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公

吳國公

國公,中國古代封爵名,始於北周,位等同或低於郡王,為封爵的第三等,公爵的第一等。

其中封吳國公的大概有17人,最著名者非朱元璋莫屬。

基本介紹

  • 本名:尉遲綱
  • 別稱:公爵
  • 字號:武
  • 所處時代:蜀國
  • 民族族群:鮮卑族
  • 出生地:山東大同東北
  • 出生時間:517年
  • 去世時間:569年
  • 主要成就:擔任華州刺史、小司馬、柱國大將軍等職
北周,唐朝,尉遲恭,李孝逸,馮盎,宋朝,趙樞,趙植,趙子奭,趙宗絳,趙璩,苗繼宗,遼國,金國,蕭玉,劉筈,蔡松年,元朝,楊時,亦黑迷失,明朝,

北周

尉遲綱
尉遲綱(517年—569年),字婆羅,鮮卑族,代地(今山西大同東北)人,北周文帝宇文泰的外甥,蜀國公尉遲迥的弟弟[1],南北朝時期西魏北周將領。
尉遲綱驍勇果敢,有力氣,善騎射,很得舅舅宇文泰寵愛。收復弘農、攻克河北、出戰沙苑、交戰邙山,屢立戰功。先後擔任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散騎常侍侍中、華州刺史、小司馬、柱國大將軍、大司空等職,封爵吳國公。公元569年(天和四年),尉遲綱在京師去世,終年五十三歲,諡號武。

唐朝

尉遲恭

鄂國忠武公尉遲恭(585年-658年12月26日),字敬德,朔州平魯下木角人。唐朝名將,官至右武候大將軍,封鄂國公,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遲恭純樸忠厚,勇武善戰,一生戎馬倥傯,征戰南北,馳騁疆場,屢立戰功。玄武門之變助李世民奪取帝位。貞觀元年,拜右武候大將軍,賜爵吳國公,與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四人並食實封千三百戶。後改封鄂國公。
尉遲恭晚年謝賓客不與通,於顯慶三年(658年)去世,唐高宗廢朝三日,詔京官五品以上及朝集使赴第臨吊,冊贈司徒、并州都督,謚曰忠武,陪葬昭陵
後尉遲恭被尊為民間驅鬼避邪,祈福求安的中華鬥神。傳說其面如黑炭,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尉遲恭(胡敬德)與秦叔寶秦瓊)是“鬥神”的原型。

李孝逸

李孝逸,淮安王李神通之子。李孝逸聰明好學,善作文章。初封梁郡公,歷任給事中益州大都督府長史等。曾兩度率軍抵禦吐蕃軍隊的侵犯。武則天稱制後,入朝擔任左衛將軍,深受武則天的親遇。
光宅元年(684年),眉州刺史、英國公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武則天任命李孝逸為左玉鈐衛大將軍、揚州道行軍大總管,率領三十萬大軍,征討徐敬業。同年十一月,李孝逸攻克揚州,徐敬業敗死,揚、潤、楚三州得以平定。李孝逸因功升任鎮軍大將軍、左豹韜衛大將軍,改封吳國公
李孝逸素有名望,自平定徐敬業之亂後,更是聲望甚重,因此遭致武承嗣等人的忌恨陷害。垂拱二年(686年),武則天貶李孝逸為施州刺史。同年冬天(一作垂拱三年,687年),武承嗣使人誣告李孝逸曾自解其名字中的逸字,說逸字中有兔,兔是月亮中的東西,當會有作天子的名分。武則天念李孝逸曾有功於己,便減免其死罪,削除名籍,流放儋州。不久,李孝逸在儋州去世。景雲初年(710年),朝廷追贈李孝逸為益州大都督(一作金州大都督)。

馮盎

馮盎(?―646年),字明遠,高州良德(今廣東高州)人,高涼太守馮寶與譙國夫人冼夫人之孫,石龍太守馮仆之子。
武德五年(622年),馮盎歸順唐朝,唐朝將其轄地設定高、羅等八州,任命馮盎為上柱國、高州總管,封吳國公。不久改封越國公、耿國公。後來馮盎平定羅竇各洞的僚民反叛,受到唐太宗的誇讚,獲得賞賜財物不可勝數。馮盎占據之地縱橫二千里,奴婢一萬多人,珍奇寶物甚多。馮盎政治勤勉清明,深受百姓和部下的愛戴。貞觀二十年(646年),馮盎去世,追贈左驍衛大將軍(一作左騎衛大將軍)、荊州都督。

