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國(古應國)

應國

古應國一般指本詞條

公元前1122年至公元前1120年間,西周武王姬發封四子姬達(出自雍妃)為應侯,爾後立國為應國(今河南省寶豐以東、魯山東南及平頂山市區、葉縣郟縣、襄城一帶),並以鷹為族徽,子孫以國為姓。姬達更名為應叔,字儒林,號仁壽諱韓,即應氏太始祖。應叔等先祖們在應國歷經430餘年的治國安邦,創造了西周時期應國的輝煌歷史,為中華民族的崛起作出了重大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應國
  • 英文名稱:Ying Guo
  • 簡稱:應
  • 首都:滍陽
  • 主要城市:滍陽、襄城
  • 國家領袖:姬達
  • 主要民族:華夏族
  • 第一代國王:武王之子、成王之弟應叔
  • 歷時:350餘年
  • 圖騰:鷹
  • 主要文物:鄧公簋 鷹形玉鷹 應監甗
  • 爵位:侯爵
  • 別稱鷹國
簡述,國君世系,鷹城,鷹山,古應文物,應監助周,墓地群,由來,追憶,應龍風雲,活化石,建築“韭房”,“韭房”淵源,韭房介紹,酒禮文化之都,故城,芝英應氏,應氏大宗祠,應氏望族,應啟霖,

簡述

浩瀚的數千年中國歷史,要想從累累史冊中,看點應國歷史真是困難。從春秋五霸戰國七雄,沒有古應國的半點影子。因為作為炎黃文明的肇始——古應國文明已經早就淹沒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之中。但歷史掩蓋不住真實,寒流擋不住春風。輝煌燦爛的應國文明終於揭開了她神秘的面紗,呈現在世人面前。
周代應國從應叔立國至東周早期滅國歷經350餘年。然而古應國的歷史自黃帝時期應龍氏朔州市應縣立國至東周早期滅國已歷數3000年之久。古應國文明隱藏著我國古代方國中最神秘,最深厚,最具魅力的精彩和燦爛。古應國是中華文明從傳說到記載的歷史見證,是黃河長江文明的交融地,是中華失落文明的中軸線,是中華文明的肇始,是中華文明的中心所在。
應國歷史面目的全揭開使炎黃文明不被疑惑,不受指摘。使擁有5000年歷史文明的華夏文明和人類最古老的古埃及文明並列成為全人類的文化瑰寶和驕傲。應國文明是中華文明的燦爛篇章,是炎黃子孫的共同財富。尋找失落的應國文明是新世紀的重大工程,是中華文化復興的關鍵所在。應國文明不在是歷史的盲區,因為應國文明正在受到國內外無數的歷史學家探測研究。
平頂山別名鷹城的來由,是周武王兒子的封地應國(滍zhì陽)。應yīng,國名,侯爵。夏商時期,在今山西省朔州市應縣一帶有古應國,後古應國的子民遷至河南平頂山定居。西周初期,應叔被封應侯,因封地屬應國,國名為應國(鷹國)。在西周、春秋時期,滍陽是應國國都的所在地。
應國
應yīng國【西周初期應叔立國~東周早期滅國;歷350餘年歷史】以鷹為圖騰。史書中記載:天子之門曰應門。”古典漢語“應”“鷹”同源(不通假),平頂山因此又稱鷹城。《括地誌》故應城,因應山為名,在汝州葉縣。武王代商,封其後於應,或謂弟。周公平武庚管蔡之亂,封武王子叔韓於應。《左傳》僖公二十四年:“邘、晉、應、韓,武之穆也”。應的分封,當在周公東征之後。應的地望,據引《水經注》,在河南省滍水之北。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諸侯間征伐不斷,應國於東周早期滅國。在應國貴族墓地考古發現了許多珍貴文物,證實應都位於滍陽,證明應國與鄧、申等國以相互聯姻的形式結成政治聯盟的歷史事實。應都滍陽在明清時期,是宛洛間的交通要道,是物資貿易的中轉地,是商業發達的中州名鎮。史籍最早見於公元前1324年,《左傳》、《詩經》、《史記》等書皆有記載。

國君世系

即位順序
國君稱號
姓名
身份
平頂山應侯墓
在位時間
備註
墓號
稱號
1
姬達
周武王第四子
前1122年-?
字儒林,號仁壽
2
應莊公
姬顒
姬達子
M232
應公
3
應文公
姬珏
姬顒子
M230
應公
4
應僖公
姬里
姬珏子
M86
厘公
5
應武公
姬守泰
姬里子
M84
武侯
6
應真公
姬道
姬守泰子
M87
應侯
見工
7
應哀公
姬尹昌
姬道子
M104
8
應惠公
姬琳
姬尹昌子
M95
惠公
9
M38
10
M13
叔誥父
11
M8
應公
12
M6
13
M1
國亡

鷹城

你知道平頂山還有一個雅稱——鷹城嗎?提起鷹城不得不提“應國”。考古工作者上世紀80年代在滍陽鎮考古發掘出一個古應國城址,出土了一批帶文字的文物,上面刻有鷹字和鷹形圖案。古文字中“鷹”和“應”通假,是一個意思。“鷹城”,因此得名。
鷹城地形圖就是《雄鷹斂翅俯衝抓捕獵物圖》鷹城地形圖就是《雄鷹斂翅俯衝抓捕獵物圖》
應,周代姬姓諸侯國。應字本作雁,甲骨與金文像人旁有一鷹狀,說明應人本是以鷹為圖騰的氏族部落,據史所載,應在商代即已立國。《史記·梁孝王世家·正義》引《括地誌》、《漢書·地理志》注引臣瓚之說,以及《水經·水注》、《路史·國名紀六》、《輿地廣記》等書,都曾提到《汲郡古文》云:殷時已有應國。今本《竹書紀年》載,盤庚七年,“應侯來朝”。西周滅商以後,周成王改封其弟於應,應便成了姬姓諸侯國。《左傳·僖公二十四年》載周大夫富辰言:“昔周公吊二叔之不鹹,故封建親戚,以蕃屏周。……邗、晉、應、韓,武之穆也。”杜預註:“四國皆武王子。”由此可知,西周應國是在伐滅商代應國之後,因其故地而封周武王之子所建立的。《國語·鄭語》云:“當成周者,南有荊蠻、申、呂、應、鄧、陳、蔡、隨、唐。”應是周王朝的南部屏障之一。
應國(鷹國)遺址,位於今平頂山新華區滍陽鎮南。由於城址1964年已淹沒於白龜山水庫的西北隅,故對其形制和布局已難尋覓,其規模不得而知。關於應之地域,《水經注·滍水》云:“滍水東經應城南,故應鄉也,應侯之國……彭水注之,俗稱小滍水……彭水又東北流,直應城南而入滍。滍又左合橋水,水出魯陽縣北恃山東南,經應山北,又南經應城西。……謂之應水。”(見《水經注》卷三十一《滍水》)古滍水即今之沙河。彭水、應水即今之彭河,沙河、應河、彭水,至今三水猶存,與古應城地理位置十分吻合。從地理位置上看,應國故城位於滍陽鎮城內南部偏西高地上,西依舒山,南臨沙河(滍水)。應水自西北流經西門外向南注入沙河,處於山水環抱之中。《漢書·地理志》潁川郡父城縣班固原註:“應鄉,故國,周武王弟(應作子)所封”;《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杜預註:“應國在襄陽城父縣西南。”杜說實誤,應作“襄城父城縣”。又《水經注·滍水》:“牛蘭水,又東南逕魯山南,……水南注於滍,滍水東逕應城南,故應鄉也,應侯之國,《詩》所謂應侯順德者也。”滍水即今之沙河,春秋時楚國的城父邑,西周時期屬應之地域範圍。《括地誌》魯山縣條載:“故應城,因應山為名,在魯山東三十里。”《太平寰宇記》(卷八汝州魯山縣)云:“應國在襄城父城縣西南。”以上史書所載應城地址,大致就是平頂山市新華區滍陽鎮的滍陽嶺,志書所說位置略有不同,是因時代不同,同一地域而建制有異所致。近20年的考古發掘也證實了應國的位置大體上就在郟縣、寶豐、魯山葉縣和平頂山市區一帶。
古應國訪問記—考古中國古應國訪問記—考古中國

