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文化廳2007年工作總結
2007年,全省文化系統幹部職工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黨的
十七大精神,以文化強省建設為目標,大力推進和諧文化建設,全省藝術生產更加繁榮,文化服務更加優良,文化設施更加完善,文化活動更加豐富,各項工作取得了新進展、新成果。
一、不斷打造藝術創新平台,精品生產喜結碩果
2007年,江蘇有兩部劇目入選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提名劇目;有5部劇目入選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兩部作品獲第十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在第八屆中國藝術節上,
江蘇作品頻傳喜訊,專業劇團與民眾文化創作雙雙豐收,獲得第十二屆“文華獎”和第十四屆“群星獎”大獎數和獲獎總數分別列全國亞軍和季軍。兒童劇《青春跑道》、
舞劇《紅河谷》獲文華大獎;崑劇《西施》、話劇《淪陷》獲文華劇目獎,這是自國家設定文華獎以來,我省首次開創一屆同獲兩個大獎的新成績。民眾文藝作品戲劇《吳二賴討田》、音樂《南鄉田歌》、曲藝《一個女人三個娘》獲群星大獎,14部作品獲群星獎創作獎、演出獎。在今年的省舞台藝術精品工程評選中,話劇《淪陷》、揚劇《真假二十四小時》、錫劇《浣紗謠》、歌舞《好一朵茉莉花》、淮劇《一江春水向東流》等五部作品入選省精品劇目。
2007年,我省有23位同志獲得了文華單項獲,有8位同志獲
中國戲劇節單項獎,有3位同志榮獲第二十三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為本屆評選中獲獎數最多的省份。一批藝術新秀在今年舉辦的第五屆江蘇省戲劇節、第六屆江蘇省音樂舞蹈節上展露風采。此外,在《第四屆全國畫院優秀作品展覽》、《建軍八十周年美術作品展覽》和《2007·中國百家金陵畫展(中國畫)》等全國性美術活動中,江蘇書畫家也奪得多項大獎。
面向全國徵集京劇現代戲劇本活動,範圍廣,影響大,得到全國戲劇界的廣泛支持和回響。我廳共收到來自26個省市、地區的應徵作品246件,從中評出了15個獲獎劇本,使我省擁有一批題材廣泛、風格多樣、視角新穎獨特、生活氣息濃烈的優秀作品。
“萬里寫生精品創作活動”為藝術家構建了深入生活,激發靈感,豐富實踐的良好平台。全省28位畫家組成寫生團,分三路出發,途經8個省、市、自治區,行程數萬公里,歷經8個月,收集了大量素材,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寫生創作成果——“筆墨新旅·萬里寫生作品展”,體現了江蘇中青年畫家的強大實力,是一個時期以來江蘇中國畫創作的高水平整體亮相。
二、不斷推進文化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基礎更加完善
省級文化設施建設有了歷史性進展。南京圖書館新館建成並向社會全面開放。省美術館新館土建工程正在順利進行。南京博物院二期工程正在進行第二輪設計方案徵集工作。江蘇大劇院加快了選址進程。全省各地也興建了一批文化設施:金陵圖書館新館基本建設工程已經竣工;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新館正式建成開放;鹽城新四軍紀念館改擴建工程基本完成;宿遷市文化藝術中心建成並逐步投入運行;鎮江茅山新四軍紀念館擴建工程建設基本完成。這些文化設施的落成,對於構建江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保障公民文化權益,提升地區文明素質,營造和諧社會文化氛圍具有重要作用。
三、不斷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文化服務能力大大增強
省文化廳制定出台了《江蘇省文化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系統地提出了我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建設內容及保障措施。
文化站建設再上新台階。按照省
政府農村新五件實事的要求,制定了2007年鄉鎮文化站建設實施方案,及時與有關縣(市、區)政府簽訂了責任書並多次赴各地進行督查。積極向省財政爭取,新增不達標文化站建設補助資金1090萬元,並增加了對黃茅老區農村文化的扶持。在全省各級政府和文化部門的共同努力下,至年底,我省鄉鎮文化站實際建成總數為114個,基本消滅無房站,超額完成計畫任務。為加強基層文化隊伍建設,全年舉辦6期鄉鎮文化站長培訓班,2期基層文藝骨幹培訓班。文化資源信息共享工程取得成效,8個試點縣2200多個支中心和基層服務點建設全面鋪開。省中心新增數位化資源1.2T,總量達到10T,農村數位化信息服務能力大大提高。
“三送”活動力度加大。完成“三送”工程所有政府採購項目,並配送到全省734個鄉鎮。2007年全省共送圖書69萬冊,送電影27萬場,送戲2697場,有效緩解農民民眾看書難、看戲難、看電影難的問題。
四、不斷創新文化活動,先進文化日益走近大眾
