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滋養了偉大的中華民族,培育了一個勤勞勇敢、仁愛智慧的吳氏家族。數千年來,吳氏家族探天人之道,窮古今之變,暢時事之運,勵志自強,建功立業,英才遍神州,美名揚天下。
今逢盛世,國泰民安,人心思源。為曉宗族之譜系,傳國學之大義,我們尋脈絡,訪親友,匯眾聲,梳資料,編撰了《青海西寧吳氏世系宗譜》,以弘家風,以正道義,其意深遠。
追溯歷史,祖先們的形象如在眼前。數百年來,吳氏家族的人們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昂起自信的頭顱,挺起時代的脊樑,放飛遠大的夢想,面向美好的未來。斗轉星移,今天的吳氏後代們在大江南北奮發圖強,代代風流寫春秋,千秋萬載耀榮光。
掩卷沉思,一種神聖自豪的情緒和揚鞭奮進的使命感油然而生。這是一部血脈相連、魂魄相依的基因脈絡,這是一段壯懷激越、勇往直前的奮鬥歷程,這是一篇大愛盈胸、休戚與共的親情詩篇。這不僅是吳氏族人智慧的結晶與精神的傳承,更是吳氏家魂的升華,定能起到追思先人,啟迪今生,激勵後人,開萬世基業之功效。
謹遵祖命撰寫序言。彪炳史冊,上告祖宗,下慰族人,此心此情,日月可鑑。唯恐才疏學淺,有負重任,不足之處,敬請雅正!
此為序。
背景介紹
吳姓人物早在炎帝、黃帝時就已存在。炎帝之臣有一叫
吳權的,他的後代是中國樂曲的發明者。那個因勇敢剽悍並善於狩獵而以“吳”為稱號的原始氏族,在堯舜以前的活動,在《
尚書》《春秋》《國語》和《
史記》等經典史書中都記載闕如,只有以廣博、繁雜著稱的宋人羅泌的《路史·國名紀》中,才以吳權的氏族為第一個吳氏族。《路史》說,吳權是炎帝之臣。可見吳人最初是從屬於炎帝、黃帝部族集團的。
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吳姓歷史上記述的遠古初祖,他居住在姬水流域(約在今陝西北部),以姬為姓。公劉下傳數代到古公室父時,中原已進入
殷商時期,這時周人又受到戎、狄的侵擾,在古公亶父(傳為后稷第十二代孫,周文王祖父)率領下被迫離開豳地繼續遷徙。周人一路南遷,他們爬過梁山,渡過漆水、沮水,到達岐山下的周原(今陝西岐山縣一帶)。
《詩經·宓宮》中有歌頌周族部落首領周太王(古公亶父)的詩句:“后稷之孫,實維太王,居岐之陽,實始翦商。”周太王生有長子泰伯,次子
仲雍和小兒子季歷。全都非常賢能。其三子季歷娶殷商摯。仲氏之女太任為妻,太任和文王之妻太姒在中國古代被公認為賢婦人,為周族的興盛起過重大作用。太任為周族生下昌,昌即是為周滅商打下雄厚基礎的周文王。昌品德高尚,聰明早慧,深受太王寵愛,古公亶父甚至把振興周族的理想寄托在孫子昌身上,有時當著眾人的面情不自禁地說:“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但根據當時傳統應傳位於長子,太王因此鬱鬱寡歡。泰伯明白父親的意思後,就和二弟仲雍一起逃到荒涼的江南,自創基業,建立了勾吳古國。商朝滅亡後,周朝建立,
周武王封泰伯第三世孫周章為侯,遂改國號為吳。春秋時期,吳國(今江蘇無錫一帶)被越國所滅,其王族支庶子孫不忘亡國之恨,便以國名“吳”為姓,泰伯也就成為了吳姓的得姓始祖。
秦漢時期是吳氏得姓後第一個發展時期。吳亡國後,吳姓後人流亡到江西
婺源、安徽歙縣一帶,並有北遷至山東、山西等地者。在秦末漢初,吳姓族人參加起義,因功,多被封王,出現了多個名門
望族,如南陽吳氏、
陳留吳氏、河南吳氏等,榮極一時,為吳姓發展史上一個重要時期。到
魏晉南北朝時期,吳姓族人得以進一步發展,由於吳姓有女在漢末嫁於吳國君主,成為皇族,生孫權、孫策等人,並在吳亡後,入仕於兩晉,屢出名人,知名於世。南朝時,“
延陵季子”之後的吳姓人發展至湖北中部一帶,逐漸興旺,同時形成了著名的武昌
郡望。在秦漢時期遷居山東等地的吳姓族人,有一部分遷居四川成都一帶,仕蜀後逐漸成為當地名門。至隋唐時期,吳姓先後出現了陳留、
濮陽、
渤海三支著名家族,陳留望族起源於遷居山東吳姓一支,
東漢末年以後,雖歷經戰亂,但仍作為當地的大族得以不斷發展,並出現了以《貞觀政要》的作者吳兢為代表的一批名人。濮陽吳姓為東漢大司馬
吳漢之後,歷漢魏兩晉南北朝,由於始終為皇親,名人佳人輩出,所以濮陽吳姓盛極一時,地位一直顯赫。同時渤海吳姓也由於名人不斷而著稱於世。到了宋元時期,吳姓族人由於各種原因,出現了北方吳姓大量南遷並在南方大發展的情況,因此北方吳姓漸衰,南方漸旺,並且在此時期,“延陵季子”的後人,鹹陽吳姓、
