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狀況
鹹豐去世以後,中國進入一個特定時期,就是“同光中興”,歷史書上也稱為“封建社會的最後一次迴光返照”。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日趨衰敗的清朝統治出現了所謂“同光中興”的局面,中外出現了“暫時和好”,
洋務運動也蓬勃開展起來,中國人民的革命鬥爭也“平息”了。
外交
簡單說,造槍、造炮、造船,都學會了,但無一不仿製,無一不落後西方二三十年甚至更長時間。舉例而言,江南製造總局造了近30年的槍,還設計不出一支具有本國智慧財產權的步槍,更不要說大批量生產;天津機器局為
北洋艦隊專供炮彈,卻造不出作戰急需的
爆破彈。至於其他非軍工類的官辦企業,同樣是死氣沉沉,效率低下,而民間資本又長期被壓制,毫無競爭力。
事實證明,向西方學習不能零敲碎打而是系統工程,一個只會仿照槍炮而沒有自我創新與自我造血功能的國家,除向列強買軍艦、送訂單,別無其他選擇。縱觀30年的“洋務新政”,清廷對待西方的態度是既懼之(制度、實力)、又厭之(人種、文化),實行的是有距離的接觸政策,只及器物、不及制度,只知皮毛、不知根本,充其量是“不介入、跟著走”,這與日本採取的主動追隨融入的戰略迥然不同,其發展速度與效果也由此差異巨大。
以對西方的考察為例,清廷也曾派出
斌椿考察團、
蒲安臣使團前往歐美各國,但這些人回國後大多被棄置不用;而同一時期,日本派出
岩倉具視考察團前往歐美,其成員回國後大多成為朝中巨子。再以教育為例,日本仿照西方制訂了規模宏大的
普及教育計畫,其“政府主導、全國動員、全民參與”的模式在數十年後成果斐然,到十九世紀末,日本國小入學率接近95%,而中國卻是科舉依舊,學習內容陳腐依舊,與時代越走越遠。
表面上看,清廷在甲午前的30年保持了相對和平與穩定,經濟有所發展,年財政收入也恢復至8000萬兩左右,但值得警惕的是,人口與國土面積遠少於中國的日本,其甲午前的財政收入也已接近清廷,而其投向軍事的開支遠高於後者。由此可知,所謂的“同光中興”,不過是“蛋殼裡的中興”,在真正的考驗面前,其“表面繁榮”勢必一捅即破。
軍事
甲午戰爭期間,清廷主戰派們意氣風發,認為日本不過“蕞爾小國”,必定一戰而勝,但外方評論對中方卻大多持消極態度,如上海《德國新報》稱日軍與德國勁旅無殊,與中國交兵必操勝算;
英國海軍情報處也認為,“不管從哪個角度而言,中國軍隊都是前途未卜的”;“日本軍隊之與中國軍隊,就像十九世紀的文明軍隊之與中世紀軍隊一樣”;“中日如果交戰,只能有一種結果”。
事實究竟如何呢?當時的清廷,確實號稱有百萬大軍,並大體換上了近代槍械火炮,但扣掉60萬完全不中用的
八旗、
綠營,其他湘淮勇營加上部分由綠營改編而來的
練軍,可用兵力不過40萬人,其中李鴻章掌握的
淮軍精銳只有5萬人。與日本25萬的可用兵力相比,清軍並不占優勢,更何況在營制、訓練、指揮、參謀、後勤等方面都要遠遠落後於日軍。
至於當時國人引以為傲的北洋艦隊,此時也早已是明日黃花。不錯,北洋艦隊在1888年成軍時,確實是檣櫓如雲、旌旗當空,並被國外軍事年鑑排為“世界前八”,但從這一年開始,北洋艦隊再未添過一艦一炮,而同時期的日本卻以每年增加一艘新軍艦的速度擴大規模。至甲午戰爭爆發前,
日本海軍實力已經超越了北洋艦隊。
當時的世界海軍技術可謂日新月異,日本後來者居上,無論是定購還是自造的軍艦,裝備的都是最先進的設備和武器,其平均航速遠超北洋艦隊,而軍艦上大規模裝備的
速射炮,更是北洋艦隊所不具備的。就事論事,甲午前的北洋艦隊除“
定遠號”、“
鎮遠號”兩艘
鐵甲艦在裝甲、噸位和巨炮上占據絕對優勢外,其他幾乎都處於劣勢。就這樣一支疲弱之師,最終被趕鴨子上架,輸得毫無脾氣。
