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點美圖,自然地理,位置境域,形成演變,地形地貌,氣候特點,水文特徵,湖區水系,上遊河流,下遊河流,湖區物產,魚類資源,浮游生物,蘆葦,鳥類,環境問題,湖泊萎縮,水體污染,土壤漬化,人文歷史,治理開發,環境治理,旅遊開發,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博斯騰湖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天山南麓、
焉耆盆地東南部的博湖縣境內,介於東經86°40′~87°25′,北緯41°56′~42°14′之間;水面東西長55公里,南北寬25公里,水域面積最高達1646平方公里;2014年,該湖湖面面積800多平方公里。
形成演變
博斯騰湖所在的焉耆盆地屬南天山造山帶中的山間斷陷盆地,地質歷史上曾是塔里木古老地塊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的形成演化歷史可追溯到距今8億年左右的前
震旦紀。距今250萬年左右的新
第三紀末開始的新構造運動,使該區發生大規模差異性升降,博斯騰湖南緣的老斷裂和北緣的新斷裂活動強烈,斷裂之間的博斯騰湖地區開始強烈沉降,博斯騰湖上游的
開都河也因大尤魯都斯盆地和焉耆盆地的沉降、兩盆地之間準平原的抬升而強烈下切,形成了長達50千米的開都河大峽谷,加上開都河源頭地區的山體已大多抬升到雪線以上,使大氣降水以粒雪凍的形式貯存起來,並長年源源不斷地向博斯騰湖供水,博斯騰湖才得以真正形成。
地形地貌
博斯騰湖流域地處封閉的山間盆地——焉耆盆地,地形總趨勢北高南低,自山前向博斯騰湖依次為山前洪積沖積傾斜平原、開都河三角洲和博斯騰湖盆地。博斯騰湖南邊和北邊海拔較高,受湖泊水位變化影響較小,而西側和東側,對湖泊水位變化回響明顯,也就是說博斯騰湖西側和東側地勢平坦更容易受到湖泊水位變化的影響,而南側和北側因為地勢較高,受湖泊水位影響較小。
氣候特點
●總體情況
博斯騰湖地處中緯度地區、中國距離海洋最遠的省份——新疆,湖濱濕地因受博斯騰湖水域的調節,形成了春季氣候多變,夏季乾旱炎熱,秋季降溫迅速,冬季嚴寒的典型大陸性荒漠氣候,也是南北疆氣候的過渡帶。由於受到阿爾泰山、天山和崑崙山山脈以及帕米爾和青藏高原阻擋,使得海洋氣流無法順利的到達該湖區,因此形成了氣溫年差較大,蒸發量大,乾燥少雨的氣候。
●數據統計
博斯騰湖湖濱帶年均氣溫8.2~11.5℃,1月份平均氣溫-7.8~-12.3℃,7月份平均氣溫22.9~26.0℃,最高氣溫極端值達37.1~40.0℃,最低氣溫極端值達-25.3~-31.6℃,無霜期平均為175.8~211.3d,日最高氣溫≥35℃的天數僅有0.1~4.3天,日最低氣溫≤﹣20℃的天數也僅有0.1~1.9天。年平均相對溫度45~56%,年降水量47.7~68.1毫米,且80%以上的降水集中在5~9月,年無降水日數最長達158~190天,年蒸發量1880.0~2785.8毫米。全年平均風速1.1~2.7米/s,大風日數26.3~40.9天,日照時數3008.4~3130.6小時。
水文特徵
博斯騰湖流域徑流量、水位、降水量及蒸發量等要素月際變化顯著;大山口徑流量與博斯騰湖降水量均主要集中在夏季,分別占總量的44.82%、56.07%,四季變化分明;博斯騰湖蒸發量主要集中在春夏兩季,分別占總量的33.85%、44.04%;徑流量與水位的年際變化較大,水位呈現出下降—上升—下降的趨勢;降水量較少,年際變化不大,蒸發量較大,呈波動上升趨勢。降水量對蒸發量有抑制作用,開都河源區降水量是開都河徑流量的主要補給水源;博斯騰湖水位變化受氣候和人類活動影響,氣候通過調節溫度和降水量來改變徑流量間接影響水位變化,人類活動主要通過土地開墾、跨流域引水和下游水量分配來影響水位。
●流量
