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書法

南北朝書法

北朝時期,中國書法藝術進入北碑南帖時代。北朝碑刻書法,以北魏、東魏最精,風格亦多姿多彩。代表作有《張猛龍碑》《敬使君碑》。碑帖之中代表作有:《真草千子文》。北朝褒揚先世,顯露家業,刻石為多,余如北碑南帖,北楷南行,北民南土,北雄南秀皆是基差異之處。如論南北兩派之代表作,則是南梁《瘞鶴銘》、北魏《鄭文公碑》可謂南北雙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北朝書法
  • 外文名:南北朝書法
  • 起源年代:中國南北朝時期
  • 代表名家:羊欣、王慈、王僧虔
  • 代表作品:《鄭文公碑》、《瘞鶴銘》
簡介,魏碑,差異,南朝名家,

簡介

南北朝時期的書法進入北碑南帖時代。此時書法以魏碑最勝。魏碑,是北魏以及與北魏書風相近的南北朝碑誌石刻書法的泛稱,是漢代隸書向唐代楷書發展的過渡時期書法。晉至八王之亂,王室內訌以後,勢力逐漸衰微。在北方,隨著西晉的滅亡。形成了“五胡十六國”的混亂時期。後拓跋氏結束十六國,建立北魏,促成了一百四十九年的相對統一,這是北朝。
北朝書法以碑刻為主,尤以北魏、東魏最精,風格亦多資多彩。代表作有《鄭文公碑》《張猛龍碑》《敬使君碑》。此時書法是漢代隸書向唐代楷書發展的過渡時期。康有為說:“凡魏碑,隨取一家,皆足成體。盡合諸家,則為具美。”鐘致帥《雪軒書品》稱:“魏碑書法,上可窺漢秦舊范,下能察隋唐習風。”唐初幾位楷書大家如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等,都是取法魏碑的。
晉室東遷至滅亡,從公元三一七年至公元四二零年,是南朝。南朝書法,也繼承東晉的風氣,上至帝王,下至士庶都非常喜好。南北朝書法家燦若群星,無名書家為其主流。他們繼承了前代書法的優良傳統,創造了無愧於前人的優秀作品,也為形成唐代書法百花競妍群星爭輝的鼎盛局面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魏碑

