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條件,水文,自然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城鎮建設,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習俗,民風民俗,風土人情,民間藝術,傳統文化,旅遊景點,文物古蹟,古居古樹,交通,
建制沿革
蜀漢建興三年(公元225年),
諸葛亮安定南中(雲南),調整郡縣,析
哀牢縣為永壽、雍鄉、南浩3縣。南傘屬永壽縣,直至南朝肖齊時期。梁代屬南寧州、北州。隋朝屬濮部地。唐初屬黑僰濮部地,歸姚州都督府轄。
宋(
大理)前期,南傘屬金齒地,後
大理國時期,境地分為鎮康城(在今
永德縣永康)和麓川轄治的景麻甸(今
孟定),此始至宣統二年(1910年),大營盤村和刷布廠屬鎮康城、鎮康東路安撫使司、鎮康路安撫(宣撫)司、鎮康路軍民總管府、鎮康府、灣甸夷洲、鎮康御州、緬甸木邦土司、鎮康土知州、鎮康州、永康州轄治。
嘉靖年間,木邦罕烈據地奪印,侵併
孟定,令土舍罕慶駐守,耿馬悉歸木邦,罕慶死,族舍罕虔奪據附緬。
隆慶年間(1567年至1572年),鎮康知州刀悶敬娶木邦派耿馬土舍罕虔女後,虔導之,刀悶敬附緬。南傘屬木邦土司轄治。
萬曆十一年(1583年)二月,
緬甸洞吾(又稱同古)王朝侵略滇西南邊地,緬甸莽應禮寇邊,耿馬罕虔與鎮康,灣甸土知州附同叛逆,先後攻占乾崖、南甸、盞達、姚關、施甸、順寧等地。明朝參將
鄧子龍提兵3000人征討,打敗罕虔,刀悶敬敗死,其叔刀悶思附明,繼掌鎮康土知州,營盤、刷布廠歸其所轄。老夯岩、紅岩、白牛寨、鼻涕果、壩子隊自然村和南傘、戶育、田壩、白岩村曾一度屬
緬甸木邦轄治。
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耿馬土司罕悶金娶木邦小姐娜刀坎細作召足印太時,木邦土官將刷布廠三組、刺樹埡口、紅岩、白牛寨、鼻涕果、壩子隊自然村和南傘、戶育、田壩、白岩村等地陪嫁給耿馬安撫司。
光緒二年(1908年),
改土歸流設鎮康州,將元明來鎮康治所駐地從永康遷德黨。刷布廠(老夯岩)刺樹埡口、紅岩、白牛寨、鼻涕果村、壩子隊5個村和南傘、戶育、田壩、白岩村先後歸屬麓川景麻甸(孟定)軍民總管府、緬甸木邦土司、耿馬安撫司和耿馬宣撫司所轄治。
宣統二年(1910年),鎮康州改稱永康州。終清之世,今南傘境內的營盤、刷布廠先後屬鎮康土州,鎮康州和永康州治,刷布廠三組、紅岩、白牛寨、鼻涕果、壩子隊和南傘、戶育、田壩、白岩村屬耿馬宣撫司治。
民國元年(1912年),國民政府初建,鎮康襲永康州名,設小勐統、明朗二處巡檢。同年將明朗巡檢移往勐捧為分治員。
民國二年(1913年),全國廢府、廳、州,改為縣治,孟定土府劃歸鎮康縣轄,營盤、刷布廠一二組屬鎮康縣。刷布廠三組、紅岩、白牛寨、鼻涕果、壩子隊和南傘、戶育、田壩、白岩村屬耿馬土司轄治。
民國二十年(1933年),劃耿馬為河內、河外兩區,河外為第七區,區公所設木場。
1952年1月,將孟定劃歸耿馬;將富祥鄉、龍塘鄉劃歸耿東區。德順鄉、里仁鎮、裕芹鄉劃為耿西區。耿東、耿西兩區仍歸耿馬縣,行政事務由鎮康縣代管。
1955年10月16日,耿東、耿西兩區劃歸鎮康。
1964年1月1日,
鎮康縣分為鎮康、永德兩縣,將原鎮康西部邊境的勐捧、彭木山、木場、仁和4個區44個鄉組為新鎮康縣。南傘屬彭木山區。
1969年5月,改區為人民公社,改鄉為大隊,鄉下設生產隊,彭木山區改為東方紅公社。
1972年,東方紅公社改為勐堆公社,劃西南部增設南傘公社。南傘公社下設南傘、田壩、白岩、戶育、紅岩、刷布廠、營盤7個大隊。
