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古青蓮寺一角
古青蓮寺,初名硤石寺,位於晉城市區東南17公里的澤州縣硤石山腰。東觀孚山,巨嶂橫列,氣勢磅礴;南望珏山,雙峰插天,秀麗挺拔。山腳丹水蕩漾,像一條玉帶從東北向西南飄然而去;回首硤石諸峰,峭壁偉岸,似鬼斧神工砍削而成因寺內的釋迦牟尼端坐於蓮花座之上,是國家重點
文物保護單位。該寺分古寺、新寺兩處,相距里許,分屬淨土宗、天台宗道場。新寺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御賜名為“福嚴禪院”,明復稱青蓮寺。青蓮寺的修建,是與淨土宗的創始人高僧慧遠在這裡的活動密不可分的。青蓮寺位於
山西省晉城市區東南17公里處的寺南莊北側硤石山中,為山西省境內著名的佛教寺廟青蓮寺分為古、新兩部分,依傍
丹河畔山勢展開。古青蓮寺在下,新青蓮寺居於上。古青蓮寺創建於北齊天保年間(550~559年),唐代鹹通八年(867年)重修並賜名青蓮寺。
擲筆台。
寺院一覽
青蓮寺屬中國重點
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山西省
晉城市區東南17公里處的寺南莊北側硤石山中,為山西省境風著名的佛教寺廟青蓮寺分為古、新兩部分,依傍丹河畔山勢展開。古青蓮寺在下,新蓮寺居於上。古青蓮寺創建於北齊天保年間(公元550-559年),唐代鹹通八年(公元867年)重修並賜名青蓮寺古寺東側有明代建造的磚砌藏式
佛塔,西側建有唐代建造的惠峰石塔。新寺內,中大殿是全寺主體建築,寺東一崖陡立,長寬各3米有餘,面平如台,兩寺依山就勢,殿宇樓閣,櫛次鱗比;經堂僧舍,錯落有致。院內古柏
虬柯,銀杏參天;院外林木蔥茂,野草閒花,馥郁芬芳。正所謂山清水秀。古剎幽深,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自北齊創寺以來,該地即成為澤州的佛教文化中心和自然景觀勝地,從而譽滿上黨,流芳千載。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寺東側有明代建造磚砌藏式佛塔一座,高約25米;西側有建於唐乾寧二年的惠峰石塔和宋代百法座主舍利塔。寺院東一崖陡立,長寬約3米餘,面平如台,相傳為高僧慧遠禪師擲筆處,稱“擲筆台”。台南端有款月亭,中秋之夜,登亭東望,皓月從珏山峰間冉冉升起,名為
珏山吐月。可照出柱上題有崇寧、熙寧等年號,可證是宋代建築。其他如唐經幢、
竇乳泉等都為遊人講述一段清幽、神奇的故事。漫山遍野的松柏灌木,紅牆綠樹,與隔河相望的珏山一起,為遊人提供了一個山水寺觀渾然一體,俯拾古今,頤養性情的林泉勝地。
歷史
風景
古寺初建於北齊天寶年間,是在慧遠草創後,經北齊、
