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古代雕塑》是2014年山東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榮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印度古代雕塑
- 外文名:Ancient Indian Sculpture
- 作者:張榮生
- 語言:簡體中文
- 出版時間:2014年6月1日
- 出版社:山東美術出版社
- 頁數:207 頁
- ISBN:9787533049270
- 開本:32 開
- 品牌:山東美術出版社
- 類型:藝術
《印度古代雕塑》是2014年山東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榮生。
《印度古代雕塑》是2014年山東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榮生。內容簡介 《印度古代雕塑》講述了印度是東方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印度河流域是古代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印度古代雕塑是印度藝術中的瑰寶,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與古希臘羅馬雕塑可以相媲美,並對亞洲以及歐洲的藝術都...
卡季拉豪的雕刻屬於成熟期的印度巴洛克風格。在其每一件石雕中,幾乎都離不開婦女與性的主題。她們的動態、神情極為誇張,看起來體態圓熟性感,雕刻手法也非常熟練。材 料:石 此時期雕塑中出現了較多的"密荼那"愛侶形象,這件雕刻作品便是其中一組。群體人物中大多相互擁抱,身體呈三曲式,表現的是眾多男女恣意...
印度河流域是印度文明的發祥地。以印度河流域發掘出土的哈拉帕和莫亨朱達羅等古城遺址為代表的印度河文明,亦稱哈拉帕文,據推測是印度土著居民達羅毗荼人創造的農耕文化。達羅毗荼人盛行母神、公牛、陽物等生殖崇拜。印度河文明城市遺址出土的母神、祭司、舞女、公牛等小雕像,瘤牛、獨角獸、獸主、菩提樹女神等印章,紅底...
笈多時代以後,佛教在印度本土日益衰微,逐漸被印度教同化,衍變為密宗。在古印度的另一端的孟加拉國,佛教藝術滲入了大量印度教的因素。佛教密家的雕刻,打破笈多時期的古典藝術準則,佛像造型高程式化,動作姿勢誇張,講究更繁瑣迷惑的”手印“;裝飾崇尚纖麗繁褥,大量採用尖拱、火焰等紋樣,孟加拉的這種風格,形成了...
青銅雕像 古代印度是神話之邦,宗教、哲學異常發達。因此印度古代的青銅造像往往是神話的象徵、宗教的偶像和哲學的隱喻,融鑄著諸神之靈。印度青銅造像的傳統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約公元前2500——1500年印度河時代的青銅小雕像《舞女》。公元前9——6世紀相繼興起的婆羅門教(印度教的前身)、佛教、和耆那教,為古代...
印度阿旃陀石窟是印度最重要的佛教石窟,建於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6世紀。保存許多雕像和壁畫,其中壁畫大多畫於五六世紀的笈多王朝時期,是印度古代最優秀的繪畫。阿旃陀石窟的雕塑和壁畫對當時的中國和東南亞的佛教石窟有很大影響。遺址簡介 印度,阿旃陀石窟,文化遺產,1983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阿旃陀石窟位於孟買東北...
但可能是隨著希臘化影響的減弱,後期印度雕塑的神像逐漸透露出神秘主義的詭異氣息,藝術性好象減弱了。——當然這樣浮光掠影的一時觀感還需要通過查閱書籍來確證。藏品細分 藏品分為十大類:史前考古、雕刻藝術與古代錢幣、抄本、碑銘、細密畫、武器、裝飾藝術、人類學、前哥倫布時期藝術、西洋藝術和中亞藝術。中亞古物現...
