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圖書信息
書 名: 台灣歷史與文化
作 者:謝必震
出版時間: 2009年07月
內容簡介
《台灣歷史與文化》是關於研究台灣文化史的專著。主要內容包括:尋根探源——史前文化與早期居民;漂洋過海——歷史上兩岸往來;群魔亂舞——西方殖民者統治下的台灣;風雲變幻——鄭成功時代的台灣;九州方圓——康熙統一台灣;天翻地覆——台灣建省與近代化;暗無天日——日據時期的台灣;雲開霧散——抗戰勝利與台灣回歸;歲月如歌——台灣文學的風韻等等。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尋根探源——史前文化與早期居民
第二章 漂洋過海——歷史上兩岸往來
第三章 群魔亂舞——西方殖民者統治下的台灣
第四章 風雲變幻——鄭成功時代的台灣
第五章 九州方圓——康熙統一台灣
第六章 天翻地覆——台灣建省與近代化
第七章 暗無天日——日據時期的台灣
第八章 雲開霧散——抗戰勝利與台灣回歸
第九章 歲月如歌——台灣文學的風韻
第十章 賞心悅耳——台灣音樂的精妙
第十一章 巧奪天工——台灣美術的發展
第十二章 神刀鬼斧——台灣工藝的風格
第十三章 千姿百態——台灣戲曲的嬗變
第十四章 美不勝收——台灣舞蹈的魅力
第十五章 電光幻影——台灣電影的興衰
第十六章 山珍海味——台灣飲食文化的精華
第十七章 約定俗成——台灣民間習俗的積澱
第十八章 心誠則靈——台灣宗教的奧秘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台灣的歷史
台灣在舊石器時代晚期(50,000年前─10,000年前)已開始有人類居住。 較能夠確定的,是新石器時代(始於紀元前5,000年)以來的史前文化,是南島語系民族的遺留[27]。 《三國志》記載三國時代吳國曾指派軍隊登入夷洲,《隋書》則有隋煬帝派兵攻打流求國的記載。 但尚未證實這些中國古籍中的記載的地名就是今日的台灣(參見夷洲、流求國)。
宋元明時期
主條目:澎湖寨巡檢司
顯示圖片
16世紀的台灣古地圖,16世紀前地圖均被描繪為三塊分開的島嶼
明朝仍依循前例於澎湖設定該官署,直至1384年因為實施封海政策,予以廢除。 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考量沿海治安等因素,復設澎湖巡檢司。 此官署直至162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占領澎湖為止,但在1624年,明朝福建巡撫南居益又派兵進攻澎湖,並取得了澎湖之戰的勝利,從而將荷蘭勢力驅逐出澎湖,收復了澎湖列島。
至16世紀中期台灣原住民產生了大肚王國(Kingdom of Middag)。 由15至18個村社的巴布拉族與貓霧捒族、巴則海族和一部份洪雅族所成立的「跨族群準王國」,共主稱為大肚番王(Quataong) ,領域範圍主要於大肚溪上中下游的流域。 該王國在1644年荷蘭人武力入侵後降服,荷蘭東印度公司與番王締約並承認其地方領主,於明鄭王朝時期遭受鎮壓近乎滅絕,至清雍正時期因抗清失敗最終滅亡。
到了16世紀中期,包含倭寇在內的海盜在中國東南沿海一帶活動,並將台灣作為躲藏地點。 海盜在中國沿海劫掠,遇到官兵追擊,就逃至澎湖,然後再到台灣,成為除了少數漢族拓荒屯墾移民之外的另一部份住民。 同一時期,葡萄牙人是最早抵達東亞與殖民台灣的歐洲探險者,但是與台灣的實質關係僅止於用鴉片來交換一些原住民的物品,並沒有進一步殖民的企圖。
1624年,顏思齊在魍港(另一說在笨港)設立十寨作為據點[29],其繼承人鄭芝龍後來成為中國東南沿海勢力最大的海盜,並在1628年接受明朝招撫。 同年閩南大旱,鄭芝龍曾提議招募饑民移殖台灣[30],亦有學者認為此提議從未執行[31]。 這段期間鄭芝龍曾強力控制中國東南沿海的商船,以及中國對台灣的貿易[32]。
荷西殖民時期
主條目:台灣荷西殖民時期
顯示圖片
熱蘭遮城,1875年作品。