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這樣一場悲劇?長期的文治主義傾向,對時代與大局的誤判,對海軍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等等,這些似乎都可以推到“女人當國”的替罪羊上,但歸根結底,還是農業社會的底子、“小政府”的治理模式導致清廷嚴重缺乏戰爭動員能力與機制,國家雖大、人口雖多、資源雖豐富,但根本應付不了這樣一場大規模的近代戰爭。
政治
明清以後,中國傳統
宗藩體制日趨成熟而穩固,但好景不長的是,隨著歐美列強的東來及日本的崛起,這一體制從四面八方都面臨著解體之勢。其中,守衛東北
藩籬、最為清廷重視的頭等朝貢國朝鮮,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遭到了日本強有力的滲透。
早在1882年,朝鮮發生“
壬午兵變”,日本使館及人員被毀被殺,駐朝公使
花房義質乘英艦逃回國內。事後,日方不肯善罷甘休,但就在日本出兵的同時,清廷一改此前的拖沓而果斷下令派慶軍入朝平亂,結果清軍在北洋兵艦的護送下搶先進入
韓京,在兵力遠少於中方的情況下,日方只得知難而退。
事後,
慶軍六營全部留駐朝鮮並幫助其訓練新軍,朝鮮的外交事務與海關也掌握在清廷委派官員手中。由此,日本在朝勢力被大大壓制而朝鮮王室對中國的向心力大為增強。兩年後,心有不甘的日本人勾結親日的朝鮮“
開化黨人”發動“
甲申政變”,大肆殺害親華的朝鮮重臣並控制了局勢。危急關頭,慶軍營務處總理
袁世凱挺身而出,一舉挫敗了日方及“開化黨人”。由此,袁世凱嶄露頭角,繼而成為“朝鮮監國”,一代梟雄就此起步。
甲申政變後,李鴻章也意識到,“大約十年內外,日本富強必有可觀,此中土之遠患而非目前之近憂,尚祈當軸諸公及早留意是幸。”話雖金石之言,但國勢如此,李鴻章又豈能力挽狂瀾?
文化
名臣
同光年間湧現出一大批名臣:胡林翼、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
駱秉章、
閻敬銘、
文祥、
僧格林沁、
官文等等。 至於他們的命運:多少風雲人物,難被雨打風吹去。
愛新覺羅氏,字豫亭,他是世襲罔替的
鄭親王烏爾恭阿的第六子,鄭親王
端華是他的四哥,肅順其人才幹在文祥、
榮祿等人之上,他的特點是唯才是舉,不分滿漢。膽大、果決,但是,也是跋扈得很,京師聞聽“肅六”,都是說夠狠。然而,肅順不如文祥縝密,也不如榮祿機變,所以,以其粗心大意最終敗在他一直看不上眼的慈禧和
鬼子六手裡。而且,肅順樹敵過多,又無外援,關鍵時,地方督撫無人替他說一句話。他最為失策的是過低的估計對手,特別是誤聽人言,竟然以邀寵為目的求開去幾個重要差使。其中包括
上虞備用處和粘桿處這兩個最重要的差使,此差使是管理內廷貼身侍衛的重要角色!其地位絲毫不遜於領侍衛內大臣!這樣,他們在慈禧發動政變時,手中更無抵抗力量,只好束手就擒。當然,最重要的是他們的輕敵思想,當時,老五
敦親王已經暗示肅順說,有人要殺你,可是肅順竟說:請殺、請殺!當成笑話聽。他和另外七個大臣分開走,也是中了人家的分而制之的圈套。肅順可惜。
文祥
鑲紅旗滿洲,字博川,當時為人稱作是:正色立朝,連慈禧都敬他三分。他在恭王身邊凡10多年,可以說沒有文祥就不會有恭王,而且,清史上號稱的同治中興,文祥至少有一半的功勞,另一半是曾剃頭的。當時,在內廷有文祥、外野有曾國藩,清朝才又得以維持40多年。文祥本人還是軍政雙才,後來,去東北鎮壓
王達、馬傻子起義,很有一套軍事才能。曾國藩的頭號幕僚
