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調節通貨論

可調節通貨論亦稱管理通貨論。通過國家調控貨幣以實現國家干預經濟的一種貨幣金融理論。可調節通貨論,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凱恩斯在其《貨幣論》和《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兩部著作中倡導提出的。

可調節通貨論的主要內容有: ①銀行體系對經濟進行控制的可能性。凱恩斯認為,銀行體系有雙重的調節體系和功能,銀行一方面通過向生產者提供生產所需的貸款,支配營運資本資金的供應和工業流通需用的流通現金; 另一方面則通過直接投資和對證券交易提供貸款,支配決定證券價格的資金供應量和儲蓄存款量。這樣,銀行體系就可對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投資率發生影響; 而如果銀行體系能控制本期投資的價值和數量,就能控制物價水平。②凱恩斯在《就業、利息與貨幣通論》中,把利率看成是一種貨幣現象。它是由貨幣的供給和需求兩方面決定的,貨幣的需求又主要是由流動性偏好,特別是投機動機所左右的; 貨幣的供給方面主要是由銀行,特別是中央銀行變動貨幣數量所決定的。相對於貨幣需求,貨幣供給是外生政策變數。他認為,在經濟蕭條,存在非自願失業時,通過增加貨幣供應量,降低利率,對增加就業有一定作用。因為增加貨幣的供給會產生在當前利率下的超額貨幣供給,即使得貨幣的供給大於對貨幣的需求,這會導致對證券相應的超額需求,並使證券價格抬高,結果使利率降低。③凱恩斯認為,貨幣供應量的狀況不僅影響利率,也影響物價。凱恩斯把貨幣需要量的增加對物價的作用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貨幣數量增加之後,最先不是用在交易或預防的貨幣需求上,而是首先滿足對貨幣的投機需求。由於投機動機對利息率的敏感性,就使利率下降,在當時的資本邊際效率下,刺激企業家對新投資的興趣,因而投資方面的有效需求增加,結果就業、收入增加。第二階段,國民收入增加,反而需要更多的用於交易和預防的貨幣來滿足交易的需求,這就引起物價上漲。需求增加雖使物價升高,但供給增加又使價格下降,結果在需求和供給達到均衡狀態時,物價不會隨著貨幣數量的增加而同比例上升。
凱恩斯的可調節通貨論其政策主張是,通過增加貨幣供應量,刺激有效需求,即刺激消費和投資,從而使就業量和國民收入量增加,以穩定經濟,消除經濟危機。凱恩斯的這種政策主張,在20世紀初西方國家進入資本主義總危機後,被各國相繼採用。雖然實踐表明,它確實刺激和加快了西方各國的經濟發展,避免了大的經濟蕭條與危機,但也帶來了十分嚴重的後遺症——經濟停滯與通貨膨脹的並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