1624年,原占領澎湖的荷蘭人和明軍簽約,放棄其在澎湖的經營,轉而登入台灣南部,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荷蘭人首先在「北汕尾」(今台南四草)建立簡易的商館,並於1625年,在「一鯤鯓」(今台南安平)築起了「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以此作為統治中心,為增加米、糖等農作物產量,開始招募中國福建沿海一帶的居民遷往台灣開墾。 1626年至1642年,台灣北部也曾經為西班牙占領[33],西班牙人在台灣北部的雞籠(今基隆)與社寮島(今和平島)築城,並稱之為「聖救主」城(即聖薩爾瓦多城)。 之後又占領蛤仔難(今宜蘭),並在滬尾(今淡水)興建「聖多明哥城」(位於今紅毛城原址)。
顯示圖片
約翰·芬伯翁作品《澎湖島及福爾摩沙海島圖》,約1640年繪。
後來荷蘭人與西班牙人在東亞展開競爭,荷蘭人對日本幕府散播西班牙企圖顛覆日本政府陰謀,引起日本鎖國政策(只有清帝國與荷蘭例外)。 為了進一步驅逐西班牙勢力,荷蘭人於1642年攻占了西班牙的占領的雞籠地區,趕走了西班牙人。
荷蘭所建立的殖民王國,是台灣歷史上第一個有系統統治的政權,並有少量對平埔族的教育與傳教事業。 占領目的是作為對中國、日本、朝鮮半島與南洋貿易據點的樞紐,台灣據點成為當時荷蘭東印度公司亞洲據點的第二名,獲利主要是配送給公司股東。
主條目:台灣明鄭時期
顯示圖片
全台首學孔子廟
鄭氏治理時期從1662年南明延平郡王鄭成功打敗東印度公司起,經鄭氏三代統治台灣至1683年降清為止,統治時間前後共23年。
以反清復明為口號的鄭成功經過九個月的苦戰,迫使荷蘭台灣長官揆一於1662年2月1日(黃曆12月13日)簽字投降,撤離台灣,自此台灣歸為明鄭治理,建立了台灣歷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 鄭氏改赤崁建都為東都明京,即今台南市所在之地,設一府二縣,另設一司為澎湖安撫司。 鄭成功於同年6月23日病逝。 其子鄭經繼位,1664年改東都為東寧,外人以東寧王國稱全台。
英國東印度公司曾與鄭氏政權簽訂通商條約,當時英國人直稱其為「台灣王國」或「福爾摩沙王國」[34]。 在陳永華的輔政下,建立完整的中央政府體制,撫土民,通商販,興學校,進人才,定製度,境內大治。 鄭經死後,經過政變,鄭成功之孫克塽繼位,於1683年鄭軍水師在澎湖海戰為清軍所敗,鄭克塽被迫投降。 清廷官員雖曾建議放棄台灣,但康熙帝仍將台灣劃入大清帝國版圖,歸福建省管轄。 [35]
清朝統治時期
主條目:台灣清治時期
顯示圖片
台灣清治時期始於清朝將領施琅於1683年攻取台灣,1895年甲午戰爭後割讓給日本為迄,實質統治台灣的時間計212年。
1684年4月,台灣正式納入清朝版圖,是台灣首次成為大清帝國的一部分。 在17世紀初期清朝政府起初對於台灣的統治采消極政策,治台政策儘量以較低的成本來經營建設,並鼓勵人民開墾,先是將十幾萬在荷鄭時期就已居住在台灣的漢人強制遣返大清帝國內地原籍,再對內地人移民台灣嚴格限制,禁止攜帶家眷,但中國沿海省分仍有不少人民冒險偷渡來台,在台灣西半部各地落腳定居,後來慢慢開始有向台灣東部開墾的行列,但為數不多[36]。 由於初期清廷派來的官吏素質粗劣、官民間語言的隔閡、以及清廷對台灣住民的高壓政策等,造成武裝起義或騷擾事件不斷發生,1721年的朱一貴事件、1786年的林爽文事件、以及1862年的戴潮春事件,被稱為清朝統治下台灣的三大「叛亂案」。
到了18世紀乾隆後期開始出現大量開墾移民,而此台灣移民又以漳州人與泉州人居多。 由於先來後到的土地分配衝突而相繼發生泉漳械鬥武裝衝突爭執。 清治官衙控制力薄弱,無法禁絕遏止,地方官甚至借漠視兩方爭鬥與分化,造成兩敗俱傷以削減可能的叛亂力量。 這種族群間的對立,造成經濟與文化交流的更加困難。 經19世紀末期兩族群許多地方仕紳努力,才逐漸有所改善。 不過到如今,族群分立觀念仍多少還是受其影響。
19世紀中葉以後,隨列強逐步由海路進逼中國,台灣在1860年起,開放部分港口開放對外通商。 鴉片戰爭期間,自1841年9月起英國艦隊數度出現台灣外海,試圖占領北部基隆港與西海岸中部梧棲港,但都歸於失敗,這是帝國主義列強對台灣清治時期第一次野心的行動。
顯示圖片
1867年的打狗港哨船頭
1885年,清朝設立台灣省[39],並由劉銘傳出任台灣首任巡撫。