宋朝

趙樞

肅王趙樞,宋徽宗趙佶第五子,母不詳。初封吳國公,後進建安郡王、肅王,歷節度六鎮。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圍北宋都城汴梁,要以宋徽宗的子弟為人質,且求輸兩河。於是遣宰臣張邦昌從樞使斡離不軍,為金人所留,約俟割地畢遣還,而挾以北去。

趙植

莘王趙植(1108-?),宋徽宗趙佶第十二子,母懿肅貴妃王氏。大觀二年九月壬申,封子植為吳國公。

趙子奭

趙希瓐封榮王,詔:“太師、中書令榮王已進王爵,宜封三代,曾祖子奭贈太師、吳國公,祖伯旴贈太師、益國公,父師意贈太師、越國公。”

趙宗絳

趙宗絳,趙元儼孫,趙允良子,吳國公。

趙璩

信王趙璩字潤夫,初名伯玖,太祖七世孫,秉義郎子彥之子也。生而聰慧。
初,伯琮以宗子被選入宮,高宗命鞠於婕妤張氏;吳才人亦請於帝,遂以伯玖命才人母之,賜名璩,除和州防禦使,時生七歲矣。伯琮以建國公就傅,璩獨居禁中。俄拜節度使,封吳國公,宰執趙鼎、劉大中、王庶等堅持之,命不果行。會秦檜專政,遂除保大軍節度使,封崇國公。尋詔赴資善堂聽讀。紹興十五年,加檢校少保,進封恩平郡王,出就外第。時伯琮己封普安郡王,璩官屬禮制相等夷,號東、西府。逾年,改武昌軍節度使。

苗繼宗

苗繼宗,宋仁宗苗貴妃之父。由於他的妻子是宋仁宗的奶媽、女兒是宋仁宗的貴妃,所以得封吳國公。

遼國

耶律頗的
耶律頗的,孤介寡合。重熙初,補牌印郎君。
清寧初,稍遷知易州。去官,部民請留,許之。
鹹雍八年,改彰國軍節度使。上獵大牢古山,頗的謁於行宮。帝問邊事,對曰:“自應州南境至天池,皆我耕牧之地。
清寧間,邊將不謹,為宋所侵,烽堠內移,似非所宜。”道宗然之。拜北面林牙。後遣人使宋,得其侵地,命頗的往定疆界。還,拜南院宣徽使。
大康四年,遷忠順軍節度使,尋為南院大王,改同知南京留守事,召拜南府宰相,賜貞良功臣,封吳國公,為北院樞密使。廉謹奉公,知無不為。
大安中致仕,卒。

金國

蕭玉

蕭玉奚族,幫助海陵王殺戮金太宗諸子,正隆五年進封吳國公官至金代右丞相陳國公。

劉筈

劉筈劉彥宗次子。天眷九年八月,拜司空。九月,拜平章政事,封吳國公,行台右丞相如故。天德元年,封滕王。二年,拜尚書右丞相兼中書令,進封鄭王。未幾,以疾求解政務,授燕京留守,進封曹王。

蔡松年

蔡松年(1107~1159)字伯堅,號蕭閒老人。冀州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金代文學家,政治家。
北宋宣和末年,從父鎮守燕山宋軍敗績隨父降金,天會年間授真定府判官。完顏宗弼攻宋與岳飛等交戰時,擔任兼總軍中六部事,累官至右丞相,封衛國公正隆四年卒,追封吳國公,予諡文簡。
蔡松年雖一生官運亨通,其作品在出處問題上卻流露了頗為矛盾的思想感情,內心深處潛伏著的民族意識使他感到“身寵神已辱”,作品風格雋爽清麗,詞作尤負盛名,與吳激齊名,時稱“吳蔡體”,有文集《明秀集》傳世。

