂梁護理職業學院建設步伐,在項目審批、工程建設規劃、資金、土地、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力爭“十三五”期間投入使用。
(十二)實施就業準入制度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嚴格執行就業準入制度,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員工,屬於國家規定實行就業準入控制的職業(工種),必須從取得相應學歷證書或職業培訓合格證書並獲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的人員中錄用;屬於一般職業江種),也必須從取得相應的職業學校學歷證書、職業培訓合格證書的人員中優先錄用。從事個體、私營企業的人員必須接受職業教育和培訓,憑職業培訓合格證書上崗。加大就業準入的執法力度,對違反規定隨意招收未經職業教育培訓人員的有關單位,要責令其糾正並給予相應的處罰。加強對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做好行業人力資源的預測和信.息收集工作,定期發布相關信息,建立職業教育人才庫,依託行業企業組織專場招聘會。稅務、金融部門要認真落實相關優惠政策,對職業學校畢業生本人自主創業或從事與所學專業相關的個體經營者,憑本人畢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在稅收、貸款方面提供優惠和便利。
三、組織領導和經費保障
(一)進一步加強對職業教育工作的領導。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把職業教育工作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依法管理。加強職業教育研究工作,為職業教育巨觀決策和職業教育改革服務。加強職業教育就業準入的法制建設,完善執法監督機制。加強對職業教育的督導檢查,把職業教育工作納入市、縣兩級政府年度目標責任考核。
(二)營造有利於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社會氛圍。加大對職業教育的宣傳力度,弘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風尚。企業要逐步提高生產、經營、管理、服務一線高素質勞動者的經濟收入,設立技師、高級技工崗位津貼。要定期開展職業技能競賽,對取得優異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在全市形成重視技能人才,支持職業教育的濃厚氛圍,推動職業教育健康快速發展。
(三)加大政府對職業教育的經費投入。一是積極落實地方教育費附加用於職業教育的比例不得低於30%的政策,並在財政預算中單列。市、縣兩級政府在安排使用農村科技開發經費、技術推廣經費和扶貧資金時,要安排一部分農村勞動力培訓經費;安排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經費時,要安排一部分農村職業學校和成人實用技術培訓經費。政府用於舉辦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的財政性經費要逐年增長,增幅不低於當年財政增長幅度。二是落實企業對職業教育和培訓的經費投入。各類企業要按(職業教育法)規定,實施職業教育和職工培訓,承擔相應的費用。一般企業按職工工資總額的1 . 5%—2 . 5%足額提取職業教育培訓經費。從業人員技術素質要求高、培訓任務重、經濟效益較好的企業可按2 . 5%提取,列入成本開支。三是鼓勵社會各界及公民個人對職業教育提供資助和捐贈,企業和個人通過政府部門或社會中介機構對職業教育的資助和捐贈,可在應納稅所得額中全額扣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