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化的精神傳承》是2020年蘇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文化的精神傳承
- 作者:王衛平,黃鴻山
- 類別:吳越文化
- 出版社:蘇州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67233379
《吳文化的精神傳承》是2020年蘇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吳文化的精神傳承》是2020年蘇州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吳文化的精神傳承》是“十三五”江蘇省高等學校重點教材立項建設項目成果。教材在總體把握吳文化經濟、文學、工藝、教育、科技、社會六個方面發生、發展、演變的基本脈絡基礎上,結合當代發展,重點挖掘吳文化的深厚底蘊,分析提煉吳文化的特點、價值與精神...
傳承發展 回眸歷史發展的長過程,“吳文化”和“越文化”“同俗並土、同氣共俗”,逐漸在相互交融、激盪、流變與集成中形成統一的文化類型。從文化的源流與發展來看,傳統的吳越文化,是海派文化乃至現今長三角文化的淵藪和根基,後者則是前者的延續與新生。這些為進一步把握吳越文化的內涵、特質及其價值取向,並在...
建造該文化廣場,主要是為突顯無錫鴻山國際新城鎮內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同時也作為宣傳、推廣、傳承、弘揚吳文化的陣地,倡導泰伯至德和諧精神,舉辦大型祭祀典禮的場所。整個廣場由南向北分為降幅廣場、吳韻大道、吳文化廣場和尋根文化廣場四個部分,以6個圖騰柱(武、器、文、水、曲、居)、飛鳳...
吳文化和越文化同俗並土 [188] ,再造吳語區新輝煌,必傳承其文化內涵與精神特質。 早先吳越先民斷髮文身,好勇好劍,輕死易發 [189] ,創造青銅兵器文明和波瀾壯闊的吳越春秋史。後來吳越文化有士族精神、書生氣質。隋唐起,作為華夏文明核心的吳越文化愈發精緻。工商業於吳越率先萌芽,海派文化亦根植於斯。吳越文化既...
“人心齊、民性剛”這六個字準確、恰切地反映了江陰的文化傳承和民風。江陰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高城墩文化遺址、佘城遺址的發現,印證了江陰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是吳文化發祥地之一。優越的自然環境、獨特的地理位置,不但促使江陰農桑業發達,還催生繁榮了工商業,成為歷史上著名的軍事重鎮和對外通商的口岸。王安石...
廣義地講,婁東文化源出於吳越文化,或者說是吳文化的一個分支。它的形成、發展、繁榮,脫離不了吳越文化,吳文化的滋養、影響,至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例如郟亶的《吳中水利書》顯然不僅僅針對太倉,而是對整個吳中地區水利的真知灼見。到了明清兩代,像大畫家仇十洲,大書法家篆刻家趙宦光的移居蘇州,王錫爵、畢沅...
整體構圖蘊涵著運動蘇州、文化蘇州、開放蘇州的體育人文精神含義。組織機構 會長:羅時銘 副會長:陳雪春 張宗豪 陳俊 張峰 秘書長:陳俊(兼)副秘書長:王妍 謝少雲 工作任務 1、通過蘇州體育文化的深度挖掘研究,充實吳文化內涵,豐富市民的體育文化生活。2、凝聚各方力量開展蘇州體育文化遺產如“江南船拳”等項目的...
開拓進取崇尚性靈的越文化,恪守禮教崇實達理的中原文化,率真強悍敢為人先的楚文化,秀慧細膩智巧素雅的吳文化以及艱苦樸素實事求是的紅色精神在這裡融合交匯,共同構建了具有兼容並蓄海納百川的包容性,文節俱高的人文精神,務實求新的價值取向和篤學勤奮倡學敬教等特點的贛文化。繼承和宣揚優秀的贛文化,是體認到傳統...
2006年10月,經過四年的建設,由世界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館,新館位於忠王府西側,總投資3.39億元,建築面積1.9萬餘平方米,成為展示吳文化及當代蘇州文化建設成果的新平台。蘇州戲曲博物館 蘇州市戲曲博物館又稱山西會館,清光緒五年由山西旅蘇商人集資建造,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戲曲博物館...