1984年4月,行政體制改革,改公社為區,大隊改鄉,生產隊改為農業生產合作社,設行政村管理,南傘改為1鎮5鄉,即南傘鎮和紅岩、營盤、戶育、田壩、白岩鄉。
1988年3月,區鄉體制改革,南傘區改南傘鎮,鄉改為村公所(辦事處),南傘鎮有6個辦事處(南傘、紅岩、營盤、戶育、田壩、白岩)52個村民小組。
2000年7月,改村公所(辦事處)為行政村,實行村民自治。
1971年5月23日,成立軍弄人民公社,6月始在甘塘辦公。
1971年6月至1984年2月,成立中共軍弄人民公社委員會、軍弄公社革命委員會。
1979年7月,改稱為軍弄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下設大隊黨支部、大隊管理委員會。
1984年3月起至1988年2月,改稱為中共甘塘區委員會、甘塘區公所。大隊改稱鄉,設鄉黨支部、鄉人民政府。
1988年3月,起區改為鄉,鄉改為村,設中共軍弄鄉委員會、軍弄鄉人民政府。村設村黨支部、村公所。
2000年4月,“村公所”改稱為“村民委員會”。
2005年11月29日,
軍弄鄉撤併南傘鎮。同年,縣城由鳳尾遷至南傘。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地形
南傘鎮地處
橫斷山系南末端,屬滇西南中低山谷地貌,東連
勐堆鄉彭木山山脈,西接
緬甸撣邦高原,北和勐堆新寨後山接壤,南與軍弄望台山和耿馬河外丙白山相連。地勢東北部高,西南部稍低,地形東寬西窄,略似一個側臥的胖葫蘆,因區域構造複雜多變,不同方向的
斷裂和
褶皺交錯相處,形成山巒疊障,全境最高海拔是營盤村的小大地山,為2059米,最低海拔坑卡河溝800米。海拔最大高差1259米。
地貌
南傘鎮因構造形態的變異,境內可分為亞高山深切窄谷地貌、中山中切
喀斯特地貌和岩溶型沖洪壩等形態。深切河谷形地貌主要分布在營盤河流域,包括營盤村、紅岩村。中山中切
喀斯特地貌和岩溶型沖洪壩主要在南傘、紅岩、田壩、白岩、形成緩立和漏斗交錯組合。
南傘鎮的山脈屬橫斷山系,永德大雪山體支脈由
鎮康縣境東南部的地界河延伸入鎮康。
氣候條件
南傘鎮地處西南邊陲,屬
低緯度山區、臨近
北回歸線,太陽輻射高度角較大,在乾冷和暖和濕氣流影響下,形成南亞熱帶氣候類型和典型的
立體氣候特徵。歷年的平均氣溫18.9°C,氣壓893.3百帕,風速1.1米/秒,降雨量1785.6毫米,蒸發量1501.3毫米,晴天日數150日,雨天日數215日。
南傘鎮氣溫呈垂直立體分布。夏季最高氣溫達40℃以上,高山地帶冬季氣溫多在10℃上下。6月氣溫最高,7至8月為高溫持續期,9月始降溫,11月降溫劇烈,平均4℃,12月下旬降至最低值。常年平均氣溫在18.2至19.4℃之間,歷年平均氣溫18.8℃。全年各月平均氣溫大於或等於10℃,月平均氣溫最高在6至8月,氣溫在23至24℃之間,年極端最高氣溫出現在雨季來臨前的5月份,氣溫多在24至35℃範圍。歷年極端最高氣溫大36.2℃。
據勐捧氣象站統計,南傘鎮歷年平均日照總時數為1925.3小時,占全年日照數4468小時的44%;日照最多年為2136.7小時,最少年為1695.6小時。按乾濕季分,乾季日照占全年的59%;雨季日照占全年的41%。在全年各月中,3月日照最多,占全年日照總數12%;7月日照最少,僅占全年日照總數31.2%。全年日照輻射量為9.36千卡/平方厘米,一年中太陽輻射量最多的是3月,最少是7月。
水文
南傘鎮河流不多,大多溪流在域內流程甚短,或漏入暗河。
南捧河,以勐堆河、勐捧河、鳳尾河為源頭,幾條河在軒萊匯集而進入鄉境麻栗坪、軒崗、軍弄、哈里,境內流程46.4千米。
營盤河,發源於
緬甸果敢縣蕁麻林和大營盤村的瓦窯溝兩條山溪,由西北流向東南,主要支流有板橋河、南京里河、綠水河、中山河、清水河,幫東中山河流經麥地河、麻栗樹、營盤村小幫東進入勐堆鄉境,經勐堆大岔河注入南捧河。