趙烈文評價文祥也是很高的,說恭王是貴族出身,不曉世事在朝中雖權重一時但是:“晃蕩不能立足”,多虧文祥夾輔。從後來恭王的結局看,文祥死後,恭王如失膀臂,到了光緒11年,
甲申易樞,恭王一舉閒廢20年,其實,這不過距離文祥去世才7年而已。後來,榮祿主政,向李鴻章請教,李鴻章勉勵他去做第二個文祥。文祥死後,賜謚:文忠。趙烈文說文祥器局偏小,不如肅順,也是定論。
曾國藩
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真正“睜眼看世界”並積極實踐的第一人。在他的指導下,建造中國第一艘輪船,開啟近代製造業的先聲;建立第一所兵工學堂,肇始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譯印刷西方書籍,不僅奠定了近代中國科技基礎,而且極大地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學生,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棟樑之材,其中民國第一任總理
唐紹儀,中國“鐵路之父”
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書(部長)
梁敦彥、
清華大學第一任校長
唐國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曾國藩自稱:“鄙人乃訓練之才,非戰陣之才”,他教導士兵“說法點頑石之頭,苦口滴杜鵑之血”。他以儒家精神練兵,使
湘軍成為一支有主義的隊伍,他作《愛民歌》傳唱,使湘軍聲威大震,
毛澤東作《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即以此為藍本,
蔣介石黃埔建軍時,也將他的《愛民歌》印發學生演唱,收效甚大。他看到
洪秀全崇拜
天主教不合中國國情,寫一篇《
討粵匪檄》,使許多知識分子脫去
長衫,率瓴黑腳桿的相實農夫,投到湘軍的旗幟之下,同
太平軍作戰並取得了最後勝利。中國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業)、立德(成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為後人留下學說)“
三不朽”之說,而真正能夠實現者卻寥若星辰,曾國藩就是其中之一。他打敗
太平天國,保住了大清江山,是清朝的“救命恩人”;他“匡救時弊”、整肅政風、學習西方文化,使
晚清出現了“同治中興”;他克已唯嚴,崇尚氣節,標榜道德,身體力行,獲得上下一至的擁戴;他的學問文章兼收並蓄,博大精深,是近代儒家宗師,“其著作為任何政治家所必讀”(蔣介石),實現了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事業,不愧為“中華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一生致力結交、網羅、培育、推薦和使用人才,他的幕府是中國歷史上規模和作用最大的幕府,幾乎聚集了全國的人才精華為招攬人才,留住人才,他捨出謙遜的老臉,屢屢上書舉薦部下,為部下謀官要權,爭謀職位。他一生推薦過的下屬有千人之多,官至總督巡撫者就有40多人。他們既有李鴻章、左宗棠、
郭嵩燾、
彭玉麟、
李瀚章這樣的謀略作戰軍需人才,也有像
俞樾、
李善蘭、
華蘅芳、
徐壽等第一流的學者和科學家。曾國藩具有高深的學問素養,是一個“辦事(乾出事業)兼傳教(留下思想學說)之人”(毛澤東)。《
清史稿—曾國藩傳》也說:“國藩事功大於學問,善以禮運。”他一生勤奮讀書,推崇
儒家學說,講求經世致用的實用主義,成為繼
孔子、
