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景崧(唐景嵩)

唐景崧

唐景嵩一般指本詞條

唐景崧(1841—1903),字維卿,廣西灌陽人。同治四年(1865 年)進士,選庶吉士,授吏部主事。光緒八年(1882年),法越事起,自請出關赴越南招劉永福黑旗軍。次年,抵越南保勝,勸劉永福內附。以功賞四品卿銜,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張之洞令其募勇入關,編立四營,號景字軍,入越參加抗法鬥爭。中法戰爭結束後,率軍回國。以功“賞花翎,賜號迦春巴圖魯,晉二品秩,除福建台灣道”。光緒十七年(1891年)遷布政使。二十年,署理台灣巡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景崧
  • 出生地:廣西灌陽
  • 出生日期:1841年
  • 逝世日期:1903年
  • 代表作品:《請纓日記》《詩疇》《迷拾》等
生平簡介,生平事跡,自請抗法,半截抗日,組建戲班,興辦教育,甲午戰爭,貢獻,無奈,負面,“台獨”,台灣被割,獨立,任總統,台灣戰敗,書信三通,之一,之二,之三,

生平簡介

唐景崧同治四年(1865)進士,接吏部候補主事,任小京官18年,鬱郁不得志。光緒八年(1882)法國侵略越南北圻。上折言越事,自請赴越南聯絡黑旗軍抗法。奔走於順化、保勝、山西、北寧間,為劉永福策謀。團結各方抗法,參與河內、山西兩戰。1884年冬,得粵督張之洞支持,成立景軍,開赴西線和滇軍圍攻宣光,不克。中法戰爭後調福建台灣道,旋升台灣布政使,署理台灣巡撫。1895年清朝割棄台灣,台灣軍民成立民主國,推唐為大總統領導抗日。當日軍登入台北,唐便攜款內渡,頗受時論指責。此後回桂林閒居,不再出仕。
唐景崧唐景崧
1897年支持康有為來桂林開展維新運動
1899年受聘擔任桂林體用學堂中文總教習,授課中聯繫中法、中日兩役的經歷來激勵學生。晚年熱心於戲曲革新,創造了桂劇劇種。1903年病故。著有《請纓日記》《詩疇》《迷拾》《寄困吟館詩存》《看棋亭雜劇》等。

生平事跡

自請抗法

唐景崧(1841—1903),字維卿,桂林灌陽縣人,清代同治四年(1865)進士,在皇帝主持之朝考中被選入翰林院任庶吉士,有如今天的見習生。三年後經考試派往吏部任候補主事。唐景崧在此打雜15年,加上3年庶吉士共18年,對從小立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他,總想尋機闖蕩一番驚天動地之事業。
唐景崧唐景崧
與唐景崧家鄉廣西毗鄰的越南是中國的藩屬國。法國早就對越南存覬覦之心;第二次鴉片戰爭後,逐步將越南南方變成了它的殖民地。法國人對此還不滿足,1882年4月間再次占領河內,其目標就是打開通向中國的陸路通道。清政府完全清楚法國占領越南北部後的危險,但在戰火尚未燃燒到本國土之前,又不願派清軍直接與法軍交火。當政的慈禧太后與大臣們絞盡腦汁,也拿不出好主意。
時刻掛念桑梓而且熟悉家鄉情況的唐景崧不失時機地給慈禧太后上折提出建議。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以後,廣西有一支打著黑旗的反清義軍,為了避開清軍的圍剿,進入越南活動。其首領是博白籍的劉永福黑旗軍是一支戰鬥力很強的部隊。當時在越南協助當局打擊當地盜匪,維持社會治安,與越南官府及百姓和諧相處。小日子倒也過得馬馬虎虎,但他們畢竟是清國人,終究不能長久離鄉背井寄人籬下;想回廣西老家,又怕中國追究鎮壓,處境著實尷尬。唐景崧認為朝廷應該既往不咎,資助和招安這支黑旗軍來與法軍作戰,既可避免中法直接開戰,又可打擊法軍的氣焰,使清廷保持決策的主動性與靈活性。此建議一出,慈禧太后十分讚賞,但鑒於清廷與黑旗軍過節太深,又實在難於找到合適的溝通者。正為難之際,唐景崧挺身而出,毛遂自薦,請求前往越南招撫劉永福。慈禧大喜,便採納了唐景崧的建議,要光緒下詔將他派往雲貴總督岑毓英帳下聽候差遣。
1883年初,越法戰爭中,唐景崧奉岑毓英命孤身抵達越南保勝,勸劉永福內附抗法,為劉永福出謀獻策;並親身參與指揮了河內、山西兩戰役。黑旗軍當年就取得了“紙橋大捷”, 擊斃法軍北圻艦隊司令李威利上校。唐景崧以功賞四品卿銜。
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唐景崧奔走於援越桂軍、滇軍、黑旗軍和抗法越軍之間做協調工作。清政府授予劉永福“記名提督”銜,賞戴花翎,撥給“黑旗軍”餉銀二萬兩及軍械等。劉永福與唐景崧部配合,在抗法戰爭中起了重要作用。更關鍵的是唐景崧受兩廣總督張之洞派遣將法軍的剋星、已退隱的老將馮子材請出山領兵上陣,取得了鎮南關大捷,並收復諒山、長慶等地,東線戰場大獲全勝。唐景崧還奉張之洞命募勇景字軍4個營,他親自率軍獨當一面,入越會同黑旗軍、滇軍圍攻宣光法軍。他與雲貴總督岑毓英聯手,組織和指揮了宣光攻堅戰。在西線戰場上也取得了臨洮大捷和宣光大捷。法軍遭遇亞洲“滑鐵盧”的訊息傳至巴黎,好戰的法國茹費里內閣即刻轟然倒台。
後來,唐景崧以日記體文學形式,將自己1883年8月至1886年10月在越南協助劉永福抗法、廣西關外守邊、建景字軍開入鎮南關進攻法軍的事跡,以及戰後參與中越劃界事宜,結集為《請纓日記》。