紹興吳姓等一大批族人,逐漸顯貴,歷代為官,家族不斷擴大興旺,並在以後逐漸分出安徽寧國、浙江嘉興等望族。到明清及近現代時期,吳姓名人大量湧現,家族分布進一步廣泛,人口增多,還出現了除大陸以外,向東南亞及海外廣泛遷徙的現象。吳姓分布極廣,現以江南一帶為多。目前吳姓人口列全國第十位。
吳氏字輩
青海西寧吳姓家譜字輩:金鳳德明廣照憲慶霖祥宣帝→
世代名人
吳起(?-前381),戰國時兵家。衛國左氏(今山東曹縣北)人。善用兵。初為魯將,繼為魏將,後奔楚國,任令尹,主持變法,後被殺。
吳泰伯:生於公元前12世紀,壽九十一歲。父古公澶父,次弟仲雍,三弟季歷。季歷子昌有聖瑞,古公欲立季歷以傳昌。泰伯、仲雍為遂父志,而奔荊蠻,斷髮文身,建勾吳古國,從者千餘家。築泰伯城,鑿伯瀆港,傳播中原文化。孔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吳姓後裔奉為始祖,卒後葬鐵山(在鴻山鎮),為江南第一古墓。
吳道子:唐代著名畫家。被後人奉為"畫聖"。其畫線條遒勁雄放,變化豐富,一變古來沿襲的高古遊絲描的細筆,發展了線描的藝術方法,故表現出來的物象富有運動感、節奏感,被人們稱為"吳帶當風"。
吳廣: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公元前209年與陳勝發動戍卒九百人起義,建立張楚政權。後為部將田臧假借陳勝命令殺害。
吳承恩:(?~公元1582)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明淮安山陽人。約生於孝宗弘治十三年。性敏多慧,博極群書,詩文雅麗。嘉靖二十三年貢生,授長興縣丞,隆慶初,歸山陽,放浪詩酒。身後詩文多散失,邑人邱正綱編纂成射陽存稿四卷,續稿一卷。復善諧劇,著雜記數種,名震一時,尤以《西遊記》一書,為明人四大奇書之一,最為膾炙人口。
吳三桂:(1612~1678)字長白,明末清初高郵人。崇禎年間,以總兵鎮山海關,李自成陷京師,奪三桂愛妾陳圓圓,三桂乃引清兵入關,破自成,清遂入主中國。三桂受封為平西王,鎮雲南。後叛清,自稱周帝,旋病死。
吳丹:(744-825),唐常州晉陵人,字真存。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正字。累歷協律郎、殿中侍御史等職。憲宗元和五年,遷太子舍人。穆宗長慶二年,以駕部郎中充宣慰副使,隨韓愈赴鎮州宣慰王庭湊。使還,拜諫議大夫。官至諫議大夫。能詩。
吳炳:(?-約1647),明末戲曲作家。字石渠,號粲花主人。江蘇宜興人,有傳奇《綠牡丹》等五種,合稱《粲花別墅五種》。
吳歷:(1632-1718),清初畫家。字漁山,號墨井道人、桃溪居士。蘇州常熟人。與王時敏、王鑑、王翬、王原祁、惲壽平合稱“清六家”。亦工詩,著有《墨井詩鈔》、《三巴集》、《桃溪集》及《墨井畫跋》等。
吳銘道:(1671-1738),清安徽貴池人,字復古。吳應箕孫。父吳孟堅亦隱居以終。銘道守祖與父之志,布衣終老,游跡半天下。有《復古詩集》、《滇海集》。
吳敬梓:(1701-1754),清小說家。字敏軒,一字文木,安徽全椒人。諸生。受博學鴻詞薦,不赴。從此不應科舉。有小說《儒林外史》。另有《文木山房集》。
吳其浚:(1789-1847),清植物學家。字瀹齋,別號雩婁農。河南固始人。嘉慶進士。著有《植物名實圖考長編》22卷和《植物名實圖考》38卷。
吳昌碩:(1844-1927),近代書畫家、篆刻家。初名俊、俊卿,字倉碩、昌石,別號缶廬、苦鐵。浙江安吉人。清末諸生。工書法,擅寫石鼓文,尤精篆刻。與同道創立西泠印社,並任社長。有《缶廬集》、《缶廬印存》等。
吳冷西:(1919—2002),廣東新會人,1938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任新華社社長、廣東省省委書記、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廣播電視部部長,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名譽主席和中國廣播電視學會名譽會長等要職;是中共第十一、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第三、四、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政協第七、八屆常委會委員。
