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鄉田歌

南鄉田歌

南鄉田歌是江蘇省鎮江市傳統民歌。丹徒南鄉田歌均與當地勞動人民勞作有關。主要有耕田的“耕田嘞嘞”,插秧時的“插秧田歌”,打麥收穫時的“打麥號子”,耥草勞作時的“耥草田歌”,車水時的“車水號子”等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鄉田歌
  • 分類:音樂
  • 地區:江蘇省
基本信息,藝術簡介,歷史溯源,藝術特色,主要分布,傳承意義,

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南鄉田歌
所屬地區: 江蘇 · 鎮江 · 丹徒區
遺產編號:Ⅱ-2
遺產類別:民間音樂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鎮江市丹徒區
遺產級別: 省

藝術簡介

丹徒南鄉,地處 “吳頭楚尾”,是吳國早期的政治文化中心,是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吳文化是中華炎黃文化的組成部分,是中原文化與荊蠻文化、也是荊楚文化、淮夷文化、巴蜀文化等不斷交流融合逐漸而形成的。現今丹徒境內流傳的民間文化,都明顯帶有早期吳文化的痕跡。
丹徒三山、上黨、上會,素有“歌鄉”之譽,農民們在勞動時以歌為伴的習俗已蔚然成風。耕田嘞嘞、插秧山歌、車水號子等,有著消除疲勞、調節身心的功效。田歌是勞動人民在勞動中自發創造的,它純樸、優美、悠揚、婉轉,其獨樹一幟的演唱,使其聲名遠播。山歌號子"數麻雀"、“數螃蟹”等膾炙人口,人聽人愛,它們不僅豐富了當地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還應邀奔赴全國各地演出。三山的孫阿英在首屆江浙滬吳歌大賽上曾獲“女歌王”的桂冠。

歷史溯源

丹徒的先民們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即興自發地創造了很多當地的“勞動號子”——今稱為“丹徒田歌”。當地農民勞動伴歌為習俗,可追溯至7000年前的耕作文化時期,口耳相傳,一直傳唱至今,是勞動人民創作的民間音樂的活化石。

藝術特色

田歌又稱秧田歌、田山歌、插田歌、薅秧歌等,丹徒田歌出生民間,紮根於厚實的沃土中,吮吸著民間永不枯竭的藝術甘泉。經歷了長期的演變、發展,融匯了丹徒人民的聰明才智,形成了格調清新、風格多樣、音韻流暢、語言簡潔明快、鄉土氣息濃郁的藝術特色。
田歌的曲體,一般是兩句體,四句體或多句體的段式結構,除採取領合形式的部分曲目為規整形節奏,其他大多以自由疏散的節奏節拍。田歌音調高亢,嘹亮,是勞動人民自己的藝術創造,既抒發愁情,又解除疲勞,又能陶冶性情,因此代代相傳,流傳甚廣。

主要分布

南鄉田歌主要分布在丹徒南鄉的上黨、寶堰、榮炳、三山、上會、黃墟一帶。田歌,又稱秧田歌、插田歌等。是長江流域廣大稻農插秧除草,車水,挖地時傳唱的一種民歌,農民們一般要種兩三季,勞動強度非常大,因此,他們很自然的產生了以唱歌調節情緒,解除疲勞的自發要求。千百年來,在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無論是田野、山坡、場頭、水渠旁,哪裡有人們勞動,哪裡就有山歌飄蕩。勞動的單調消逝了,終日的疲勞忘卻了,胸中的鬱悶驅除了,創造的豪情抒發了。

傳承意義

隨著現代生活方式對民間傳統文化產生了嚴重衝擊,丹徒田歌也瀕臨人亡歌息的危機。丹徒區一帶以孫阿英為代表的田歌手,從小跟父母和鄰居在田頭生產勞動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學會了許多原生態的田間耕作勞動山歌,後來在原生態的基礎上進行了整理加工再創作把田歌搬上了藝術舞台,還在當地的幼稚園,國小進行田歌普及課,帶出了一大批小田歌手,使丹徒田歌能更好的保護和流傳下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