半截抗日

中法戰爭結束後,唐景崧以功“賞花翎,賜號迦春巴圖魯,晉二品秩,除福建台灣道”,當上了副省級巡視幹部。唐景崧初到台灣,當地文化大多還停留在原住民的基礎上,唐景崧辦書院、興科舉、倡導修鐵路,為發展生產,他走訪民間,了解農桑之事,教化台南當地的少數民族。他在台任職時間並不長,做了不少造福台灣人民的事情。據載,唐景崧“頗好文事,聘進士施士潔主講海東書院,建萬卷堂,藏書富,飭纂台灣通志,自為監督,未成而遭割台之役。任兵備道,修葺舊有斐亭,組‘斐亭吟社’,自撰楹聯懸掛亭柱,每逢春秋佳日,與台南進士、文人於道署內射虎助興,後有《謎拾》問世,附於《斐亭詩畸》卷內,《澄懷園唱和集》是唐景崧及其僚友平日吟詠唱和之詩,為唐贊袞所輯。及任布政使駐台北,又時邀名士吟詠於官署,詩會時曾由海上運來數十盆牡丹,遂名為‘牡丹詩社’,亦多作詩鐘。光緒19年(1893)1月取歷年唱稿,分門編輯,錄佳作十卷,命名《詩畸》,內唐景崧作品1301聯,律詩68首,唐景崧在台南及台北帶動地方文風,有功於詩歌傳播。”
唐景崧唐景崧
光緒十七年(1891年)唐景崧升任布政使,即掌管財賦、民政的副省長;光緒二十年(1894年)10月31日署理台灣巡撫,正式當上了包攬行政、軍事、監察等大權的省長。
唐景崧就任之時。這一年(1894年)7月25日爆發的甲午中日戰爭已打了兩個多月了。次年(1895)清軍遭到慘敗,4月17日,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了賣國的《馬關條約》,將台灣及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
唐景崧唐景崧
清政府的賣國罪行,激起了全體台灣人民的憤慨。唐景崧堅決反對割台,他7次致電清廷,表示“台灣屬倭,萬眾不服”,“桑梓之地,義與存亡,願與撫臣誓死守御,若戰而不勝,待臣等死後,再言割地。”但是,決心出賣台灣的清政府,無動於衷,回電訓斥唐景崧說:“台灣雖重,比起京師則台為輕。倘敵人乘勝直攻大沽,則京師危在旦夕。又台灣孤懸海外,終久不能據守……不可因一時義憤,遂忘以前所陳種種患害於不顧也”。1895年,5月18日,清政府派李鴻章之子李經方為割台特使前往台灣辦理交割事宜。並諭令“署台灣巡撫布政使唐景崧著即開缺來京陛見。其台省大小文武各員,並著飭令陸續內渡”。賣國的慈禧一面下令台灣大小官員內渡撤回大陸,並嚴厲禁止內地接濟台灣抗日軍民。唐景崧拒不奉命,憤怒的台灣民眾公推唐景崧為首,與劉永福一道率全島軍民抗擊日本侵略者。
唐景崧對台灣的防務進行了重新部署。他自己率兵駐守台北,總攬全台軍政大權,並分兵把守各海口要隘。然而,熱血並不能阻擋日軍的軍艦大炮。雖然台灣義軍英勇奮戰,前後斃敵三萬餘人,但是敵我實力懸殊,又孤立無援,唐景崧在危急關頭放棄了自己的承諾,攜巨款化裝登上德國輪船逃回大陸。與請纓日記相比,不可同日而語。英雄懦夫僅僅是一念之差而已。劉永福後來也被迫內渡回到福建。1895年6月7日,日軍攻占台北。台灣全島落入敵手,從此開始了長達五十年的殖民地時代。

