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古代焉耆國)

焉耆(古代焉耆國)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耆(維吾爾文Qarasahr):地名來自《漢書·西域傳》的焉耆國,又稱烏夷、阿尼,新疆塔里木盆地古國,出高昌故地,自近者始,曰阿耆尼國(舊曰焉耆)。今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焉耆回族自治縣附近。

清朝光緒二十五年設焉耆府,1950年成立的焉耆專署就是現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前身,只是治所由焉耆遷於庫爾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焉耆
  • 維吾爾文:Qarasahr
  • 又稱:烏夷、阿耆尼、喀喇沙爾
  • 介紹:新疆塔里木盆地古國
地理與文化,歷史,語言,

地理與文化

《漢書·西域傳》:“焉耆國,王治員渠城,去長安七千三百里。戶四千,口三萬二千一百,勝兵六千人。擊胡侯、卻胡侯輔國侯、左右將、左右都尉、擊胡左右君、擊車師君、歸義車師君各一人,擊胡都尉、擊胡君各二人,譯長三人。西南至都護治所四百里南至尉犁百里,北與烏孫接。近海水多魚。”
《大唐西域記》:阿耆尼國,東西六百餘里,南北四百餘里。國大都城周六七里,西面據山,道險易守。泉流交帶,引水為田。土宜穈、黍、宿麥、香棗、蒲萄、梨、柰諸果。氣序和暢,風俗質直。文字取則印度,微有增損。服飾氈褐,斷髮無巾。貨用金錢、銀錢、小銅錢。王,其國人也,勇而寡略,好自稱伐,國無綱紀,法不整肅。伽藍十餘所,僧徒二千餘人,習學小乘教說一切有部。經教律儀,既遵印度,諸習學者,即其文而玩之。戒行律儀,潔清勤勵。然食雜三淨,滯於漸教矣。

歷史

《漢書·西域傳》:“匈奴西邊日逐王置僮僕都尉,使領西域,常居焉耆、危須、尉黎間,賦稅諸國,取富給焉。
漢武帝元朔六年(前122年),漢驃騎將軍霍去病將萬騎出隴西,過焉耆山千餘里,得胡首虜八千餘級,得休屠王祭天金人。
王莽建國五年(13年)西域諸國中焉耆先叛王莽,殺都護但欽。天鳳五年(18年),王莽遣大使五威將王駿、西域都護李崇將戊己校尉出西域,諸國皆郊迎貢獻。諸國前殺都護但欽,王駿欲襲之,命佐帥何封、戊己校尉郭欽別將。焉耆詐降,伏兵擊王駿等,皆死。何封、郭欽後到,襲擊老弱,從車師還入塞。王莽拜王欽為填外將軍,封劋鬍子。何封為集胡男。西域自此絕。
《魏書》焉耆國,在車師南,都員渠城,白山南七十里,漢時舊國也。去代一萬二百里。其王姓龍,名鳩屍卑那,即前涼張軌所討龍熙之胤。所都城方二里,國內凡有九城。國小人貧,無綱紀法令。兵有弓刀甲槊。婚姻略同華夏。死亡者皆焚而後葬,其服制滿七日則除之。丈夫並剪髮以為首飾。文字與婆羅門同。俗事天神,並崇信佛法。尤重二月八日、四月八日,是日也,其國鹹依釋教,齋戒行道焉。氣候寒,土田良沃,谷有稻粟菽麥,畜有駝馬。養蠶不以為絲,唯棄綿纊。俗尚蒲萄酒,兼愛音樂。南去海十餘里,有魚鹽蒲葦之饒。東去高昌九百里;西去龜茲九百里,皆沙磧;東南去瓜州二千二百里。
恃地多險,頗剽劫中國使。世祖怒之,詔成周公萬度歸討之,約齎輕糧,取食路次。度歸入焉耆東界,擊其邊守左回、尉犁二城拔之,進軍向員渠。鳩屍卑那以四五萬人出城守險以拒。度歸募壯勇,短兵直往沖,尸鳩卑那眾大潰,盡虜之,單騎走入山中。度歸進屠其城,四鄙諸戎皆降服。焉耆為國,斗絕一隅,不亂日久,獲其珍奇異玩殊方譎詭不識之物,橐駝馬牛雜畜巨萬。時世祖幸陰山北宮,度歸破焉耆露板至,世祖省訖,賜司徒崔浩書曰:"萬度歸以五千騎經萬餘里,拔焉耆三城,獲其珍奇異物及諸委積不可勝數。自古帝王雖雲即序西戎,有如指注,不能控引也。朕今手把而有之,如何?"浩上書稱美,遂命度歸鎮撫其人。初鳩屍卑那走山中,猶覬城不拔,得還其國。既見盡為度歸所克,乃奔龜茲,龜茲以其婿,厚待之。
《周書》焉耆國,在白山之南七十里,東去長安五千八百里。其王姓龍,即前涼張軌所討龍熙之胤。所治城方二里。部內凡有九城。國小民貧,無綱紀法令。兵有弓刀甲槊。婚姻略同華夏。死亡者皆焚而後葬,其服制滿七日則除之。丈夫並剪髮以為首飾。文字與婆羅門同。俗事天神,並崇信佛法。尤重二月八日、四月八日。是日也,其國鹹依釋教,齋戒行道焉。氣候寒,土田良沃。谷有稻粟菽麥。畜有駝馬牛羊。養蠶不以為絲,唯充綿纊。俗尚蒲桃酒,兼愛音樂。南去海十餘里,有魚鹽莆葦之饒。保定四年,其王遣使獻名馬。
《隋書》呤焉耆國,都白山之南七十里,漢時舊國也。其王姓龍,字突騎。都城方二里。國內有九城,勝兵千餘人。國無綱維。其俗奉佛書,類婆羅門。婚姻之禮有同華夏。死者焚之,持服七日。男子剪髮。有魚鹽蒲葦之利。東去高昌九百里,西去龜茲九百里,皆沙磧。東南去瓜州二千二百里。大業中,遣使貢方物。
《唐書》焉耆都督府本焉耆國,在安西都護府東八百里。焉耆國王姓龍,名突騎支,常役於西突厥。貞觀十八年(644年),安西都護郭孝恪為西州道行軍總管,討伐焉耆,平之,由是臣屬。
清朝光緒八年(公元1884年),新疆建省後,設喀喇沙爾直隸廳,光緒二十五年升為焉耆府,先後管轄新平(今尉犁)、若羌、輪台三縣。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0年4月12日成立焉耆專署。1954年6月23日撤銷焉耆專署,分設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轄焉耆、和靜、和碩三縣)和庫爾勒專署(轄庫爾勒、輪台、尉犁、若羌、且末五縣)。1960年12月,庫爾勒專署併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州府由焉耆遷址庫爾勒。可見焉耆專署就是現在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前身,只是治所由焉耆遷址庫爾勒。

