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府君廟位於山西省陵川縣城西15公里的禮義鎮東北山崗上,是為祀奉長子、滏陽縣令崔珏而修建的,是中國現存僅有的漢唐高台式建築,集精巧的建築結構和精湛的雕刻藝術於一身,充分體現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藝術創造力,是我國古代建築的傑作。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崔府君廟
- 地理位置:山西省陵川縣城西禮義鎮東北山崗
- 始建時間:唐朝
- 占地面積:33456平方米
簡介,概況,布局,建築格局,歷史,
簡介
崔府君廟又名顯應王廟。在山西陵川縣城西15公里禮義鎮。據《長治縣誌》載,府君姓崔,名珏,字元靖,樂平(今昔陽)人,唐貞觀進土,為長子縣令,有功德於潞地,因而建廟祀之。廟始建於唐,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重建,明洪武二年(1369年)及清末均有修葺。規模壯觀,山門前平台凸起,兩側石階對峙,左右配以廊廡。山門高居正中,門側又各建掖門一道,門樓秀麗,雕刻精巧,與一般佛寺外觀截然不同。山門最古,為金時原構,五開間,兩層,下層磚砌高台,中柱上裝青石門框及板門,門框上線刻花紋,圖案秀美。上層施平座及勾欄,粱架現整簡潔,結構已具元代爬梁的雛形。屋頂琉璃為明代補制,鮮麗勁秀。這種高台以上的門廡或殿宇,見於敦煌壁畫,實物中少有。
概況
崔府君,姓崔名珏,字子玉,唐樂平人。其父崔讓,樂善好施,年近五十,膝下無子,遂與其妻同往北嶽祠禱祝求子。是夜,夫妻兩人夢見一童子擎一盒,內盛美玉兩枚讓其吞食。以此,崔夫人十月懷胎,於隋大業三年(607)六月六日生下一子,遂取名珏。崔珏幼時即神采秀美,聰敏好學。
唐貞觀七年(633),崔珏入仕,授長子縣令。據傳他“晝理陽事”、“夜斷陰府”(《列仙全傳》),死後被上帝封為磁州土地神,並建祠祀之。安史之亂後,因其曾顯靈於玄宗,被封為靈聖護國侯。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加封為護國顯應公,元符二年(1099)改封為護國顯應王。金兵南下,崔珏顯聖擋駕,泥馬渡康王。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改封為“真君”。隨著崔珏封號的升級,崔府君廟由磁州興建至各地。禮義鎮的崔府君廟即是其一。 此廟始建於唐, 金大定二十四年(1148)重修。全廟共分兩進院。山門前數十尺左右石階對峙,平台後為山門,面寬三間,重檐歇山頂,山門兩側各跨單檐歇山頂小旁門一座。一進院為單檐懸山頂戲樓五間。二進院為拜殿、正殿。正殿面寬五間,進深八架椽,單檐歇山頂。正殿兩側各有配殿三間,配殿兩側為禪院。全廟共有殿宇50餘間,全系磚木結構。山門為重檐歇山頂,屋坡彩色銅瓦鋪制,屋頂有彩色圖案,另有彩色龍吻對峙,彩色琉璃剪邊。形制別具一格,十分壯美。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築技藝。
布局
崔府君廟位於山西省陵川縣城西20公里處的禮義鎮北街村中。又名顯應王廟,據廟內民國年間《重修府君廟碑》及《長治縣誌》載,府君姓崔,名珏,字元靖,唐貞觀進士,為長子縣令,有功德於潞地,故建廟祀之。寺廟創建於唐,金大定二十四年(1148年)重修,明洪武二年(1369年)及清末民國初均有修葺。 現存建築山門為金代遺構,余皆明、清建築。
廟坐北朝南,南北長81米,東西寬41米,占地面積33456平方米。廟為兩進院落,中軸線上依次有山門、戲台、拜亭、府君殿,東西兩側為掖門、配殿、垛殿。
府君殿面闊五間,進深八椽,單檐懸山頂。殿前有卷棚式拜亭一座。檐下斗栱五踩雙下昂,梁架結構為七架梁對前雙步梁,通檐用三柱,為清代所建。
山門規模較大,分上下兩層,平面形制為長方形,面闊三間,進深六架椽,重檐歇山頂。前檐斗栱五鋪作,出雙跳,後檐四鋪作單抄無補間鋪作。二層支出平座勾欄,上層檐下斗栱為五鋪作,單抄單下昂,昂為批竹形真昂,後尾交接六椽栿上,補間為隱刻斗栱。梁架結構為六椽栿通達前後檐,通檐用兩柱。明間有宋代青石門框,兩側各有掖門一道。整個建築結構做法簡潔、設計大膽、交接穩固。山門高居廟宇正中,且築於高台之上,平台突起,兩側石階對稱而上,形制獨特,實屬罕見。
2001年6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格局
1.廟的占地面積大約50畝左右。
2.大門外正前方有一影壁牆,影壁牆東西長約八米高約4米厚1米五,上邊是瓦房脊子狀的,影壁牆的兩邊是通往大門的通道。
3.大門前的最外兩邊是八字牆,八字牆的裡邊東西兩邊各有一上馬石,靠近大門口兩邊各有一石獅子,中間就是台階了,大門樓子差不多就像古樓上邊。
4.進了大門就是戲台子的後背,從兩邊過去有兩條磚滿的路直到沒梁殿兩邊的兩個圓圈門,戲台子坐南朝北。5.北邊就是沒梁殿了,沒梁殿的建築非常漂亮,沒梁殿的前邊是一平台高約60厘米左右,往南有台階。沒梁殿裡邊頂上都是凜條互相擔著往上逐漸縮小 ,中間向下垂著一個大圓球型的,過節時可以掛一個大宮燈。牆的上邊周圍彩畫著姜子牙,地行孫,東西兩邊有兩個門,南北是兩個大門但沒有門框。
6.往北中間是營路,比兩邊地高60厘米左右。往前是石拱橋橋兩邊有漢白玉欄桿,過橋後再往前就是大殿前的第一層平台,前邊有左,中,右三個台階,台階的兩邊有漢白玉欄桿,上去後就是大殿前的大平台,平台面積很大周圍有漢白玉欄桿。
7.平台上的東邊有一鐘樓,西邊有一鼓樓。中間往前就進拜殿了。(大殿還有就是神像塑的和以前不一樣了)府君爺的背後有一間是府君奶奶的神像。再往後就是一個兩層樓,樓後還有3,4畝地是廟上的菜園子。大殿的東邊是道院是道士住的地方,40年代時有道士100多人,道士還分文,武道士。
以上描述的只是中軸線上的建築,大門兩邊還各有角門角門樓子都是瓦房脊子狀的。在戲台子和沒梁殿中間的兩邊各有龜台,龜背上有石碑,整個廟院裡的松,柏樹光一摟粗的就有200來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