組建戲班

一、概述
廣西,簡稱桂,桂劇,是廣西最有代表性的戲劇之一。
說到桂劇,不能不提及唐景崧。可以說,他是桂劇的開創者,是他,把桂北的地方戲和中國的皮黃戲曲相融合,親自寫劇本編曲,親自組建戲班子登台演出,開創了桂劇一片天地。桂劇幾經興衰,流傳至今,唐景崧的功勞不可抹煞。
二、背景
台灣被日軍攻占後,唐景崧逃回大陸。大清沒有了台灣,唐景崧自然也失掉了“巡撫”,他被追究抗旨罪責,免掉了公職,悻悻地回到灌陽縣江口村老家。對國家命運心灰意冷的唐景崧,為擺脫煩憂,便請來戲班,終日閉門聽戲消磨時光。
唐景崧祠堂唐景崧祠堂
灌陽與湖南交界。那裡的地方戲與湖南南部的祁劇比較相似且相互間早有交流滲透。唐景崧從小就熟悉這些戲劇,當京官時又常聽京劇。便仿照在京城看京戲的樣式,建戲台,搭戲棚,還招募湖南及家鄉附近的藝人樂師,辦起名為“桂林春班”的戲班。親自指導把桂北的地方戲和皮黃腔系相融合,定曲牌,譜樂曲;為使家鄉人喜聞樂見,還特地把過去用湖南及其他方言演唱改為用桂林話演唱。唐景崧親自編寫修改戲曲劇本,在表演、唱腔、化妝等方面都進行新的嘗試。自己也粉墨登場吹拉彈唱。他將自己這種融南北戲劇特點為一爐的新劇叫“桂劇”。廣西的桂劇,就是這樣誕生了!唐景崧為“桂林春班”撰寫的《看棋亭雜劇》40齣,成為桂劇第一批獨有劇目。“桂林春班”就是第一個桂劇戲班。桂林春班陣容整齊,擁有許多名伶,如鬚生馬老二、寶福、寶喜;小生明才、周明圃;旦角一枝花、林修甫等,還招收了30名女學徒,桂林桂劇從此有了女演員。
後來唐景崧在桂林榕湖畔建好五美堂別墅,便與桂林春班一起遷進五美堂別墅,當起了寓公。
三、五美堂戲台
五美堂戲台經常由“桂林春班”演出唐景崧撰寫的劇本劇目。唐景崧邀三幾位好友終日看戲、下棋,以為精神寄託,力圖忘掉國恥和失敗帶來的煩憂。岑春煊康有為等志同道合者就常到場看戲。有次康有為看完“黛玉葬花”後,還借題發揮賦詩一首對唐景崧深表同情:“妙音歷盡幾多春,往返人天等一塵,偶轉金輪開世界,更無淨土眷無親。黑風飲海都成夢,紅袖題詩更有神,誰識看花皆是淚,雄心豈忍白他人。”
唐景崧五美堂遺址上的磚雕唐景崧五美堂遺址上的磚雕
五美堂別墅里有“聽棋亭”,亭上刻一副自書對聯:“縱然局外閒身,每到關懷驚劫急;多少棋中妙手,何堪束手讓人先。”聽棋亭旁還建有戲台。戲台上也有唐景崧的自撰聯:“眼前燈火笙歌,直到收場猶絢爛;背後湖光山色,偶然退步亦清涼”。兩聯聯面似乎都寫實景,實際上卻透露出唐景崧對往事慨嘆的複雜心態。
唐景崧與兄弟唐景崇、唐景崶先後中進士,點翰林,有“同胞三翰林”之譽,這在廣西是唯一的。日軍攻打台灣時,他與台灣民眾共同抗日,後回桂林定居。
榕湖南岸建五美堂別墅,榕湖南岸的五美路因此得名。五美堂別墅內建有看棋亭,亭旁建有戲台,唐景崧組織“桂林春班”戲班,他還親自編寫、修改桂劇,改革桂劇,在表演、唱腔、化妝等方面有新的嘗試,培養了一批桂劇演員,是桂劇改革第一人。
(唐景崧銅像刻畫了唐景崧右手捧戲本,左手持鼓棍,專心致志演練桂劇的形象。五美堂戲台上有唐景崧的自撰聯:“眼前燈火笙歌,直到收場猶絢爛;背後湖光山色,偶然退步亦清涼”。表面上是寫實景,實際上透露出他仍不忘時事的心情。)
煙雨迷濛的桂北暮春,桃李綻放,柳樹抽芽,為了探尋唐景崧與桂劇的起源,我和幾位桂劇界的朋友冒雨從桂林奔赴灌陽,作一番考察。史籍上記載:唐景崧,字惟卿,灌陽新街鄉江口村人,鹹豐辛酉科解元,同治年間與其弟景崇、景封先後考中進士,被選入京城翰林院。故灌陽有“一縣八進士,同胞三翰林”之稱。
我們的車子在江口村邊停住,一行人在縣文物所文所長帶領下步行進入江口村。村子位於灌江邊,有一條小河從山裡汩汩流出,匯入灌江。河邊多奇石,形狀嶙峋,河上一道石拱橋,似一道彩虹橫跨小河兩岸,頗有點小橋流水人家的韻致。村中有“唐氏宗祠”,是唐景崧當官後寄銀子回家鄉所建,原為族人居住,現作為文物將住戶遷出,加以修葺保護。唐景崧一生大起大落,富有傳奇色彩,他中進士後入翰林院庶吉士,後到吏部當了一個相當於科級幹部的小官,平平庸庸幹了近20年,每日上朝點卯,回衙署無所事事聊大天。閒暇時出入八大胡同繁華花柳地,聽戲度曲,飲酒狎妓,風流倜儻。
桂劇《王三打鳥》桂劇《王三打鳥》
四、才藝
似水流年,一個沒後台沒背景的廣西才子的靈氣才情在官場與風流場中幾乎消磨殆盡。突然風雲變幻,列強侵略中國,法國殖民者占領越南,威脅廣西,朝野震動,清政府慌了手腳。唐景崧卻敏銳地抓住這一機遇,上書朝廷,請纓出征。當時,唐景崧正在京城迷戀一個徽州名妓李苹香,兩人琴瑟共鳴情投意合,但機遇來臨,男子漢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蓋過了兒女情長。唐景崧激情澎湃,慷慨吟詩:
狼星懸焰自西方,又見烽火到雒王。
可有大力平敵寇,已無神弩出安陽。
何人更下求秦策,說客將治使越裝。
宣是唐衢輕痛哭,鄉關訊息近蒼黃。
人生需要舞台,沒有舞台,縱有抱負才藝也沒處發揮,無法體現人生的價值。而舞台是靠人競爭而上的。唐景崧登上中法戰爭這一特殊舞台,上演家國興亡的大戲。他在光緒九年進入越南,憑老鄉情和三寸舌遊說黑旗軍首領劉永福加盟抗法陣營,一舉成功。之後,唐景崧輔佐劉永福,決戰紙橋,擊斃法軍北圻艦隊司令李威利上校,後又與雲貴總督岑毓英聯手,取得了臨洮、宣光大捷。中法戰爭結束,唐景崧有功封台灣省道台,後升任布政使,為清駐台灣最高行政長官。甲午戰爭,清軍大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割台灣澎湖給日本。台灣民眾激憤,公推唐景崧為首,與劉永福一道率全島軍民抗擊日本侵略者。然而,熱血並不能阻擋日軍的軍艦大炮,清軍節節敗退。唐景崧在危急關頭不願把生命投入最後的血戰,而是選擇懷抱印信化裝登上德國輪船逃回廈門。轟轟烈烈一場戲到了曲終人散的時候。
清代 唐景崧——請纓日記清代 唐景崧——請纓日記
社會政治的戲唱完了,只有返回家鄉唱唱皮黃戲。唐景崧渡海返回內地,被免罪解職,一襲青衫回到灌陽時,已經54歲。一生風流過、振奮過、輝煌過、落魂過,和許多中國文人一樣,懷著“修身治國平天下”的遠大抱負投身社會大戲台的角逐爭鬥,渴望建功立業乾一番轟轟烈烈大事業。然而,風詭雲譎,世事變幻,唐景崧摔了跟斗嗆了水,落魄得灰頭土臉回來了。從儒家的“入世”變為道家的“出世”,唐景崧似乎把一切都參透了,其實他什麼也參不透,只有三杯兩盞淡酒發點感慨而已。
唐景崧回到故鄉後,耐不住寂寞,便仿照北方京戲的形式,自己動手編寫戲曲劇本,招募湖南廣西一帶的藝人樂師,定曲牌,譜樂曲,用桂林話演唱,堂而皇之打出“桂劇”招牌。廣西的桂劇,就這樣正式產生了!頗有積蓄的唐景崧自掏腰包,建戲台,搭戲棚,創辦“桂林春班”。鑼鼓一響,生旦淨末醜公侯將相粉墨登台,甩水袖,亮身段,一段高腔聲遏行雲。真箇是“戲劇小天地,人生大舞台”啊,社會大舞台未演完的壯懷激烈,化作了桂劇的低吟淺唱……
五、文化
我們來到月嶺村,這是灌陽唐氏宗族聚居的大村子,明清建築,青磚碧瓦,庭院深深。唐景崧解職後曾在此居住寫戲排戲,大號“紹夫公祠”的古戲檯曆經滄桑後依然存在。桂劇,就是從這裡走向桂林,走到柳州、南寧,還到過京華《拾玉鐲》,風光了一把,這個古戲台也算是夢開始的地方。唐景崧後來帶戲班子到桂林五美堂居住,晚年整理出版了記錄人生大戲的《請纓日記》,還將創作的桂劇劇本結集付印,名為《看棋亭雜劇》,收錄了《詩畸》《謎拾》等桂劇劇本。在書的扉頁,唐景崧自己撰了一副對聯:縱然局外閒身,每到關懷驚劫急;多少棋中妙著,何堪束手讓人先!這分明是一個官場失意文人的無奈。
唐景崧筆跡唐景崧筆跡
無奈也罷,生命還要繼續下去,不能叱吒風雲,只有唱唱皮黃,過過戲癮。想不到人生的戲變幻無窮,“無心插柳柳成蔭”,唐景崧不經意而為之的戲文卻因為百姓的娛樂需要而留存下來,延續至今。而那些與他同時代比他官運亨通財運亨通的人,如今誰還記得他們?
或許,這就是文化的力量。