有名的千柱殿就在此處。千餘根巨大石柱,都被雕刻成圖案不同而構思奇特的藝術品。在高大的廟殿大廳中央矗立著梵天、毗濕奴和濕婆三大神像。馬杜賴一直是達羅毗荼文化的中心,曾有東方的雅典之稱。圖上是南面瞿布羅塔門,它使我們深感印度古代建築的宏偉性和建築與雕塑相結合的個性特色。
古代印度 在古代印度,最受重視且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形式是雕塑。浮雕形式成為寺廟雕刻的主要裝飾手段。作為印度早期佛教藝術的巴爾胡特窣堵波的圍欄浮雕,可謂這一時期的重要作品。以線刻為主的淺浮雕,豐富內容的形象擠滿了畫面,顯示出一種獨特的充實感和獨具匠心的構圖處理。密集緊湊的填充式構圖和一圖數景的連續性...
中國歷史悠久,各個朝代文化不同,雕刻藝術也隨之千姿百態。以下是中國各個時期的佛像特徵:十六國(西晉末年到北魏統一北方期間)這一時期遺留的多為金銅佛像,且大多是青銅佛像。佛像特點 特點有四:一、佛像頭部為束髮式高肉髻,小型佛像以磨光式肉髻居多,並且無發紋;大型佛像多為分綹式,且有分組狀發紋。二、...
7、抽象雕塑:抽象雕塑是根據真人、真事擬定一個虛擬的形狀鑄造出來的。抽象雕塑表達了作者對社會以及人物的理解和表達方式。8、紀念性人物雕塑:紀念性人物雕塑多以歷史偉人或者對國家對人民有貢獻的人為主,多用於城市建設,校園發展等公共場合中。9、佛像人物雕塑:佛像人物雕塑主要以中國、古印度佛教人物為主,多...
約創作於公元5世紀,現收藏於印度新德里國立博物館。這尊《馬土臘佛陀立像》就是當時馬土臘地區最著名的佛像代表作。簡介 《馬土臘佛陀立像》,紅砂石雕像,高217厘米,歷史背景 笈多王朝是古代印度繼孔雀王朝之後的又一個統一的帝國,曾經擁有過發達的國力和高度發達的藝術。笈多王朝的美術在印度美術史上具有重要的...
卡久拉霍神廟可以說是印度所有神廟中人物雕塑最集中的地方,反映了當時的生活場景,譬如舞蹈、奏樂、耕種、戰鬥、梳妝、寫信等日常生活;石刻塑像中最多的是女人,她們大都豐乳肥臀,佩戴著各種首飾,以各種姿勢站立,或在化妝描眉,或在拈花微笑,或在照鏡梳頭,或在手舞足蹈,甚至在挑腳底上的刺。這些線條優美、款款...
桑奇大塔上的雕刻,是古代印度藝術家的獨特創造。西方美術史家常常把這種藝術說成是模仿波斯藝術與希臘藝術的結果。說明 【名稱】攀著芒果樹枝的藥叉女 【類別】雕像、石刻 【年代】公元前1世紀 【原屬】印度 簡介 他們的主要根據是,桑奇石刻上有帶翼獅子與半鷲半獅的怪獸等形象。當然,古代印度藝術與上述兩種...
埃洛拉石窟群建於公元4世紀中葉至11世紀,共34座石窟,坐東面西,白南至北綿亘1500米,逶迤散落在薩雅迪利山的斜坡之上,是古印度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藝術的傑作。埃洛拉石窟群是世界寺廟石雕建築的典範,由十四個部分組成,每一部分均雕刻在玄武岩山壁上,它們既顯示出了精美的寺廟外觀又表現出精巧的寺廟內部結構,...
以古代中印度閻牟那河(今朱木那河)流域的秣菟羅(Mathura)國為代表的佛教雕塑藝術 秣菟羅佛教藝術,以古代中印度閻牟那河(今朱木那河)流域的秣菟羅(Mathura)國為代表的佛教雕塑藝術。340年時,笈多王朝的旃摩多羅領有大部分印度版圖,獎勵發展固有的文學藝術與宗教,吸收犍陀羅佛教藝術,形成新的藝術風格。所雕...