1884年清朝與法國因越南的戰爭爆發,使得劉銘傳被清廷重新啟用派往台灣。 劉銘傳在台灣時多次擊敗法軍登台的計畫,在滬尾大捷中最終使法軍放棄登台。 1885年清廷將台灣從福建分離出來建立台灣省,劉銘傳任巡撫。 到1891年為止劉銘傳在台灣設立防禦措施,整理軍備,同時也在台灣開發和建立了許多基礎設施,他督台期間台灣的第一條鐵路開通,從基隆港到新竹,台灣與福建之間的第一條電纜被鋪設,此外他還建立了電報局、煤務局、鐵路局等一系列管理機構,使台灣在短短五年間成為當時中國最進步的省份。 [40] 但是劉銘傳的新政並沒有考慮到官吏的廉潔以及台灣本身財政負擔的問題,導致台灣省財政負擔大幅增加,官員貪污頻繁,以及人民的反抗。 1889年彰化就曾經因為清田賦問題而爆發「公道大王」施九緞事件。
而後至1894年12月由唐景嵩就任台灣巡撫。 時已正發生甲午戰爭,由於1894年到1895年清廷在甲午戰爭的失敗,清廷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和澎湖之主權讓給了當時積極向外擴展勢力的日本。 台灣人建立台灣民主國對抗日本,以藍地白虎的「黃虎旗」當作國旗,以唐景嵩就任臨時大總統,劉永福任大將軍。 日軍於貢寮登入後,台灣民主國兵敗如山倒,日本接收台灣。
日本統治時期
主條目:台灣日治時期和台灣民主國
顯示圖片
1911年時的日本地圖,其中包括台灣
日本接收台灣初期,台灣官紳如丘逢甲等人抗拒割讓日本,成立「台灣民主國」,推舉末代台灣巡撫唐景嵩為總統,抵抗日本軍隊的接收,結果日軍甫登入唐景嵩立刻逃至廈門,6月26日劉永福繼任台灣民主國總統。 將台灣民主國中部以北防務委由台灣知府黎景嵩指揮。 之後三個月,民主國和日軍發生不少規模不小的血戰,並造成14000名台灣兵勇戰死,史稱「乙未戰爭」,同時也是台灣史上最大一次戰爭[41]。
初期日本治台任用軍人為台灣總督,以敉平當時各地的動亂組織,1898年,日本明治政府任命陸軍將領兒玉源太郎中將為第四任總督,並派後藤新平擔任民政長官以為輔佐,從此採取軟硬兼施的政策治理台灣。 日本以保甲制度管理台灣,後到日本大正年間,台灣政局趨轉穩。
1908年,鐵路縱貫線全線貫通,讓過去台灣南北需時數日的交通縮短至朝發夕至的1日內。 1919年日本政府派任田健治郎為台灣的首任文官總督,開始大量建造各項基礎建設,如自來水、電力、公路、鐵路、醫療、教育。 為推動「農業台灣,工業日本」的政策,鼓勵台灣農民種植蔗糖、稻米;並大量開採金銅煤礦、森林、食鹽等台灣自然資源,以供應日本內地工業所需。 同時,日本重新劃定台灣行政區域,對重要的區域都市開始進行「市區改正」工作,擬定都市計畫,改變過去台灣常見的清末閩南地區的鄉鎮風光,使得街道風貌漸為西洋化,並規劃全台道路橋樑、公園綠地、自來水與下水道、電氣工程、衛生機構、公家廳舍等。
顯示圖片
日本時期鐵道部廳舍,普見的巴洛克式建築與整齊街景成為主要特色
台灣人民對於日本殖民政府的反抗,初期多為激烈的武力衝突(以中、南部地方勢力居多),如1915年第一次以宗教力量結合反抗日本統治的西來庵事件,還有以莫那魯道為首的霧社事件,但最後都以被鎮壓瓦解或被誘導歸順收場。
自1920年代開始,隨著日本進入「大正民主」時代,及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民族自決」主張的影響,台灣的知識分子也展開一連串要求自治與制度改革的運動,結合偶發的勞工運動,並向民間廣為宣傳,但到了後期,因為左、右兩派的分裂,及日本殖民政府加強壓制力道而逐漸消沉。
蓬勃的日治黃金時期在的台灣博覽會達到頂峰,鐵路路線擴建、米糖產量增加、郵信電信普及等等經濟成果也導致台灣社會人口增加、公學校普及和放足徹底實施、現代衛生環境建立與守時守法觀念養成等重大民生改革,進而舉行了台灣首次選舉。 1930年4月10日由八田與一規劃監造的嘉南大圳及烏山頭水庫順利通水使用,成為全台灣第一、日本第一、亞洲第一甚至是全世界第三的大型水利工程設施,使台南州地區多達150000甲的土地擁有充沛水量。
顯示圖片
