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溪吳氏

麻溪吳氏

麻溪吳氏是新安左台吳氏少微公次子吳鞏公後裔。

左台吳氏: 是太伯下三十一世、漢一統天下後,封為長沙王吳芮一支的後裔;是指奉唐代左台監察御史吳少微公為始祖的吳氏支派。安徽吳氏中九成以上為左台吳氏,左台吳氏總支分為五大派,分別為蓮塘派、金竺派、石嶺派、城門派、豐溪派。麻溪吳氏為左台吳氏蓮塘派眾多分支中的一支。

麻溪吳字輩:詒厥孫謀,聿懷多福,繩其祖武,永言孝思(十六至三十一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麻溪吳氏
  • 地理標誌:安徽省樅陽縣(舊屬桐城縣)
  • 總支分為:東一股東二股西股長豐股受二支
  • 載記關相:麻溪吳氏族譜
  • 宗族起源:新安左台吳氏
朔源世系,泰伯上世系,泰伯下世系,麻溪太一上世系,主要分布,宗族發展,宗族分派,宗族族譜,溯源譜碟,始創譜碟,現存譜碟,宗族宗祠,

朔源世系

泰伯上世系

黃帝→少昊→蟜極→帝嚳→后稷(承姬姓,農官,舜封其於部。姬周王室稱其為始祖) →婺璽(襲父職任農官,夏太康荒政廢農官。失官後逃往西北戊狄之間) →叔望→不窋→鞠陶→公劉(復興后稷事業。率族人遷豳)→慶節→皇仆→差弗→毀隃→公非→辟方→高圉→候牟→亞圉→雲都→太公→組紺→諸盩→公叔祖類→古公亶父(長子:泰伯,讓王奔荊蠻。吳姓開姓始祖。次子:仲雍,隨兄泰伯奔荊蠻。吳姓傳代始祖。三子:季歷,襲父王位。生周文王姬昌。)

泰伯下世系

開氏始祖諱泰伯,又太伯(古泰通太),殷高宗武丁四十年丙申正月初九生(約公元前1244年),立國“勾吳”,以國為氏,在位49年,卒於殷帝乙四年丙寅三月初五(約前1151年),享年91歲,娶卜氏,吳氏開氏始祖。周太王古公亶父長子。葬今江蘇無錫鴻山。
傳代始祖(一世諱)仲雍→季簡→叔達→周章→熊遂→柯相→疆鳩夷→余橋疑吾→柯虞→周繇→屈羽→夷吾→禽處→轉→頗高→句卑→去齊→壽夢→諸樊→光(闔閭)→夫差→友→彌容→勾餘→子山→涉→彰→穆→平→申→芮→淺→信→廣志→千秋→長陵→全→隆→復興→漢→康成→旴→勝→珪→文質→應之→康年→孠英→正已→定→之則→延→猛→安誠→筠→欽→授→文蔚→良→義方。
六十世義方,良長子。任河南按察使御史,配程氏。子三:太微、少微、保微

麻溪太一上世系

少微(新安左台吳氏始祖) 唐代文學家。新安(今安徽黃山休寧)人。字仲材,號遂谷。生於唐高宗龍朔三年(663年)癸亥八月十三日,卒於明皇天寶八年(750年),與夫人朱氏合葬休寧石葉山(後改名鳳凰山)。唐長安元年(701年)辛丑進士,累授晉陽尉。中宗神龍初,由吏部侍郎韋嗣立引薦,升任左台監察御史。與武功人富嘉謨、太原主薄谷倚並富文辭,號稱“北京三傑”。主持《吳氏正宗譜》修編。娶朱氏,子三:隆術、鞏、堪
世系:少微→㻇→淑溱→矩→明→道隆→晉→宗 字深之→翊,字七翊、深之三子。子三:景貴、景安、景誠(為左台吳氏守祖地休寧老柏墩。次子景安後裔遷長豐傳至86世太一遷居桐城麻溪。景誠遷石佛)→景安→潛→祐→文欽→諤→瑾:字天然,始居長豐,葬林大林;娶金氏附葬→仲誠→仁祐,長豐譜雲,本名祐因同五世祖諱加仁字別之,葬栗林;娶汪氏合葬→演→道琳→宗興→仁政→仲華→璘:仲華次子,生子恩光,遷桐城麻溪即太一

主要分布

麻溪吳氏由宋末長豐之下太一公,由長豐遷桐城(今樅陽縣錢橋鎮)麻溪(埠)河畔開基為麻溪吳氏一世祖,公墓在今樅陽縣錢橋鎮錢橋糧站公路旁。溯瑾公至此九世(含瑾公10世)、左台公二十五世(含少微公26世)。曆元、明、清、民國,今族人眾多,居地較集中在樅陽縣、桐城縣、廬江縣、舒城縣,分散在大江南北(上至武漢下至上海)、全國各地,以至海外。