經過長時期的歷史發展,吳與越的文化特徵也各自顯現出來,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173 年,越滅吳,公元前333年,楚滅越,越文化由此逐漸向東南沿海地區流播,其涵義在新的歷史背景下找到了崛起和傳承的契機。兩晉南朝,具有新質的長江下游地區的吳文化迅速發展。唐宋時,中國經濟的重心移往江南已成為不改之勢。明清時...
闔閭城遺址博物館是中國吳文化博覽園闔閭都城總體項目的核心工程,是中國吳文化發源地標誌性工程,是中國吳文化的傳承中心、展示中心、研究中心和體驗中心。參觀信息 地址 無錫市濱湖區環太湖公路馬山閭江2號,無錫吳都闔閭城遺址博物館。開放時間 9:00-17:00(16:00停止入場),周一閉館。《偉哉·闔閭》開放場次:...
吳歌的演唱內容以口耳相傳的形式,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形成了豐富的口碑文獻,是研究吳文化歷史傳統、民風民俗和吳方言土語最有價值的資料。社會價值 吳歌的內容,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有歌唱農民生活的,有歌唱風俗民情的,有歌唱造房、結婚、慶壽以及喪禮的等,反映了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生活風貌、社會生活的原生態,...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錫劇是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其聲腔,還是語言,包括服飾表演等,都具有鮮明的江南地域特色,對於吳文化的研究有著一定的佐證意義。錫劇起源並長期根植於農村,因而鄉土氣息尤其濃郁,劇目大眾化特質鮮明,無論在思想性、藝術性、文學性、民俗性、觀賞性等方面,都體現了自身特有的價值。錫劇...
宜興作為中華吳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並較好地保留了吳文化傳統和精神。孫權孝母的孝道精神便是其一。酒品特點 烏飯酒以傳承孝道精神為己任,以宜興特產烏米為原材料,發酵至15°,口味甘甜,恰到好處,溫暖身心,猶如母愛之溫馨感覺,給人以重溫兒時母親製作烏米飯的點滴回憶,是一種新型、時尚、養生補酒,激發...
丹徒南鄉,地處 “吳頭楚尾”,是吳國早期的政治文化中心,是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吳文化是中華炎黃文化的組成部分,是中原文化與荊蠻文化、也是荊楚文化、淮夷文化、巴蜀文化等不斷交流融合逐漸而形成的。現今丹徒境內流傳的民間文化,都明顯帶有早期吳文化的痕跡。丹徒三山、上黨、上會,素有“歌鄉”之譽,農民們在...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蘇州御窯金磚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和觀賞價值,用金磚鋪地具有光潤耐磨、愈擦愈亮、不滑不濕等特點。既可防止地下濕氣上升,又能把宮殿襯托得更加雄偉壯麗,把豪宅古居裝點得富麗舒適。御窯金磚“變土為金”,是吳文化的結晶,凝聚著御窯人的靈巧和智慧,它是中國磚窯文化的一個亮點,含有豐富的...
太湖畫派是無錫地區繪畫的總稱,是在中國美術史視野下當代性巨觀美學概括。太湖畫派簡介 它以歷史悠久的吳文化為依託,以自古至今的無錫籍畫家為節點,以鮮明的繪畫美學觀念傳承線索為脈絡,形成的具有大文化概念的中國畫繪畫系統。無錫素有“太湖明珠”的美譽,三千年吳文化的滋養、太湖山水的孕育、工商繁華的支撐,使...
自號句吳。關於泰伯禮讓王位、開創吳文化的功德,被尊為大聖人的孔子給予了極高評價:泰伯其可謂至德矣,三以天下讓,民無不稱焉。至此,泰伯被後人奉為“至德”。而泰伯所居的梅里,被人稱為泰伯鄉的禮義之鄉。泰伯死後,葬於無錫鴻山(又名古皇山、吳王墩、皇陵)。其故居改建為祠堂,又稱泰伯墓 ...
江蘇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吳文化研究基地”、江蘇紅十字運動研究基地以及蘇州大學(蘇州市)人口研究所、蘇州大學吳文化國際研究中心、社會與發展研究所等省、校級科研機構附設於該院。院內有教職工94人,其中專任教師81人,教授27人,副教授18人,博士生導師8人,碩士生導師36人。學院現有研究生270餘人,本科生940...