第九屆亞洲藝術節進一步拓展了中、日、韓三國在文化上的交流。作為中德國家文化年活動“德中同行”首次在中國江蘇舉辦,促進了中德兩國人民的了解、交流和友誼。第二個中國“文化遺產日”暨第三屆江蘇省文物節成功舉辦,揚州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授予“文化遺產日組織獎”,12個單位獲文化部頒發的首批“文化遺產日獎”。此外,江蘇國畫院、南京
圖書館分別以院慶50周年和建館100周年為契機,在加大內部建設的同時,精心策劃了系列宣傳活動,增強了凝聚力,擴大了影響力,展示了省級公共文化服務單位的新形象。
全省各地堅持文化工作“三貼近”原則,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民眾文化活動,文化惠民服務遍及城鄉,讓廣大人民充分享受先進文化的成果。全省文化系統推出的“和諧之春·春節元宵公益性系列文化藝術活動”為百姓送上節日文化大餐,由省文化廳策劃創作的2007“和諧之春”文藝演出展現了全省
人民熱愛生活、共創和諧社會的美好情境,春節期間為百姓免費演出4場。省文化館常年深入基層開展“和諧家園”演出活動,今年特別增加了面向進城務工人員、孤寡老人等弱勢群體演出。南京市的“歡樂和諧”百場公益演出廣場行活動,
無錫市的“激情周末”廣場文藝演出,成為周末城市的風景線。南通“千戲下基層,唱響新農村”活動全年為送戲近千場。徐州市2007“動感古彭”國慶廣場文藝演出活動,淮安市舉辦了“蘇北五市書畫院”作品聯展,連雲港市“春潮湧動·溫暖港城”春節元宵節文化系列活動,揚州市承辦的“煙花三月”國際經貿旅遊節等系列文化節慶活動,不僅活躍了本地民眾文化活動,也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和文化影響力。常州、鎮江、宿遷等市開展了優秀電影流動放映等活動,把豐富多彩的文化大餐送到千家萬戶。
各地文化部門充分利用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站)等陣地積極探索公共文化延伸服務,取得豐富經驗並被文化部推廣。南京圖書館充分發揮新館先進的設施作用,積極拓展服務領域,精心策劃面向市民的集大眾與高雅、
人文與自然、學術與生活於一體的文化展覽和文化講座,面向市民的公益演出《水鄉記憶》廣受讀者和市民歡迎。省委宣傳部將高層次公共文化服務平台——“江蘇講壇”設在南圖,推動著南圖公益講座向高水平、高品位、高端化知識傳播平台的不斷邁進。啟動“人文之光”文化日活動,有效地提供多樣化、個性化服務,讓更多的人走進圖書館,了解圖書館,認識圖書館。“南圖會展”榮獲文化部首次設立的“群星獎”服務獎。南京博物院開發的“身邊的博物館”,探索出了一條博物館走出中心城市和展廳,服務於基層、服務於新農村建設的新道路。
五、不斷加強產業引導,品牌示範效應業已凸現
年初,省政府設立了一億元的文化產業引導資金,著力培育一批成長性好、帶動性強、市場占有率高的重大項目和龍頭企業。為切實發揮引導資金的帶動作用,我廳繼續實施文化產業重大項目帶動戰略,以培育文化產業骨幹企業為重點,認真抓好項目的組織與申報工作。目前,全省申報文化產業引導資金項目362個,通過形式審查的項目260個。
積極培育
重點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在提升南京、蘇州、無錫和常州4個國家級動漫基地建設的同時,不斷擴大示範效應。評選命名了首批10個省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經省文化廳推薦,江蘇省演藝集團被文化部命名為優秀出口文化企業,蘇崑的《牡丹亭》和揚州的《揚州木偶》被文化部命名為優秀出口文化產品和服務項目。蘇州蝸牛電子有限公司、常州安利動畫有限公司、泰州江蘇鳳靈樂器集團三家企業被國家商務部、文化部、廣電總局、出版總署評為全國文化出口重點企業。
傳統文化產業的品牌效應逐漸形成。蘇崑青春版《牡丹亭》、江蘇省演藝集團《1699·桃花扇》、南京雜技團《夢之旅》踏上國際巡演之路。蘇州高新區鎮湖街道的民間刺繡產業、揚州工藝美術產業、常州薛家鎮的民間工藝品產業基地等都已形成規模。
全省文化科技、藝術教育取得長足進步。城市影院建設進一步加快,電影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全年實現票房1.6億元,較上年增長19%,票房、場次、人次三項指標均高於全國增長水平。
六、不斷強化文化遺產保護,搶救工程力度加大
以省政府召開全省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會議為契機,按照“突出重點,狠抓難點,注重實效,銳意創新”的工作思路,紮實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全省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全面推進。