元朝

楊時

楊時(1053—1135)北宋哲學家、學者、官吏。字中立,號龜山,祖籍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東),南劍將樂人。熙寧九年進士,歷官瀏陽、餘杭、蕭山知縣,荊州教授、工部侍郎、以龍圖閣直學士專事著述講學。晚年隱居龜山,學者稱龜山先生。先後學於程顥、程頤,同游酢、呂大臨、謝良佐並稱程門四大弟子。又與羅從彥、李侗並稱為“南劍三先生”。[1]被奉為“程氏正宗”,著有《二程粹言》等。
元朝至正二十二年八月,奏準送禮部定擬五先生封爵諡號。俱贈太師。楊時追封吳國公,李侗追封越國公,胡安國追封楚國公,蔡沈追封建國公,真德秀追封福國公。

亦黑迷失

亦黑迷失,維吾爾族人。他是元朝傑出的維吾爾族航海家。元仁宗念其屢使絕域,詔封吳國公。

明朝

朱元璋
朱元璋,明王朝的開國皇帝。原名重八,後取名朱國瑞(1328-1398),出生於元朝元文宗天曆元年九月十八(公曆1328年10月21日)丁未時,漢族,濠州(今安徽省鳳陽縣東)鐘離太平鄉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排行第四,家族兄弟排行第八。
朱重八祖籍江蘇徐州沛縣 《明史.太祖本紀》稱朱重八“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即:先從沛縣遷至江蘇南京句容,後再遷江蘇盱眙,最後定居於安徽鳳陽。《明實錄》、《天潢玉牒》等史籍中也有類似記載。 泗州即今天的江蘇盱眙。南京明孝陵也有明確記載,所以朱重八祖籍出於漢高祖之地。註:明史說朱重八遠祖居沛,後徙泗州等地,父後在濠州定居。
朱重八自幼貧寒,父母兄長均死於瘟疫,孤苦無依,入皇覺寺(位於鳳陽城西門外)為小沙彌,兼任清潔工、倉庫保管員、添油工。入寺不到二個月,因荒年寺租難收,寺主封倉遣散眾僧,朱重八隻得離鄉為遊方僧。後於至正八年又回到皇覺寺。
因其友湯和(疑似)的一封信,參加了起義軍,並改名“朱元璋”意為誅(朱)滅元朝的璋(璋,一種武器)。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蒙元暴政,在郭子興手下,率兵出征,有攻必克;因此郭便把養女馬氏嫁與了他,軍中稱之為“朱公子”。郭死後統率郭部,任小明王韓林兒的左副元帥。接著以戰功連續升遷,至正十六年(1356年)諸將奉朱元璋為吳國公。1361年朱元璋被小明王韓林兒封為吳國公,1364年自立為吳王,吳王府便設在應天。
至正二十七(1367)四月,吳王朱元璋命中書右丞相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平章常遇春為副將軍,率軍25萬,北進中原。北伐中發布告北方官民的文告,文告中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綱領,以此來感召北方人民起來反元。
朱元璋順應時代潮流,憑藉其雄才大略、遠見卓識對北伐又做出了精心部署,提出先取山東,撤除元朝的屏障;進兵河南,切斷它的羽翼,奪取潼關,占據它的門檻;然後進兵大都,這時元朝勢孤援絕,不戰而取之;再派兵西進,山西、陝北、關中、甘肅可以席捲而下。北伐大軍按計而行。
徐達率兵先取山東,再西進,攻下汴粱,然後揮師澧關。朱元璋到汴梁坐鎮指揮。明洪武元年(1368年),於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
洪武元年 (1368)七月,各路大軍沿運河直達天津,二十七日進占通州。元順帝妥歡貼睦爾率后妃、太子和大臣,開健德門逃出大都,經居庸關逃奔上都。八月二日,明軍進入大都,元朝至此滅亡,蒙古在中國的統治結束,明朝取得了在長城以內地區的統治權。
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推翻了蒙的暴政,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封建政權——明朝。朱元璋在位期間,為了緩和尖銳、複雜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和統治階級內部各集團之間的矛盾,實行了抗擊外侵、革新政治、發展生產、安定民生等一系列有利於社會前進的政策,在政治、經濟、軍事、思想等方面大力加強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統治。與此相適應,在法律思想上鑒於元末法紀縱弛導致的各種弊端,認為“朕收平中國,非猛不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