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夏官尚書
- 朝代:唐
- 類別:唐官名
- 又稱:兵部尚書
夏官尚書,唐官名。唐武則天光宅元年(684年),改兵部為夏官,兵部尚書為夏官尚書。神龍元年(705年),復原名。...
《周禮》分設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夏官以大司馬為長官,掌軍事,所屬有小司馬、軍司馬、軍將、師帥、旅帥以及虎賁氏、旅賁氏、方相氏、大仆、職...
提拔他為夏官尚書、同鳳閣鸞台三品。不久,唐休璟改任太子右庶子,仍舊參與處理朝政。 [10] 704年(長安四年),宰相韋安石上表彈劾張易之、張昌宗,武則天便命...
建中三年(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並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夏官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朔方大總管王孝傑”。 [18] ...
太后謂休璟曰:“用卿恨晚。”謂諸宰相曰:“休璟練習邊事,卿等十不當一。”長安三年(七0三)七月二十一日,以原官夏官尚書、檢校涼州都督同鳳閣鸞台三品。...
692年(長壽元年),婁師德被召回朝中,擔任夏官侍郎、判尚書事,次年又拜同鳳閣鸞台平章事,成為宰相。 [12] 694年(延載元年),武則天對婁師德道:“軍隊在邊疆,...
《舊唐書 列傳第一百四十九 北狄》:“又令夏官尚書王孝傑、左羽林將軍蘇宏暉領兵七萬以繼之。”孫萬榮以逸待勞 編輯 孫萬榮得到訊息後,詳細地分析了敵情,他...
垂拱初,自夏官尚書遷內史,知夏官事。俄拜文昌右相,封鄧國公。武后擅位,喜符瑞事,群臣爭言之。岑長倩懼,間亦開陳,請改皇嗣為武氏,且為周家儲貳。武...
安石俄又舉奏易之等罪狀,初有敕付安石及夏官尚書唐休璟推問,未竟而事變。四年,出為揚州大都督府長史。 8. 《舊唐書·韋安石傳》:神龍初,征拜刑部尚書。是...
不久,武則天又讓姚崇兼任夏官尚書,同鳳閣鸞台三品。姚崇推辭道:“夏官執掌兵權,臣是相王府屬官,兼任夏官不利於相王。”武則天深以為然,便改任他為春官尚書。...
武后遂遣左威衛大將軍薛懷義、夏官尚書王孝傑等於代北(今山西代縣北)、朔方(治夏州,今內蒙古烏審旗南白城子)等地,加強防禦,以備突厥。萬歲通天元年(696年)九月...
唐右武侯大將軍鄂國公尉遲敬德,右衛武大將軍邢國公蘇定方,右衛武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韓國公張仁亶,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中山公王晙,夏官尚書同中書門下...
武后遂遣左威衛大將軍薛懷義、夏官尚書王孝傑等於代北(今山西代縣北)、朔方(治夏州,今內蒙古烏審旗南白城子)等地,加強防禦,以備突厥。萬歲通天元年(696年)九月...
12、【證聖元年,吐蕃寇洮州,令師德與夏官尚書王孝傑討之,與吐蕃大將論飲陵、贊婆戰於素羅汗山,官軍敗績,師德貶授原州員外司馬。】——《舊唐書·卷九三·...
4. 《舊唐書·張仁願傳》:尋而夏官尚書王孝傑為吐刺軍總管,統眾以御吐蕃,詔仁願往監之。仁願與孝傑不協,因人奏事,稱孝傑軍誣罔之狀。孝傑由是免為庶人...
則天命左豹韜衛大將軍麴崇裕為中軍大總管,夏官尚書岑長倩為後軍大總管,率兵十萬討之,仍令鳳閣侍郎張光輔為諸軍節度。於是制削貞及沖屬籍,改姓虺氏。官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