北朝書法⒈概論南北朝時期的書法,是我國書法史上發展的重要階段。清代大書家康有為《廣藝舟雙楫》對南北朝碑有“十美”的評述。他說:“古今之中,唯南碑與魏為可宗。可宗為何?曰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強。二曰氣象渾穆。二曰筆法跳越。四曰點畫峻厚。五曰意態奇逸。六曰精神飛動。七曰興趣酣足。八曰骨法洞達。九曰結構天成。十曰血肉豐美。是十美者,唯魏碑南碑有之。”
北朝北魏立國最久,所以北碑又稱魏碑;歷代書家都未重視,直至清朝的中葉,阮元首倡南帖北碑的說法,才受到注意,而後又有包世臣康有為等人的附和,遂取代帖學。
北朝承趙、燕之後,書體則出於崔悅盧諶二家,這兩個人皆傳鐘繇衛瓘索靖的遺法。因為沒有禁碑之令,又民風純樸,而演變出北碑特有的書體,與南朝的風流蘊藉大異其趣,加上佛教盛行,流行造像題記與摩崖刻經,所以傳世書跡特多。這種書體是介於分隸和楷書之間的過渡書體,居漢分至唐楷的樞紐。大體來說,豐碑和造像記大部份方峻棱厲,墓志銘蘊藉姘美,而摩崖書則雄偉奇絕,驚心動魄。
豐碑的書體除了北魏寇謙之嵩高靈廟碑所含的隸法較多,風格較古,以及東魏敬使君碑較圓柔,是特例獨行的壞孩子之外,其餘都是規矩的好學生,方峻而端整,鋒芒畢露,如暉福寺碑、高貞碑、張猛虎碑等。
《爨龍顏碑》,南朝宋大明二年建立。此碑在清道光六年,為金石家阮元出任雲貴總督時,訪求名碑所得。碑文書法古雅,帶有隸書意味,氣魄雄渾,結構多變,給人們一種壯美的感覺。《爨龍顏碑》與東晉《爨寶子碑》,為歷代書家所重,世稱“二爨碑”。
《石門銘》摩崖碑。北魏水平二年(公元509年)刻,在陝西褒城縣。書體柔和多味,飄逸致趣,康有為評為北魏圓筆之宗。《張猛龍碑》北魏正光三年(公元522年)刻,在山東曲阜孔廟,無撰書人姓名,為張猛龍之頌德碑。書法勁健雄峻。清金石家楊守敬評為:“整煉方折,碑陰流宕奇特。”又評:“書法古淡,奇正相生,六代所以高出唐人者以此。”
《高貞碑》清嘉慶卜一年(公元1806年)在山東德州衛河出上,移置德州學宮,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刻。筆法遒勁雅健,結構端正,為北魏碑中模範之作。
清代乾隆、嘉慶以後,一些金石考古家爭相訪求名山,尋碑索拓。如阮元黃易等不辭勞苦,尋訪殘碑斷碣黃易小松)最早在龍門石窟拓碑四品,世稱《龍門品四品》。以後又有人拓10品、2O品、多至1500品。現在所流傳的《龍門二十品》為北魏時朋書法的代表作品,是魏碑書法的精華。
龍門石窟在河南省洛陽南40里,伊水兩岸形成闕門的形狀,人們稱它為“伊闕”。(見《水經注》:“兩山相對,望之若闕。”)它的兩岸為龍門山,山上建有石窟和造像,即“龍門石窟”。“龍門石窟”創建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後(公元494年),從魏至宋代,鑿取岩壁建造佛像極為盛行。據統計,龍門石窟群現存洞窟1352個,佛翁750個,造像10萬餘尊,造像題記和碑蠍3600多塊,北魏時期造像題記約2000塊,其中最著名者四種,即所謂《龍門四品》。
《龍門四品》即《始平公》、《楊大眼》、《魏靈藏》、《孫秋生》等造像銘。《龍門二十品》,又稱《龍門山佛像銘》,最著名的,共20種:
孫秋生等造像 北魏景明三年
始平公造像 北魏太和二十二年
北海王元祥遙像 北魏太和二十二年
北海王國大妃高為孫造像 無年月
長樂王夫人尉遲造像 北魏太和十九年
一弗造像 北魏太和二十年
解伯達造像北魏太和年間
楊大眼造像 無年月
魏靈藏造像 無年月
鄭長酞造像 北魏景明二年
惠感造像 北魏景明三年
賀蘭汗造像 北魏景明三年
高樹等造像 北魏景明三年
法生造像 北魏景明四年
太妃候造像 北魏景明四年
安定王元燮造像 北魏正始四年
慈香造像 北魏神龜三年
道匠造像 無年月
馬振拜造像 北魏景明四年
齊郡王元襪遙像 北魏熙平二年
碑刻中,造像記是樹立於地表供人觀膽,順便表示有這樣一件事,或留下名字,而墓志銘則是埋入壙內,大抵而言碑石較小,字型精緻,又一直隱性埋名的躲在地底下,不易毀損,出土時還像新的一樣,彌足珍貴。墓誌書體多半蘊藉妍華,與上面介紹的碑刻造像記不大一樣,僅有少數趨於方峻,如等一下會介紹的元羽墓誌、司馬景和妻孟氏墓志銘等;比較婉轉的呢,則有張玄黑女墓誌,刁惠公墓志銘等。