北周隋、唐修建而成的,為佛教彌勒淨土宗寺院。主要建築有正殿、南殿。正殿內佛壇寬大,建築除留有少量宋代遺構外,已被後人修補得面目全非、但殿內所存唐代彩塑6尊,是全國現存唐代寺觀塑像三處70餘尊中的一處6尊,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這些塑像面容豐滿,肌肉健美,身式微曲,姿態自然,皆與唐塑風格一致。尤其是釋迦牟尼彩塑一尊,高約4米,雕塑精細,金光映人。其右手的處理自然妥貼,頗具重量感,與西方名畫《蒙娜·莉莎》具有相通之處,藝術價值極高。南殿彩塑12尊,風格上沿襲唐風,注重寫實,生動傳情。唐碑《硤石寺大隋遠法師遺蹟記》碑首佛殿圖一幅,是已發現的中國古代建築史上罕見的實物資料。南殿面闊三間,內置彩塑十二尊,其中佛壇前部五尊為宋塑。居中為結跏跌座於蓮台的釋迦佛,兩側為侍脅文殊、普賢二菩薩及迦葉、阿難兩弟子,雕刻手法仍沿襲唐風。碑首線刻彌勒佛殿圖(亦稱彌勒講經圖);它所顯示的佛殿,布局完整,山門、圍廊、講壇、佛殿莫不具備,是研究唐代寺院格局和形制的最好資料。北大殿有文殊、普賢、釋迦等唐代塑像,為寺中珍品。新寺創建於
隋代,原為慧遠禪師說法道場,宋以後為天台宗道場。寺分三院,一院為藏經樓,二院為大佛殿,三院為大雄殿。寺院中天王殿、藏經樓、釋迦殿、羅漢樓、地藏樓及經堂、僧舍、高低錯落,左右對稱,掩映在幽靜雅潔的環境中。藏經樓五間,藏有從唐至元歷代佛經700函5000餘卷,惜經兵燹火災,散落殆盡。二院大佛殿、羅漢樓、地藏樓有宋代彩塑37尊及500羅漢名號。大雄殿於日軍入侵中國時燒毀,正在修復中。釋迦殿古樸大方,雄偉壯觀,懸檐歇山頂,頭拱肥碩,飛檐騰空,當為宋代所建。殿內塑釋迦佛本尊坐像及文殊、普賢二弟子,東西配殿上各塑廣法天尊,十六羅漢和地藏王、十殿王像,個個威嚴肅穆,栩栩如生。雖然廟堂殿宇中有的局部破損,但仍不失為一處較完整的廟宇。新寺內宋代建築的大殿古樸大方、壯麗雄偉,是標準的宋代建築。寺內,石碑林立,唐、宋、元、明、清古碑達70通,分別矗立在中大殿,大雄寶殿附近。
得道高僧
慧遠(523—592),俗姓李,祖籍
敦煌,後遷居上黨高都霍秀村(今澤州縣霍秀村)。自幼喪父,與叔同居。13歲出家,16歲隨湛律師赴鄴學法,博讀大小乘經論,後從大隱律師學《四分律》,學成後返回高都,在故里結室為庵,創立道場,講經說法,註疏佛教經典,草創硤石寺,即今古青蓮寺。周武帝滅北齊入鄴廢佛,慧遠當眾面斥,從此,隱居太行山中靜修佛法。三年後,武帝崩,恢復佛法,慧遠始出山住持嵩山少林寺。
隋文帝開皇七年(587),被首選為統管天下僧民之事的六名德高望重者之一而入京,在大興善寺主持法事,註疏佛經。後移居淨影寺。開皇十二年(592),隋文帝敕其主譯經文,刊定辭義。不久
圓寂於淨影寺,終年70歲。他一生著述頗豐,主要有《大乘義章》、《大涅磐經義記》、《十地經論疏》等20部100餘卷,為我國佛教文化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院內的子抱母古柏令遊人感嘆不已。母相周粗3米,高27米;子柏周粗1米,高24米。相傳百餘年前母柏枯槁,寺院主僧決定次日將其砍伐。當天夜裡,一株幼柏攀著母相的軀幹纏繞而上,緊緊將母相抱住,寺僧見之,以為神意。古柏前的兩棵銀杏樹,東為雄樹,周粗5米,高約25米;西為雌樹,周粗4米,高與雄樹同。每年夏秋兩季,枝葉繁茂,遮天蔽日,以自己無可辯駁的神威,敘述著青蓮寺的沉浮興衰。