鷹山

應,國名,侯爵。古典漢語“應”“鷹”通假。《括地誌》故應城,因應山為名,在汝州葉縣。武王代商,封其後於應,或謂弟。周公平武庚管叔之亂,封武王子叔韓於應。應(鷹)山是伏牛山的余脈,南瀕白龜山水庫。沙河(即古滍水)自西向東經由水庫流向汝河,爾後匯入淮河。
平頂山市應(鷹)山像乾陵平頂山市應(鷹)山像乾陵
江河東流,物是人非,神秘千年應山歷經朝代更替,但應(鷹)山之名卻如同泰山存於永恆。應山是華夏地名的奇蹟,這真是永恆中蘊涵哲理,不變中深藏奧妙。這不能不說是應山平凡的獨特和偉大,是應山文化的深刻和豐富。有詩為證:
應yīng(鷹)山遠眺
南湖北塔遠山青,舊市新城遙望中。
莫道應河沉寂久,征帆一夜掛東風。

古應文物

滍陽古城雖然消失了,但它有過光輝的3000年歷史,給我們留下了極其珍貴的歷史文物。1977年,平頂山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成立以來,滍陽西門外的南北土崗,民眾在燒制磚瓦取土中,屢有古代的青銅器、陶器、玉器等出土。幾年來,筆者從事文物考古,假工作之便,對出土器物進行了慎重的、仔細的考證研究,確認最為寶貴的是4件鄧器和4件應器;4件鄧器——即鄧公殷。依其銘文判定系西周時期鄧國某代國君,為女嫁應國時媵器(陪嫁器物);4件應器一即應事鼎、應事簋、應事爵、應事觶。依其銘文判定為應國某代國君,為祭祀祖宗而製作的禮器。這些器物是反映應國歷史以及和其他諸侯國交往史的實物依據。鄧、應器物,傳世極少,這些器物尤為可貴,是稀世珍品,為一級品文物,堪稱“國寶”。
滍陽古城滍陽古城
銅簋
古應國傳說起源於黃帝時期的應龍氏部落,這個部落助黃帝打敗蚩尤氏之後,定居山西,後又遷徙到河南魯山縣之應鄉;商代時,他們與商朝往來密切;至周武王滅商之際,應國也隨之被滅;周武王遂封其子應叔於應侯國故地,即銅簋的發現地這一帶。
柞伯簋及銘文拓本柞伯簋及銘文拓本
這些記載中的歷史,多少年來都沒有發現具體的實物來加以證實,新中國成立前傳說有12件應國文物傳世,但流落在世界各地。所以根本無法通過實物證實古應國的具體位置。
無疑,“鄧公簋”成了打撈沉在歷史深處的古應國的第一線索。“鄧公簋”的發現,徹底調動了三人的積極性,他們此後經常往返於滍陽嶺的窯場,徵集文物,宣傳保護政策。
1986年,應國墓地引起了省文物部門的重視,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派出王龍正等人,開始聯合平頂山市文管辦對應國墓地進行發掘,初步發現數百座西周至漢代的墓葬,並隨即開始挖掘應國墓地一號墓。這座墓出土了上千件文物,其中主要器物組合為五鼎六簋,這說明墓主級別較高,應為應國某一代的國君。令人振奮的是,這個墓葬還出土了一件極為重要的鷹形玉佩,這和之前徵集到的兩套鷹形馬銜鑣,成為證明古應國的最重要的物證。【鄧公簋】“鄧公簋”(gui)(見上圖),應國墓地出土,為西周中晚期文物。銅簋高21厘米,斂口無蓋通高15.5厘米,口徑19厘米,腹徑24.5厘米。口沿飾竊曲紋,腹部瓦紋,圈足徑20厘米,高3厘米,飾斜角雲紋;圈足下又能置3個乳頭形小足,上端飾獸面紋;雙耳為獸首銜環;器底外部有明顯的方格形鑄痕,器底內部有銘文3行共12字“鄧公乍(作)應女曼毗媵簋其永寶用”。“鄧公簋”是古代鄧國和應國聯姻時,鄧國國君嫁女到應國時的陪嫁禮器。1979年12月份的一天,當時的市文管會辦公室接到寶豐縣文化館工作人員電話,稱有一滍陽鎮(原薛莊公社)農民拿著一件銅簋到縣文化館詢問價格,並說是在燒磚取土時出土的,他本人是窯場工人。接到電話後,市文管會辦公室一行3人便趕到磚瓦場,對取土現場進行了考查,並發現多處古墓葬。因沒找到當事人,便又來到寶豐縣,經過和縣文化館人員分析,文物可能已被賣掉,隨後工作人員在該縣廢品收購站發現了銅簋,並將其取回。
鄧公簋及器蓋銘文鄧公簋及器蓋銘文
經文物專家考證,認定銅簋為西周時期的青銅禮器,因簋內銘文前有鄧公乍,而取名“鄧公簋”。它的發現為應國史的研究增加了新的實物資料,此前應國只是在史書上有記載,而沒有實物依據證明應國的存在。在隨後的考古發掘中,考古人員先後發現了自西周到漢代墓葬數百座,同時也拉開了應國墓地發掘工作的序幕,到如今總計發掘墓葬300多座,出土文物上萬件,而“鄧公簋”等眾多文物的發現,則揭開了應國疆域無實物依據這一千古之謎。
鷹形玉鷹
玉佩和馬銜鑣為何打造成鷹形,這其中必有深意。專家分析,在我國早期的象形文字中,“鷹”和“應yīng”是同一個字,後來才演化為“鷹”指飛禽,“應”作地名或他用。
應國玉鷹鷹城之鷹應國玉鷹鷹城之鷹
出土鷹形器物,不無象徵意義。據我省考古學家郝本性考釋,鷹具有族徽的意義。應國為殷商所置,商部落以鳥為圖騰,應國以鷹為圖騰應屬商族遺風,西周時期的應國承襲了早期應國之名。這個考證說明,出土的鷹形器物證明應國就在此地(後來平頂山市的別稱“鷹城”即來源於此)。
這個墓地的挖掘,揭開了應國疆域無實物依據的千古之謎,古應國的面紗被逐步撩開。隨後,他們又對三四百座墓進行了長達10多年的挖掘,出土了數千件文物。這其中有應國貴族墓數十座,也有一部分稍晚的楚國貴族墓,證明了應國為楚國所滅的史實。
應國玉鷹發現於1986年6月發掘的滍陽嶺應國貴族墓群中部的一號墓中,這是大夫一級的貴族墓葬,在其出土的大量西周青銅器、玉器、貝幣等珍貴文物之中,發現了一隻溫潤光潔,泛青透明的玉鷹,長2.2厘米,寬5.7厘米,頂部與右翅有微斑,是有意用俏色手法就勢雕琢而成,作展翅飛翔狀,形象而逼真。向右扭曲的頭部嘴銜右翅,形成一個穿孔,與雙翅翅尖的兩個小孔都用以穿繩佩戴,設計可謂精巧而獨到。玉鷹眼睛和背翅施以線雕,兩爪捲曲身下,看去栩栩如生,充盈著藝術的美感。史學界根據多方面的考證,認為這是古應國貴族王室的族徽標誌,正與應龍氏族的圖騰吻合,也許為原古應國貴族代代留傳下來的傳國之寶。該玉鷹已被列入國家一級保護文物。
應監甗
江西餘干黃金埠應監甗
西周早期應監甗(yǎn):應監作寶尊彝。通高34.5、口徑22.5厘米。
1958年江西餘干黃金埠出土;應監甗系1958年9月28日江西餘乾縣黃金埠初級中學,因平球場,取土約50厘米處所發現。銘凡六字,曰:應監作寶尊彝。
江西省博物館藏
甑、鬲兩部連體合鑄。甑部侈口,立耳,深腹。甑、鬲結合處有半環連箅,箅有五個十字形通氣孔及助提小環。鬲部分襠款足,下端呈柱狀。甑部口沿下飾火紋與四瓣目紋相間的花紋帶。鬲部款足飾高浮雕獸面紋。內壁鑄銘文“應監作寶尊彝”六字。應國始封之君系武王子、成王弟,故地在今河南寶豐縣境,應監可能是周王派遣的監國者。1958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省餘干縣出土一件應監甗,上面的銘文為:“應監作寶尊彝”。郭沫若曾考釋“監”可能是應侯之名,也可能是中央派往應國的監國。另一種可能是應叔受封應侯後,兼任“監國”一職,與管叔、蔡叔、霍叔同為“三監”,共同監管商紂王之子武庚祿父。
“應監作寶尊彝”“應監作寶尊彝”
公元前1046年,武王在牧野一舉滅掉商王朝,但是如何控制為數眾多的殷商遺民,在西周統治階級內部發生了激烈的爭執。最後武王接納了周公的建議,將殷墟一帶封給了紂王的兒子武庚,讓他繼續統治商朝遺民。這樣可以利用殷人內部原有的矛盾,使其更加激化分裂,把民族間的矛盾轉化為殷族的內部矛盾。但是周武王對此不放心,便把自己的兄弟管叔鮮、蔡叔度、霍叔封在殷地周圍,讓他們暗中監視武庚,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三監”。