興辦教育

在唐景崧,劉永福領導台灣軍民抗擊日軍對台灣占領的同時,與台灣同胞遙相呼應,康有為、梁啓超發動正在北京會試的各省舉人1300餘人“公車上書”。他們連夜寫出了長達18000字的呈文,上書光緒皇帝,反對契約,反對割地,要求清政府遷都再戰,變法圖強。痛陳:“數千百萬生靈皆北向慟哭,閭巷婦孺莫不欲食倭人之肉,各懷一不共戴天之仇,誰肯甘心降敵!”他們強烈要求清政府抗敵到底。 一場前所未有的反侵略、反賣國的愛國運動震盪著神州大地。
唐景崧筆跡唐景崧筆跡
甲午戰敗和《馬關條約》大大地傷了中國人的自尊心。馬關之恥,極大地刺激了中國知識分子。親歷了割地之辱的唐景崧更希望變法圖強。康有為曾兩次到廣西桂林進行變法維新宣傳,與唐景崧一拍即合,兩人很快結成莫逆之交。每次康有為來,唐景崧都特別熱心,他慷慨解囊捐錢協助,到處呼籲維新變法。唐景崧還和康有為,桂林的另一位維新干將岑春煊一起創辦“聖學會”和《廣仁報》,設立廣仁學堂,宣傳維新思想,開風氣之先。維新思想很快在桂林深入人心,對廣西政界、學界和學術思想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廣西成了維新派的重要據點。
百日維新期間,廣西有識之士還注意培養人才,積極籌辦“新學”。唐景崧同時擔任起桂山書院榕湖書院的山長。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廣西巡撫黃槐森在桂林創辦“廣西體用學堂”, 聘請唐景崧主辦學堂堂務(當校長)。這是實踐洋務派“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口號的新型學堂。它改變了傳統書院式教學,加上了西學課程,是廣西新學的開始。後來的廣西大學就是由“廣西體用學堂”發展來的。唐景崧還兼任體用學堂中文總教習。他授課時喜歡用親歷的中法、中日戰爭為例激勵學生的愛國熱情;教出的許多學生都奮發圖強立志為振興國家效力。最著名的如鄧家彥和馬君武,他們與孫中山共同創立同盟會並擔任了重要職務,為辛亥革命推翻喪權辱國清王朝作出了貢獻。
光緒二十八年(1903年)冬,唐景崧於桂林病逝,享年63歲。唐景崧作品有《請纓日記》、《寄閒雲館詩存》、《看棋亭雜劇》、《詩畸》、《謎拾》和《唐景崧手編戲本》(抄本)等。

