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錄》是一部西晉張勃編撰的紀傳體史書,總計三十卷。
基本介紹
- 書名:吳錄
- 作者:張勃
- 類別:紀傳體史書
- 創作年代:晉朝
- 卷數:三十
《吳錄》是一部西晉張勃編撰的紀傳體史書,總計三十卷。
《吳錄》是一部西晉張勃編撰的紀傳體史書,總計三十卷。是書為紀傳體史書,《隋書·經籍志》有著錄,記載三國孫吳史事,有紀傳、志。可補陳壽《三國志·吳書》之缺略,裴松之《三國志注》多有徵引。全書久佚。元陶宗儀輯得數條,言朱桓捋...
《宣城吳錄事畫贊》是唐代李白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宣城吳錄事畫贊 大名之家,昭彰日月。生此髦士,風霜秀骨。圖真象賢,傳容寫發。束帶岳立,如朝天闕。岩岩兮謂四方之削成,澹澹兮申五湖之澄明。武庫肅穆,辭峰崢嶸。大辯若...
張勃,西晉史學家,著有史書《吳錄》。人物生平 張勃,晉朝史學家,著有《吳錄》。個人作品 《吳錄》西晉張勃撰。三十卷。為紀傳體史書,記三國時孫吳史事。原書久佚。元陶宗儀 《說郛》、清王仁俊 《玉函山房輯佚書補編》 中...
《告天文》是一篇古文。源自《吳志·大帝傳》注引《吳錄》。又見《宋書·禮志三》。皇帝臣權敢用玄牡昭告於皇皇后帝:漢享國二十有四世,歷年四百三十有四,行氣數終,祿祚運盡,普天弛絕,率土分崩。孽臣曹丕遂奪神器,丕子...
高壽,三國時東吳將領,見於《吳錄》,據稱曾於曹丕南征退軍時率五百名士兵進行截擊,繳獲了曹丕的副車羽蓋。高壽,三國時吳國將領,曾統率敢死營。據裴注《三國志·吳主傳第二》注引《吳錄》稱,孫權黃武四年(225)冬,魏文帝曹丕...
青茅讀作qīng máo,即菁茅,出自《吳錄》,《左傳·僖公四年》,《大哀賦》。解釋 1. 即菁茅。亦名香茅、苞茅、瓊茅,生 湖南 及 江 淮 間,葉有三脊,其氣芬香。出處 《說郛》卷五九引 晉 張勃 《吳錄》:“ 桂陽 ...
天發神讖文,出自《戚光集》、《慶績志》、《明一統志》引《吳錄》天璽元年{木氽},月己酉朔十四日壬□□□武中郎將丹陽□□□然發刻廣省□乃是天讖廣多□未解解者十二字以{木氽},月廿三日遣□□解文字令史建忠中郎將會...
晉·吳勃《吳錄》:“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嘆曰:‘鐘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 唐·雍陶《河陰新城》詩:“高城新築壓長川,虎踞龍盤氣色全。”辨析 語法 聯合式;作主語、賓語。近義詞 龍盤虎踞、龍蟠...
又如《三國志》卷46《孫堅傳》注引《吳錄》言廬江郡宜春縣為人所攻,長沙太守孫堅將越界往救,理由為“以全異國,以此獲罪,何愧海內乎?”盧弼《集解》注曰:“國者郡國也”。說明郡與國可以通稱。又如孔融為北海相,不肯碌碌...
【吳錄曰:昭與孫紹、滕胤、鄭禮等,采周、漢,撰定朝儀。】權於武昌,臨釣台,飲酒大醉。權使人以水灑群臣曰:“今日酣飲,惟醉墮台中,乃當止耳。”昭正色不言,出外車中坐。權遣人呼昭還,謂曰:“為共作樂耳,公何為...
據《吳錄》記載,廬江太守陸康的侄兒當時任宜春縣令,被敵兵所攻,派人向孫堅求救。主簿勸孫堅不要越界征討。孫堅回答:“太守我沒有什麼文德,只以征伐為功。越界征討,是為保全郡國。即使以此獲罪,我也無愧於天下!”於是,整頓...
宋壽,東漢末及三國時東吳人。擅長占夢,與劉惇、趙達、嚴武、曹不興、皇象、吳范和鄭嫗合稱東吳“八絕”。《吳錄》云:“八絕者,菰城鄭嫗善相,劉敦善星象,吳范善候風氣,趙達善算,嚴武善棋,宋壽善占夢,皇象善書,曹不興善...
劉義慶《世說新語》有云:“吳四姓,舊目云:張文朱武,陸忠顧厚。”不僅列四姓之目,且分四姓所盛之類。蓋四姓自東漢以迄三國,即已成吳門望族,至東吳而崛起,盛於數代。故梁張勃《吳錄·士林》云:“吳郡有顧陸朱張為四...
權以范為騎都尉,領太史令,數從訪問,欲知其決。范秘惜其術,不以至要語權。權由是恨之。【吳錄曰:范獨心計,所以見重者術,術亡則身棄矣,故終不言。】初,權為將軍時,范嘗白言江南有王氣,亥子之間有大福慶。權曰:...
諸葛恪字元遜,瑾長子也。少知名。【江表傳曰:恪少有才名,發藻岐嶷,辯論應機,莫與為對。權見而奇之,謂瑾曰:“藍田生玉,真不虛也。”吳錄曰:恪長七尺六寸,少鬚眉,折頞廣額,大口高聲。】弱冠拜騎都尉,與顧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