應監助周

武王滅商兩年後,由於積勞成疾而一病不起。他死後,成王即位,但是由於年幼,暫時由周公輔佐處理朝政,歷史上將這一時期稱為“周公攝政”。周公姬旦周武王的弟弟,他曾為武王滅商和治理國家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據記載,武王伐紂時,歷數商王罪惡,鼓舞士卒鬥志的著名檄文《牧誓》,就是出自周公的手筆。武王死後,周公又輔佐年幼的成王代行國政,對周初的穩固安定起了很大的作用。
應國應國
周公專權,引起管叔、蔡叔、霍叔等統治集團內部的強烈不滿。這時紂王之子武庚見有機可乘,便與他們勾結起來,並糾合東方的徐、奄、熊、盈、薄姑等過去殷王朝的屬國,發動了大規模的武裝叛亂。周公奉成王之命,與太公望召公奭等率軍東征,一舉殲滅了武庚的叛軍,殺了武庚和管叔,將蔡叔等人放逐到邊遠的少數民族地區,將霍叔廢為庶人;接著繼續東進,趁勢滅掉了薄姑、熊、盈、徐、奄等東方各國,並對參與叛亂的各國大加撻伐。在這次征伐戰爭中,應國不但沒有跟隨三監起來叛亂,因而且調集全國的兵力設下防線,堵住了叛軍西進之路,與其進行了殊死戰鬥。因為應國在國家動亂時,堅定地站在周王室一邊,因而受到周王室的格外恩寵。《詩·大雅·下武》曰:“媚茲一人,應侯順德。”歌頌了應侯順應天理,協助平定叛亂的功德。自此以後,應國在周朝享有特殊的地位和權力,其國君被尊稱為“應公”。周初能被稱“公”者,必定是功高位顯,對周朝有過特殊貢獻的諸侯。

墓地群

根據考古發現,可證實以滍陽嶺中脊為軸,在東西兩側分布排列有序的“族墳墓”,是一處布局較嚴密的應國邦國墓地。其年代從西周早期到春秋早期,在春秋中期以後的此墓地,埋入了不少楚人墓葬,說明了春秋中期,應滅於楚的歷史事實。已發掘的西周初年大型墓葬,帶有明顯的商人遺風,特別是青銅器的組合上,爵、卣、尊、觶酒器類占了相當大的比例。說明商文化在舊商與國中的生命力。在西周晚期,所發現的應國大型貴族墓如M1,出土器物中青銅禮器、車馬器齊全,並有大量玉器,其五鼎六簋的組合符合墓主人作為邦國大夫一級的身份。M95中,有不同器銘三組青銅禮器:公作器組“唯八月初吉丁丑公作敔尊鼎敔用易眉壽子子孫孫永寶用言”、應伯作器組“應伯作寶簋其萬年永保”和侯氏作器組,據考墓主屬於一代應伯私名為敔。當是王伐淮夷的主將之一。
西周柞伯簋是應國墓地第242號墓出土西周柞伯簋是應國墓地第242號墓出土
在應國墓地中出土的柞伯簋,鄧公簋、應事作旅壺、甫鴨銅盉等,應國貴族的等級與身份狀況,應國與周邊諸侯的關係。
應是商周時期中原地區的古老封國,據甲骨卜辭記載,商代已有應國。《史記·梁孝王世家·正義》引《括地誌》、《漢書·地理志》注引臣瓚之說等,都曾提到《汲郡古文》云:“殷時已有應國。”今本《竹書紀年》載,盤庚七年,“應侯來朝”。此外,見於武丁和帝乙、帝辛的卜辭,應君又稱“應王”,並與商王朝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係。
周初成王改封其弟於應,應便成了姬姓封國。《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鹹,故封建親戚,以蕃屏周……邗、晉、應、韓,武之穆也。”《漢書·地理志》潁川郡父城縣條下班固自註:“應鄉,故國,周武王弟(子)所封。”由此可見,西周應國是在商代應國的故地,作為周王朝的屏障重新立國的。
關於應之地望,《括地誌》云:“故應城,因應山而名,在汝州魯山縣東三十里。”《水經注·滍水》:“滍水東徑應城南,故應鄉也,應侯之國”。據學者考證,古應國都城--應城正位於滍陽鎮城內南部偏西的高地上。(注)而整個應國的地域範圍,大體上在今河南襄城、陝縣、寶豐、魯山、葉縣和平頂山市一帶。
應國傳世文物頗多,應公諸器、應侯簋、應監甗應叔方鼎等(注)。考古發現的應器,除陝西藍田出土的應侯鐘等器外,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歷史文獻記載的應國地理範圍內,陸續出土的一些應國文物及鄧公簋(鄧公嫁女媵器),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重視。