孟子、
朱熹之後又一個“儒學大師”;他革新
桐城派的文章學理論,其詩歌散文主持了道(光)、鹹(豐)、同(治)三朝的文壇,可謂“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榮祿
字仲華,出身滿洲世家,他的祖先就是功勳顯赫的
努爾哈赤著名的“
五大臣”之首、開國佐命三大將之首的直義公
費英東(另兩個人是弘毅公
額亦都、武勛王
揚古利,跋扈非常的
順治朝、康熙朝大臣鰲拜就是費英東的侄子),家世非常煊赫,榮祿的女兒就是後來的攝政王
福晉,他的外孫就是末代皇帝
溥儀。榮祿的岳父是當朝
武英殿大學士
靈桂,所以,榮祿入仕後很順利,只是中間有一些挫折,放到陝西做西安將軍,慈禧的最大心腹就是榮祿,他比剛毅等人要開明,在滿洲重臣里不算昏庸的,但是,比起肅順、文祥,他已經是小聰明了,但是,因有他在,袁世凱就不敢有非分之想,等他和慈禧死了以後,老袁膽子就肥了,所以說,王朝的衰滅也是人才的衰滅。滿人到了榮某這一代,也算是走到盡頭了。榮祿算是
滿洲人當中小有才情的,而且,他很富有機變,在這方面比肅順強,然而,他喜歡搗鬼、攬權招勢,沒有像文祥那樣公私分明,所以,人望也就不是很高。
歷史評價
同光中興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中興”。
清朝自乾隆中後期就一直走下坡路,以後沒有可以稱為“治世”或者是“盛世”的。的確以休養生息為主要目的歷同治、光緒兩朝,清朝的經濟得到恢復,並且逐步引入了西方的生產技術,我國進入了歷史上第一次對外開放、引進外資的發展階段。
當然,滿清的對外開放不是統治階級自主的對外開放,是被別人強暴後的被迫開放。但是,畢竟也嘗到了甜頭。隨著江南製造總局、福建馬尾船政的成立,一部分民族工業開始湧現、復甦,天津、江浙紡織工業、湖北張之洞設立的金屬冶煉工廠、廣東的
水陸運輸等行業、產業,第一次在中國的土地上誕生。經過近30年的同光中興之後,中國,擁有了亞洲第一、世界第六的一隻外表強大的海軍。
但我們在肯定“同光中興”的同時,我們也清楚的看到——正是由於清政府的腐敗和衰落,始終無法取得與其同期的日本的成就。日本,自
明治維新以來,改變了國體,改變了社會制度。由過去的
幕府、
君主政體,改為
君主立憲制政體。
當然,以今天的角度來看,君主立憲制在當時是前基本符合潮流的,是先進的
政治體制制度,但對比歐美的
共和制,還是有很大的弊端的,是相對落後的。 正是由於制度上的改變,使得日本在短短的20年,經濟取得了極大的飛躍,一舉超過了當時滿清同光中興取得的成就。 清朝同光中興時期,中國僅僅是逐漸吸收、引進、建立了單獨的某個企業、某個工廠、學校。是屬於個體的西化,其國家整體的建設,仍然以儒家思想、封建制度而建設的。
所以,企業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受到了當時既得利益者——封建勢力的嚴重製約。鐵廠缺礦石,成品賣不出去,整個社會沒有進入機械化大生產階段,單一的建造個別的工廠企業是沒有實際意義的,整個社會、國家的落後局面依然繼續。 1895年的一次海戰,使清朝的自信心再次受到重挫。“
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目的遠遠沒有達到,反而再次被“蕞爾小國”擊敗,不能不令人遺憾。 中興的神話也就此破滅。總之,晚清的同光中興雖然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絕對不能拔高到“治世”或者“盛世”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