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林寺(山東省日照市定林寺)

定林寺(山東省日照市定林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浮來山”又稱“福來山”,素以天宮賜福於此山而著稱。定林寺雄居於浮來峰下。始建於南北朝時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全寺南北長約95米,寬52米,總面積4940平方米,整個建築分前,中,後三進院落,以“大雄寶殿”為主體,向前向後左右展開,東西兩旁對稱,依山勢向後逐級升高,大雄寶殿建築雄偉,飛檐螭首,雕樑畫棟,軒敞明朗,典雅大方,頗具北方古建築風格,現已為山東省人民政府列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出定林寺山門南走不遠為浮來山景觀之一——怪石峪。在怪石叢中,樹蔭處,建有“文心亭”,由郭沫若親自命名,並題字,以紀念《文心雕龍》藏書1460周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定林寺
  • 始建時間:南北朝時代
  • 南北長:約95米
  • 總面積:4940平方米
位置,歷史,

位置

浮來山位於山東省日照莒縣境內。浮來山風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山東省風景名勝區,是我省四大地質公園之一。主要景觀有千年古剎定林寺、天下銀杏第一樹、劉勰校經樓、千年古觀—朝陽觀、世界之最檀根王、文心亭、清泉峽、怪石峪、救生泉、臥龍泉、莒子墓等。其中的定林寺是山東省現存最古老的寺院之一,也是中國最早的文學評論家《文心雕龍》作者劉勰的故居,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距今4000多年的銀杏樹,為天下第一銀杏樹。
雲龍崖:越溝壑,穿蓁莽,便到飛來峰東麓的“雲龍崖”,南北走向,長100米,高2—3米,象一條人工繡成的腰帶束在飛來峰上,遠望如似有龍舞飛動之態,蔚為石中之奇觀。

歷史

據史料記載,莒縣浮來山定林寺始建於晉,開山祖僧是竺法汰和僧遠。據傳過去在浮來山的東山口曾有一座過路牌坊,前後兩面的楹聯就是對這一歷史掌故的記載與詮釋。牌坊正面的楹聯是:“浮丘公駕鶴來山曰浮來鄉人盡信,竺法汰傳禪定寺名定林遠客鮮知。”其背面的對聯是:“魯公莒子會盟處,法汰僧遠坐禪山。”由此可見,竺法汰和另一位叫僧遠的禪師就是定林寺的最早住持。據《重修莒志》卷四十六,壇廟下篇記載:從竺法汰和僧遠再往後數,能見之經傳並有所建樹的還有隋代仁壽中歲奉敕自長安送舍利於莒州定林寺的“曇觀”長老;南朝蕭梁時從南定林寺回祖籍莒地浮來山隱居校經的“慧地”劉勰;宋代靖康年間修造三門石柱的僧道“英建”;嘉靖年間鑄造十九尊鐵佛、新建毗廬閣的名僧“了礽”;清康熙年間募修天王殿重修泰山行宮為碧霞元君再塑金身的“宏恪”;重修地藏王祠的“繼榮”;還有清同治年間的定林寺住持“隆濟”等。莒地僧侶,皆為禪宗臨濟派別支。隆濟是佛成的師傅,他為同治年間修復定林寺做出過重要貢獻。據傳,同治初年,定林寺遭到嚴重破壞,急待修復而又確少錢款。同治二年,一位在蘭山、沂州剿殺幅、捻的幹員長庚(旗人)兼任莒州正堂(《重修莒志》卷四十八長庚親筆寫的碑記中有‘余於同治甲子五月間,暑蘭山令蒹攝莒篆'的記載)。1864年5月長庚到定林寺參禪拜佛。隆濟住持就不失時機地向他提出了撥款修廟的要求。長庚藉故推辭。可是當這位渴望升官的長庚聽說定林寺香火特別靈驗後,就當著眾僧之面向神佛起誓許願:“如果佛祖顯靈,能叫我升為省官,我長某保證大修定林寺。”結果事有湊巧,不足一年,長庚果然被提升為山東省按察使。然而他卻沒能及時還願。隆濟就坐在省布政司門前敲木魚化緣,力促長庚“還願”。長庚懼怕神威,只好實踐了諾言,撥銀五千兩,命當任知州陳兆慶負責監管於同治十三年重新修復了定林寺。
莒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莒文化與齊文化、魯文化並稱山東三大文化,浮來山是莒文化的發源地,劉勰校經樓聞名遐邇,為海內外所獨有,具有較高的文物研究價值和旅遊吸引力。位於校經樓後是三教堂,是定林寺的第三進院落,是院內的主體建築,三教是指儒、道、佛三教,殿堂內原供有孔子、老子、釋迦牟尼像,現闢為《文心雕龍》學術討論專題陳列室。 浮來山風景區位於莒縣城西9公里,海拔298.9米。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屬溫帶季風氣候。 有定林寺、校經樓、銀杏樹、清泉峽、怪石峪、仙書石、莒子墓和啁雞岩八大景觀,有救生泉、臥龍泉等三大名泉。 千年古剎定林寺,為文學理論評論家劉勰晚年北歸藏書校經之處,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是山東省最古老的寺院之一。
山東十大魅力景點之首——“福山壽地”莒縣浮來山又添奇景,一條長達6米、乾粗0.8米的“千年樹龍”亮相,令前來觀看的遊客嘆為觀止、拍手驚奇。新發現的“千年樹龍”給本來就充滿神秘色彩的浮來山又披上一層神秘面紗,也使浮來山的魅力進一步增加。據收藏者介紹,“千年樹龍”生長 於浮來山西麓,樹種為曲樹,距今已近千年,挖掘前原樹主幹已被伐去。“千年樹龍”的發現純屬偶然。當地一位老農在山上植樹,不經意間發現在亂石縫中生長的樹根酷似巨莽盤臥其中,於是約上9位同伴花了7天7夜時間才將此“千年樹龍”挖掘而出。該“千年樹龍”有三奇,一是此根彎曲有度,未經雕飾,形似臥龍,惟妙惟肖;二是樹龍比主幹還粗;三是主幹僅生一龍根,且斜向生長形成樹龍。該“千年樹龍”與2004年在浮來山發現的“天然壽龜”相映成趣。“天然壽龜”為4億年前喀斯特地貌岩石,是經海水沖刷天然形成,現伏於浮來八景之一的清泉峽內,面向東方,有“神龜探海”之勢,形態極其逼真。 左傳》記載:“魯隱公八年(公元前715年)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於浮來”。可見,該樹當時已成濃蔭,成為名樹。專家考證,此樹至少已有3500年歷史。樹現高26.3米,樹冠遮地20餘畝,樹幹周長15.7米,須八人伸展雙臂方能合圍。此古樹乃冰川時代留下來的樹種。有“活化石”之稱。經國家林業部專家鑑定,為“天下第一銀杏樹”。此古銀杏歷盡滄桑,有詩曰:
天下銀杏第一樹天下銀杏第一樹
驀看銀杏樹參天,閱盡滄桑不計年。
秦柏漢松皆後輩,根蟠古佛未生前。
清順治年間莒州太守陳全國立石碑題詩曰:
大樹龍蟠會魯侯,煙雲如蓋籠浮丘。
形分瓣瓣蓮花座,質比層層螺髻頭。
史載皇王巳廿代,人經仙釋幾多流。
看來今古皆成幻,獨子長生伴客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