張玄墓誌:
此碑立於北魏節閔元年,原石已佚。何紹基在道光五年時購得舊拓本,但在經過剪裱之後行款已失。當時為了避康熙的名諱﹝玄燁﹞,而稱為「張黑女墓誌」,在何紹基表揚之後,書家逐漸看重,康有為稱之為「質峻偏宕之宗」,列為「精品下」,稱譽甚高。其筆畫已由方趨園,鋒藏勢勁,峻逸之中,溫潤可喜,遒麗與雄強之長兼而有之,是北碑中難得的精品。
元羽墓誌:
立於北魏宣武帝景明二年,最近才剛出土的,熱騰騰的喔~元羽為北碑王室,因此墓石字型優美,刻工極精細,如果不是當代大師是做不出來的。其筆畫方折峻厲,而亦參用圓筆,直畫收筆多做懸針形,蒼勁不足張猛龍碑﹝對,就是你所想到的那個﹞而凝鏈端整足以並駕,渾脫北朝粗獷之風。
④摩崖書
摩崖書就是那類超沒公德心的刻在峻岭崖壁,破壞自然生態,造成水土流失的作品﹝請見國中歷史課本第一冊四十八頁,「赤壁」那兩個字﹞,以石門銘最早,再下來就分成了二支:一是山東掖縣、平度縣的寒同山雲峰山......等一大垞;二為山東泰安縣北,由泰山至半山之經石峪、南徂徠山,郡縣近郊之崗山、尖山...等又一坨,其中以泰山經石峪金剛經、徂徠山佛號、鄒縣四山摩崖刻經較為有名,皆是徑尺大字──觸目驚心,心驚膽顫的那一種。以下介紹石門銘鄭文公碑及泰山經石峪金剛經:
王遠書石門銘
刻於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是當時秦、梁二州刺史羊祉、左校令賈三德再度開通關中至四川的褒斜棧道,為紀念而立的。
共二十八行,每行二十二字,十分壯觀的嵌在崖上,文末有「王遠書」款署。王遠正史上並沒有記載,康有為推之為南北朝碑十大書家,善用圓筆,所書此銘極受書家推崇,有「飛逸渾穆之宗」的稱譽。
觀其筆畫渾圓,結體橫扁而斜,橫畫和長撇皆有遠去之態,字雖大、結體不疏,兼具有雄厚和飄逸的美感。但也有人認為這像「童稚信筆」,雖然它是飄逸自然,但也是不至如此吧!
鄭道昭書鄭文公碑:
《鄭文公碑》,全稱“魏故中書令秘書監鄭文公之碑”,北魏正書摩崖刻石。 在山東省平度市北25公里,海拔280米天柱山上,刻在半山腰“鸞峰直上,鶴嶺橫懸”的一塊天然巨石上。刻面稍經加工,高3.3米,寬1.50米,碑文20行,每行40至50字不等,總計883字。碑文歷1400餘年至今仍清晰可辨。該碑是北魏永平四年(511)光州刺史鄭道昭所書鐫,碑文記述了其父兗州刺史南陽公鄭羲的生平事跡和著述。因鄭羲的諡號為鄭文公,故此碑的全稱為:《鄭文公碑》。
鄭昭道(公元?—515年)北魏著名書家。字僖伯,自稱中嶽先生。滎陽(今屬河南省)人。官國子祭酒、光州刺史、青州刺更、秘書監,謚曰文恭。工書善正書,體勢高逸,作大字尢佳。鄭道昭其書寫的魏碑體,突出體現了我國書法由隸書到楷書的轉變,故此碑受到古今書法家所推重。
《鄭文公碑》有上下兩碑,碑文大體相同,鄭道昭先於天柱山刻出《鄭文公之碑》後,發現山東省掖縣雲峰山之東的寒洞山石質較佳,又再重刻。碑高1.95米,寬3.37米,碑文楷書51行,行29字,計1243字。正書額題“熒陽鄭文公下碑”七字。因此,為區別二碑,稱天柱山之碑為“上碑”,雲峰山為“下碑”。 天柱山“上碑”,書風、內容與雲峰山《鄭文公下碑》相同,唯字數較少。這是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鄭道昭為了紀念其父所刻。當時鄭道昭是光州刺史,剛開始刻在天柱山巔,後來發現掖縣南方雲峰山的石質較佳,又再重刻。第一次刻的就稱為上碑,字比較小,因為石質較差,字多模糊;第二次刻的便稱為下碑,字稍大,且也精晰,共有五十一行,每行二十九字,但並沒有署名,直至阮元親臨摹拓,且考訂為鄭道昭的作品後才受至重視。鄭道昭是何許人?他字僖伯、開封人,自稱中嶽先生......呃,就是這樣了。也是康有為版的南北朝十大家之一,喜好詩賦,堪稱當代最大書家。
另外南方瘞鶴銘和此碑的風格相似,而且同是摩崖書,刻於江蘇丹徒焦山上,但可惜後來因為石崩碎裂,已無法再見全貌。
泰山經石峪金剛經:
刻於泰山山腰斜坡花岡之溪床,原來有兩千多個字,現在只剩下九百字了。後代的人根據北齊王子樁徂徠般若題經記判斷為王子樁的作品,但仍無法確認。此刻字大無腦......不,是字大尺許,筆畫粗而圓勁,間架寬闊,極為壯觀;康有為推為「榜書之宗」,筆意略同於鄭文公碑,草情篆韻兼備。

