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卡文迪許實驗室
- 外文名:Cavendish Laboratory
- 創立:1871年
- 來自:英國劍橋大學的物理實驗室
- 建立人: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
卡文迪許實驗室是英國劍橋大學的物理實驗室。卡文迪許實驗室舊址入口實際上就是它的物理系。劍橋大學建於1209年,歷史悠久,與牛津大學同為英國的最高學府。劍橋...
亨利·卡文迪許(Henry Cavendish,1731年10月10日——1810年2月24日),英國化學家、物理學家。1731年10月10日生於撒丁王國尼斯。1742—1748年在海克納學校讀書。...
最早的現代物理實驗室是英國的卡文迪許實驗室,不少人以為這個實驗室是著名的英國科學家、引力常數的確定者、確定水的組成並發現氫氣的亨利·卡文迪許建造的,其實...
他還擔任了第一屆卡文迪許實驗物理學教授,實際上就是實驗室主任或物理系主任,直至1879年因病去世(年僅四十八歲)。在他的主持下,卡文迪許實驗室開展了教學和...
卡文迪什,英國物理學家和化學家,擔任過英國皇家學會會員等,從事科學研究,其重大貢獻是建立電勢概念、測量萬有引力扭秤實驗等。...
該實驗室對整個實驗物理熱能學的發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眾多著名科學家都曾在該實驗室工作過。卡文迪許實驗室甚至被譽為“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搖籃”。作為該實驗...
最重要的成就是1953年在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與詹姆斯·沃森共同發現了脫氧核糖核酸(DNA)的雙螺旋結構。二人也因此與莫里斯·威爾金斯共同獲得了1962年的諾貝爾生理...
卡文迪許實驗室麥克斯韋的另一項重要工作是籌建了劍橋大學的第一個物理實驗室——著名的卡文迪許實驗室。該實驗室對整個實驗物理學的發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
約瑟夫·約翰·湯姆遜(Thomson,Joseph John;1856年—1940年),英國物理學家,電子的發現者。約瑟夫·約翰·湯姆遜是第三任卡文迪許實驗室主任,以其對電子和同位素的...
金一政,男,1982年10月生,2002年於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獲學士學位,博士研究生畢業於英國薩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2006年3月加入劍橋大學卡文迪許...
孫寶全,1997年獲得青島科技大學理學學士學位;2002年獲得清華大學理學博士學位。2002年起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博士後,2007年起美國洛斯安洛莫斯國家實驗室助理研究...
1924—1925年,顏任光休假出國訪問一年,曾在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參觀學習,E.盧瑟福(Rutherford)當時正在該實驗室從事γ粒子轟擊氮核實驗。這次出國,使他最為...
隨後去英國學習,先在劍橋J.J.湯姆孫主持的卡文迪許實驗室,幾個月後轉赴曼徹斯特,參加了曼徹斯特大學以E.盧瑟福為首的科學集體,從此和盧瑟福建立了長期的密切關係...
約瑟夫·約翰·湯姆遜(Thomson Joseph John),這位英國物理學界的泰斗,28歲擔任卡文迪許實驗室教授,41歲發現電子,50歲榮獲諾貝爾物理獎,在他59歲時當選為英國皇家學...
2003至2006年先後在德國波恩大學和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等國際著名研究機構工作,並分別任教授助理和超快光譜學實驗室負責人。2006年10月回國到北京工業大學...
1931年(民國二十年秋,到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與原子核大師盧瑟福(E.Rutherford)一起工作。 [9] 同年底回國後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邊教書、邊用蓋革...
卡文迪許實驗室 (Cavendish laboratory)即英國劍橋大學的物理學系。籌建於1871年,是世界上最有聲望的物理學研究和教育的中心之一;對近100年來物理學的發展起過...
戰爭結束後,他重新回到卡文迪許實驗室。1920年,阿斯頓成為劍橋大學三一學院院士,此後一直在劍橋居住。1921年,阿斯頓當選皇家學會會士,次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以及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