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蕤

司馬蕤(?—301年),字景回,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晉文帝司馬昭之孫,齊獻王司馬攸長子,晉武帝司馬炎之侄,西晉宗室。出繼叔父遼東王司馬定國,封遼東王。太康四年(283年),改封東萊王。後歷任步兵校尉屯騎校尉

永康二年(301年),司馬蕤之弟齊王司馬冏起兵討伐篡位的趙王司馬倫,司馬蕤受到牽連被司馬倫收捕治罪,適逢孫秀去世,司馬蕤得以倖免。司馬冏輔政後,任命他為散騎常侍大將軍、侍中等。

永寧元年(301年),司馬蕤向司馬冏請求開設府署,遭到司馬冏拒絕,司馬蕤怨恨司馬冏,與左衛將軍王輿謀劃廢黜司馬冏,但因事情敗露而被廢為庶民。不久封為微陽侯。同年,上庸內史陳锺稟承司馬冏旨意殺害司馬蕤。永寧二年(302年),司馬冏被殺,朝廷誅殺陳锺,恢復司馬蕤爵位,按王禮改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司馬蕤
  • 別名:司馬景回
  • 國籍:西晉
  • 民族:漢族
  • 逝世日期:301年
  • 職業:宗室、藩王
  • 籍貫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
  • 爵位:東萊王
  • 官職散騎常侍大將軍
人物生平,凌辱弟弟,遭捕免難,被殺改葬,歷史評價,職位,史籍記載,家庭成員,父祖,弟弟,兒子,

人物生平

凌辱弟弟

鹹寧三年(277年)九月,司馬蕤出繼已故的叔父遼東悼惠王司馬定國嗣子,襲封遼東王。太康四年(283年),改封為東萊王。元康年間(291年―299年),司馬蕤歷任步兵校尉屯騎校尉之職。司馬蕤性格強橫凶暴,酗酒任性,屢次欺凌侮辱他的弟弟齊武閔王司馬冏,司馬冏因為司馬蕤是自己兄長而寬容他。

遭捕免難

永康二年(301年),司馬冏起兵討伐篡位的趙王司馬倫,司馬倫收捕司馬蕤和他的弟弟北海王司馬寔交給廷尉,判處死罪。司馬倫的太子中庶子祖納上疏勸諫說:“罪不涉及別人,惡僅限於他自身,這是先代哲人的弘大謀略,百世帝王通行的制度。因此被殺而死,繼嗣興盛;管叔被誅殺,蔡叔被流放,而邢衛沒有責任。到了戰國時期,及至秦朝漢朝,開明寬恕的道止息,猜忌嫌疑的心思通行,於是用人質來控制他人,設立連坐法來發現奸邪。這些方法的來源,大概是三代的有害的法律。司馬蕤和司馬寔,是齊獻王司馬攸的兒子,有美德者的後代,應受到特別的寬宥,來成全和睦親人的典章。”適逢孫秀去世,司馬蕤等人全部得以免難。司馬冏率領兵眾進入洛陽,司馬蕤在路旁迎接他。司馬冏沒有立即見他,說要等交付兵符前軍安頓再見他。司馬蕤怨恨說:“我受你牽連差一點喪命,怎么沒有親友之情!”

被殺改葬

司馬冏輔佐朝政後,下詔任命司馬蕤為散騎常侍,加任大將軍,兼任後軍將軍、侍中、特進,增加封邑補足兩萬戶。永寧元年(301年)六月,司馬蕤向司馬冏請求開設府署,司馬冏說:“晉武帝的兒子吳王司馬晏、豫章王司馬熾還沒有開設府署,應該等以後再說。”司馬蕤因此更加怨恨司馬冏,秘密上表說司馬冏專權,與左衛將軍王輿謀劃一同廢黜司馬冏。事情敗露後,司馬蕤被廢為普通百姓,而王輿被處死,夷滅三族。
不久,朝廷下詔說:“大司馬司馬冏見識廣判斷明,謀略高遠,率領同盟,安定恢復國家。自從有文字記載以來,周公召公的賢明也不足以和他的功勳相比,因而授他上宰職位。東萊王司馬蕤暗中忌妒,包藏禍心,與王輿密謀,想誣告陷害。收捕王輿當日,司馬蕤和下人同車,身穿便服為王輿奔走,一宿才回家。奸詐兇險顯而易見,迷惑內外。此外司馬蕤先前上表彈劾司馬冏所用的言辭深重,就是管叔、蔡叔背離道義,牙慶搞亂宗族,也超不過司馬蕤的罪責。《春秋》的典章,大義滅親,把司馬蕤遷徙到上庸。”後來封司馬蕤為微陽侯。同年,上庸內史陳锺稟承司馬冏的旨意殺害司馬蕤。
永寧二年(302年),司馬冏被殺,朝廷下詔誅殺陳锺,恢復司馬蕤的爵位,按王的禮節將他改葬。

歷史評價

朝廷詔書:“東萊王蕤潛懷怨妒,包藏禍心”
房玄齡等《晉書》“蕤性強暴,使酒”

職位

遼東王——東萊王

史籍記載

《晉書·卷三·帝紀第三》
《晉書·卷四·帝紀第四》
《晉書·卷三十八·列傳第八》

家庭成員

父祖

祖父:晉文帝司馬昭
生父:齊獻王司馬攸
嗣父:遼東悼惠王司馬定國

弟弟

齊武閔王司馬冏
廣漢沖王司馬贊
北海王司馬寔

兒子

東萊王司馬遵
齊王司馬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