甲午戰爭

1895年台灣抗日之役是甲午戰爭的最後一戰。唐景崧作為此役初期的最高指揮者,他的表現是至關重要的,是甲午戰爭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環。長期以來人們對此多有評論,雖不完全相同,但基本傾向都是持否定態度,筆者查閱了一些史料後認為有必要實事求是地重新加以探討,以還歷史本來面貌。
唐景崧筆跡唐景崧筆跡

貢獻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後,隨著戰局的日益惡化,台灣防務日趨吃緊,為此清政府於10月間命令時任台灣布政使的唐景崧協助台灣巡撫邵友濂幫辦防務。不久邵友濂預計戰火遲早會蔓延至台灣即設法運動內調,10月31日唐景崧受命署理台灣巡撫。唐景崧,字維卿,廣西灌陽人。他是在中法戰爭結束後以功“除福建台灣道”的,1891年遷布政使,唐景崧任職後正確判斷了形勢,他在奏摺中認為“查倭人雖鴟張於北,而志不忘台。六月以來,時有倭輪游弋測水,故台灣設防與臨敵同”,也就是說台灣應當處於一級戰備。
為了加強戰備,唐景崧作了以下幾件工作:
(一)布防。唐景崧是從全局考慮台灣的戰略地位的,他說,“台灣逼近閩粵江浙,為南洋第一要害……欲固南洋,必先保台,台若不保,南洋永遠不能安枕。”在台灣本島的防務方面,前任邵友濂原先安排“以楊岐珍總統基(隆)滬(尾)各軍,以劉永福徑赴台南”,並調總兵廖得勝、副將佘致廷率兵赴台北守備。唐景崧接任後略作調整:“以廖得勝統滬尾諸營,佘致廷帶三營副之。……委知府朱上泮帶四營助守澎湖”,劉永福部“仍往台南”。譚鐘麟認為“其布置防營似尚周密”。這裡有兩個問題需要說明,一是劉永福部原先即駐台南,並非唐景崧任台撫後,“遂自守台北,移永福軍於台南”。二是台北固然重要,台南亦非無關緊要。因為“南路於霜降後,涌浪漸平”,加上日軍曾占據過半年有餘,熟門熟路,重演故技不是完全沒有可能。
因此防守台南也是重任,唐景崧當時考慮“劉永福僅帶兩營,不敷展布,商屬派員回粵,增募四營”。對於台灣門戶澎湖列島的防衛,唐景崧並非“不甚注意”。他認為“從來爭台者,必首爭澎,……我能保澎,敵難寄頂,遊行洋面,勢不能長。”為了加強澎湖的防禦力量,唐景崧除調去朱上灃部,“並募炮隊前往協防;又開水旱雷一營,擇要分置”外,還著手搶運糧餉軍裝,同時計畫“籌設電報”,購買電線,以便從速進行調度指揮。1895年3月日本出動陸海軍萬人進攻澎湖,駐澎守軍英勇抵抗,致使兵力超過清軍一倍有餘的日本死傷超過清軍數倍。澎湖雖陷,但消耗了日軍大批有生力量,這與唐景崧的事先認真布防不無關係。
唐景崧筆跡唐景崧筆跡
(二)聯絡會黨。唐景崧在中法戰爭前夕主動請纓入越聯絡的劉永福黑旗軍原來是廣西天地會起義軍的一支,為了反對外來侵略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共同抗敵是唐景崧的一貫思想,在甲午戰爭中也不例外。1895年2月唐景崧致電清政府,“請旨下號召海內豪傑,無論海寇、馬賊,有能奪回失地一處者,予爵賞,世守其土;有能捐輸槍械助人立功者,爵賞同。”3月,他在台灣會見廣東會黨首領,聽取其制敵對策
唐景崧在匯報時表示,“此輩遠勝新募軍。……東計遲且危,不如用此輩北上,速且穩。……用此等人行此等事,難拘文法……但荀利國家,不敢不陳。”同年4月16日唐再次致電清政府,稱“現招粵中義士驍將集萬人,有自備船械者,擬由粵用漁船航海奪澎。……利純不可知,而義憤之氣可用,……到澎必戰,請示進止。”
清政府旋以“和議已定”為辭,電唐“奉旨止令勿發”,攻澎未果。儘管有人認為此乃騙局,大俠吳國華實不可信云云,但唐景崧積極聯絡會黨共御外侮的策略思想無疑是值得肯定的。斷言唐對台灣軍民中的哥老會“毫不在意,也毫無辦法”是不妥的。
(三)籌餉。募兵備戰需要經費,“定購軍火亦須給價”。唐景崧除積極爭取中央政府的支持外,花力氣大力就地籌款。
1895年2月唐景崧致電清政府說“戶部撥付台款百萬兩,暫補防費,欲添防兵,則苦不能。”在“借洋債無應”的情況下,唯有向台灣本地紳民借內債。他認為“當茲傳台警,籌借萬難,舍本地富而不謀,何以解於眾口?……況意在借而不迫其捐,認息認還,……在公家不失情理”。當時奉旨留辦台灣團防事務的太僕壽卿林濰源系台灣首富,擁有家產數百萬兩,雖曾兩次認捐總計四萬五千兩,但對官方借款“飾詞訴窮”,不願慷慨解囊,“群情不服”。
唐景崧為此“請旨飭責林維源,無論已財人籌借有百萬兩。”3月10日清政府電準唐景崧所請,“即飭該京卿如數籌借,由戶部指撥各省關實銀,分三年歸清,不得稍有延欠。”清政府的明確表態,打破了其他富戶的觀望攀比心理,舉借內債很快打開了局面,台防經費得以暫時彌補。為了足以應急,唐景崧還派員與元豐順洋商商議,以關稅作抵,“借鎊銀三百萬兩,九五扣,周年息七厘,……十年本息攤還”。
唐景崧筆跡唐景崧筆跡
馬關條約簽訂後,唐景崧於5月10日致電清政府,“請旨飭戶部速撥餉二百萬兩,以備急需”,並稱“台將亡矣,賞畀此款,藉慰萬民悲憤之忱,二百年養育天恩,亦遂從此盡。”次日清政府同意“電諭張之洞先行籌撥五十萬兩,陸續解往套用”,這是唐景崧為台灣軍民爭取到的最後一筆來自中央的撥款,對台灣的初期抗戰頗有幫助。(四)充實軍火。為了增強台灣抗日的實力,唐景崧多次要求清政府為台補充軍火。1895年4月1日唐要求清政府“飭下粵督,揀可用後膛槍撥台五千桿,配足子彈,毛瑟彈另撥三百萬粒,火藥十萬磅,交知州唐鏡沅設法解運。”同時唐多次電商署南洋大臣張之洞,要求將“粵舊槍十萬枝……乞統付台”,幾經交涉,爭取到兩萬枝。武器在當時十分緊缺,據唐景崧4月5日報告稱,台民士氣高漲,“趕增土勇二十餘營,願殺賊者群起;惜械無多,難盡收用”,即可知多爭取到一枝槍即可多增添一名戰士,多一份抗日的力量。
唐景崧的上述備戰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台灣軍民抵禦日本侵略的實力,遲滯了日軍侵占澎、台的進度,應當是值得肯定的。