舞王濕婆,青銅,高約98厘米,寬83厘米,創作於約公元十一世紀,現收藏於印度新德里國立博物館。濕婆大神 公元七世紀到公元十六世紀,印度教藝術進入了異常繁盛的時期。印度教有三大主神:梵天、毗濕奴和濕婆,他們和他們的化身大量出現在這一時期的印度雕像作品中,並以濕婆的形象最為常見。典型的濕婆形象有許多種...
印度古代認為雕畫佛像乃是冒瀆神聖之事,故山琦(梵Sa^nchi^ )等之古雕刻,僅止於以佛法、菩提樹、佛足跡等標記象徵佛。其後,隨大乘佛教之興起,佛像之雕刻始盛行,故諸大乘經典中有甚多關於造像因緣及其功德之記載。佛像簡介 佛像是造像數量最多的一類。包括、強巴佛、觀音菩薩、阿彌陀佛等等。廣義概念的佛像...
克久拉霍是印度著名的古代宗教城市遺蹟,尤以印度教廟宇著稱。克久拉霍的寺廟群是中古時期印度教寺廟建築與雕刻的代表,是印度教的藝術之城。簡介 克久拉霍的回溯 公元5世紀之後,外來民族與西印度的土著民互相融合,形成了一個新的尚武民族——拉其普特。其中,有一支拉其普特人在印度的班德勒坎德地區建立了強大...
有名的千柱殿就在此處。千餘根巨大石柱,都被雕刻成圖案不同而構思奇特的藝術品。在高大的廟殿大廳中央矗立著梵天、毗濕奴和濕婆三大神像。馬杜賴一直是達羅毗荼文化的中心,曾有東方的雅典之稱。圖上是南面瞿布羅塔門,它使我們深感印度古代建築的宏偉性和建築與雕塑相結合的個性特色。
二千五百多年前釋迦牟尼在世時,是反對印度社會婆羅門教的偶像崇拜的。在佛教產生後的六百年間,佛教信徒一直遵循釋迦牟尼生前的教訓,不立偶像崇拜。在印度史上,直到公元一世紀前,並未見有佛的雕塑像和繪畫像出現。在阿育王時代(公元前二七二-前二三二年)建造的佛陀伽耶之摩訶菩提寺中,雖然可以見到不少雕塑...
觀音菩薩石雕像在古代的發展歷史是;隋唐時期是中國佛教石雕的鼎盛期,來往於印度與中國的高僧絡繹不絕,他們攜來的經書與石雕佛像豐富著觀音的生命形象,觀音逐漸成為百姓心目中的慈悲女神,“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成了當時國人信仰的寫照。石雕觀音像是近幾年曲陽石雕熱銷產品中的一種,因為石雕觀音象徵著智慧、...
在公園的盡頭有一座古城堡,下面有露天劇場,在觀眾席和舞台之間,有一條清澈的小溪潺潺流過。然而,這裡的一切建築和人物,包括迴廊曲徑、亭台樓閣和帝王宮殿,以及國王王后、宮娥侍從等,全部是用石頭、廢瓷、鐵片等物雕塑而成,一個個造型逼真,神態生動。這座公園是非凡的想像力和傑出的智慧、艱苦的勞動創造的...
前伊斯蘭時代 具有印度文化風格巴格拉姆雕塑 玄奘繼續拜訪了當年希臘化王國和貴霜帝國時期的各種遺蹟。比如迦膩色迦王修建的寺院 。在失去強大君主庇護後,犍陀羅的佛法逐漸衰敗,外道橫行,各種印度教的分支開始北上推進到犍陀羅地區。可這裡依舊有儀軌正宗的佛事活動,受到希臘化文化影響的建築和神廟遺址如夢似幻。但...
該層位除了上述佛教建築之外,其庭院內還有雙頭鷹神殿遺蹟,融合了西方古典、印度以及當地建築的風格。貴霜時期的佛塔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方形佛塔取代圓形佛塔開始流行;寺院中出現廚房,建築多由半方石砌築,寺院中有田地。佛教造像藝術此時突然出現了人格化形象,首次出現了雕刻的佛陀形象。佛陀形象在開始時表現為畫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