吳新民:男,字平心,號煜焯,漢族,工人,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中崗鎮人,1935年5月3日生於阜南縣苗集鄉劉小莊馬塘,國中文化程度,中共黨員。1949年9月1日至1951年7月1日在阜南縣中崗鎮國小讀書;1951年9月1日至1954年7月1日在阜南縣中學讀書;1954年9月1日至1958年10月在山西省陽泉礦務局工作,先後擔任幹事,團委書記,局機關報編輯部主任;1958年11月至1962年4月在青海省西寧煤礦機械廠工作,擔任團委書記;1962年5月至1994年12月在青海大通礦務局工作,先後擔任團委書記、黨支部書記、處長等。
吳國鼎,字玉鉉,號朴齋,明崇禎癸未進士,授中書科中書舍人,充經筵展書官。吳國縉,字玉林,號峙矦,崇禎己卯舉人,順治己丑進士,壬辰殿試授文林郎,改江陵府教授。吳國對,字玉隨,號墨岩,禮垣國龍同乳兄,順治辛卯拔貢,甲午順天舉人,戊戌進士,殿試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編修,丙午典試福建,丁未覃恩加一級,升國子監司業,見任翰林院侍讀,提督順天等處學政,著有《賜書樓集》。吳國龍,字玉騧(gua),號亦岩,與兄太史國對孿生,與兄國鼎同登崇禎癸未進士第,授戶部主事,丁內艱歸。順治初,以漕撫蔡士英薦疏入京,行至臨清病歸。康熙初,授工科給事中。轉右給事中,裁缺,改授河南道監察御史,仍回補兵科給事中。丙午,充山東正主考,覃恩加一級,轉禮科掌印給事中。吳晟,吳國龍子,字麗正,號梅原。康熙丙辰進士,才名與弟吳昺相埒,以寧化知縣行取主事,未任卒。吳昺,吳晟弟,字永年,號頵山,康熙間一甲第二名及第,即榜眼,授編修。丙子,典粵西試。乙酉,充宋、金、元、明四朝詩選掌局官。丙戌,分校禮闈,以翰林侍講為湖廣學政,方按試荊州。上諭書“勉子修名”四字,賜其母張氏。著有《卓望山房集》、《玉堂應奉集》。年四十八,卒於官。吳檠,字青然,號岑華,吳敬梓堂兄。增生,乾隆初應鴻博試,報罷。與桐城劉大櫆、葉酉相友善,同著名於時。客直隸督學劉公幕校士,後成進士,官刑部主事,未竟其才用。生平肆力於詩,學晚唐,直入吳子華、韋端己之堂奧,著有《咫聞齋詩鈔》,劉大櫆為之序,並有《陽局詞鈔》、《清耳珠談》行世。其夫人徐秀蕾,漢族,工人,1938年2月13日生,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中崗鎮人,國小文化程度,先後在寧夏固原農機廠、青海西寧煤礦機械廠和青海大通礦務局工作,優秀中共黨員,先進工作者。
吳作人:(1908年11月3日—1997年4月9日)中國著名畫家,油畫和國畫都有很高造詣。祖籍安徽涇縣,生於江蘇蘇州。早年受教於徐悲鴻,後赴法國留學,不久轉入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美術學院學習油畫。回國後長期從事美術教育,任教於中央大學藝術系。提倡現實主義美術,重視基礎訓練和藝術修養。其油畫作品造型準確、色調和諧,肖像畫注重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和精神面貌。
吳有訓:字正之,著名物理學家、教育家。江西宜春人,原為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他於1916年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學習,1920年6月畢業於數理化部。1921年赴美國留學,1925年在芝加哥大學獲博士學位並留校任助教,次年回國。1927年8月任國立第四中山大學(49年更名南京大學)理學院物理系副教授兼系主任。以系統、精湛的實驗為康普頓效應的確立做出了重要貢獻。曾先後在多所高等學校任教,培養了幾代科學人才。是中國科學事業的傑出領導人和組織者,對中國科學事業特別是新學科的建立和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