由來

應國是周武王兒子的封國,夏商時期,在今山西朔州應縣一帶有古應國,後來古應國的子民遷至今河南平頂山地區定居。西周初期,武王之子、成王之弟應叔被封為應侯,因封地屬應國故地,國名仍為應yīng國【西周初期應叔立國~東周早期滅國;歷350餘年歷史】。《左傳·二十四年》曰:“於、晉、應、韓,武之穆也”。有記應國為武王弟所封,可能是武王弟先為應監,成、康時改封其子為應候。應國故城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西郊薛莊鄉原滍陽鎮。應國城址1964已沒入白龜山水庫西北隅。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平頂山薛莊鄉北滍村一帶,發現了周代應國墓地,包括數十座貴族青銅器墓,出土大批珍貴文物。應國原為商代方國,古文獻及甲骨卜辭有關於商王步於應,應侯朝商等記載。滅商之後,周公改封武王之子於應。應侯在兩周有較顯赫的地位。伍仕謙認為,西周早期應先是監國,故有應監、應公之稱。而後才成為諸侯。《逸周書·王會解》載,周初,成周洛邑建成後,應侯曾參加了“成周之會”,位列曹叔、伯舅之前。西周晚期尚有應侯簋等應國相關青銅器,可證應國其時尚存。學者們根據應國地近申、曾及漢陽諸姬,而“漢陽諸姬,楚實盡之”。推測應國大概在楚武王楚文王時亡於楚國。
《應都滍陽》正式出版《應都滍陽》正式出版
周武王第四子應叔被封於應(應國故都在今河南省平頂山新華區滍陽鎮),為應侯,子孫以封國為姓,遂為應氏。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1043年間,西周武王姬發封四子姬達(出自雍妃)為應候,爾後立國為應國(今河南省寶豐以東、魯山東南及平頂山市區、葉縣、郟縣、襄城一帶),並以鷹為族徽,子孫以國為姓。姬達更名為應叔,字儒林,號仁壽諱韓,即應氏太始祖。應叔等先祖們在應國歷經350餘年的治國安邦,創造了西周時期應國的輝煌歷史,為中華民族的崛起作出了重大貢獻。應姓自周朝誕生後,歷時三千多年,以鷹的性格,鷹的意志傳延給子孫後代。不忘祖訓,品德立身,勤儉持家,艱苦創業。人才輩出,名人耀眼。事實上,歷史上的古應國國都和滍陽鎮原政府所在地是一個地方,1964年因白龜山水庫建成使用,原滍陽鎮政府才搬遷到新華區薛莊村。

追憶

應國,國名,侯爵。應龍,古代生翼的龍:古代傳說中一種有翼的龍,相傳禹治洪水時有應龍以尾畫地成江河使水入海;古代傳說中善興雲作雨的神,應龍指遠古時期的氏族部落和神秘古國——應龍氏和應國。偉大詩人屈原在《天問》中,對應龍如何幫助大禹治水、如何用尾巴在地面上劃出一條江河引洪水入大海等奇事表示不解。
夏商時期,在山西省朔州市應縣一帶的古應國子民遷至河南平頂山地區定居。西周初期,武王之子、成王之弟應叔被受封應侯,因為封地位於應國故地,所以,國名仍為應國【西周初期應叔立國~東周早期滅國;歷350餘年歷史】。周初到春秋之時的應國,在周王朝所轄諸侯國中,地位是非常高的,且具有一定的“監國”職能,因此,應國在周王朝建立之初,充當了開疆拓土,平叛伐逆的重要角色,也得到了周王朝的不斷嘉獎,以致有詩經上所記周王“媚茲一人,應侯順德”的讚譽。但是,隨著周王朝的沒落和連年征討,應國終於國力衰竭,又加上北有晉,西有秦,東北有齊,東南有吳,可謂列強四起。更處險境的是,被稱為荊蠻的楚國在南方逐漸強盛起來,敢於“問鼎”於周王朝,自封為王,以方城為城,以漢水為池,屢屢入侵江淮小國。可以說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吞併了江淮諸國,如史籍所說“拓地千里,封畛於汝,江漢諸姬,楚盡有之”。應國也是在這一時期,在強楚狂風暴雨般的進攻下,連史官都來不及記載,就被淹沒在歷史的長河裡。
《辭源》記載“應龍”是指有翅膀的千年龍《辭源》記載“應龍”是指有翅膀的千年龍

應龍風雲

據《述異記》中記述:“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應龍稱得上是龍中之精了,故長出了翼。相傳應龍是上古時期黃帝的神龍,它曾奉黃帝之令討伐過蚩尤,並殺了蚩尤而成為功臣。在治洪水時,神龍曾以尾掃地,疏導洪水而立功,此神龍又名為黃龍,黃龍即是應龍,因此應龍又是禹的功臣。應龍的特徵是生雙翅,鱗身脊棘,頭大而長,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齒利,前額突起,頸細腹大,尾尖長,四肢強壯,宛如一隻生翅的揚子鱷。在戰國的玉雕,漢代的石刻、帛畫和漆器上,常出現應龍的形象。
應龍最早出現是在先前的黃帝時期,《山海經》和《史記》就有記載。大意是以黃帝為首的黃河流域部落與以蚩尤為首的長江流域的部落發生戰爭,雙方都使用各種神奇的動物來幫忙。黃帝這邊的應龍擅長“畜水”,蚩尤那方也有擅長呼風喚雨之靈物,本領較應龍更勝一籌,大雨飄向黃帝這邊。黃帝處於弱勢,就請天女“魃”幫忙止住了大雨,一舉殲滅蚩尤部落。應龍在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殺了蚩尤和夸父。由於戰爭消耗能量過大,再也無力振翅飛回歸天庭,就悄然來到南方蟄居在山澤里。龍屬水性,所句之地,雲氣水分自然而然會聚起來,這就是南方多雨的緣故。許多年後,應龍復出,助天禹譚水脈,開江河,成為治水功臣之一。
《山海經校譯》相關文摘:
大荒東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應龍處南極①,殺蚩尤與夸父②,不得復上,故下數旱③。
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
①應龍:傳說中的一種生有翅膀的龍。②蚩尤:神話傳說中的東方九黎族首領,以金作兵器,能喚雲呼雨。③數:屢次,頻繁。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①,逮之於禺谷②。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應龍已殺蚩尤,又殺夸父③,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
①景:“影”的本字。②逮:到,及。③又殺夸父:先說夸父因追太陽而死,後又說夸父被應龍殺死,這是神話傳說中的分歧。