無奈

由於清政府腐敗無能等諸多原因,中國在甲午戰爭中遭慘敗,被迫接受議和。1895年3月30日中日雙方議定除台灣地區外實施停戰,4月17日中方割地賠款的馬關條約終於簽字。
在此前後唐景崧多次上奏,力主收回成命,悔約再戰,反對割台。唐景崧反覆說明割台的極大危害性,指出“北遼、南台,二者失一,我均無以立國;外洋誰不生心,宇內亦必解體。……委香港與英,乃小島耳,貽害已甚,況咽喉肩背之地?”“未失而予人,此端一開,各國援以索地,是不動兵而可裂我疆宇,恐大變即在目前。……今一割地,以後欺凌艱苦之事惟皇上一人當之,諸臣不復見矣”。
唐景崧多次責問當道;“揆今時勢,全局猶盛,尚屬有為,何至悉如所索?”三國還遼交涉開始後唐又強調,“戰而失與割而失,大有不同,況戰未必即失耶”?“侵占之地可以讓還,豈有完善之區憑空割棄…”就他的地位而論,若從個人利害計,清政府決定割台反可使他卸去守土重任,置身事外,但唐堅決表示,大局利害所關,自己“天良未泯,甘蹈危機,萬死不悔”,若“割台,臣不敢奉詔”。
唐景崧反割台的鮮明態度是台灣人民愛國熱忱的折射和反映。唐景崧在馬關條約簽訂後承認,台灣各級官員“即欲辦理收束,為眾所劫,無術可施。”雖然唐景崧的剴切陳詞和嚴正責問沒有也不可能說動清朝最高當局回心轉意,但畢竟如實及時地反映了台灣人民的共同心愿,在客觀上支持和配合了全島上下洶湧而來的拒和抗戰浪潮,對於進一步發動民眾是有利的。1895年4月18日,清政府藉口保衛京師重於保台,電令唐景崧“出示勸令全台紳民,勿得逞忿一時,……致礙大局。”唐景崧接電後知道依靠清政府與日本交涉保台無望,轉而提出台灣租界化、抵押台灣等構想,並直接與法國、德國方面磋商保台之方。
小說《孽海花》對唐景崧失敗小說《孽海花》對唐景崧失敗
1895年4月25日唐在奏摺中提出,“台地多煤,……基隆、宜蘭金礦且多,不僅金砂也”,“如全台許各國為租界,各認地段開礦,我收其稅,則利益均沾,全台將益繁盛;而各國有租界商本萃集,自必互禁侵攏,煙臺、上海是其明徵。方今中外局勢已成,非借西法聯絡各國無以自立”。
5月19日唐景崧又主張與其舉借巨額外債支付對日賠款與贖遼費,“不如贖台而轉押台,則費有所出。至將來贖台之費,從容計議,自有眾擎易舉之法”。在此期間唐景崧還與法、德代表接觸談判。
1895年5月10日他在獲悉法國願阻日割台的外交信息後致電總署,要求他們設法“密約法使,迅速派輪來台會商”。5月下旬唐景崧在台灣與法提督派遣乘艦前來的法國軍官德而尼會談,探討台灣自主法國出面保護的可能性。駐台德國領事風聞法獨保台後也主動與唐“探商”,宣稱台事“獨未及德,似未周到”。唐景崧特此致電清政府,並提出“今請法不請德,恐德難以為情,致添一層痕跡,似非幫交所宜。”然而由於帝國主義列強之間在台灣問題上的尖銳矛盾互相牽制,再加上無論法、德均不願在日本已接受還遼勸告後再冒與日開戰的危險,唐景崧請求外國保台的幻想破滅了。應當指出的唐的上述各項主張並非出自他的發明。
早在1895年2月底兩江總督張之洞就向清政府進言,“向英借款二三千萬,以台灣作保。台灣即以保借款,英必不肯任倭人盜踞,英必自以兵輪保衛台灣,台防可緩”。甲午戰爭期間唐景崧與張之洞時有電報往來,受張影響較大,在謀求外國保台問題上兩者的思路是一致的,不過唐是呼應者和具體實踐者。出賣台灣的是慈禧太后李鴻章等人,而不是張之洞,更不是唐景崧。

