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結集是一件佛教史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印度佛教結集
- 類別:佛教史事
印度佛教結集是一件佛教史事。
印度佛教結集是一件佛教史事。結集(梵文Sangiti)即釋迦滅度後,弟子們舉行集會,對口傳的佛教經、律進行會誦、甄別、審定,最後用文字確定下來,成為經典。綜合南傳和北傳佛教史料,可以認為,印度佛教史上先後共有四次結集。詳...
印度佛教的滅沒(佛滅後1400~1637年;A.D.1013~1250)佛陀生平略說 佛教的啟教者是 釋迦牟尼(Sākyamuni),「釋迦」是出身部族的名稱,有「能」、「勇」的意思,「牟尼」是聖人之意,而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聖人」,又被後世尊稱為 佛陀(Buddha),意指「已經覺悟的人」。佛陀原名為悉達多(巴利文:...
佛教三結集是指佛祖釋迦牟尼圓寂後,他的弟子及信徒們為整理其教言,先後舉行過的三次集會。佛教史上稱之為“三結集”。釋迦牟尼圓寂之第二年,其第一大弟子慶喜修成阿羅漢,在王舍城請阿閣世王作施主,由他召集那些能記憶有佛祖以往教法且獲得不忘總持的羅漢,讓他們背誦,當眾記錄,去其偽說,保留真法,...
印度佛教聖地是指在印度境內的,釋迦牟尼佛當年出生、修道、講法、涅槃的地方,以及在佛教的發展過程具有重要影響力和歷史地位的地方。分類 印度佛教聖地可以簡單總結為三類,第一類,四大聖地;第二類,八大聖地;第三類其他聖地。第一類 四大聖地 1、出 生——藍毗尼園:2500多年前佛陀出生時的腳印和沐浴的聖池;...
第二次結集,佛教史事。據南傳史料載,佛滅百年左右,古印度東部跋耆族比丘提出十條新戒律,以耶舍為首的諸長老比丘為此在毗舍離城召集700比丘,重新審定戒律,確定十事非法,此為第二次結集,又名七百結集。十事即:1、角鹽淨,食鹽可以貯在角器中,供日後食用;2、二指淨,比丘原定正午前進食,但如日影偏...
當時所集論藏的解釋即現存之《大毗婆沙論》,故又稱之為‘婆沙結集’。此次結集,載於《阿毗曇毗婆沙論》序、《婆藪槃豆法師傳》、《三論玄義》、《大唐西域記》卷三、《大毗婆沙論》卷二百、《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二等書,然而印度諸論及南傳佛典皆未記載。另外,南傳佛教將十九世紀在斯里蘭卡舉行的...
隨著印度政治和社會經濟的變化,婆羅門教和佛教相互影響,同時,佛教傳入各地後,為了適應當地的情況,也有所變化,因此,在佛教中出現了分派現象。佛教的分裂一般認為是在佛陀逝世後 100年左右的第二結集,即毗舍梨結集時,最初分為上座部和大眾部兩派,以後又從這兩個根本部中分裂出18部(根據南傳佛教的說法)或20部...
14、經典結集——佛教第一次經典結集之七葉窟,五百大阿羅漢結集之山洞。15、雞足山——祖師迦葉尊者入定在此山中,等候彌勒菩薩下生傳授佛陀衣缽。16、恆河——最古老的的城市瓦拉納西(6000多年歷史),觀賞世界最美麗的日出—恆河日出,迎請佛教最重要的聖物佛陀舍利所化的恆河沙(金剛沙),印度教沐浴與焰口聖地 1...
由於他在介紹和弘揚印度佛學方面的傑出成就,被譽為“玄奘以來第—人”。圖書目錄 自 序 第一章 印度佛教流變概觀 第二章 釋尊略傳 第三章 佛理要略 第四章 聖典之結集 第五章 阿恕迦王與佛教 第六章 學派之分裂 第七章 阿毗達磨之發達 第八章 學派思想泛論 第九章 中印之法難 第十章 南北朝...
)百萬頌。二者比較,前者較為可信。2、南傳佛教據《大史》等載,公元前1世紀在斯里蘭卡阿盧寺舉行500比丘結集,共同審校了律、經、論三藏的巴利原文及其經傳,並將其全部刻寫在貝葉上,歷3年又3個月而成。這次活動被認為是繼印度佛教三次三藏結集之後的第四次結集活動,保存和推動了巴利語佛教的發展。
印順法師博通三藏,造詣精深,一生講學不輟,著述宏富,撰寫、編纂作品四十餘種,計八百萬言,陸續結集為《妙雲集》(24冊)、《華雨集》(5冊)等,其學術水準備受海內外佛教界、學術界推崇。1973年,日本大正大學因印順法師《中國禪宗史》一書的創見而特別授予他文學博士學位。由於他在介紹和弘揚印度佛學方面的...