宗族發展

麻溪吳氏是安徽吳姓宗族中發展頗為興盛的一支,經過七百三十餘年的繁衍生息,枝繁葉茂。太一公娶傅氏,生二子。長子:應真,次子:天佑。據《麻溪吳氏族譜》的記載,應真公世居麻溪謂之麻溪之吳,天佑公其孫復歸長豐謂之長豐之吳。應真公生八子:長子受一公再傳為自性、自誠二公,洪武二年各給戶口、由此分為二籍。賴祖之靈,子姓蟄蟄、書香繩繩。時有二甲:吳明、吳松;三甲:吳希爵、吳孟政、吳棟、吳孟元、吳希周;四甲:吳一鳳、吳一鶚;五甲:吳希華、吳褘;六甲:吳一雍;七甲:吳希勝、吳序;八甲:吳希珊、吳順;九甲:吳矅、吳雲章,人才輩出。至明末清朝時期,湧現出一批安班治國之宏才。
大學士張英在作麻溪吳氏譜序中說道:“吾邑麻溪吳氏其先為神明之裔泰伯得姓傳於今凡八十餘世自太一公始遷於桐嗣是而下四世枝派最蕃分為東西股其東股則有方伯官諭司馬諸公其西股則有廷尉黃州諸公蟬聯而起代著偉人其以文章理學經濟事業顯赫當時焜耀國史者又皆有端方毅直敦龍渾厚之德以教訓其子孫化導其鄉人而以其文學著名列在膠序者皆博聞淹雅苦志立學以克守先人之訓而伏處畎畝者皆愿樸敬謹節儉敦厚故吾邑稱德行者必以麻溪吳氏為最” 。可見麻溪吳氏在桐邑之地位。
著名的房頭有東一股俌三房,民間盛傳的“一門三進士,三房兩外孫” 出於此房。三進士:即吳堂子:吳一介,官至河南右布政使;吳一介子:吳應賓,授翰林院編修,著名科學家,哲學家;吳應賓子:吳道凝,初任山東長清知縣,改浙江奉化縣,少負才略,豪放不羈。兩外孫:吳應賓二女吳令儀子:方以智,今安徽省桐城市城區鳳儀里人,明代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吳應耀二女兒子:張英,安徽省桐城人,清朝大臣,張廷玉之父。康熙六年進士,選庶吉士,累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東二股任二房吳用先,進士出身,官致司馬。西股 (亻能)五房吳叔度,進士出身,授工部主事,黃州知州,倡導文學;偆二房吳應琦,官明南京大理寺正卿。受二公支下吳善:選貢、官任廣平知府;吳誠:千戶總、都指揮,授金吾將軍。本族明清兩代授、封、贈知縣、知府、千總、將軍、兵備道等正七品至從一品者達數百人。
自古以來,麻溪吳氏人才輩出,以特有的智慧與勇氣,不畏懼,不屈服。出了多少名人功臣,始終保持著血統里那種高尚的品質!為新中國開彊的勇士、在社會各條戰線上的精英與名人,為祖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都是麻溪吳氏世家永遠學習的榜樣,他們的功績是麻溪吳氏至高無比的榮耀。相信麻溪吳氏後代定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一代更比一代強!

宗族分派

一世祖太一(少微26世);二世祖應真、天佑(27世),吳應真支下分東西兩股;自四世祖始,東股又分為東一、東二股。自五世始,二世祖天佑支下返長豐,復遷麻溪者稱長豐股,前三股為大股,每股中復分房頭,“以七世名諱為房號”:
東一股志高支下分為儼、僖(仕悅)、佐(仕輔)三房;志明支下分為倬(仕立)、仙(佋)二房。
東二股志清支下分為倫(仕理)、佑、俶(仕美)、任(仕宏)、儉五房;志仁支下分為姓(信)、價(仕賓)、俸(仕祿)、逼四房;志遂支下分為僅、偃二房。
西股志廣支下為佶房;志遠支下為仲(仕伯)房;志善支下為(亻能)(古同“態”字仕魁)、仉(仕謀)、偆(仕富)、億(仕安)四房;志誠支下分為仁(仕壽)、俅(仕時)、儔(仕重)三房。
長豐股用和公支下分泰旦、泰昇二房。
受二支四世勝一公支下分善、誠二房。

宗族族譜

溯源譜碟

炎黃子孫自古就有很強的尋根意識,重視對家譜的修繕與珍藏。
一、《吳氏正宗譜》,唐·吳少微。為左台吳氏始祖,《吳氏正宗譜》唐開元年(813)年吳少微創修;北宋紹聖二年(1095)年,吳筠二修;宋嘉定二年(1209)吳三友三修;元貞元年(1259),吳珏四修;明萬曆三年(1575)吳應期五修;清康熙六十年(1721吳銓六修,清乾隆十三年(1748)吳允榕輯七修。
二、《左台吳氏譜圖續編》,明·吳欽儀(泰伯75世即有石舍譜,不知石舍譜是否是這個譜圖續編待考),休寧東村人;後有《左台吳氏譜圖三編》,清·吳正遂纂修;《左台吳氏譜圖四編》,民國·吳傑華纂修。
三、天然瑾公(泰伯77世)由石舌遷長豐傳道琳公(泰伯81世)有長豐譜。
四、麻溪吳氏四世相保公字用和在明洪武年間 (約公元1380)創譜(休寧長豐支譜)。