負面

清政府在決意割台求和後,於1895年5月20日電令唐景崧“著即開缺來京陛見,其台有大小文武各員,並著飭令陸續內渡”。而唐景崧卻在5月25日接受台灣士紳丘逢甲等人的擁戴就任台灣民主國總統。當天唐致電清政府說明原委,稱台民齊集衙署”強臣暫留保民理事,臣堅辭不獲。伏思倭人不日到台,台民必拒;若炮台仍用龍旗開仗,恐為倭人藉口,牽涉中國,不得已暫允視事,……倭事稍定,臣能脫身即奔赴宮門,席藁請罪”。不久唐景崧在日軍大舉攻台面前輕意棄台出逃,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得不到大陸的支持是最大的原因。江蘇巡撫奎俊接到唐景崧的任職通報後即致電步軍統榮祿,建議“先將唐公宣示革職,以免藉口”,理由是台“如持久堅守,倭竟不能攻取,彼必還問中國,別有要求。倘台不能支,彼又謂兵力取得,非割與我。或生技節,或添兵費,兇狠貪殘無所底止。更恐疑為暗助,益滋口舌”。
唐景崧唐景崧
其次,唐景崧所用非人。據劉永福揭發,唐景崧平時重用的福建候補知縣辦理商務局之姚近范、藩庫廳兼善後局支應任如芬以及機器局蘇紹良均為無恥之徒,其中“姚近范專事逢迎,行為卑賤;任如芬兼管庫款,向以私動公款,擅假上峰之用”,貪污台灣新海防捐五、六十萬銀兩。唐景崧被這批貪官污吏所包圍,也不可能有什麼作為。
唐景崧當初滯留台灣也不是完全出於自願。唐景崧留台本來就是權宜之計,丘逢甲等台灣士紳對此也無異議,他們在《全台紳民致電稟》中明確表示,台灣“暫行自主,……留台撫暫仍理台事”,請各國公斷後“再送唐撫入京”。唐景崧原來就有臨時觀念,並沒有真正下定決心,死守台灣。
唐景崧並非行伍出身,作為文官參與兵事,在福建提督楊岐珍率部十二營先行內渡後實在是勉為其難。事實上他在1883年越南山西戰役中僅是主將劉永福的助手,協助指揮;次北寧之戰,他做的是前線督戰後方收容的工作;即使在宣光之戰中他也是率偏師助攻,且未最後獲勝。這些閱歷表明,唐景崧從來沒有作過獨當一面的主帥,他根本沒有能力勝任指揮全台軍民抗擊外敵入侵的重要使命。
在軍事上,唐景崧首先是用兵不當,他著手軍事部署時基本上是平均使用兵力把口,沒有重點防禦台防根本重地--台北。在台北一地又想當然地估計日軍必從基隆、淡水登入,而忽視了基隆以東荒僻的三貂角澳底,只安排了兩營剛剛新募來的土勇防守,給日軍登入以可乘之機。第二是治軍不嚴,不能駕馭部下。駐防台北的直屬部隊廣勇漫無紀律。唐景崧治軍無能助長了軍中浸驕之風,終於在1895年6月4日釀成台北兵變。是日傍晚“潰兵爭入城,沿戶淫掠,客勇、土勇互相鬥,積戶遍地。中軍護勇為內應,總統府火發,光滔燭天”,形成不可收拾之局。唐景崧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狼狽出逃的。
台灣初期抗戰失利的根本原因在於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後,而軍隊腐敗、紀律鬆弛、訓練不足則是失利的主要癥結。唐景崧作為這一時期當地最高負責人也難辭其咎。儘管如此,唐景崧在甲午戰爭中仍不失為一個功過參半的主張抗日的官員。他在清廷決意割台的形勢下從容應付,多方籌劃,穩住陣腳,滲淡經營,為台灣初期抗戰在組織動員、武器裝備諸方面作了準備。

“台獨”

