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唐代李商隱所作七言絕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南朝》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是一首懷古詠史詩。詩的前兩句寫南朝都城金陵據山川之險,又上應天象;後兩句借徐妃以半面妝接待梁元帝事,諷刺南朝皇帝擁有半壁江山的可悲。詩人別出心裁,巧妙運用典故,以小見大,並借題發揮,在對南朝皇帝的諷剌中隱寓對晚唐君主苟安現狀的不滿,寄託憂國憂民的憂患意識。全詩篇幅雖小,含意卻深。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南朝
  • 作者:李商隱
  • 創作年代:晚唐
  • 出處:《全唐詩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語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南朝
地險悠悠天險長,金陵王氣應瑤光。
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妝。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⑴南朝:東晉以後,中國分裂為兩部分,據有南方的是宋、齊、梁、陳四朝,為南朝。梁元帝都江陵,非建康,詩題為“南朝”是用梁元帝被西魏攻滅之事以概南朝。
⑵地險:指金陵地勢險要。西晉張勃吳錄》:諸葛亮謂孫權曰:“秣陵地形,鐘山龍蟠,石城虎踞,此帝王之宅。”悠悠:綿長貌。與“長”義近,前者言時間久遠,後者狀空間長遠。天險:指長江天塹。
金陵王氣:《太平御覽》卷十七引《金陵圖》云:“昔楚威王見此有王氣,因埋金以鎮之,故曰金陵。秦並天下,望氣者言江東有天子氣,鑿地斷連岡,因改金陵為秣陵。”金陵,即今江蘇南京。王氣,帝王的祥瑞之氣。瑤光:北斗七星的第七顆星。吳地屬斗宿分野,故說“應瑤光”。
⑷分天下:分有天下一半。
⑸徐妃:即梁元帝的妃子徐昭佩。因容貌不甚出色受到梁元帝的冷遇。半面妝:《南史·后妃下》載:徐昭佩“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將至,必為半面妝以俟,帝見則大怒而出。”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悠悠的山川是多么雄奇險峻,帝王的瑞氣映照著北斗七星。
休要誇耀金陵能夠平分天下,徐妃的半面妝豈不讓人警醒?

創作背景

該詩是詩人大中十一年(857)充鹽鐵推官游江東時所作。晚唐藩鎮割據氣焰日熾,宦官權力日益膨脹,朋黨相互傾軋,唐朝政權的力量日漸衰微,直轄區的領域日見削減,實力甚至比不上南朝中分天下的半統局面。詩人經過六朝古都金陵,感慨今昔,作下此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懷古詠史詩,詩人以整個南朝作為歌詠對象,展現歷史的實質與規律。
該詩的顯著特徵是採用了拼接組合的對比手法,揭示南朝短命的原因。前兩句謂六朝建都的金陵有虎踞龍盤之固,且面臨長江天塹,南朝統治者自持天地之險,王氣上應天象,可以江山永固,劃江而立,長保均分天下之勢。然而除了東晉以外,在此建都的政權存在時間都不長,六個朝代像走馬燈一樣不停更換,這往往引起史家與詩人深深的思考。李商隱的這首詩在六朝亡國的萬千頭緒中拈出一端:“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妝。”“徐妃半面妝”謂梁元帝與妃子徐昭佩不和。徐妃以妒出名,後被元帝逼死。這本是宮闈異聞,不關乎南朝興亡的國事。再則梁元帝建都江陵,也不是建康。詩人以蕭梁事概括江左南朝,屬以點代面;徐妃以“半面妝”諷刺梁元帝一眼眚瞎,發泄對元帝冷置的不滿,原本屬於後宮爭寵瑣事,詩人則大而化之,以偏概全,藉此譏諷南朝只擁有半壁江山的可悲。詩人借題發揮,將“半面妝”和南朝統治者自恃的“分天下”的心理聯繫在一起,用“半面妝”這種蔑視帝王權威的嘲弄戲謔,輕輕抹倒南朝皇帝所誇耀的形勝與王氣,不但使事靈變,妙語解頤,諷刺尖刻而不失幽默,而且在諷刺中表露了對不圖進取,但求苟安的統治者的批判。
從結構上看,前兩句先從負面蓄勢,第三句的“休夸”為全詩樞紐,逼出下句,而“此地分天下”則承上二句。末句“只得”的限制,賓語“徐妃半面妝”配合得橫嶺側峰,使此句言外有言,語脈搖曳而用意深邃,匠心獨運。首句“地險悠悠天險長”,句內反覆出現兩個“險”字,正是全詩負面的“關鍵字”,再加上複音詞“悠悠”的拖腔拉調,更顯露了對持險可以固若金湯的統治者心態的批駁譏諷。從構思上看,這首詩單舉蕭梁事以概南朝,舉的又是“半面妝”這種小事,採取以小見大、借題發揮之法。表面上是寫南朝興廢之事,其中實則有晚唐的影子。晚唐政權的力量日漸衰微,實力甚至比不上南朝中分天下的半統局面。所以,這首詩不僅在懷古,實為現實當局而發,憂國憂民的憂患意識才是此詩更重要、更深刻的用心所在。

名家點評

南宋張戒歲寒堂詩話》:非夸徐妃,乃譏湘中也。義山詩佳者,大抵類此。詠物似瑣屑,用事似僻,而意則甚遠,世但見其詩喜說婦人,而不知為世鑑戒。
清代沈厚塽《李義山詩集輯評》:朱彝尊曰:高絕。何焯曰:點化中分,使事靈變。看作刺詩,便不會作者語妙。
清代屈復《玉谿生詩意》:以如此之形勝,如此之王氣,而僅足以偏安,非英雄也。借一事而統論南朝,非專指徐妃。
清代姚培謙《李義山詩集箋注》:以巾幗比偏安也。
清代程夢星《重訂李義山詩集箋注》:唐人詠南朝者甚眾,大都慨嘆其興亡耳。李山甫(《上元懷古》)“總是戰爭收拾得,卻因歌舞破除休”二語,最為有識,眾推論之。而義山更出其上,意以為六代君臣,偏安江左,曾無混一之志,坐視神州陸沉,其興其亡,蓋皆不足道矣。愚謂此詩真可空前絕後,今人徒賞義山艷麗,而不知其識見之高,豈可輕學步哉!
清代張采田《李義山詩辨正》:借香倩語點化,是玉谿慣法,不得以纖佻目之。

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約858),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開成二年(837年)進士。曾任縣尉、秘書郎和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因受牛李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所作“詠史”詩多托古以諷,“無題”詩也有所寄寓,至其實際含義,諸家所釋不一。擅長律、絕,富於文采,具有獨特風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隱晦之病。有《李義山詩集》。
南朝(唐代李商隱所作七言絕句)
李商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