始創譜碟

麻溪吳氏從明洪武年間(約公元1380)創譜(長豐支譜),一說元至正已亥(1359)創譜(麻溪吳氏譜圖),到明成化年間成卷,九世世朝公有嘉靖癸卯(1543)譜為一修,明天啟辛酉(公元1621)二修,三修於清康熙癸未(公元1703),四修於乾隆壬寅(1782),清道光乙未(公元1849)五修,清同治甲戌(公元1874)六修,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七修。
據《麻溪吳氏族譜》記載,歷修有如下記錄:
第一次修譜:六世志廣公諱坤(西股廣房、生於明永樂己亥<1419>)明天順間(約公元1460)創譜。
第二次修譜:明成化年間仕富公諱偆(西股偆房7世)得伯王考志廣公諱坤譜稿於弘治間(約公元1502)譜成 素修(西股偆房7世)公作序。
第三次修譜:九世世朝公有嘉靖癸卯(1543)譜,世朝(東一悅房9世)、尚仁諱希恩(西股仉房8世)、尚志諱希士(西股亻能房8世)、尚文諱希周(西股偆房8世)。尚文公作序。
第四次修譜: 明嘉靖癸丑(公元1553)世朝諱曉(東一悅房9世)、元默諱一雍(東二倫房10世)、尚志(長豐支人8世)。世朝、德升、元遂(世朝子)、元石四人作序。
第五次修譜:明天啟辛酉(在嘉靖辛酉公元1561元石公作譜圖)。一介字元石(東一輔房10世)作序;(明天啟辛酉,公元1621)尚之公諱應賓。宮諭尚之公(一介子11世) 作世系記原等,集麻溪吳氏族譜之大成。
第六次修譜:清順治戊戌(公元1658),光增字坤含(東一輔房13世)坤含作序。{其之前在順治乙未(1655)有乳星公諱日躋(東二倫房13世),學昭字龍江(東二倫房14世乳星公子)有延州家傳}。
第七次修譜:清康熙癸未(公元1703)柳寬公諱御、逢聖字泳思、學昭字龍江(東二倫房14世)、宗璧字騋三。張英(大學士)、柳寬(東一輔房13世)、宗壁(西股仲房15世)作序,逢聖(東一悅房15世)作跋。
第八次修譜:清乾隆壬寅(公元1782)逾龍公諱肖元(東一股悅房16世,未刊刻)
第九次修譜:清道光乙未(公元1849)庭輝字幅山、士鼐字薌泉、文翰字素園。蝠山(東一輔房17世)、素園(西股仉房18世)、薌泉(東一悅房18世)作序
第十次修譜:清同治甲戌(公元1874)承讓、樹申。承讓字菊農(西股偆房17世)、樹申(東一輔房19世)作序(明確寫為六修本不知怎么定的待考)
第十一次修譜: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各股分修,刻印了統譜。東一股聘來字樂卿(悅房21世) 、遜儒等;東二股無刋刻名目;西股元桂字朔生(偆房19世) 、乃東等;長豐股纂修不詳,世系刊印在東一股後。聘來公作序。
注:從志廣公始(約公元1460)至癸丑(1913)共修十一次。其間,按同治譜為六修民國癸丑譜是七次。

現存譜碟

《麻溪吳氏族譜》同治甲戌(1874年)篡修,是為統譜。堂號:“宗會堂”。六修本138卷65冊,四股全。藏北京人民大學圖書館。
清光緒4年戊寅(1878): 《麻溪受二公支譜》14卷16冊。堂號:“詒慶堂”。(民間藏有民國刻本20卷20冊)
清光緒17年辛卯(1891): 《吳氏支譜》為東一股悅二房世亨支下應泉公支譜4卷6冊。
民國二年癸丑(1913) 《麻溪吳氏族譜》統譜:188卷97冊。
民國二年癸丑(1913) 《麻溪吳氏族譜》分譜
東一股族譜:76卷47冊(附有長豐股世系5卷2冊) ;
東二股族譜:70卷38冊、
西 股族譜:74卷34冊。
注: 各股卷首、卷一及藝文十一冊相同。東一股世系34冊、東二股世系27冊、
西股世系23冊、長豐股世系2冊

宗族宗祠

總 祠:宗會堂 座落錢橋余家墩
東一股分祠:萃觀祠 座落宣莊柏枝樹
東一股分祠:萃恆祠 座落宜莊鳥觀咀
東一股享堂: 座落錢橋牌樓莊
長豐股分祠: 座落鄒崗吳章莊
東二股分祠:萃豐祠 座落宜莊竹園棵(科)
東二股享堂: 座落(待考)
西 股 分祠:新豐祠 座落古儒莊
西 股 享堂:槐蔭堂 座落(待考)
受二支宗祠:詒慶堂 座落(待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