語言

吐火羅語
焉耆的佛教
唐貞觀元年(627年)著名高僧玄奘到印度取經,在《大唐西域記》對於焉耆國的佛教有詳細的敘述:
“伽藍十餘所,僧徒二千餘人習學小乘教說一切有部。經教律儀,既遵印度。”
“荒城北四十餘里。接山阿。隔一河水。有二伽藍。同名照怙厘。而東西隨稱。佛像莊飾殆越人工。僧徒清齋誠為勤勵東。照怙厘佛堂中有玉石。面廣二尺 餘。色帶黃白狀如海蛤。其上有佛足履之跡。長尺有八寸。廣餘六寸矣。或有齋日照燭光明。大城西門外路左右各有立佛像。高九十餘尺。於此像前建五年一大會處。每歲秋分數十日間。舉國僧徒皆來會集。上自君王下至士庶。捐廢俗務奉持齋戒。受經聽法渴日忘疲。諸僧伽藍莊嚴佛像。瑩以珍寶飾之錦綺。載諸贊輿 謂之行像。動以千數雲集會所。常以月十五日晦日。國王大臣謀議國事。訪及高僧然後宣布。會場西北渡河至阿奢理貳伽藍(唐言奇特)庭宇顯敝佛像工飾。僧徒肅穆精勤匪怠。”
焉耆文的佛教文獻有《彌勒會見記》等。
阿耆尼、烏夷
東晉《法顯傳》:“復西北行十五日到烏夷國。僧亦有四千餘人。皆小乘學。”英國漢學家理雅各在所譯《高僧法顯傳》中考證“烏夷國”就是焉耆。
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寫道:“出高昌近地,自近者始,曰阿耆尼國。舊曰焉耆。”法國漢學家儒蓮最早指出“阿耆尼”是梵文Agni的對音。伯希和指出,以Agni稱呼焉耆見於566年的梵文典籍,那是在焉耆國受印度影響而崇信佛教之後,因此國名梵語化,而並非早已存在;早已存在的是土名“焉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