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主要內容,發展,
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是:
(1)通過銀行的貼現率和利息率來調整通貨。在總需求小於總供給的情況下,降低貼現率,促使一般銀行向中央銀行借款。這樣,一般銀行不但可以不抽回對私人企業的貸款,而且可以擴大對私人企業的貸款。貸款的擴大增加了貨幣流通量,從而降低了利息率,促進了企業的投資,增加了總收入,擴大了總需求。
(3)通過銀行準備金來調節通貨。中央銀行可在法定許可權內,降低一般銀行的貸款準備金和存款準備金,以增強一般銀行的貨幣投放量,調節通貨。所有這些細節,都會增加貨幣供應量,刺激有效需求,刺激消費和投資,從而使就業量和國民收入量增加,以穩定經濟,消除經濟危機。
發展
凱恩斯的貸幣理論集中體現在他的兩部主要著作《貨幣論》和《通論》之中。在《貨幣論》中,他論證了銀行體系對經濟進行控制的可能性。凱思斯認為,銀行體系有雙重的調節權力和功能。銀行一方面通過向生產者提供生產所需的貸款,支配營運資本資金的供應和工業流通需用的流通現金;另一方面則通過直接投資和對證券交易提供貸款,支配決定證券價格的資金供應量和儲蓄存款量。這樣,銀行體系就可對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投資率發生影響;而如果銀行體系能控制本期投資的價值和數量,就能控制物價水平。
在《通論》中,凱思斯把利率看成是一種貨幣現象。它是由貨幣的供給和需求兩方面決定的,貨幣的需求方面主要是由流動性偏好,特別是由投機動機所左有的;貨幣的供給方面主要是由銀行,特別是中央銀行變動貨幣數量所決定的。相對貨幣需求,貨幣供給是外生政策變數。他認為,在經濟蕭條,存在非自願失業時,通過增加貨幣供應量,降低利率,對增加就業有一定作用。因為增加貸幣的供給會產生在當前利率下的超額貨幣供給,即使得貨幣的供給大於對貨幣的需求,這會導致對證券相應的超額需求,並使證券價格拾高,結果便利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