1958~2009年期間,博斯騰湖大湖區入湖總水量14.23×108立方米/年,其中河流水量5.24~35.46×108立方米/年(年均13.49×108立方米/年),約占總水量的94.80%;降水補給0.19~1.59×108立方米/年(年均0.74×108立方米/年),約占5.20%;出湖總水量14.58×108立方米/年,其中大湖輸出水量1.37~13.61×108立方米/年(年均5.88×108立方米/年),占總水量的39.58%;湖面蒸發量5.94~11.66×108立方米/年(年均8.70×108立方米/年),約占60.42%;湖區蓄水量增量-8.97~7.74×108立方米/年(年均-0.74×108立方米/年),殘差水量(農渠排水和地下水)-5.62~16.96×108立方米/年(年均0.39×108立方米/年),僅占入湖河流水量的2.89%。
●水位
博斯騰湖水位變化可劃分為四個階段:
(1)波浪式下降階段(1955~1987年),博斯騰湖平均水位自1955年的1048.42厘米下降到1987的1044.95厘米,下降幅度達3.47厘米,以10.8厘米/年的速率下降。
(2)急劇上升階段(1987~2002年),在這個時期,博斯騰湖平均水位從1987年的1044.95厘米上升到2002年的1048.62厘米,15年內,平均水位變化幅度為3.77厘米,以25.1米/厘米的速度上升,是(1)時期水位變化速率的2.32倍;以博斯騰湖最低—最高水位來計算變化幅度,則在這一時期內,水位上升4.68厘米,水位上升速率為31.2米/厘米,可見此時期,博斯騰湖水位變化迅猛。
(3)迅速下降階段(2002~2010年),博斯騰湖水位在2002年達到歷史最高水位後,轉而呈現迅速下降的態勢,自2002年到2010年8年間,博斯騰湖平均水位下降了2.87厘米,平均每年下降35.9厘米,與(1)時段相比,同是水位下降,但是速率比(1)階段快了3.31倍,與(2)階段相比,水位上升的速率也要小於這一時段的10.8厘米米/年。
故博斯騰湖水位年內變化幅度有較大差異,從0.2厘米~1.24厘米不等,多年平均變化幅度為0.59厘米,2002年是博湖平均水位最高的一年,而同年,年內變化幅度也達到最高,為1.24厘米。
●泥沙
湖床沉積的深厚淤泥及厚達數百米的
第四紀結構,是博湖長期泥沙淤積的見證,泥沙主要來自開都河及北部各小河的洪水所挾帶;其次,為來自空中的塵土。在久遠年代中,開都河平均每年約有110萬噸泥沙人湖;1972~2002年的近三十年里,因部分泥沙引入灌區,入湖量已減至約70萬噸,並隨水量的比例相繼進人大湖和小湖群。由於大湖水流速很小,泥沙大都沉澱在湖底,並有部分鹽分被泥沙膠結沉降,從而造成博湖湖床抬高的趨勢。小湖群的水量中含有少量泥沙,解放一渠的輸水量亦有較多的泥沙,它們一併注人孔雀河,使該河的含沙量有所增加。
●水溫
博斯騰湖水溫度較同緯度、同高程的河水溫度略高,大湖較小湖4~10月水溫低1~3.5℃,其他各月大湖水溫稍高,水溫與氣溫有良好的關係。
●冰情
冰情主要受氣溫、水質、風力和風向等因素的影響。由於博斯騰湖位於冷空氣下沉集聚,且水體相對靜止,故較河流初冰及封凍略早。最早初冰為10月17日,最晚融冰4月1日;最早封凍11月18日,最晚封凍1月4日;最早解凍2月1日,最晚解凍4月11日;多年平均封凍天數97天,湖心最大冰厚0.73米。
湖區水系
上遊河流
博斯騰湖是焉耆盆地大小河流的匯集地,盆地集水面積約為2.7×10
4平方千米,進入
盆地的地表總徑流量為40×10
8立方米,由於流域自然地理條件的差異,從盆地四周進入的水量不同,84.7%的水來自開都河,其餘則來自天上南坡的烏拉斯台河、黃水溝、清水河、曲惠溝和烏什塔拉河等小河。
●開都河
開都河是焉耆盆地中最大的河流,集水面積大,水量較足,發源於天山中部的依連哈比爾尕山和艾爾賓山,主源為扎格斯台河和哈爾尕提溝,向西流經小尤爾都斯盆地,然後轉折經過大尤爾都斯盆地,匯納數十條溪溝,穿過峽谷地帶,至和靜縣查乾塞爾以下,與烏拉斯台河匯合,全長560千米,流域面積2.2×10
4立方米,是唯一能常年補給博斯騰湖的河流,其下游分為東西兩支,東支匯入博斯騰湖大。
●黃水溝
黃水溝發源於天山,全長175千米,匯水面積5000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徑流量為2.65×108立方米,是焉耆盆地第二大入湖河流,因建有黃水溝分水閘,其東支進入大湖區,西支導入開都河在下泄至大湖。黃水溝發揮著灌溉、農田排水和調洪、分水的作用。
●清水河