活化石

古應國被史學界稱為“千年龍之國”。由於龍在傳統文化中代表平安和太平,應國又被稱讚是“千年平安國”。古應國是黃河長江文明的交融地,其疆域和影響從山西朔州應縣、中原滍陽到荊楚孝感應城橫跨黃河長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建築“韭房”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章水鎮蜜岩村古應國建築風格建築“韭房”:從錦雞山上看蜜岩村落建築,非常明顯可以看到蜜岩的建築風格與傳統的四合院建築風格不同。它更多的是中間為長條式的天井,兩邊為整排1~2層的等高木質為主的房屋,門口有長廊,因兩旁民居安“韭”字排列,故名“韭房”。韭房是按古應國建築風格建造。

“韭房”淵源

在皎口水庫大壩東南邊有座山叫密岩山,在山北面有個村叫密岩村,在密岩村的東面有座橋叫萬安橋。山是清山,村是老村,橋是古橋。
蜜岩村的村名就因村南之山,形如屏幛,岩石嶙峋,群蜂築巢釀蜜於其上,曰密岩。而村也因岩因蜂而得名,千年未改其號。
密岩古村建村於宋朝,已有近千年,村中百姓多為應姓。查宋、明、清、民歷代所修《蜜岩應氏宗譜》中所載,四明的應氏,本是河南省汝南縣南頓(現項城縣忠順鄉)的名門望族。而鄞州的應氏,則起源於唐長慶年間(約公元820年)的應彪公,官拜明州刺史時,其子肅跟隨一同上任到鄞州,後便定居於鄞江。到了刺史的第十二世孫(約1120年宋始南遷時)應高時,遷到了風景秀美的蜜岩村定居。
密岩古村前橫著光溪,在水庫建造前,四明山的水匯聚而下,水流遄急,要走向鄞江,只有沿山南邊而行。所以在村南就修建了石橋——萬安橋。
萬安橋為石質單孔高拱橋,建於清代,形似半月。橋長20米,寬2.8米,高4.5米,拱跨10米。引道為塊石砌築高路堤,有石階十級後上橋面,橋面二側建有石欄板,欄板上刻“萬安橋”名。路堤與石拱交接處向外挑出石板,端部為水獸雕刻,共四個萬安橋,以青山為背景,遠眺小巧秀氣,近望小有氣魄。雖然由於上游的水庫減了橋下流水,使溪灘外露,失去了當年的過水作用,但也不失為密岩一景。

韭房介紹

因應氏遷始祖應高至六傳分上中下三宅。“下宅於明季時己無所考,中宅亦祗百餘家,惟上宅祖文盛公,後子姓繁衍最盛者為倉門,以其地在宅下畔,亦名下宅,非昔所謂下宅。正是上宅最昌盛的一支。”所以蜜岩上宅“桂馥堂”(桂馥意即不忘祖宗)、中宅“崇本堂”、下宅為“中和堂”三祭祖祠堂並非與原來的上中下三宅一一對應,而是“桂馥堂”、“中和堂”皆為上宅一支所建,因上宅人丁興旺,故與祖堂“桂馥堂”外新建“中和堂”,為上宅繁衍最昌盛者倉門一支所祭,即為應氏倉門祖祠。“崇本堂”為原中宅所建,意在祭祀我先祖天之本。
宗譜曰:“所謂中和,即是天下之大,中也和也,和天下之達道也。又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是中和者。自堯舜三代以來,所以為人之理也,蓋人之所以為人者,惟得中和之理。人能守此中和之理,而弗失始,可以謂之人夫。中和之理無他敦倫是也,人在天地間,相生為父子,相偶為夫婦,相次為兄弟,相資為朋友,相制為君臣,其名分不可易矣。然必父慈子孝,夫正婦順,兄發弟恭,朋規友誨,君仁臣敬,其事理不可混矣”。這讓人聯想起中正——與此地不遠的溪口蔣中正來。村落由四條道路連線,學校置於中間,商場設在宅前,文化活動中心“芙峰草堂”(“西山閣”賓館旁)置於背山傍水富有詩意畫境的芙峰山下。消防設施布局科學,現尚存有清代消防帽36頂。上水(天雨)下水(污水)成龍(系統),上與山邊水池相通,下與村荷花池(洗馬池)相接,再由兩條人工大水渠由北向南通向村外萬安橋邊的蜜岩潭。保證了全村雨天不積水,旱天不缺水,下水暢流去,遇有火警不愁水。細水流村過時,有微風環村旋轉的微妙體驗。其中值得一題的是荷花池,即洗馬池。洗馬池是乾隆時新建倉門宗祠“中和堂”時的配套工程。“先祖在建祠同時,於宗祠東南隅,人工開鑿池塘,面積數畝與宗祠相齊。一可用作消防,二可調節村落空氣,使之濕潤,三可用來洗馬。池邊有石高三尺立於道旁,稱上馬蹬。池西南有新建下田屋,住有大學士,五頭牆,有“見大賓”屏風牆,內設堂前,廂房高閣,專供來客、貴賓下榻。經常有數十騎在池邊洗塵。池塘還可用來洗刷家什以及蓄水排水之功能。每當宿雨初收,曉日東升,水光一碧,群峰倒映,亦一勝境。池中一部種植食藕,荷花開時碧水蕩漾,金光燦爍,宗祠倒影在池中,使人感覺宗祠建在荷花中,美麗致極,故洗馬池又名荷花池。”如今洗馬池只剩初始時的三分之一。洗馬池的歷史告訴我們在這個邊遠的鄉村也曾是一個多么興旺的地方。
我們去的地方主要是“崇義學堂”,在桂馥堂的隔壁,由旅滬村人應文生與其子應桂馨於其宅右建西式建築而辦。至今此西式建築還完好無損。應桂馨的家宅在骨架上也基本完好,是羅馬柱加雕樑畫棟的中西合璧的建築,在二樓的門上還可以看見應桂馨錄王灣的詩:“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去?歸雁洛陽邊。”也許應氏族譜的記錄中最有意思的大概就要屬應氏貴人應桂馨了。在應氏族譜的描述中,應桂馨是一個天才式的人物,通六國語言,一席五人談可以一字不落的複述;“促進新學,傾向改革,支持正義,為人慷慨,若有義舉賑務,必解囊資助”,“傾向革命救國,後加入孫中山‘同盟會’,廣植革命勢力,創辦《民主報》,鼓舞民氣,提倡改革政體。為廣州黃花崗之戰鬥,籌款助械。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時,桂馨與黨人,策動‘垌和艦’官兵積極回響。率‘共進會’兄弟與軍民光復松江、加興、平湖、上海等地。光復上海的戰鬥中,他親自率領敢死隊攻打敵人軍火工廠,為革命立了汗馬功勞,深為革命黨人重用。滬軍都督陳其美,特委任他為諜報科長。後又委任徐州督軍上將銜,守護戰略要地。”甚至有應氏人認為應桂馨是蜜岩風水裡該登龍庭因挖暗道而自掘風水的夭折天子。正是這樣一個鄉里要人,在中國的歷史上卻扮演了一個並不光彩的角色。
當年袁世凱要稱帝,遇上了一個最大的障礙——宋教仁。宋教仁聯合各黨派組建了新的國民黨,在當時的議會取得了組閣的資格,這直接影響了袁世凱當皇帝的夢想。於是袁世凱指使趙秉鈞刺殺宋教仁,這個刺殺任務的具體實施者就是應桂馨,開出的酬勞是50萬大洋和二等勳爵。1913年3月20日,時任滬軍都督府諜報科長的應桂馨物色並指使兵痞武士英在上海車站刺殺了國民黨領袖宋教仁,這就是轟動一時的“民國第一案”。應桂馨付給殺手的籌碼是一千大洋,改變的卻是整箇中國的歷史。如果宋教仁組閣成功,中國很可能就走上了西方議會的民主制,因為這一套在宋教仁是專業出身,加之他是政治家而非政客,中國前途一片光明,到如今,也該跨過了如今台灣這等混亂的民主進程而進入了更完善的民主社會制度了吧。當然歷史並不能假設,就像應桂馨最終沒有逃過應有的下場。他被一個古董商告發,越獄後原本還可以活命,卻不知時務公開地向袁世凱索要當初的報酬,最後死在袁世凱的刺殺之下。但是對於這個民國第一案出於對尊者諱的緣故,在族譜上是如此記載的:“在這沉淪與上升之間,充滿了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上層建築與下層基礎之間的矛盾,中西方文化的衝撞與隔洽,新與舊、開放與閉關的矛盾,理想(空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矛盾。這些矛盾錯綜複雜,縱橫交織。應桂馨就是在這種錯綜複雜的矛盾運動中活動,他本著國家不遭分裂的宗旨,力爭不讓外國勢力有可乘之機,國家免受大難,也就難以避免生與死的行為選擇。1914年12月,袁世凱電召進京,途經津浦線之楊村附近,突遭狙擊,遂遇害,年僅三十有八。”
崇義學堂曾先後被改為蜜岩國小、章蜜鄉中心學校、寧波地區掃盲學校,曾被日本人作為駐紮地,後來有影片《難忘的戰鬥》在此地拍攝。至今,“崇義學校”校舍依然完整,曾用作禮堂的廣式樓閣樑柱及檢閱台依然完整,但部分柱腳和地板已經腐朽。我們似乎很難從當前的景象中想像當年應家興旺時屋柱裝有護套、門前有大石獅大石鼓上馬石時候的繁榮氣象了。