白沙河,發源於下戶育水庫頭,流經水庫、大壩村、城子村和集鎮駐地中間,西門橋,注入曳牛洞,形成地下河。到雨季雨量大時,洞內無法溶入後,溢出的水流向國外(
緬甸果敢縣境)。
坑卡河,發源於田壩村忙卡、扎布寨附近3岔河(即3條河在中游匯攏),稱坑卡河,流經軍弄的阿帕寨,匯入南捧河。
勸橋河,源於永德明朗、忙丙麥地、木場烏木蘭、打龍、木場龍塘山腳進入境內,在軍弄勸橋嶺崗腳下匯入南捧河。
五道河,源於甘塘山、忙托寨山、石佛山、流經和平村、下寨、哈里膠廠、俄歹山下歸入南捧河。
源於南傘扎布寨山、忙卡山、北南流向,在哈里與阿帕寨中間歸入南捧河。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2013年,南傘鎮有耕地面積111912畝,其中:水田11739畝、旱地100173畝。有高原特色農業產業基地33.4萬畝,其中
核桃8萬畝;
甘蔗5萬畝;
橡膠8萬畝;
咖啡2.9萬畝;堅果5.5萬畝;
鳳梨蜜、
竹木、
木薯等4萬畝,短期工業原料林地3000畝。
水資源
南傘鎮在
南捧河境內興建大埡口水電站,該工程蓄水3.2億立方米,裝機容量10.2萬千瓦。年發電量將達3.6億度,建成後將輸入
緬甸、
仰光等國家和地區。
勸橋河境內有梯級電站2座,大河邊電站裝機容量1.28萬千瓦,勸橋電站裝機容量2萬千瓦。
河流 | 雨季流量 | 枯水季流量 |
---|
營盤河
| 0.8立方米/秒
| 0.5立方米/秒
|
泡竹箐河
| 0.3立方米/秒
| 0.1立方米/秒
|
南傘河
| 0.4立方米/秒
| 0.3立方米/秒
|
坑卡河
| 0.6立方米/秒
| 0.4立方米/秒
|
界牌河
| 0.1立方米/秒
| 0.07立方米/秒
|
資料來源: |
生物資源
南傘鎮地表植被呈垂直地帶性分布,大部分物種全年繁茂常綠,鎮域主要生態植被大至呈三層垂直分布。生態植被大至呈3類分布。
人口民族
人口
2013年末,南傘鎮有人口44224,11118戶,其中農業人口23986人(6682戶),占總人口的54%,城鎮人口20238人,占總人口的46%。少數民族人口16786人,占總人口的38%,
德昂族人口2415人,占總人口的6%。
截至2017年,常住人口·145375人(2017年)。
民族
2013年末,南傘鎮主要居住著德昂、傣、苗、彝、佤等少數民族,是全國第二大
德昂族聚居地。
經濟
綜述
2015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將達4.07億元,比2014年增加0.37億元,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7800元,比2014年6800元增加1000元,增長14.7%。
2014年,南傘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7億元,比2013年增加0.64億元,增長21%,農民人均純收入7000元,比2013年增加1099元,增長18.6%。
2013年,南傘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360元。
第一產業
2015年。全鎮累計建成高原特色農業產業基地47.825萬畝,人均占有16畝,其中:累計種植咖啡3.6萬畝;堅果14.4萬畝;核桃8.4萬畝;甘蔗6.9萬畝;橡膠9.2萬畝;鳳梨蜜、魔芋、木薯等新興產業5.1萬畝。
2014年,南傘鎮農民人均純收入7000元,比2013年5901元增加1099元,增長18.6%。
2013年,南傘鎮農民人均純收入6360元;糧食總產16298噸,農民人均有糧534千克。