景觀
風景
古青蓮寺創建於北齊天保年間(公元550—559年),當時高僧慧遠在此結室為庵,草創寺院,初名“硤石寺”。
唐朝鹹通八年(公元867年),御賜寺額為“青蓮寺”。古寺歷經滄桑,隋唐時期的規模已經無從得知。據
清代的重修碑記載,當時尚有正殿9間,南殿9間,東西禪堂各5間,現在僅存正殿3間,南殿3間。 正殿3間中,有大而低矮的方形
佛壇,佛壇上的彌勒佛等6尊唐代彩塑,是全國現存唐代寺觀塑像3處70多尊中的其中一處。主像彌勒佛,面相豐腴,蛾眉、細眼、高鼻、小嘴,具有典型的唐塑“
豐肌秀骨”的風格。彌勒佛肩披大巾,腰圍羊腸大裙,雙腿自然下垂,坐在須彌座上,左手置於膝上,右手作說法印,故稱為“垂腿彌勒佛”。
彌勒佛兩側,塑著站立的阿南、迦
葉二弟子,迦葉居左,阿南在右。佛壇前部左右兩端設定兩個須彌座蓮台,左邊台上坐普賢菩薩,一腿盤曲,一腿下垂,這種優美的坐姿稱為“遊戲坐”,蓮台的束腰部分則雕刻著他的坐騎——白象;右邊台上坐文殊菩薩,也是“遊戲坐”姿勢,蓮台束腰部分雕刻的是獅子。佛壇中部本來有兩尊對稱的供養菩薩,現存的只有右面的一尊。供養
菩薩形體較小,單膝跪地,雕塑的手法側重在表現他虔誠供養的神情。南殿現存彩塑12尊,佛壇上正面的5尊塑像是宋代作品。當中為釋迦佛,結跏趺坐(盤腿打坐)於蓮台上,兩側為文殊、普賢二菩薩和阿南、迦葉二弟子。雕塑注重寫實,生動傳神。
南殿中的唐代碑刻《硤石寺大隋遠法師遺蹟記》,是唐代寶曆元年(825年)所立。碑首的線刻佛殿圖(也稱彌勒講經圖),是我國古代建築史上一件極有價值的珍品。這幅圖顯示唐代一座完整的寺院,山門、圍廊、講壇、佛殿一應俱全。佛殿前講壇上的
彌勒菩薩尚未成佛,頭載花冠,身穿
印度在家人的服裝,結(左糹右加)趺坐在蓮台上講經說法。他的身後是一座重檐佛殿,五脊廡殿頂,裝飾著典型的唐代鴟尾。佛殿四周是圍廊,圍廊與前面的山門相通。廊柱和山門柱頭上的斗拱都是典型的唐代木構建築風格。這幅圖是研究唐代建築結構和寺廟布局的珍貴資料。
遠景
寺院前面是一個坪台,坪台東西建有對稱的兩座閣樓,西閣門洞前還有兩隻
唐代石獅,古樸可愛。坪台之後是天王殿兼山門,兩側各有掖門,左右是高達三層的鐘樓、鼓樓。從掖門入寺,主寺是兩進院落,西有偏院,東部高台上有樓閣,西北崖上還有佛殿,隨山就勢,總體布局風格獨特。不過沒有完整地保存下來,寺院內保留至今的有幾座很有價值的古建築。前院台基之上是創建於唐代太和七年(
公元833年)的藏經閣,現存的木構件多數是宋代的原物,部分斗拱上面還保留著代彩繪的痕跡。這座閣整體是單檐歇山頂樓閣式建築,面闊3間,上下兩層。藏經閣是寺院的“
圖書館”,一般不對外開放,詳情很難了解。據碑文記載,宋代這裡就貯藏著佛教的藏經,金元時期,藏經已達到五千多卷。年深日久,幾經戰亂,現在全部散失。然而,1986年在高平發現宋代的《開寶藏》兩卷,《遼藏》一卷,經鑑定是青蓮寺藏經閣中的
遺物,其中開寶四年(公元971年)所刻的一卷,是現存九卷中年代最早的一卷。