台北大空襲的城內彈著略圖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1937年起),日本為加強對台灣的控制,推行皇民化運動。 第一階段是1936年底到1940年的「國民精神總動員」,重點在於「確立對時局的認識,強化國民意識」。 第二階段是1941年到1945年的「皇民奉公運動時期」,主旨在驅使台灣人為日本帝國盡忠。 「鼓勵」台灣人說日語並推行日式教育,改姓日本姓氏,穿日本服飾,奉祀傳統日本信仰神道教,全盤接受日化生活[43] 。 另外日本當局也於1945年全面實施徵兵制,召集台灣人從軍或負擔軍隊勞役,投入中國及東南亞戰場,並在脅迫、欺騙或是不可抗力的情況下徵集許多慰安婦。
1944年後,受到盟軍25次大空襲影響,受波及的台灣農工生產值於戰爭結束前的1945年降到最低點[44]。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發表終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二戰結束。 中華民國政府於1945年10月25日在台北公會堂舉行中國戰區受降典禮,並開始了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台灣統治至今。
中華民國時期
中華民國主題首頁
主條目:台灣戰後時期
顯示圖片
台北市太平町慶祝光復之景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並簽署《降伏文書》,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代表何應欽接收降書,而後設立由陳儀出任最高行政首長的「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中華民國開始實質統治台灣。 當時接管的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施政不當引發民怨,加上戰後經濟崩潰與惡性通貨膨脹等,最後在1947年初,因查緝私菸所引發的警民衝突,使得無法宣洩的民怨促使二二八事件爆發。 之後國民政府後續還有清鄉行動,許多與事件無關的各界菁英與百姓也被無故殺害,或逮捕之後不經審判而被監禁、處死或就此失蹤。 此事件埋下後來台灣人與外省人族群與黨派對立與台灣獨立運動的種子。
顯示圖片
「蔣公塑像」代表蔣家政權影響台灣的歷史象徵
由於1948年5月10日公布實施《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與1949年5月20日施行《戒嚴令》,中華民國政府撤退至台灣後,時任總統蔣介石為穩定政權、防止中共滲入台灣,展開長期的戒嚴與白色恐怖時期。 之後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一方面利用美援,推行經濟上的變革,穩定農業,扶植工業及中小企業;一方面透過前述兩項法令,配合黨、政府、軍隊、特務的結合掌控,持續政治與社會上的強勢控制,鞏固一黨專政體制,並壓制許多反對言論或行動。
顯示圖片
現代台灣地圖
1950年代,台灣開始實行地方自治,縣級以下民意代表與行政首長及省議會由公民直選產生。 政府開始一系列扶植農業的政策,時任台灣省省主席陳誠推行土地改革(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及耕者有其田),穩定農業。在工業方面,藉由土地改革,帶動了民營企業和工商業發展,並以加工出口導向為主。 1953年,台灣經濟已逐漸恢復到戰前水準,由於日治時期的基礎、中國來台的資金人才與技術及美援等因素下,台灣經濟逐步走向迅速成長。
1960年代,台灣進口替代產業面臨國內市場飽和問題,同時一些工業化國家的工廠面臨工資上漲等因素,紛紛搬遷到一些具工業基礎又勞工成本低廉的地區,台灣的經濟政策遂改為出口擴張。 1966年,政府成立高雄加工出口區,這是亞洲第一個加工出口區。 1963年,工業占台灣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已逐漸超過農業。 此後直到第一次石油危機為止,台灣長期保持年均兩位數以上的經濟成長率。 1968年,政府開始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對台灣社會具有跨時代的重要意義。