酒禮文化之都

古應國是西周早期周武王之子應叔的封國,距今已有3000餘年。其都城就位於今平頂山市市區。古應國以鷹為國徽為圖騰,在古應國貴族墓群中曾發掘出一應國國君王冠上的標誌-----白玉線雕鷹,又因古漢語“應”、“鷹”同源通假,故平頂山別稱“鷹城”。古應國是中國最早的造酒基地和酒禮文化發源地,堪稱“中國酒禮文化之都”。自酒祖儀狄造酒於“汝海之南,應邑之野”始,該地域酒禮文化日益發展並鼎盛於應國時期。應國酒成為周王朝專供禮酒、貢酒,堪稱最早的“國酒”。在古應國貴族墓群中發掘的萬餘件文物中,酒器酒具就有3000多件,大多為稀世珍品,足證當年酒風之興盛,酒禮之繁華。

故城

平頂山市新城區在市委市政府的規劃和營運中,已初露鋒芒,同時,成為向世人展示鷹城建設的一個視窗。受到市民和上級領導的稱讚。然而,今天新城區的發展仍有許多問題,制約著他的發展,單就新建樓盤來說,大多是政府之類的政務大廈,鮮有涉及金融、旅遊、商務、餐飲等建築。
因此,在新城區裡面建一個城中城——應國故城成為鷹城文化建設的必須。新城區地處新華區和寶豐縣交界處,這裡是我市悠久歷史的發源地,遠在東周,這裡便是應侯之國,都城建在滍陽,至今新城區。今天,在新城區和新華區、湛河區境內仍有大量應國遺址和漢墓遺址。
建設應國故城,最佳選址應確定在新城區與香山,這個空曠地帶古為戰場,今為礦區塌陷區,已建設有生態園,適合建設仿古平房式建築。因此,應國故城可在此片區輔開建設,只好把此地產權出讓給地產商,經營權歸地產商,相信會吸引外地地產大鱷來投資。
故城入口設定高大牌坊,穿過牌坊,建設成開放式1000米仿古商業街區(參考開封宋街)。街心設定可反映應國歷史文化的雕塑、地刻;在商業街中軸位置建設大型廣場、皇宮、城門樓、烽火台、箭樓、楚長城(這一點在史上已有明確記載,但是知者甚少),(參考焦作戰國影視城),廣場四周應立“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古人雕塑和鷹城歷史文化明人雕像。
整個應國故城在設計以“回”宮格來建,將四周的已建成的開放式生態公園、大型文化休閒廣場(鷹城廣場),香山寺景區,漢墓遺址圈進來;同時,與新城區博物館、水上休閒娛樂中心、高級會務中心等城市資源融為一體,打造成一個集文化、觀光、旅遊、休閒、餐飲、娛樂、商務、會議等眾多功能為一體純商業項目。

芝英應氏

芝英是傳說中的瑞草。《宋書·符瑞》:芝英者,王者親近耆老,養有道,則生。漢章帝元和中,芝英生郡國。浙江省永康市芝英古名大田。東晉時,汝南有應詹者,從晉元帝渡江而南,仕至鎮南大將軍,封觀陽侯,其子應元,招為駙馬,以功任御史大夫,後隨父遷家於此。“此則南宗應氏之始。”後因族屬繁衍,更村名為諸應。“宋有傅岩者,自大田徙仙居,其後裔又自仙居徙縉雲。嘉熙間曰九二府君者,乃自縉雲還諸應家焉。”其後有靈芝產墓之祥,乃更村名為芝英。永康市芝英是芝英應氏根源地。芝英應氏已有1670多年歷史。
應國(古應國)

