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源於姬姓吳國,始祖是太伯和仲雍,形成於戰國初期,其中有一段著名的讓賢故事。 歷史發展 周部落(姬姓)的首領古公、父、即(周太王)有三個兒子:太伯、仲雍、季歷。小兒子季歷賢仁而有才幹,娶賢惠的太任為妻,生下個兒子叫姬昌,倍受古公寵愛。古公把周部落的興旺發達寄希望於姬昌。 大兒太伯、二兒仲雍...
吳氏宗族的族譜,從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國早期文字,及史類文獻對家譜起源的考證,吳姓家譜家譜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起源 吳姓人物早在炎帝、黃帝時就已存在。炎帝之臣有一叫吳權的,他的後代是中國樂曲的發明者。那個因為勇敢剽悍,善於狩獵而以“吳”為稱號的原始氏族,在堯舜以前的活動,《...
吳太伯是吳姓的第一人,但無嗣,所以叫開氏始祖。仲雍是太伯的弟弟,繼承了他的位子傳承下來。於是仲雍就是吳姓的血緣始祖。吳字由來 吳字是象形字,據《說文解字》:吳者,嘩也。古時先人在狩豬時,發現大獸後,一邊奔跑,一邊回頭呼喊。這種大呼大叫的動作形象一個“吳”字。這種人,當時就叫吳人。吳人早...
吳氏是劉弘之妻、劉備之母。史料記載 先主少孤,與母販履織席為業。舍東南角籬上有桑樹生高五丈余,遙望見童童如小車蓋,往來者皆怪此樹非凡,或謂當出貴人。先主少時,與宗中諸小兒於樹下戲,言:“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叔父子敬謂曰:“汝勿妄語,滅吾門也!”年十五,母使行學,與同宗劉德然、遼西...
吳氏字輩,從太伯第101世開始,用完一百代後,可又從第一世字排起:“泰讓文傳宗 雍敦維景崇 開基百世繼 務本千家從 章嗣國斯永 壽承名始雄 季賢其見博 友善觀光中 至德啟公同 海東表大風 高祖樹典範 遠孫錦程通 棠棣真毓秀 蘭桂勝勁松 俊傑英豪漢 安邦智謀勇 好學期上進 覽月步九重 歷代人才濟 富貴...
今逢盛世,國泰民安,人心思源。為曉宗族之譜系,傳國學之大義,我們尋脈絡,訪親友,匯眾聲,梳資料,編撰了《青海西寧吳氏世系宗譜》,以弘家風,以正道義,其意深遠。追溯歷史,祖先們的形象如在眼前。數百年來,吳氏家族的人們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昂起自信的頭顱,挺起時代的脊樑,放飛遠大的夢想,面向美好的...
福建安溪吳氏是古老的姓氏之一,形成於戰國初期,主要是以國名為姓,源於姬姓,為開姓始祖泰伯、仲雍的後代。溯源 據《史記·周本紀》及《吳泰伯世家》記載,陝西岐山周部落首領古公亶父(即周太王)有三子:泰伯、仲雍、季歷。季歷之子姬昌(即後來的周文王)以才能過人受古公亶父的賞識和寵愛,古公亶父有志翦商,意欲...
麻溪吳氏是新安左台吳氏少微公次子吳鞏公後裔。左台吳氏: 是太伯下三十一世、漢一統天下後,封為長沙王吳芮一支的後裔;是指奉唐代左台監察御史吳少微公為始祖的吳氏支派。安徽吳氏中九成以上為左台吳氏,左台吳氏總支分為五大派,分別為蓮塘派、金竺派、石嶺派、城門派、豐溪派。麻溪吳氏為左台吳氏蓮塘派眾多...