顯示圖片
1970年代台灣進入經濟起飛時代,由於石油危機帶來的全球經濟不景氣,1973年11月行政院院長蔣經國推動十大建設及十二大建設以穩定經濟發展。 蔣中正於1975年4月5日病逝後,由副總統嚴家淦繼任總統至1978年屆滿。 1978年蔣經國經由第一屆國民大會選舉,擔任了第六、七任總統,並持續發展本土化及民主化,不過仍有特務政治情形。 台灣產業形態也由以農漁業為主順利轉型為以工業製造業與商業服務業為主,台灣經濟發展迅速,人民所得與生活水準均有顯著提升。
1971年中華民國政府被迫宣布退出聯合國[46],此後各國陸續解除邦交關係。 1979年1月1日,中華民國政府與美國斷交,外交處境造成相當衝擊。 台灣的黨外團體開始透過私下發行的政論雜誌,對國民黨執政的政府進行抗爭,要求全面落實民主政治與言論自由。 1979年12月,在高雄市發生美麗島事件,是台灣規模最大的民主抗爭事件,之後對被逮捕相關人士的軍事審判更引起國際矚目。 [47]
顯示圖片
中國的地對空飛彈在台灣海峽覆蓋總範圍
1990年代台灣進一步落實民主,街頭抗爭成為台灣日後自由民主社會的常見現象,著名的如五一九綠色運動、鹿港居民反杜邦設廠事件、五二〇農運、無殼蝸牛運動。 李登輝於1990年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七次會議總統選舉當選之後,仍持續推動民主化與台灣本土化政策,在任內陸續推動六次修憲。 1990年大學生髮起三月學運,李登輝總統認同此學運並宣布修憲及改選國民大會,在1991年5月1日宣布結束「動員戡亂」,並結束「萬年國會」的運作,之後決定在1996年舉行首次總統直選。 1995年3月,全民健保正式實施,台灣福利制度的完善初見端倪。
1995年中共在接近台灣的島嶼舉行一連串攻島軍事演習與飛彈試射,讓海峽兩岸緊張關係升高到極點,當時造成台灣人民恐慌,美國為此派航空母艦戰鬥群前往台灣海域確保台灣海峽平靜。 1996年3月23日,李登輝與連戰贏得了中華民國第九任正副總統職位,也是中華民國史上首次直接民選的正副總統。 1998年,中華民國政府為了解決中央與地方行政區的過度重疊而通過了省虛級化(凍省)[48]。 1999年,李登輝總統受訪提出了特殊的國與國關係,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為兩個對等的國家,再使兩岸緊張關係提高。 1999年9月21日發生芮氏規模達7.3的大地震,此為20世紀末期台灣傷亡損失最大的天災。
21世紀伊始,2000年3月18日,由民主進步黨提名的陳水扁、呂秀蓮當選第十任正副總統,寫下首次政黨輪替的紀錄。 於2001年1月1日,廈門與金馬小型三通實施,首度實現兩岸小規模正式通商、通航和通郵。 2001年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名義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2002年8月,時任總統陳水扁公開表示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關係是「一邊一國」,引發台灣、大陸及美國各界爭議。 2003年3月14日台灣首例非典型肺炎引發SARS風波,使得全台灣產生恐慌浪潮,創下台灣1949年以來,醫院封院、街坊封樓、醫院外全面發燒篩檢的首見景況。 2004年,第三次總統直選陳水扁及呂秀蓮當選連任,其競選期間發生槍擊案引起社會廣大爭論。 2005年6月立法院預算審核通過新十大建設。 2006年9月9日,因民進黨執政政府爆發多起弊案,由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發起反貪腐大遊行,台灣社會產生了廣大政治對立並產生了許多特殊次文化效應。 2008年3月22日,由中國國民黨提名的馬英九、蕭萬長在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中勝出,當選第十二任正副總統,成為台灣民主政治第二次政黨輪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