清水河發源於天山,全長60.2千米,匯水面積101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徑流量1.05×108立方米,是焉耆盆地第三大入湖河流。除汛期有部分徑流入湖外,主要用於灌溉。
下遊河流
孔雀河是罕見的無支流水系,其唯一源頭來自博斯騰湖,同時也是博斯騰湖唯一的下遊河流,其從湖的西部溢出,穿鐵門關峽谷流經庫爾勒市。孔雀河全長785千米,河水一年四季不斷流,基本為一條人工調控河流,年徑流量11×10
8立方米,常年流量穩定。流經庫爾勒、尉犁縣,終點為羅布泊,後因農業發展,在流經大西海子水庫之後便季節性斷流。
湖區物產
魚類資源
1971年以前,博斯騰湖魚類組成比較簡單,只有幾種魚類,其中以
扁吻魚(大頭魚)和
塔里木裂腹魚(尖嘴魚)為主。從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先後進行多次引種,把
長江流域和北疆
額爾齊斯河的許多經濟魚類引進博斯騰湖;1992年,全湖已有24種魚類,經濟魚類有
草魚、
青魚、
鱗魚、
縮、團頭舫、三魚舫、
黃尾密鯝、
細鱗斜頜鯝、
鱖魚、
鯉、
鯽、
赤鱸、塔里木裂腹魚、西伯利亞斜齒鯿、東方真鯿、貝加爾雅羅魚、日本河內娜共18種。隨著魚類引種工作的發展,漁獲物的組成和魚產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魚年產量從20世紀60-70年代的1000噸上升到1992年的2000噸左右,漁獲物的組成從以尖嘴魚為主變化到以鯽、
赤鱸、貝加爾
雅羅魚為主。至2015年,博斯騰湖共有魚類30餘種,主要有
草魚、鯉魚、
鰱魚等,較出名的為赤鱸,也就是俗稱的
五道黑。
浮游生物
●浮游植物
1977年~1983年,博斯騰湖均以甲藻和硅藻占首位,
蘭藻、
綠藻數量很少,只在夏季高溫時蘭藻門的微囊藻占一定的數量,可影響到部分水域,使湖水變色。1987年,蘭、綠藻的比例上升,硅藻的比例相應下降,優勢種為蘭藻、甲藻。1987年~1989年,主要以綠藻、蘭藻、甲藻為優勢種,特別是綠藻門的駢胞藻在春、夏季占優勢,為總藻量的23%~73%。蘭藻門的
微囊藻在8~10月隨著溫度的升高,數量由每升幾十個增加到上千個,在部分湖面上出現少量條狀“
水華”。甲藻門的生物量也占一定的比例。至2015年,具不完全統計,博斯騰湖中有浮游植物127種,其中硅藻門最多,達45種,綠藻門次之,有41種。
●浮遊動物
1977年5~6月,博斯騰湖浮遊動物平均數量最高,達到2575.85個/升,1983年9月又趨於下降,月平均只有136個/升,以後又逐年上升。優勢種由1977年的甲殼類、輪蟲類轉變為原生動物、輪蟲為主,其個體數也大大的超過了甲殼類,兩者占中污帶的種類較多,還出現了少量的
耐污種。至2015年,博斯騰湖浮遊動物有83種,其中原生動物最多27種,輪蟲次之42種。
蘆葦
博斯騰湖沼澤
蘆葦生長茂密,是中國四大集中產葦區之一。其發展歷史也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20世紀60~90年代,隨著水域面積的縮小和水環境惡化,博斯騰湖湖濱濕地面積銳減,蘆葦長勢不斷衰退。蘆葦濕地面積由1958年的558平方千米下降到1998年的300平方千米左右,面積減少約40%,部分區域(如黃水溝)退化面積到80%左右;同時,蘆葦的年產量減少更多,由20世紀50~60年代的40萬噸左右減少到1992年的10萬噸左右,產量則減少了75%;蘆葦質量也受到了嚴重影響,一、二、三類蘆葦面積減少,四類面積擴大。在黃水溝區,1981年調查蘆葦面積為107平方千米,年總產量可達到8萬噸左右,1992年,調查面積僅有33平方千米,原來株高達3~4米以上的葦區已經消失,總產量僅有1萬噸,面積萎縮近70%,生物量減少87.5%;大湖西岸片,1981年蘆葦面積27平方千米,儲量1.5萬噸左右,1992年,蘆葦面積為20平方千米,產量只有0.2萬噸左右,基本上是毛葦區和草場;西南小湖區的四十里城以南片、再格森湖片和達烏遜克熱片等地大部分已變為毛葦區和草場;小湖區蘆葦產量也由25萬噸左右下降到6萬噸。1992年後,當地採取了一些措施,蘆葦面積和產量均有大幅度的增長。至2013年,博斯騰湖蘆葦面積達60萬畝,其中,人工蘆葦面積18萬畝,成熟蘆葦年產量20萬多噸,產值7000~9000萬元。