吳氏宗祠,位於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雲溪鄉車塘村,占地面積約2100平方米,始建於明景泰四年(1453年)。吳氏宗祠坐東朝西,四進院落布局,建築面積1432平方米;前臨半月塘,祠前建有明景泰帝賜建的吳賑榮、吳賑隆尚義門坊,自西至東依次為前廳、正廳、光裕堂、穿堂、後樓。吳氏宗祠主體建築構架為明代原構,採用...
吳氏著存堂--河隴吳氏著存堂大宗祠,也稱賀隴老祠。位於河隴村老寨內中街巷頭,坐東北向西南。肇建於清嘉慶年間,以上寨老爺宮來龍入首,跌宕起伏,盡尾而結,後埕為生化腦,後溝水環抱繞過面前,前掘“水門仔”風水池,溪邊溪水逆朝有情,誠為美地。 整體建築為三進旁門磚瓦木結構“臥獅”造型,前中後脊俱飛...
《吳氏家譜》是比較系完整的家譜。它詳細記了明永樂二年,吳氏自江南遷來後在此繁衍生息的詳細情況。其中除了世系表,還包括道光三年(1823年)吳氏九支十二世孫吳懷慎倡議修建家祠,及續修家譜的有關資料和境內二里莊村,井離莊村、盧龍縣王官營村的吳氏族人在灤縣城內出錢出物同力共建家祠、共修家譜的過程。也...
《吳姓十二大宗》是明代楊繼盛編寫的書籍。基本信息 明進士楊繼盛為吳氏所撰譜序中將天下吳姓分為“文武功德忠孝信義禎祥和順”十二大宗,茲列於後:文:自西岐而至勾吳者,文字太伯之宗派也;武:自東吳至楚而至鄭者,武字慶忌、夫概之宗派也;功:自關中至漢中至南直者,功字唐鄉之宗派也;德:自延陵而至松、...
吳氏宗祠,位於深圳市鹽田區沙頭角沙欄嚇村內中部,在與香港新界北接壤的一個有300多年歷史的客家古村落中。始建於清朝,原建築為土木結構;1988年7月沙欄嚇吳氏宗祠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沿革 沙欄嚇村位於鹽田區沙頭角鎮內,與香港新界北接壤,是一個有300多年歷史的客家古村,《吳氏族譜》記載,在清朝...
吳氏遠祖世系, 黃帝姓姬曾居軒轅之丘(今河南新鄭西北),氏族長期居住姬水流域(約今陝西北部)有四妻廿五子,正妃累祖生少昊、昌意。基本信息 吳氏遠祖世系 黃帝① (姬氏)少昊(玄囂)帝嚳② (音酷)后稷③ 不窋(音燭)公劉④ 慶節皇仆 昌意顓頊(音專須) 棄 ┣━帝堯陶唐氏 ┃ ┗━帝摯 ┃ ┏━━━┛ ┗差...
吳氏宣公,字宣城,又字守德,簡公長子生於(874年4月~950年10月)江南吳氏鼻祖,生於唐僖宗乾符元年甲午(874年)四月十五日未時,卒於後漢乾祐三年(950年)。其始祖為周王朝始祖古公亶父的長子泰伯和次子仲雍,姬姓。泰伯、仲雍為讓王位於三弟季歷,斷髮文身逃到吳地,創建了吳國。二十五世之後,吳王夫差被...
吳氏世系,中華吳氏大統宗譜出版。紀錄了吳氏家族的族譜。東漢永興二年,泰伯四十一世孫開始修宗譜,後來又有15次補譜,才使吳氏宗譜延續。1989年,台灣開放探親,台中吳乾華、吳天二位宗長尋祖到無錫梅里,找到當時負責修譜的吳偉勛,要求纂修一部包括台灣在內的海內外吳氏宗親的大統宗譜,在海內外宗親鼎力支持下,...
吳氏大宗坐落於廣東省吳川市黃坡鎮水潭村,占地1200平方米,祠左有占地約360平方米之長房小宗祠,祠右有占地約400平方米之道南公祠。吳氏大宗祠距今300多年歷史,由於舊祠湫隘,公元1754年(乾隆甲戌年)改建,公元1883年(光緒癸未年)大修。吳氏大宗簡介 吳氏大宗始建於公元1607年(明萬曆卅五年),是廣東有名的...