全省文物工作碩果纍纍。常熟市被評為2007年全國文物工作先進縣;蘇州市文物局被評為全國文物先進集體;在第七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評選中,揚州雙博館的《中國雕版印刷陳列》獲得最佳形式設計獎,南京市博物館的《虎踞龍蟠——南京歷史文化陳列》獲得提名獎;組織了全省博物館優秀陳列展覽評選活動,評出了陳列展覽精品獎等四個獎項;“溧陽神墩遺址”和“南京江寧上坊孫吳大墓”榮獲“2006年十大考古新發現”提名獎;句容、金壇土墩墓發掘項目獲中國考古界最高獎項—國家文物局“2006—2007”年度田野考古二等獎(一等獎空缺);鎮江炮台、淮安府衙等一批文保單位得到維修保護;“江蘇省名人故居(紀念館)、古民居搶救保護工程”正式啟動,無錫阿炳故居等10個名人故居列入計畫;揚州市被確定為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牽頭城市。切實加強世界文化遺產、歷史文化名城保護。2007年,無錫市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淳溪鎮、千燈鎮、安豐鎮以及明月灣村和陸巷村被公布為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南通市被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省文物局聯合省公安廳開展“文物行政執法檢查月”活動,嚴肅查處了一批破壞文物案件,追究了有關責任人的行政和刑事責任。
省文化廳增設非物質文化遺產處,省文化館增設
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力度進一步加大。推薦申報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代表作候選項目5項。申報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85項。2007年,文化部命名的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我省有23人,總數居全國第一。成功舉辦“第二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蘇州論壇”。首批123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已於2007年3月由省政府公布。評選命名了首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廳社會文化處被文化部表彰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集體”。建立了江蘇古籍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和廳際聯席會議制度,古籍保護工作受到文化部通報表揚。
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支持。無錫市成立了國內首個文化遺產保護基金會,募集資金2400多萬元,全社會共同保護文化遺產意識不斷增強。
七、不斷加強文化市場管理,管理手段日臻成熟
實施了文化市場行政執法聯動工程,完善了上下聯動、橫向協調的文化市場執法機制,執法力量得到增強,執法環境得到改善,執法效果明顯提升。在連雲港召開了由省、市文化、公安、檢察、法院等部門參加的聯席擴大會議,對案件移送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動文化市場行政執法與刑事執法相銜接機制向縱深發展。按照文化部稽查隊伍建設年的要求,啟動了統一執法標誌、考評執法機構、考核執法人員、創建平安文化市場等一系列加強執法隊伍建設的工程;開展了全省第五屆執法案件卷宗評比活動,對全省8725份行政處罰決定書進行了審核,對參加評比的322份卷宗進行了評審;舉辦了三期音像製品鑑定培訓班,為全省各縣(市)、區培訓兩名音像製品鑑定人員。全省各級文化市場管理與稽查機構共受理民眾舉報4847起,立案調查4559起,依法向司法機關移送案件191起,辦結案件4198起。在2007年度全國文化市場行政執法案卷評比活動中,獲優秀組織獎以及優秀案卷二等獎一名,三等獎二名。
八、不斷豐富對外文化交流內容,文化影響更加廣泛
江蘇省蘇州崑劇院青春版《牡丹亭·驚夢》隨溫家寶總理訪日,並獲總理親筆題詞“奼紫嫣紅牡丹開,良辰美景新秀來”。《金與玉——中國徐州歷代文物珍品展》赴奧地利展出,贏得了周邊國家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讚譽。為紀念香港回歸十周年,省文化廳還舉辦了“祝福香港——江蘇書畫名家展覽”等系列文化活動。除第九屆亞洲藝術節外,各地還承辦了“第七屆中國國際民間藝術節”(蘇州)、“第三屆中國無錫·太湖國際民樂節”、“中國南京·非物質遺產織錦技藝和製品博覽會”、揚州世界運河名城博覽會和“南京國際爵士音樂節”等國際文化活動。全年共實施對外和港澳台地區文化交流591個,往來人員達2055人次,各類文化交流活動數量多、範圍廣、影響大,為歷年之最。
九、不斷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全面啟動