差異

北朝時代對峙分裂的局面,造成政治、經濟、文化、地域、習俗等方面發展的不同,書法也不例外。南北書風的差異,表現在許多方面:
其一,書家群體的不同。南朝書家多是上層貴族人士,而北朝書家則多為無名人物,這一點,通過唐朝竇臮《述書賦》中所集雙方人物數量就可以看出:南朝共82人,北朝則只有1人(劉珉),雖然現在發現的書跡中又出現了一些重要人物如鄭道昭等,在數量上還是南朝占優。當然,應當說明,竇氏所依據的主要是墨跡,而北朝書家在這一方面的活動相對不那么突出。
其二,書跡形式的不同。南朝以尺牘為典型,北朝則以石刻為大宗。前者是東晉流風的延續,後者則遙接漢代傳統。這兩點,共同反映出南北雙方對於書法的功能、意義、價值的認識是有區別的:前者重視其對主體精神的展現功能,後者則重視其現實的套用性和美化作用。這種區別,也可以從顏之推《顏氏家訓》的有關論述中看出來。
第三,主要套用字型的差別。南朝繼承東晉傳統,行草是書寫時的主要字型,而北朝則主要使用正在不斷演變形質的隸楷錯變的字型。
這三方面綜合起來,形成了南北書風的整體差異:一風流妍妙,一質樸厚重;一溫婉嫵媚,一豪健雄放;都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當然,我們這樣分析,並非將南北截然對峙起來。實際上,在北朝仍然有許多喜愛行草書法的人物,只是書跡至今沒有發現罷了;在南朝,民間或邊地的石刻的書寫風格、與北朝的也存在相當多的相同點。這表明,一定的分野固然存在,但當外部條件類似時,這種分界可能就不那么清晰了。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南北朝的晚期,南北之間的書風差異隨著社會的逐漸融合,也逐漸開始彌合,這一趨勢至隋代演為主流,從而使書法藝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南朝名家

南朝書法的主體與東晉相似,以貴族階層為核心,其書風也主要繼承東晉流風,愛妍薄質,尤其推崇王獻之書風,南梁時貶低獻之、褒舉锺繇,情況才發生變化。代表性書家有:
羊欣(370~442),字敬元,泰山南城(今山東費縣)人。官至中散大夫。幼學書,得舅氏王獻之之法,兼善隸、行、草書,見重於當時,為獻之之後書名最重的書家。時諺有雲“買王得羊,不失所望”,相傳獻之書中風神較弱者,往往為羊欣所書。袁昂《古今書評》曰:“羊欣書如大家婢作夫人,雖處其位,而舉止羞澀。”著有《采古來能書人名》。傳世有《筆精帖》。
王僧虔(426~485),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王羲之四代孫,王珣孫。宋時官至尚書令,入齊,轉侍中。少時即善書,宋文帝以為勝獻之。梁武帝嘗評其書“如王、謝家子弟,縱復不端正,奕奕皆有一種風流氣骨”。齊高帝蕭道成曾與僧虔賭書,問:“誰為第一?對曰:“臣書臣中第一,陛下書帝中第一。”存世《太子舍人王琰帖》,四行,32字。體勢方扁厚朴,用筆沉穩工致,韻意蒼勁老到,恭謹而端麗。著作有《論書》、《筆意贊》等。
王僧虔之子王慈、王志,書名雖不高,但卻有墨跡傳世。
王慈(451~491),字伯寶,琅琊人,官至冠軍將軍,東海太守。書跡有《尊體安和帖》、《汝比帖》、《柏酒帖》,皆存於唐摹《萬歲通天帖》中。書風灑脫飄逸,較小王更為放縱,值得重視。
王志字次道,累官散騎常侍,金紫光祿大夫。書作有《一日無申帖》,筆勢險峻,結體嚴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