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史

古史

司馬光做《資治通鑑》以後,一時間引起了宋朝士大夫、學者們古史研究的興趣,其中也產生了諸多受《通鑑》的作品。其中位居第一的是蘇轍的《古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史
  • 時間:司馬光做《資治通鑑》以後
  • :六十卷
  • 作者:蘇轍
古籍簡介,四庫提要記載,

古籍簡介

司馬光做《資治通鑑》以後,一時間引起了宋朝士大夫、學者們古史研究的興趣,其中也產生了諸多受《通鑑》的作品。其中位居第一的是蘇轍的《古史》。由於是與司馬光同時代的人物,無法判斷其是否收到《通鑑》的影響,但根據他的年譜,他是在宋徽宗紹聖二年編寫的序文,因此可知此書成書較晚。另外一部書記述他是在許州時編寫的次數,已經是相當晚的事了。此書以批判填補《通鑑》而成。《四庫提要》:“平心而論,史至於司馬遷,猶詩至李杜,書至於鐘王,畫至於顧陸,非可以一枝一節比擬其長短者。轍乃欲點定其書,貽不免於輕妄。”

四庫提要記載

《古史》·六十卷(副都御史黃登賢家藏本)
宋蘇轍撰。轍有《詩傳》,已著錄。轍以司馬遷史記》多不得聖人之意,乃因遷之書,上自伏羲神農,下秦始皇,為《本紀》七、《世家》十六、《列傳》三十七。自謂追錄聖賢之遺意,以明示來世。至於得失成敗之際,亦備論其故。以今考之,如於《三皇紀》增入道家者流。謂黃帝以無為為宗,其書與老子相出入。於《老子傳》附以佛家之說,謂釋氏視老子體道愈遠,而立於世之表。於《孟子傳》謂,孟子學於子思,得其說而漸失之,反稱譽田駢慎到之徒。又謂其為佛家所謂鈍根聲聞者。班固論遷之失,首在先黃老而後六經。轍所更定,烏在其能正遷耶?《朱子語錄》曰:伯恭子約宗太史公之學,某嘗與之痛辨。子由《古史》言馬遷淺陋而不學,疏略而輕信。此二句最中馬遷之失,伯恭極惡之。《古史序》云:“古之帝王,其必為善,如火之必熱,水之必寒。其不為不善,如騶虞之不殺,竊脂之不穀。”此語最好。某嘗問伯恭,此豈馬遷之所及。然子由此語雖好,卻又有病處。如雲帝王之道以無為為宗之類,他只說得個頭勢大,然下面工夫又皆空疏云云。蓋與呂祖謙議論相激,故平日作《雜學辨》以攻轍,此時反為之左袒。然其混合儒、墨之失,亦終不能為之掩也。平心而論,史至於司馬遷,猶詩至於李、杜,書至於锺、王,畫至於顧、陸,非可以一支一節比擬其長短者也。轍乃欲點定其書,殆不免於輕妄。至其糾正補綴,如《史記》載典妻之後, 尚欲殺舜,轍則本《尚書》謂妻舜在瞽瞍允若之後。《史記》載伊尹以負鼎說湯,造父御周穆王見西王母事,轍則刪之。《史記》不載禱雨桑林事,轍則增之。《宋世家》,《史記》贊宋襄公泓之戰為禮讓,轍則貶之。辨《管子》之書為戰國諸子所附益。於《晏子傳》增入晏子處崔之變,知陳氏之與諷諫數事。於宰我則辨其無從叛之事。於子貢則辨其無亂齊之事。又據《左氏傳》為《柳下惠》、《曹子臧》、《吳季札》、《範文子》、《叔向》、《子產》等傳,以補《史記》所未及。《魯連傳》附以《虞卿》,《刺客傳》不載《曹沫》。其去取之間,亦頗為不荀。存與遷書相參考,固亦無不可矣。書中間有附註,以葉大慶《考古質疑》考之,蓋其子遜之所作。舊本不載其名,今附著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