省部級精品課程:套用文寫作、秘書禮儀、溝通技巧、文秘英語、吳文化(慕課)、秘書實務等 江蘇高校外國留學生英文授課省級精品課程:工程製圖與數位化表達 教學成果 截至2024年3月,學校獲教學能力大賽國家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國家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獲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國家級一等獎2項,二、三...
2019年11月至今任蘇州吳文化博物館(吳中博物館)館長。獲獎記錄 2021.02 2020年度蘇州市實事項目工作貢獻突出個人 2021.04 2020年蘇州市姑蘇宣傳文化特聘人才 2021.11 江蘇省雙創人才 2022.12 蘇州市精神文明建設十佳新人暨蘇州市道德模範 2023.12 江蘇省優秀宣傳思想工作者 ...
具有多樣的文獻研究價值;緙絲技藝體現了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傳承價值;緙絲技藝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科學價值。蘇州緙絲技藝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作凝結了諸多藝術元素,與蘇繡、宋錦等姐妹藝術互為營養,相互借鑑、啟迪、發展,豐富了人們的物質與精神生活,譜寫了蘇州工藝美術的繁榮,展示著內蘊深厚的蘇州吳文化。
辦好《蘇州電視書場》也是為了搶救、傳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蘇州評彈藝術,做了一件積極而富有意義的好事。為弘揚吳文化增添了一份珍貴的藝術檔案資料。十四年來每當我們搞評彈的大型特別節目,應邀的市里領導總是樂意參加,領導的參加也就是對我們工作的最好的肯定和支持,增強了我們辦好節目的信心和力量。從《...
2015年,學校獲評“吳文化與世界遺產文化校本教材開發與研究基地”。2016年,學校在蘇州市2016年主題教育讀書與徵文活動中,榮獲優秀組織獎。2016年,學校榮獲2016年蘇州市直屬普通高中“教育特色發展獎”和“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獎”。2016年,學校榮獲“百年老校保護與文化傳承實驗學校”。改革開放三十年基礎教育教育特色30...
押簾梭、蘆菲片、篤門閂、削梭、木梳戧和鳳尾戧等。傳承保護 緙絲素以製作精良、渾樸高雅、艷中且秀的特點,在絲織品中被列為最高品級,在世界上享有盛譽。蘇州緙絲是蘇州吳文化的一個品牌,又是蘇州人文精神的重要載體,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蘇州工業園區仁和織繡工藝品有限公司為該項目保護單位 ...
學校地處區域文化的核心位置,浸潤於吳文化之中,是數百年文脈傳承之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以德為先的精神在學校代代相傳。學校人文傳統源遠流長,名人輩出。從這裡走出去的狀元有陸元文、韓菼、彭定求、陸肯堂、錢棨,三元坊就是為了紀念錢棨連中三元而建造的。到了元和縣學時期,又出了吳廷琛、陸潤庠等狀元...
蘇州自古以來是吳文化的搖籃,傳統民間工藝之鄉,“蘇作”工藝因其品類齊全、技藝精湛、人才輩出而蜚聲中外。高新區東渚鎮,是蘇州民間工藝最為集中地的地區之一,傳統民間工藝的從業人員達到1.5萬人,其代表性的緙絲、蘇繡、紅木雕刻等等工藝均被列入國家級或省級“非遺”代表作名錄。蘇作刺繡亦稱“蘇繡”。明清時期,...
從歷史地理文化的發展來說,靖江屬吳文化區,靖江寶卷應該與蘇南吳方言區廣泛流行的宣卷有密切關係。自清代傳入至今,已近300年歷史。靖江講經寶卷舊有文本100餘種,現存世各類印本,抄本仍有60多種,加上留存民間藝人頭的30餘種,共約90餘種。其中聖卷20多種,草卷60多種,科儀卷10餘種。以內容而言,已整理...
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扶持發展崑曲、蘇州評彈、錫劇等地方優秀劇種,傳承南京雲錦、蘇繡、常州梳篦、宜興紫砂陶藝、鎮江香醋釀製等傳統工藝文化,推動“吳文化”代表性項目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建設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示範區,支持有條件地方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在南京開展文化遺產保護試點。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