釋迦殿在前後院之間,面闊3間,單檐歇山頂,殿頂舉折平緩,出檐深遠,是
古老的建築風格。殿頂的正脊、垂脊、吻獸都是用琉璃製作的,富麗堂皇。殿前的明間有一些構件不是用木料,而是改用了石料,特別堅固,表面上還有線刻的花卉紋飾,雕刻得特別精細。石柱、石門楣上有石刻題記,證明這座殿宇創建於北宋元(左示旁右右)四年(公元1089年)。殿內寬大的佛壇上,保存著四尊宋代彩塑。釋迦佛居中,手作拈花印,結跏趺坐在蓮台上。蓮台下砌成須彌座,束腰部分的四角塑著四個力士,作負重狀,極為形象。東部的蓮台之上是普賢菩薩,須彌座束腰部分塑出一個白象頭;西部的蓮台之上是
文殊菩薩,須彌座束腰部分塑出一個
獅子頭。另外還有阿南站像一尊。整組塑像表情自然,比例和諧。
羅漢樓,地藏樓都是創建於北宋建中靖國元年(公元1101年)的建築。地藏樓上,塑有地藏菩薩和十殿閻君。地藏菩薩是我國佛教四大菩薩(文殊、普賢、觀音、地藏)之一,統領十殿閻君。十殿閻君也稱作十殿閻王,是佛教所傳的十個主管地獄的首領,這組塑像是宋代的彩塑,但是經過明代重裝。 地藏菩薩居中,頭戴花冠,手執寶鏡,童手童腳;十殿閻君個個頭戴王冠,身穿朝服,手持圭板,表情嚴肅,傳神地表現出佛法的威嚴。另外還有一尊金剛力士,手執狼牙捧,面目猙獰,青筋暴起,全身肌肉誇張性地突起,令人望而生畏。羅漢樓上,塑有廣法天尊和十六羅漢一堂。這組塑像同樣是宋代的彩塑,又經過明代重裝。十六羅漢是
釋迦牟尼佛命令常住在人世間,專門濟度眾生的使者。廣法天尊是常住人世間眾羅漢的統領。廣法天尊的塑像居中,頭戴花冠,肩披大巾,腰圍羊腸大裙,胸掛瓔珞,作“遊戲坐”。十六羅漢的塑像生動傳神,面部具有北方人的形象特徵。羅漢樓樓下後牆中部,鑲嵌著一通北宋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的《羅漢碑記》,上面鐫刻著十六住世羅漢以及五百普通羅漢的名號。這裡記載的
五百羅漢名號,在我國現存記載中時代最早,是研究佛教史的重要資料。
古建築
青蓮寺後院,生長著珍奇的“子抱母”古柏。母柏早已乾枯,子柏緊緊纏繞母柏,生機勃勃,枝葉繁茂。相傳在百年以前,母柏枯死時,寺僧準備第二天把它砍掉,誰知一夜之間,一株幼柏攀著母柏的樹幹纏繞而上,緊緊地把母柏抱住,寺僧不忍心砍伐,留下了寺院中的這一奇景。“子抱母”古柏附近,有兩株
銀杏樹,軀幹粗壯,高大勁挺,蔭天蔽日,是寺院中的又一景觀。這種樹非常罕見,成活率極低,果實還是珍貴
藥材。這兩株銀杏樹有一株是雌樹,每年能收穫果實百餘斤。
寺樂側有一堵石壁,上面刻“擲筆台”三個大字,這是紀念創建該寺的高僧慧遠法師神跡的地方。從唐代就留下了這樣的傳說,說慧遠在寺院注釋一部佛經,完成以後,擲筆蒼天,筆在空中停留不墜,所以後人把擲筆的地方稱為“擲筆台”。青蓮寺有一處與
宗教內容無關建築,卻是晉城四大景觀之首——“珏山吐月”的所在。這個建築叫“款月亭”,每到中秋之夜,秋風送爽之時,便有無數遊人雲集在此,看一輪皓月從珏山雙峰之間冉冉升起,欣賞山川大地盡染銀輝的美妙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