台灣被割

中日甲午戰爭後,清政府被迫簽訂的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為了不讓日軍登入,唐景崧毅然宣布台灣獨立,並被公推為“台灣民主國總統”,與時駐台灣的前黑旗軍首領劉永福等愛國人士一道率軍抗擊日軍。所以,唐景崧的“台獨”與今日的台獨份子目的截然相反,前者是為了維護祖國領土完整,後者是為了分裂國土,二者具有本質的不同。

獨立

1895年5月23日,台灣士紳丘逢甲等以全體居民的名義,發布了《台灣民主國獨立宣言》。25日,台灣民主國在台北宣告正式成立,推唐景崧為總統。國號“永清”,以藍地黃虎圖案為國旗。在台北設議院。當天,唐景崧致電清政府報告就任情形時說:“台民聞割台後,冀有轉機,未敢妄動。今已絕望,公議自立為民主之國,於(舊曆)五月初二日齊集衙署,捧送印旗前來,印文曰:‘台灣民主國總統之印’,旗為藍地黃虎,強臣暫留保民理事,臣堅辭不獲。伏思倭人不日到台,台民必拒;若炮台仍用龍旗開仗,恐為倭人藉口,牽涉中國,不得已暫允視事,將旗發給各炮台暫換,印暫收存,專為交涉各國之用。一面布告各國,並商結外援,嗣後台灣總統均由民舉,遵奉正朔,遙作屏藩。俟事稍定,臣能脫身即奔赴宮門,席藁請罪”。
台灣民主國國旗台灣民主國國旗

任總統

唐景崧任台灣民主國總統後,一方面向列強發出呼籲,希望得到他們的承認,並以準備允許外國租借台灣礦山、土地等權利,換取列強對台灣的共同保護,來抵制日本的占領;同時對台灣的防務進行了重新部署。唐自率一部兵力駐台北,總攬全台軍政大權,並分兵把守各海口要隘。台北是台防根本重地,本應派重兵駐守。道員林朝棟在中法戰爭中防守台灣,勇敢善戰,曾大敗法軍;劉永福所部黑旗軍在越南抗法,戰功卓著,名震遐邇。但這兩名戰將都受到唐景崧猜忌,被調離台北。而唐景崧自率新招募未經訓練和陣戰的廣勇駐守台北。
1895年5月29日,侵台日軍在三貂角澳底登入。6月3日占基隆。基隆失陷後,同知方祖蔭到台北請唐景崧率兵駐紮八堵作死守計。唐景崧不允,只派護衛營前往防禦。6月4日,部下再請唐率隊出戰,被唐拒絕。當日,唐景崧攜巡撫印由後門逃往淡水。在淡水電令丘逢甲、林朝棟、楊汝翼等速率兵赴援,而他自己卻於6日帶親兵由淡水乘德國船逃回大陸。
唐景崧棄台後,人心惶惶。台北潰兵四處搶掠,藩庫存銀被搶劫一空。倉庫失火,秩序大亂。1895年6月7日,日軍占領台北。曇花一現的台灣民主國宣告敗亡。

台灣戰敗

台灣保衛戰失敗,耐人尋味的是清政府並沒有追究唐景崧的“叛逆”大罪,而是讓他閒居桂林。他在榕湖南岸建五美堂別墅,致力於桂劇改革,成為桂劇的奠基人。唐景崧還曾出任榕湖(經舍)、桂山書院山長(校長)。他任教期間,培養了馬君武等著名人物,並支持、接濟了康有為在桂林的維新活動,捐辦了聖學會,為新學在桂林的蓬勃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現桂林榕湖南岸原五美堂舊址前立有唐景崧銅像與桂劇磚雕屏風,其下的文字說明介紹了唐景崧保衛台灣的一段歷史。

書信三通

之一

釋文:
子膺仁兄大人:侍者前月張月軒拔貢生到京奉到手教及圖書二方,漢玉、兩事,鐵筆,是曼生淅派,而老健無匹。惟刻文當之為愧。漢玉以虎頭為最佳,瓦紐印亦極古樸,尺寸極合漢制。稽漢時,和闐未入版章,故玉質佳者甚少。承三千里致書,饋遺吉語繽紛,恐不舞之鶴為羊公知人之累耳。目下澎海一角,大約狡焉思逞,將來歸到占口岸是萬幸。蓋應著太遲。隴西剛愎,以為不屑辦理此事。王補翁諸君子,亦因其氣焰凌人,難與共事,紛紛乞休。國事如此,所需疆吏之謂何?說者以為一隅地何礙,不知此即明倭宼之巢穴,賀蘭之島嶼而鄭錦等所竊拔者。稽諸往昔,得之甚難,奈何一旦輕以與人邪。恐東南邊釁從此起矣。鄙人浮沉人海,無一善狀,現舍弟其沅,分發四川直刺,小兒方升,簽分刑部,擬再混一二年,將買山歸里,不復與人間世。抑善藏器之一道乎?特此拜謝。即請:升安不莊。愚弟景崧頓首。五月初十日。老兄暫息是避公事處分,非有他也。略緩須臾,自應移量善地矣。張月軒醇謹無貴介氣,唯書法不見十分佳耳。然只要無訛錯,亦可望列高等,又及。

之二

釋文:
明日午刻在廣仁堂便酌候敘,請早臨為幸。此請茀卿老同年刻安。年愚弟景崧頓首十三。

之三

釋文:
黻卿仁兄同年大人閣下,明日申刻便酌候敘,座客惟諸位院長及輝廷給諫,即祈便衣惠臨,恕未具柬,手此敬請道安。年愚弟唐景崧頓首十六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