14、經典結集——佛教第一次經典結集之七葉窟,五百大阿羅漢結集之山洞。15、雞足山——祖師迦葉尊者入定在此山中,等候彌勒菩薩下生傳授佛陀衣缽。16、恆河——最古老的的城市瓦拉納西(6000多年歷史),觀賞世界最美麗的日出—恆河日出,迎請佛教最重要的聖物佛陀舍利所化的恆河沙(金剛沙),印度教沐浴與焰口聖地 1...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選集:印度佛教論集》是2010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釋印順。內容簡介 本書匯集了印順法師有關印度佛教的精彩論述,內容涉及印度佛教史上一些關鍵性問題,如:破僧、佛滅紀年、結集、教難;印度佛教史上的重要人物,如阿難、龍樹、世親;以及印度佛教的流變等關乎佛教發展的重要問題。本書目錄...
佛教傳入藏地,是在佛滅一千一百年左右,一直到一千六百年,也就是說,藏傳佛教(實際為喇嘛教)開始傳播的時候,相當於中國的唐代。那個時候已經佛滅一千多年了,在印度本土的佛教已經發展成大乘密教。所以藏傳佛教帶有很濃厚的密教色彩,崇尚念咒、火供、護摩等等,這些都反映了印度佛教發展到晚期階段的情形。當時的...
大眾部印度早期佛教派別,後世大乘佛教的先驅。最初起源於佛陀圓寂之後後約一百年的西元前4世紀,起初因“十事非法之爭”而與上座部產生分歧,但未決裂。後於“阿育王”時期,因“大天五事”與上座部徹底公開決裂。據史傳所載;現傳大乘佛法皆淵源於大眾部教法。佛滅後眾弟子在王舍城外靈鷲山七葉窟內外結集經典,在...
羅荼、信度(西印度國名)則少兼三部。乃正量尤多。北方皆全有部。時逢大眾。南面則鹹遵上座。餘部少存。東裔諸國雜行四部。師子洲並皆上座。而大眾斥焉。然南海諸洲有十餘國。純唯根本有部。正量時欽。近日已來。少兼餘二。漢譯《舍利弗問經》也對部派分化有所記載。現代佛學 因為印度佛教在史料上的...
14、經典結集——佛教第一次經典結集之七葉窟,五百大阿羅漢結集之山洞。15、雞足山——祖師迦葉尊者入定在此山中,等候彌勒菩薩下生傳授佛陀衣缽。16、恆河——最古老的的城市瓦拉納西(6000多年歷史),觀賞世界最美麗的日出—恆河日出,迎請佛教最重要的聖物佛陀舍利所化的恆河沙(金剛沙),印度教沐浴與焰口聖地 1...
14、經典結集——佛教第一次經典結集之七葉窟,五百大阿羅漢結集之山洞。15、雞足山——祖師迦葉尊者入定在此山中,等候彌勒菩薩下生傳授佛陀衣缽。16、恆河——最古老的的城市瓦拉納西(6000多年歷史),觀賞世界最美麗的日出—恆河日出,迎請佛教最重要的聖物佛陀舍利所化的恆河沙(金剛沙),印度教沐浴與焰口聖地 1...
包括部派佛教的分裂(教團的成立、比丘生活方式、戒律體系與僧伽)及主要學說(第一次結集、第二次結集、部派的發展)、小乘流行時的佛教、大乘佛教鼎盛和衰微時期的佛教及其思想體系,以及印度佛教最後-個時期:密教化了的佛教等等。圖書目錄 第一章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及其弟子 一、出家之前的釋迦牟尼 二、成道之後...
自治傾向,各種形式的共同活動顯示新的動力,有可能是從佛教身份的權威抵制以及它的平等教義對種姓制度批判的示範作用而來。並於佛教典籍結集的方法,我們需要一種說明。在此方法中,這些古代事情的典範,就已經實行了代議自治制度了。許多人會感到驚奇,在二千五百多年以前,印度的佛教結集,就初步實行了我們現在的議會...
