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通

一卡通

一卡通智慧卡的一種常見稱呼,有一些智慧卡被稱為一卡通,具體請參加正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卡通
  • 外文名:all-purpose card
  • 特點:信息共享、集中控制
  • 組成:卡片、器具、上位管理軟體
簡介,智慧卡,歷史,組成,參數,分類,依電源分類,依數據傳輸方式分類,目前主要套用在,運作,晶片提供商,相關標準,參見,

簡介

一卡通智慧卡的一種常見稱呼,有以下一些智慧卡被稱為一卡通:
此外,“一卡通”還常被一些網站用作充值卡的名稱,如駿網一卡通、網易充值一卡通等等。在中國的一些大學內,亦有使用“一卡通”作為校園內通行的電子錢包的稱呼。

智慧卡

智慧卡(英語:Smart card或IC Card),又稱智慧卡聰明卡積體電路卡IC卡,是指貼上或嵌有積體電路晶片的一種攜帶型卡片塑膠。卡片包含了微處理器I/O接口存儲器,提供了數據運算訪問控制存儲功能,卡片的大小、接點定義目前是由ISO規範統一,主要規範在ISO7810中。常見的有電話IC卡、身份IC卡,以及一些交通票證和存儲卡。

歷史

智慧卡是一種外形與信用卡一樣,卡上含有一個匹配ISO標準的積體電路晶片卡片,又稱“積體電路卡”、智慧卡,英文名稱“Integrated Circuit Card”或“Smart card”,是法國人羅蘭·莫雷諾於1974年發明的,將具有存儲加密及數據處理能力的積體電路晶片模組封裝於和信用卡尺寸一樣大小的塑膠片基中,便構成了IC卡。法國布爾計算機公司於1976年首先製成IC卡產品,並開始套用在各個領域。

組成

  • 基片:ABS、PVC、PET、PC、現在多為聚氯乙烯材質,也有塑膠或是紙制
  • 接觸面:金屬材質,一般為銅製薄片,積體電路的輸入輸出端連結到大的接觸面上,這樣便於讀寫器的操作,大的接觸面也有助於延長卡片使用壽命;觸點一般有8個(C1 C2 C3 C4 C5 C6 C7 C8, C4和C8設計為將來保留用),但由於歷史原因有的智慧卡設計成6個觸點(C1 C2 C3 C5 C6 C7)。另外,C6原來設計為對EEPROM供電,但因後來EEPROM所需的程式電壓(Programming Voltage)由晶片內直接控制,所以C6通常也就不再使用了。
  • 集成晶片:通常非常薄,在0.5mm以內,直徑大約1/4厘米,一般成圓形,方形的也有,內部晶片一般有CPURAMROMEPROM

參數

智慧卡與IRD電壓分別有3V, 5V ±10%,即2.7V至5.5V。GSM智慧卡也是5V,但手機內部其他部件都是3V,所以和智慧卡有個額外的電壓轉換部件。

分類

依電源分類

  • 主動卡(Active card)-內含供電設備(電池),甚至有顯示屏鍵盤
  • 被動卡(Passive card)-由外部提供電源。

依數據傳輸方式分類

  • 接觸式(Contact card)讀寫需要IO線路接觸。
  • 非接觸式(Contactless card)使用射頻紅外線感應電動勢、非IO線路接觸,(非接觸技術類似RFID技術)。
  • 混合式(Hybrid-card或Combi-card)同時擁有接觸與非接觸接口。

目前主要套用在

  • 身份辨識-運用內含微計算機系統對數據進行數學運算,確認其唯一性。
  • 點數計算-內置計數器(counter)替代成貨幣、紅利點數、等,數字型的數據。

運作

卡片內部運作除了硬體之外還有其軟體,通常會需要一個核心COS(Chip Operating System)提供服務,其內部軟體系統架構如下:硬體→ COS → AP(Application)
有些COS可以提供Java語言的服務,產生一個分支稱為Java Card。Visa國際組織因此利用Java語言,發展出Visa OpenPlatform之卡片,後來則改稱為Global Platform。MasterCard國際組織則支持另一個MULTOS(MULTti Operating System)平台。不管是Global Platform或是MULTOS,套用服務提供者可以隨時在此兩者平台上開發新的應用程式單元(Applet)去運行特定的功能,不必再經過Mask開發之過程,大大減少了開發的費用與時間。

晶片提供商

參考廠商:
  1. NXP Semiconductor
  2. ATMEL
  3. MicroChip
  4. Infineon
  5. STMicroelectronics
  6. Samsung Electronics

相關標準

  • ISO 7816(接觸式智慧卡,規定了規格/電氣特性/通訊協定/部件等各方面)
  • ISO/IEC 14443(非接觸式智慧卡)

參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