應氏大宗祠

從明清至民國,芝英有應氏祠堂72幢。多為二三進建築。上進安放木主和香案,中下兩進一般空著,作聚會之用。子孫住房遇有不幸,也可暫作居住。每個祠堂,都置有田地山房等常產。常田租給子孫永佃耕種,租谷收入作祭祀之用。祠廳管事會負責收租、祭祀。每年清明前後舉行祖祭。祭祀異常隆重,祭品非常豐盛。參加祭祀子孫要臨場“接籌”。以“紅籌”之多寡,把祭祖的“份子”散發給參加祭奠的男姓子孫。各人“紅籌”的多寡,和年齡、學歷、功名的高低有關。按民國時期分散份子的標準,一個應氏男姓子孫至少可分到1份。如果年滿60歲,可加1份;年滿70歲再加1份,逢十累加。如果初小畢業,可加1份;高小畢業,再加1份;國中畢業,又加1份,逢級累加。多者可拿到10份以上“份子”。為了安排祭祀,事先要做大量準備工作。其中一項,就是要匡計好“份子數”,搞好籌劃。
應氏大宗祠是祭祀芝英應氏始祖的場所。大宗祠管事會由族內功名最高、輩份最長、年齡最大、最有權威的人組成。從明嘉靖年間開始,至1949年,歷年管事成員保持18人。大宗祠管事會在族內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合族訂有二十條《家規》,其標題為:建祠宇、守封塋、撫群從、事尊長、端心術、慎言語、養童蒙、行冠禮、議婚姻、嚴內外、謹稱謂、崇節儉、治喪葬、時祭饗、貽世業、黜異端、厚宗?、馭群小、供賦役、殖資產。男女老幼,以此律己。若有違者,合族共討。諸如清明祭祀、劃田資助學宮義學、纂修省志訪核人物、議立社倉、籌建義莊、義會、開創義市、建立文會,創辦學校、競選國大代表、選拔校長鎮長保長、成立消防水龍會乃至元宵活動、打更防盜等等事宜,一般都通過大宗祠管事會討論議決或贊允。遇有族人違犯家規公德,大宗祠則採取“開大宗祠”的辦法予以嚴肅懲治。開大宗祠時,總管事端坐於正堂,族人旁聽於堂前兩側,違者罰跪於堂前。大宗祠裁決之案,縣衙一般不再更改。由於這樣,非應姓鄰村也間有乘開大宗祠之便,委託應氏大宗祠裁決事端。宋明而後,芝英人文蔚起。明代,有應仕濂獨建縣學,應尚道家設私塾,應屏山創建善林書院。至清代,又有應修創建西園書院,應孟義建造洞靈書院,應鼎和營建培風書院。由是文教興隆,芝英應氏中舉者39人,登進士者有應典、應廷育、應煒、應振緒、應德完、應濟川、應鳳儀等7人。光緒三十二年(1906),改西園書院為培英高等國小堂以後,培英國小經費全由應氏大宗祠包攬。凡是應姓,學雜費全免。
應氏大宗祠管事會的族權直至1949年5月解放時逐步解體,其儒禮遺風直至實行土地改革後廢除。村鎮建設和公益事業轉由人民政府主持興辦。
為訪祖探幽研究應氏,芝英六村應昌金用6年時間,跑遍了全國各地80多個應姓古村,據他統計,這80多個應姓古村共有近20多萬應氏後裔。
應昌金現年67歲,一直忙忙碌碌掙錢養家餬口。改革開放後,先是組裝電風扇,上世紀80年代又創辦度盤秤廠,是永康最早從事度盤秤生產廠家之一。老應向家人提出退休後,把廠里的事務全部交給兩個兒子,自己購買了照相機、電腦,在兒子、兒媳們的輔導下學會了使用,並在家裡設立了一間辦公室和一個資料貯藏室,專心致志研究中華應氏淵源。老應說,他們一班人馬正在編著《中華應氏世系》,已基本弄清應姓人氏的來龍去脈。市內有45個應姓古村落,共3萬多應姓人口,其中最大的應姓村是芝英,有8300多人。他還說,他已查明胡公(胡則)是應姓人氏的外孫,他的父母分別是岩後、可投應村人,胡則的母親應氏曾被冊封為應氏太君。
民間關於芝英太祖的傳說很多,也很有趣。
傳說一:芝英初祖是一位小鹽商,靠擔鹽為生。一日,他挑鹽路過芝英,又餓又累且見天色已晚,露宿田畈。第二天早上感覺體力恢復了許多,再看看周邊有肥沃良田,又有青山綠水、風景秀美,於是在此住下發家致富。
傳說二:芝英太祖是朝廷大官,因為宮內動亂被追殺而往南方逃匿,後在芝英落腳,繁衍後代。
應昌金等人經多方考證,得出結論:應詹屬汝南郡應氏第46代孫,距今1670餘年。詹公,字思遠,生晉太康已西年三月廿五,壽79,先後與三位夫人生了四個兒子。他義勇立功,晉元帝間被授以武功大夫。之後,應詹的子孫後代聚族而居,並不斷往外遷徙。如第55代時,智璣遷往可投應村;第64代的緩公遷到寧海梅林。老應說,他跑了80多個應姓古村,每到一處都細讀他們的宗譜,除江西九應村外,幾乎都有太祖從浙江芝英直接或間接遷入的字句。他還在幾個沒有修譜的應姓古村,向年長者了解村史。據他統計,這80多個村共有近20萬應姓人士,看來都是同宗同族,同是應詹的後裔。
俗話說,芝英馱(大)祠堂多,的確,不到兩平方公里的芝英原有81處宗祠(現存40多處)、30處古民居。芝英並不僅有轟鳴的機器、高聳的廠房,在工業繁華的背後,還深藏著重脊高檐的深宅大院,芝英的祠堂等遺存之多,為國內罕見。古老的芝英隱藏著怎樣的秘密?應姓人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其中的遷徙變化,又演繹出多少人間故事呢?
芝英應氏是古應國的主要人脈
在古應國墓地發現之前,人們對古應國知之甚少。直到通過考古發掘古應國墓地出土的應國青銅器,專家們研究了青銅器上的銘文,人們才逐漸對它有所了解。
“古應國是兩周時期中原地區的一個姬姓諸侯國。”考古專家王龍正博士認為,它的範圍大致在沙河以北至汝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區,其中心區域在今河南省平頂山市一帶。
3000多年以來,古老的應國經歷過無數戰爭的洗禮與時代的變遷早已消失,但有史書記載,應氏部落的第46代孫應詹、應滔兩兄弟渡江往南遷徙,應詹安家於婺州大田(即芝英),應滔安家於江西。
新中國成立前,傳說有12件應國文物傳世,但流落在世界各地。考古專家對古應國地域發現的三四百座古墓進行了長達10多年的挖掘,出土數千件文物。其中就有應國貴族墓數十座,還有一部分稍晚一些的楚國貴族墓,這證實了應國為楚國所滅的史實。
因此可以這樣認為,古應國消失之後,幾經輾轉,流落江南的芝英應姓,是古應國的一支主要人脈。
應詹是中國應氏南宗
讀者欲了解古應國消失之謎,可登入央視網站“走遍中國”《尋找神秘的古應國》(2009年2月7日)。關鍵字:鷹形玉器,鷹形代表什麼?“鷹”與“應”之間有何聯繫?
史書記載,芝英始祖應詹,世居汝南,西晉末隨元帝渡江,安於婺,明洪武后,大田更名芝英。根據《龍溪冠陽應氏宗譜》“詹公後裔布衍初探”,我市官田(芝英)是南宗應氏的發祥地,如山東省齊院始祖應勤、湖北省楚院始祖應和、江蘇省吳院始祖應瑾、福建省福州始祖應讓公裔孫智穎公、上海市松江始祖等,都是從官田(芝英)析居而始。
8月,中央電視台《探索與發現》欄目曾播出《失落的古應國》的專題報導,探究了古應國的消失之謎。而後河南平頂山市古應國墓考古組組長、考古專家王龍正博士來芝英對應氏後裔進行了考察。王博士翻閱了芝英古村族譜後,證實芝英應氏是古應國的後裔。他還說,他已經研究古應國墓10年整。芝英在不到兩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宗祠民居如此之多,且都姓應,如此古鎮全國十分罕見。
前年6月,應昌金在江西省跑了半個月,找到了從芝英遷徙至此的3萬多應氏後裔。江西有個九應村,其宗譜記載:太祖應滔與浙江芝英的應詹是叔伯哥弟,這個村現有人口五六千人。他在九應村查看了宗譜,又與幾位年長者座談,都未發現有外遷記載。
在其他應姓古村,老應收集了他們的村譜,發現他們與芝英應氏祖宗有血脈聯繫,證實芝英是江南一帶應姓的發源地。他還說,他收集的許多資料都通過北京故宮博物館、平頂山博物館的有關教授得到證實。