國都華氏城是當時印度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北印度各地客商雲集之地。阿育王是佛教的大保護者,佛教徒有名的華氏城結集就在其首都舉行。公元前185年,華友(Pus!pamitra)推翻孔雀王朝,建立了巽伽(S/un%ga)王朝(185~739B.C.)。此後還出現了一個短促的甘婆(Ka^n!va)王朝(73~289B.C.)。在巽伽...
國都華氏城是當時印度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北印度各地客商雲集之地。阿育王是佛教的大保護者,佛教徒有名的華氏城結集就在其首都舉行。公元前185年,華友(Pus!pamitra)推翻孔雀王朝,建立了巽伽(S/un%ga)王朝(185~739B.C.)。此後還出現了一個短促的甘婆(Ka^n!va)王朝(73~289B.C.)。在巽伽...
佛陀一生多半在摩揭陀:佛教史上的王舍城結集,華氏城結集,都在摩揭陀,因此摩揭陀是印度重要佛教聖地之一。歷史背景 吠陀時代 早期吠陀文化時代,摩揭陀尚被視為落後地區。摩揭陀的早期王朝世系均不可考,雖然往世書中保留了一份極不可信的王表;史詩《摩訶婆羅多》中,摩揭陀國王妖連也曾作為一個強大的...
吠陀,意為明、知識,它是印度最古老的文獻材料和文體形式,主要文體是讚美詩、祈禱文和咒語,是印度人世代口口相傳、長年累月結集而成的。 “吠陀”的意思是“知識”“啟示”的意思。"吠陀"用古梵文寫成,是印度宗教﹑哲學及文學之基礎。分類 它包括很多具體的經典,通常的說法包括“四吠陀”,分別是:①《梨...
◎附︰印順《印度之佛教》第四章(摘錄)佛元百年間,佛弟子傳持不絕,聖教之化力日張。自波吒利弗城(或譯:波利、波多、波多羅弗、波羅離子),沿恆河西上,經拘舍彌、摩偷羅,而西北及於印度河流域,西南達德乾高原。東方則毗舍離之佛教日盛,與波吒利隔河相望,形成東西兩系焉。當第一結集,眾意已未能...
十六大國的地理位置,經過考證和考古發現,證實其中15個分布在印度河-恆河平原,1個在德乾高原。漢傳佛教各種典籍記載的十六大國名稱不盡相同,這主要是因為原始記錄的語言有梵語、巴利語等,其發音即有不同,再加上漢語的注音也由翻譯者的發音和習慣影響,所以出現差異不足為怪。現以佛教典籍《長阿含經》卷五為...
之後,摩揭陀國為了適應國家擴張的需要,再次遷都至華氏城。定都華氏城後,王舍城逐漸荒廢。新王舍城的遺址,今在印度國比哈爾邦那蘭達縣拉傑吉爾鎮(現有遺址園區,地理坐標:東經85.42度,北緯25.03度)。王舍城是佛祖釋迦牟尼長期居住修行的地方,佛陀逝世後,在王舍城舉行了第一次佛教結集,因此是佛教聖地之一。名稱...
指錫蘭上座部所傳的巴利語系佛教典籍。阿育王統治印度時(西元前三世紀),除結集佛教聖典(第三次)外,並遣王子摩哂陀等將佛教傳入錫蘭(今斯里蘭卡)。至西元前一世紀,錫蘭人為保存聖教,舉行第四次結集,將歷來口傳心受的佛典第一次用僧伽羅文字刻寫在銅片和貝葉上。到西元五世紀,覺音(Bud-dhaghos!a)...
毗舍離城的遺址今在印度比哈爾邦瓦伊沙利(Vaishali)縣。跋闍國是離車族人的居住地,由8個部落組成共和體制,全族信奉佛教,是八王分佛舍利的國家之一,因此在佛教典籍中記述頗多。毗舍離城是當時印度次大陸的八大商業城市之一,為恆河中游的交通中心,為摩竭提國都城王舍城與僑薩羅國(憍薩羅國)都城舍衛城(Sravasti...
由耆那教之聖典綜觀其教理特徵,概屬於一種出家解脫主義之宗教,蓋此類思想早已流行於雅利安人入侵以前之印度,而與佛教同出一源,然其後之教理髮展迥異於佛教者乃在承認‘自我為永遠之存在者’,佛教則不僅否認自我之存在,更反對‘永遠存在’之概念。此外,耆那教以斷食等之苦行為解脫輪迴之要法,承認微細生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