鳥類
2012年6月-2013年11月,
新疆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調查團隊對博斯騰湖濕地的鳥類物種多樣性分布進行了調查,共記錄到鳥類80種,隸屬於17目33科54屬。其中夏
侯鳥46種(57.50%),留鳥18種(22.50%),
旅鳥13種(16.25%),冬候鳥3種(3.75%);鳥類區系中古北界種類57種(71.25%),廣布種12種(15.00%),中亞種類8種(10.00%),東洋種3種(3.75%),濕地中以古北界種為主;觀察到的記錄種中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3種,二級保護鳥類7種。
環境問題
湖泊萎縮
博斯騰湖水位高程(湖面的海拔高度)從2002年的1049.39米下降到2013年7月的1045.05米,水位“矮”了4.34米,距博斯騰湖警界水位僅剩0.05米;蓄水量由93.82億立方米減至50億立方米,少了43億立方米,水量減少近半。2014年,博斯騰湖湖面面積萎縮至800多平方公里。
水體污染
博斯騰湖水環境變化與水域面積縮小呈同步狀態。博斯騰湖1959年湖水位1048.75米,1988年下降為1045.21米,30年水位下降3.54米(博斯騰湖揚水站處),水域面積也由1958年的約1005平方千米減少至不足900平方千米,水質礦化度隨之由1958年的0.38克/升上升到1987~1988年的1.87~2.87克/升;1999~2001年,雖是豐水年,湖水礦化度有所降低,但與1958年相比仍然高出2.74倍,超過飲用水標準的最低限值0.42克/升。博斯騰湖水環境污染要是
氯離子、
硫酸根、
礦化度、
COD、
氨氮等,均超過國家地面水質的五級標準。並且,工業有機污染不斷加重,至2002年的調查數據顯示,博斯騰湖湖區COD每年都有超標檢出,超標率、最大值和超標倍數各為24.5~92%、7.28~11.0克/升、0.21~0.85倍;
BOD和氨氮也有超標檢出。其中,以博斯騰湖黃水溝水域水質富營養化嚴重,汛期COD含量超過40米克/升,因缺氧致使魚類死亡的現象時有發生。同時,地下水也存在一定範圍內的有機污染。
湖泊水環境的惡化導致生物多樣性受損隨著湖濱植被的減少、湖泊水質鹽化和湖區生態環境的退化,生物多樣性嚴重受損,博斯騰湖區的水域生物種類和數量減少,使生態系統結構向著更加簡化和脆弱的方向發展。最為突出的是魚的種類減少,尤其珍惜魚類資源減少,有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新疆大頭魚在內的6種魚類絕跡。
土壤漬化
博斯騰湖所處的焉耆盆地的
土壤鹽漬化問題十分突出。根據土壤普查資料統計,在耕地中非鹽化土地面積占53.64%,輕鹽化土地面積占16.8%,中度鹽化土地面積占19.04%,強鹽化土地面積占10.43%;耕地中,受鹽化威脅面積達46.36%;在未墾荒地上,非鹽化面積占14.12%,輕鹽化面積占2.12%,中度鹽化面積占7.2%,強鹽化面積占3.55%,鹽土面積占73.8%,並且土壤鹽漬化問題呈加重態勢。土壤鹽漬化問題的日益加重,導致盆地內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生產力降低。土壤鹽漬化問題已成為影響博斯騰湖湖區乃至焉耆盆地農業生產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障礙因素。
人文歷史
歷史上,博斯騰湖乃至湖泊全流域主要是古
焉耆國的所在地。古焉耆國是
絲綢之路中線上的重要中轉據點,也是西域傳統的五大城邦王國之一。它是一個綠洲農耕文明生活形態的城郭,也是南疆
塔里木盆地地區為數不多的發展至今的綠洲城邦之一。古焉耆國在清代以前歷史上又稱烏耆、烏夷、鴿夷、烏纏、阿耆尼、億尼、憶尼、烏抵,清代稱喀喇沙爾,民國又改為焉耆。博斯騰湖流域由於其地形平坦、汊流較多、水量較豐且集中、流速較平穩,主要河流(開都河)的中下游地區及孔雀河的中上游區域是塔里木盆地開發最早的地區之一,其早在新石器時代(距今7000~2000年)已有人類活動,當時以狩獵、畜牧為主,距今4000至2000年之間居民生活以農業為主,兼營畜牧業,只是對於這一時期缺少相關文字資料的記載,對其歷史進程不能有跟進一步的了解。根據史書《