應氏望族

1.滍陽應氏。滍陽,應國故城,在今河南省平頂山市。有西周應國貴族墓,發掘出大量文物。
2.南頓應氏。漢代有南頓應氏。南頓,在今河南省項城縣北50里。
3.大田裡應氏:在今芝英一帶。始祖為應詹(289~367),又名斌,字思遠。原籍河南汝南南頓。東晉時隨晉元帝渡江而南,仕至鎮南大將軍,占籍永康,留家於此。應詹有兩個兒子,應誕留居江西宜黃,應玄隨父至婺,留居永康大田裡,即今浙江省永康市芝英鎮一帶。爾後,析居江南各地。東晉建元初,加封天下兵馬都元帥忠國武平王。
4.仙居應氏。浙江省台州市仙居縣下各鎮東部(原下各鄉)、雙廟鄉田市鎮有大量應姓。特別是原下各鄉中心鎮區基本上是應姓的。其都是明朝刑部尚書應大猷(字靜庵)及其兄弟的後代。另外浙江省的永康市及浦江縣也是應姓的聚居地。
5.峽陽應氏。唐僖宗光啟元年(885年),峽陽應氏始祖應世哲從河南光州固始縣隨王審知入閩,定居福建省南平市峽陽鎮,是為峽陽應氏開基之始。歲月滄桑,峽陽應氏繁衍相傳,迄今已至三十二代,子孫人口眾多,其中歷代又有流遷往外,遍布國內各省、市和台灣、香港,及美國、日本、新加坡、加拿大、馬來西亞等國。
6.台州及溫州應氏。在浙江的台州和溫州兩地也有不少應氏居住,其中溫州的蒼南,平陽,洞頭,三縣都有應氏宗族,洞頭應氏於清朝從台州的澤國遷入,至今已經居住八代。
7.關東應氏。祖籍山東省蓬萊市鴨灣。清朝初年,一遷至遼寧瓦房店市長興島;二遷至遼寧省普蘭店市城子坦鎮應家村;三遷至吉林省東豐縣黃河鎮豐源村
【歷史名人】
應曜:漢初,在淮陽山里隱居,不願出來做官。漢高祖派大臣,請他和商山四皓一起到朝廷為官,應曜堅決不去。時人說:商山四皓,不如淮陽一老!
應瑒:字德璉,三國·魏文學家,汝南人,應珣之子。曹操征之為丞相掾,後為五官中郎將文學。曹丕稱其才學足以著書,為“建安七子”之一。著有《應德璉集》。
套用:後周書法家,江南人。善寫細字,微如毛髮,嘗於一錢上寫《心經》:又於一粒芝麻上寫《國泰民安》四字。

應啟霖

應啟霖:蜜岩應氏,本系河南省汝南縣南頓名門望族,唐長慶年間有一位叫應彪的先人來明州(寧波)任刺史,其子孫遂在鄞州區安家落戶,並於八百多年前遷至蜜岩定居。幾百年來,應氏代有才人出,最著名的當推“亨得利”鐘錶的創始人之一應啟霖。
在村中,我們找到了鐘錶眼鏡名店“亨得利”傳人應善棠。眼前這位老“亨得利”,竟是應啟霖的堂弟。
84歲高齡的應老,面色紅潤,戴一副考究的無框眼鏡。無論是容顏氣質,還是言談舉止,都隱隱顯示老人曾經有過一段不平凡的經歷。老人告訴我們,他從15歲開始,便背井離鄉,成為“亨得利”瀋陽店的一員。
從老人的訴說中,我們得知“亨得利”先前開在寧波時命名為“二妙春”,由村人應啟霖、章水長沙潭村(此村造皎口水庫時已淹)的莊鴻皋、舟山的王光祖三人一起創辦。1915年左右,生意興隆的“二妙春”在杭州設立分店,始取名為“亨得利”。接著,應、王、莊三人向上海發展,並在上海奠定了“亨得利”成為鐘錶眼鏡名店的基礎。隨後,聲名鵲起的“亨得利”向其他繁華都市進軍,西南至昆明、成都,西北至西安,東南至廈門,東北至哈爾濱,最多時全國有64家“亨得利”,光瀋陽就有3家連鎖店。不過,在“亨得利”創辦十來年後,年僅48歲的應啟霖在上海英年早逝,“亨得利”遂由其子應美康接手。受應啟霖的影響,蜜岩村先後有50多人走出山村,從事鐘錶行業,其中少數人在“亨得利”羽翼豐滿後,另立門戶。應老介紹後,領著我們來到應啟霖的故居,並在故居前拍照留念。
蜜岩村依山傍水,山林資源豐富,歷史上,村人以種桑養蠶為生。至近代,貝母興起,蠶桑業逐漸衰落,如今已經消失。今天的蜜岩人以貝母、茶葉為主要農業收入,不少村人則走出山村,或工或商。蜜岩入正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向著小康之路邁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