《吳姓史話》是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ISBN是7210028714 內容簡介 本書生動、翔實地介紹了吳姓古今史事。吳姓作為中華姓氏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姓氏,有著講不完的史話美談,有著道不盡的名人盛世。您想要了解詳情細節,還請您掀開書頁,一步一步走進這座美妙壯麗、趣味雋永的歷史大觀園。媒體評論 序 姓氏是...
吳氏宗祠是重慶安居鎮的祠堂。吳氏宗祠建在化龍山麓,面臨烏木溪,依山臨水,是清朝典型的府院式院落。宗祠大門外28級大石梯,寬約50米。石梯兩端,高立雙斗桅桿,上戴瓦帽,表示御筆欽點。大門用上等柏料做成,七寸厚,鉚鐵釘銅環,吳鴻恩手書“吳氏宗祠”額於上方,並用琉璃鑲嵌,門外一對石獅子,十分雄偉壯觀。
渤海堂,吳氏堂號,凡諸樊、余祭、夷昧之後裔,並稱總堂號為“渤海堂”,季札之後裔,稱堂號“延陵”,並同時衍生出吳氏後裔許多分支衍流堂號名稱。簡介 渤海堂為吳氏堂號之一,渤海郡是吳氏的第二大郡望。(高氏也有渤海堂)關於郡望 所謂郡望,即為一郡中的望族,亦即指一郡之中人口眾多,社會地位顯赫的家族。...
石獅市象畔吳氏祖祠是一座木石結構、古樸典雅的祠堂建築,具有宋、元建築古風,已列為石獅市文物保護單位。簡介 歷史淵源 象畔吳氏肇基始祖是唐宣宗年間,官兵部尚書、受光祿大夫吳氏十一郎,其退隱後,因中原戰亂,遂攜家眷於光啟年間由河南光州固始出發,與當地吏民一道,從王緒、王潮軍南徙入閩,先居福州南台,次...
左台吳氏是指奉唐代左台監察御史吳少微公為始祖的吳氏支派,禎字宗始祖吳猛的一支後裔。安徽吳氏中九成以上為左台吳氏。左台吳氏總支分為五大派,分別為蓮塘派、金竺派、石嶺派、城門派、豐溪派 主要分布 左台吳氏是指奉唐代左台監察御史吳少微公為始祖的吳氏支派。吳義方在唐初以博學聞名,貞觀十四年(公元640...
吳氏舊宅,由明代吳江望族吳氏的後裔重建於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位於蘇州市吳江區松陵鎮中心北巷(中心北巷原名尚書巷;尚書巷之名由尚書坊而來,清乾隆《吳江縣誌》卷十載:“吳孝子宅,在城內六子橋西,明孝子吳璋所居,後以子洪貴,移居橋東,即尚書坊也)。文物歷史 璋孫山與洪並以刑部尚書贈太子少保,...
安徽省涇縣茂林吳氏是皖南名門望族自北宋遷居以來,人文蔚起,堪稱涇縣第一家,茂林吳氏大宗祠始建於明代的家族祠堂建築,屬於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宗祠代表著家族祖先信仰的優秀文化形式,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基本介紹 宗祠主體五楹三進,建築面積1131平方米,吳氏宗譜記載,明崇楨...
延陵衍派,省份是福建,位於閩北、閩南。閩北一帶有延陵衍派,以及渤海衍派(按最初發源於江蘇,後繁衍到山東河北)。發源地 福建是吳姓較集中的地區,也是歷史上吳姓較早到達的省份。吳姓入閩亦有多渠道。閩北一帶有延陵衍派,以及渤海衍派(按最初發源於江蘇,後繁衍到山東河北,故有世居渤海之說),入閩時間也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