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史書記載
開元十九年,始置
太公尚父廟,以留侯
張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樂之制如文宣。出師命將,發日引辭於廟。仍以古名將十人為十哲配享。天寶六載,詔諸州武舉人上省,先謁
太公廟。乾元元年,太常少卿於休烈奏:“秋享漢祖廟,旁無侍臣,而太公乃以張良配。子房生漢初,佐高祖定天下,時不與太公接。古配食廟庭,皆其佐命;
太公,人臣也,誼無配享。請以張良配漢祖廟。”
上元元年,尊太公為
武成王,祭典與文宣王比,以歷代良將為十哲象坐侍。秦武安君
白起、漢淮陰侯
韓信、蜀丞相
諸葛亮、唐尚書右僕射衛國公
李靖、司空英國公
李勣列於左,漢太子少傅
張良、齊大司馬
田穰苴、吳將軍
孫武、魏西河守
吳起、燕昌國君
樂毅列於右,以良為配。後罷中祀,遂不祭。
沿革
姜太公生於商更丁帝八年八月初三(公元前 1211 年),卒於周康王六年(公元前 1072 年),一共活了139 歲。姜太公死後,返周而葬,葬於文王、武王的陵墓旁。當時周朝規定,姜太公五世之內皆返周而葬,五世之後才能葬於齊地。在唐宋以前,姜太公被歷代皇帝封為"
武聖",唐肅宗封姜太公為"武成王",詔令京城及各州皆設太公廟,以
張良、
韓信、
白起等
七十四位歷朝歷代的名臣名將配享姜尚兩側。
其中有十位被尊為“
十哲”,
其餘六十四位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可憐的白起因坑殺趙卒四十萬,被趙太祖借題發揮清出
武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