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橋(山西晉城市景德橋)

景德橋(山西晉城市景德橋)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景德橋,又名沁陽橋、西關大橋,是山西晉城市城區通往陽城、沁水的交通要道,是繼趙州橋之後我國現存歷史悠久的古代珍貴橋樑之一。 始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明昌二年(1191)落成,前後施工3年。主拱淨跨21米,拱高9米,拱厚1米,橋身連同東西橋堍共長33米,橋面寬5.9米,兩肩小拱淨跨3.08米,全橋用15道立券石並排砌成,大券兩肩各有一小券,既可在洪水季節分流水量,又能減輕橋身券腳的荷重,還增添了橋自身的美感。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橋西興建景德廟,從此改名為景德橋,是全國繼河北趙州橋之後現存最古老的敞肩拱橋之一,也是山西省現存年代最久遠的石拱橋。1965年被列入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景德橋
  • 拼音:jingdeqiao
  • 又名:沁陽橋 西關大橋
  • 始建時間:1189
  • 橋長:33米
  • 橋寬:5.9米
地理位置,歷史沿革,建築結構,史料記載,周邊景點,

地理位置

景德橋俗稱西大橋,我國著名古橋之一,因通沁水、陽城一帶,一度稱沁陽橋。橫跨在晉城城區西關門外的沁水河上,與景西路相鄰,連貫兩岸公路,現今仍發揮著交通的輔助作用。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清乾隆四十八年改今名。建築牢固,洪水暴發,漫溢橋面,依然屹立如故。
景德橋景德橋

歷史沿革

景德橋, 始建於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明昌二年(1191)落成,清乾隆48年(1783)以景德廂改名為景德橋。近800年來,山洪沖刷,車馬踐踏,地震搖撼,至今仍無重大損毀,依然屹立如故。
景德橋景德橋
據《澤州府志·津梁》記載,景德橋系金大定己酉(1189)知州黃仲宣創建,明昌辛亥(1191)告成,橋下無水時可行人。
元大德七年(1303)晉城發生大地震,“人死一半,官民廬舍多壞”;明成化八年(1472),“大水塞川,洪水溢過橋面”;明正德八年(1573),“平地起水丈余”;清乾隆二年(1737),晉城發生的地震將城內“文廟和城垛震壞”。經歷了這些災難後,大橋至今完好,確“非庸工所能作”。為保護景德橋,1964年在下游約50米處新建一石拱橋,現在景德橋主要供人行走。
清乾隆四年(1739)三月至乾隆五年(1740)四月,於橋西關上下游增修四面石塘(護岸),“石塘共長十五丈八尺,高二丈五尺,廣半高之數”,共用大條石一千三百餘丈,用工六千五百餘個。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於橋上游西岸埋設一根鐵柱,用兩道鐵箍固定在側牆上,以觀察水情,相傳鐵柱是河南駐晉商人為觀察故鄉水情而埋置的水位標。河水淹沒頭道鐵箍,河南就有水災險情,便立即派人驅馬下山告急,作好預防水患的準備;如果洪水淹沒二道鐵箍,則表示河南已遭水淹。1956年,中央政府撥款一萬元人民幣對大橋進行維修,於東岸埋設一仿製鐵柱,當年12月完工。

建築結構

景德橋前後施工3年,主拱淨跨21米,拱高9米,拱厚1米,橋身連同東西橋堍共長33米,橋面寬5.9米,兩肩小拱淨跨3.08米,全橋用15道立券石並排砌成,大 券兩肩各有一小券,既可在洪水季節分流水量,又能減輕橋身券腳的荷重,還增添了橋自身的美感。東西兩岸設有金剛牆,保護橋基。橋北兩側金剛牆埋設有鐵柱兩根,以預報水情。
橋用25道立券石並排砌成,橋面長30米,券高37米,跨度16米,券寬6米,兩端各負一小券,以分剪洪水衝擊面,減輕大橋的荷重力。兩端各負一小券,既分剪洪水衝擊面,減輕大橋的荷重力,又起到了美化裝飾的作用。橋面兩側石雕獸面、海馬、行龍、海水等花紋圖案,券門上雕螭首,均精巧壯觀。俗稱西大橋。我國著名古橋之一。
景德橋主拱券側面雕有獸頭、海馬、龍形、海水、螭首等各種精美浮雕,刻工細膩,布局嚴謹,形象逼真,雖經八百多年的風雨侵蝕,至今仍清晰可辨,1/4拱券位置的側牆上伸出有4個龍頭,上下游各2個。 橋面為青石鋪砌,縱向略帶弧度。兩側護欄主要有欄板、望柱、抱鼓三部分組成,均為石質。景德橋歷經八百年風霜,屢經洪水沖刷和地震考驗。

史料記載

據《重修沁陽橋堤碑》記載,景德橋“長十丈,寬一丈七尺”。1980年北京建築工程學院袁德熙教授一行4人前來晉城考察古橋,實測景德橋全長33米,橋面寬5.9米,主拱淨跨21米,矢高4.9米,矢跨比1/4.3,拱厚1米。主拱圈為等截面圓弧形坦拱,由15條縱肋並列砌築而成,邊肋拱石高73厘米,長115厘米,寬42厘米,中肋拱石長為95、108、113、123、170厘米不等,寬為25、31、46、50厘米不等,拱寬5.65米,拱石與拱石之間有腰鐵相聯。拱石的上部鋪有厚度為28厘米的伏石,伏石向外突出25厘米,形成拱眉,既可減少雨水對拱券鑲面石的侵蝕,又可使橋的正面富有立體感,美觀大方,踞伏在主拱券兩肩上的腹拱為半圓形拱,跨徑3.1米,拱券厚度為58厘米,橫向分路砌築,與現代拱橋砌法相同。腹拱的內側拱腳置於主拱券上,外側拱腳置於橋台上。採用了敞肩建築,可減輕橋體自重,加大排洪能力,使橋造型更加美觀。
橋的主拱上有清晰可辨的獸面、海馬形、海水以及螭首等精美的浮雕。在800餘年的漫長歷史中,大橋經歷了無數次的兵燹地震,驚濤駭浪,迄今仍巍然挺立,堅不可摧,碑文上有介紹橋的文字。

周邊景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