2007年1月,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會議,就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南京、蘇州、無錫、常州、淮安、宿遷6市和江蘇省國畫院等90家文化單位被列入改革試點,標誌著我省試點先行的文化體制改革工作全面啟動。試點地區調整歸併市、縣(區)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行政管理部門,分級設立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加掛“著作權局”牌子,統一履行原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著作權等部門的行政管理職能。同時,整合現有的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部門的文化行政執法機構,分級組建文化綜合執法機構,實行統一執法。常州市組建了文化行政綜合執法支隊(副處級),核定編制30名,參照公務員管理,為該市的綜合執法改革邁出了關鍵一步。以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為機遇,省文化廳、省文物局會同省編辦聯合下發《關於在文化體制改革中加強文化遺產保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的意見》,得到文化部和國家文物局的肯定並轉發全國。
十、不斷加強隊伍建設,行政效能全面提高
繼續推進學習型機關建設、機關作風建設,為推進江蘇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供思想和組織保證。及時組織全省文化系統黨員幹部認真貫徹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及全省文化工作會議要求,深入學習領會胡錦濤同志6·25講話和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新目標,理解新要求,為全面興起文化建設新高潮奠定牢固思想基礎,廳黨組中心組被省委組織部、宣傳部評為全省理論學習先進集體。繼續推進文化理論創新工程,出版專著《和諧文化與文化江蘇》。進一步強化機關工會、共青團的組織建設,組織了首屆文化廳系統全民健身運動會。
組織開展了“弘揚新風正氣,建設廉潔江蘇”主題教育活動,正式推出了建立處級領導幹部廉政檔案的新舉措。積極開展廉政文化創建活動,研究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廉政文化建設的意見》,被省紀委轉發。開展清理評比達標表彰活動工作,清理評比達標表彰活動項目96項,保留4項,實現了清理整改的目標。
2007年,省委第三巡視組對省文化廳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全面巡視,對省文化廳黨組領導班子及其成員近年來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認為省文化廳黨組是一個政治堅定、團結協調、開拓進取、務實創新、富有生機和活力的班子。廳黨組根據省委巡視組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研究制定了《關於落實省委巡視組反饋意見的整改方案》,扎紮實實推進各項整改工作,同時,進一步強化文化系統的政務信息和《江蘇文化網》建設,為提高機關辦事效能,方便百姓了解公共文化信息提供極大方便。
回顧全年工作,在總結成績的同時也應看到,江蘇文化建設還存在許多不足,需要在今後工作中認真思考解決。一是文化發展不平衡。文化發展、文化資源配置在地區之間、城鄉之間,蘇南與蘇北地區之間的差距較大。二是文化投入依然不足。由於蘇中、蘇北一些市、縣和鄉鎮對文化建設的財政支持力度相對較弱,文化設施建設欠債較多。三是文化產業發展需加強戰略布局。文化產業發展滯後於工業經濟和服務業的發展,動漫產業的產業鏈不夠完整並存在重複建設情況。四是文化行政執法體制不順、力量不足。基層文化市場、文物管理行政執法機構、人員、經費嚴重不足,監管水平也亟待提高。五是文化體制改革有待完善。對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在轉換機制、降低運行成本、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等方面,研究不夠且缺少相關配套政策。
黨的十七大把文化建設擺上了空前重要的位置,提出了“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新目標,省第十一屆三次全會提出了“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加快文化大省向文化強省跨越”的新號召。我們一定要進一步認識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把握當前文化工作發展機遇,重點加強對文化建設實踐中存在問題的研究,全面探索,大膽改革,積極創新,努力工作,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加快文化強省建設步伐,努力開創江蘇文化建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