隋書·西域傳》、《
舊唐書·西戎傳》、《
新唐書·西域傳》、《
大唐西域記·阿耆尼國》中關於焉耆基本狀況的描述可了解到,焉耆在長安以西七千多里,西距龜茲、東距高昌都九百里有餘,且都有沙埂相隔;東南距離瓜州二千二百里,南邊是尉犁。
焉耆(即阿耆尼國,轄地包括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縣周邊地區)國境東西六百多里,南北四百多里。王城在白山(天山)之南的南哈拉毛坦古城,方圓有六七里,四周群山環繞,道路險要,易於守衛,國內有九座城池。另外,在焉耆西南為天山支系霍拉山,有扼守西境的天險鐵門關,道路艱險而易守難攻。焉耆境內河流和泉水豐富,有孕育於天山諸嶺中的冰川河流敦薨水,又稱淡河(即今開都河),還有敦薨數(即今博斯騰湖),通過引水灌溉田地,焉耆境內田地肥沃。
焉耆的氣候溫和舒適,風俗質樸直爽。文字主要效仿印度,也有所變化,當地人信奉從天竺傳進來的小乘佛教,寺院有十多所,僧徒二千多人。其最高領導人自稱國王,由當地族人龍氏如龍突騎支等掌朝,有百姓四千戶,職業兵二、三千人,但王國綱常法紀還不完善,政令也不嚴明。古焉耆還是一個以灌溉農業為主的城邦國家。焉耆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興盛的經濟和文化,是西域的主要城邦國家之一,也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站點之一。
公元前138年,
張騫受漢王朝委派遣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區與中原地區的聯繫更加緊密,逐步引起人們的重視,同時,中國的古籍文獻中開始有了對南疆地區的記錄,古焉耆作為南疆地區的西域古國之一,眾多的古文獻均對其有所記載。在東漢永元二年,即公元90年以後,焉耆國兼併倆鄰近的
烏壘、危須、捷技、尉犁諸國,成為絲綢之路上一個稱雄一時的強盛的國度。經歷了穩定-動亂-繁榮-戰亂等一系列的滄桑變化之後,13世紀末,在歷史上存在了15個世紀之久的古老國度最終走向衰亡。就其歷史進程而言,
西漢時期焉耆已是西域諸“城郭之國”之一,初屬匈奴,公元前六十年後,屬西漢西域都護府。
東漢初年,中央政局動盪不安,無力西顧,古焉耆國被匈奴和東漢政權輪流管轄,依附於莎車國或匈奴,公元95年,班超擊破了匈奴的統治,隨後保持了長期穩定。
魏晉南北朝時期,焉耆再次戰亂不斷,先後被柔然、高車所控制。後來,焉耆龍姓王族重新執政,焉耆國振興。
隋唐時期,古焉耆國逐漸安定下來,唐初期已成為安西都護府四鎮之一,並建置了焉耆都督府,成為大唐帝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唐後期安史之亂(公元755~762)後,焉耆國被吐蕃所占領,後又歸屬漠北回鶻汗國。9世紀60年代,焉耆歸東部的高昌王統治。直到13世紀末,焉耆國不復存在,隨後納入到察合台後王統治下。
明朝時期,因國力較弱,勢力沒有擴張到西域地區,焉耆地區被西域各政權所爭奪和管轄。1680年,準噶爾部進人天山以南諸地滅亡葉爾羌汗國,焉耆成為其管轄之地。清朝統一新疆後,在焉耆設立辦事大臣,改地名為喀喇沙爾。
清光緒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恢復了焉耆原名(當地維吾爾人仍稱喀喇沙爾),後升格為府,管轄輪台、新平、若羌三縣。民國後,新疆四道增為八道,焉耆為八道之一,管理焉耆、輪台、尉犁、若羌、且末、鄯善縣六縣和吐魯番廳。
1949年9月25日,新疆和平解放,焉耆盆地遂建立起諸多人民政府。19世紀末到20世紀上半葉,中外探險人員和學者對塔里木盆地的塔克拉瑪乾沙漠及其邊緣地區進行了多次探險和考察,其中斯坦因、斯文赫定等撰寫的大量探險考古報告和著作以及黃文弼撰寫的《塔里木盆地考古記》等為認識博斯騰湖流域的過去提供了有用的歷史地理資料。焉耆曾是絲綢北道上的大國,公元658年,即唐顯慶三年,唐王朝在焉耆設都督府。開元七年,唐朝以焉耆取代碎葉成為安西四鎮之一,可見焉耆在西域軍事地位的重要。
治理開發
環境治理
2001年,中國國家計委批准實施博斯騰湖水環境保護與治理工程,總投資6420萬元。採取的主要措施是:通過採取水利工程、生物工程,以及減少灌區河流引水量,達到改善環境、恢復生態、降低湖水礦化度;在湖濱區種植蘆葦及其耐鹽排鹽植物,提高湖水自淨能力,達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目的。
2009年,新疆投入7500萬元,實施“乾旱半乾旱地區湖泊水環境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技術研究及工程示範工程”,用於修復博斯騰湖的生態環境。
2011年,
巴州出台《博斯騰湖生態環境保護試點總體實施方案》,同年博斯騰湖被列為國家首批生態環境保護試點湖泊。隨後的3年裡,當地政府爭取到湖泊生態治理項目專項資金3.8億元,先後實施了污染源治理、工業企業污染防治、環保監測等13個項目;博湖縣還投資5000多萬元,完成了污水處理廠的更新改造。
2011-2013年期間,新疆通過對博斯騰湖區附近工業企業實施循環經濟試點等措施,投入6億元改善博斯騰湖生態環境。實施的重點範圍是:博斯騰湖周邊的焉耆、和靜、和碩、博湖4縣,實施項目分為七大類34個項目。按照生態試點實施方案,中國
“十二五”規劃期間,新疆對焉耆盆地的工業企業開展循環經濟試點,利用博斯騰湖豐富的濕地資源發展蘆葦生產等。
旅遊開發
20世紀80年代後期,博斯騰湖景區旅遊開發開始起步,1998年,博斯騰湖旅遊區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列為旅遊開發重點景區。2002年5月,被中國
國務院批准為第151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14年5月27日,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博斯騰湖景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博斯騰湖沿岸景區可分為四片景點,即金沙灘和銀沙灘、大河口與落霞灣、阿洪口及蓮花湖、揚水站和白鷺洲。
●河口景區
博斯騰湖大河口(西海漁村)景區位於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博斯騰湖西岸,距南疆鐵路25公里、314國道22公里、博湖縣城12公里,是博斯騰湖國家4年級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景區內建有西北最大的內陸漁港碼頭、西海漁村酒店、西海第一鍋、西海燒烤棚、蒙古大營、姜太公垂釣園、觀魚軒等服務設施。
●阿洪口景區 阿洪口景區位於博斯騰湖西南小湖區,距庫爾勒市42公里,於1997年正式開發建設,水域面積100餘平方公里,阿洪口因景區內有龐大的野生睡蓮群與40萬畝自然蘆葦。阿洪口旅遊景點是環博斯騰湖風景區生態旅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小湖區三百餘平方公裡面積濕地是一個自然生態區,也是博湖縣原生態濕地旅遊的一個品牌。
●海心山景區
海心山位於博斯騰湖南岸,距白鷺洲頭30公里,景區由海心山及海南浴場組成,海心山是由延伸進湖中心沙山形成小島嶼,由於這處風景區遠離都市,沒有人為的干擾,因此保留它的古樸、原始與自然,湖濱淺水在1.5米左右。在湖心島與陸地之間,建有一條連線棧道,車輛可直接開上湖心山。
●白鷺洲景區
白鷺洲景區位於博斯騰湖南岸,距庫爾勒市80公里、博湖縣城48公里,西與博湖揚水站相鄰,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遊覽面積20平方公里,南面是“死亡之海”沙漠,北面是“生命之源”湖水。白鷺洲景區有中國最大的沙漠滑雪場,滑雪場寬90米、長350米,設有中級滑雪道、初級滑雪道和娛樂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