第二產業
2014年,南傘鎮完成招商引資項目10個,協定資金9350萬元,實際到位資金7005萬元。境內有年產200萬條南傘塑膠編織袋廠1個,水泥廠1個,日處理3000噸甘蔗的南傘糖廠1個。
第三產業
2008年,南傘鎮第三產業收入907.74萬元,主要為
口岸貿易和邊民互市。
社會事業
城鎮建設
截至2009年,南傘鎮建成小水窖76口,建成人畜飲水工程52件,已通水的自然村56個,占全鎮自然村的53%,通水率60.4%;已通電的自然村102個,占全鎮自然村的96%;已通路的自然村79個,占全鎮自然村的75%,電視收視率75%;電話覆蓋率100%,有建與1978年的水電站1座,裝機容量200千瓦,三岔街、德勝街、民族街、軍弄街和南傘農貿市場;有燈光球場(文化站)一個,老年門球場一個,白岩村民族文化廣場一個,6個村級文化活動室;建成公共衛生公廁24個,拉圾處理場一個,公共垃圾坑11個。
醫療衛生
截至2009年,南傘鎮計畫生育服務所占地面積600平方米,有職工7人,有簡易手術床、黑白B超、波姆光治療儀、醫療保健制氧機等醫療設備。
截至2009年,南傘鎮衛生院占地面積8600平方米,有職工28人,擁有麻醉機、三導自動分析心電圖機、連體式牙科治療儀等醫療設備。
教育
截至2009年,南傘鎮有兩個中心校(南傘中心校、軍弄中心校)。有中國小49所,其中初級中學2所,完全國小47所,;有教職工312人,其中中學教職工72人,專任教師68人,國小教職工 240人,專任教師224人。有在校生5277人,其中中學在校生1166人,國小在校生3975人;中學25個教學班(含軍弄中心校3個職業班),國小186個教學班(含學前班6個)。
文化習俗
民風民俗
南傘鎮
德昂族是鎮康的土著民族,也是中國七個較少民族之一,德昂族人口居雲南省第二位,僅次於
德宏洲的璐西縣。境內的
德昂族主要分布於哈里村委會上寨、中寨、下寨、火石山、哈里和白岩村委會白岩、硝廠溝等村。南傘鎮德昂族自稱納昂,屬繞布老支,有自己的語言,無文字,語言屬
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佤德語支,德昂族民族民間傳統文化資源豐富,婚禮喪葬等習俗獨具特色。
婚姻習俗:德昂族盛行串姑娘擇偶方式,一種是對歌擇偶,另一種是到喜歡的姑娘家串門,先在姑娘家門外吹葫蘆肅或彈口弦或唱歌做試探,姑娘若有意,即開門將男子讓進家中,將火塘燒旺,互相對歌。若情投意合,男子送一檳榔包給女方,女方接受男子求婚,就接受檳榔包掛在自己的床頭,父母同意婚事,即將檳榔包取下。
德昂族婚禮多在傣歷冬月初七、初八舉行,寨中無論多少對新人結婚都同期舉行。
喪葬習俗:德昂族人死,屍置火搪之右(向東),以一種樹葉浸水浴屍,之後穿衣入棺,並給死者口含碎銀,手腳拇指栓上紅線,意供死者渡陰陽之河,靈魂不再返回家中。出殯時,棺材從東方抬起,腳朝前,頭朝後,兒孫在前引路牽線,沿途撒草於請鬼開路,並有長者用德昂語夾傣語念咒語。正常死亡行土葬,拋雞蛋選墳地,蛋落地而破為選中,橫山而葬,死者頭不可向寨,不立碑,不祭掃,非正常死亡者行火葬。
喪葬習俗:南傘鎮的苗族主要分布在田壩和皮匠寨兩個村,苗族的喪葬分正常死亡與非正常死亡兩種,正常死亡指生老病死,非正常死亡為死在家外,年輕,槍打水淹等意外事故傷亡者。正常死亡行土葬,非正常死亡行火葬。苗族墓地是按家族分類,南傘有兩種苗族支系,青苗順山而葬,白苗習慣墓地載山而葬,墳地的選擇採用拋雞蛋法,由一人手持雞蛋往地上摔,雞蛋碎之處就為埋死人的墳地。
風土人情
德昂族建築為典型的“桿欄式”竹木結構草房,也有磚木結構瓦房或“桿欄式”風格的瓦房。住房依山而立,絕大多數坐西向東。房子為桿欄式竹木結構,屋架多為四貼三隔的木柱穿木房,屋頂用竹竿為椽子,以竹篾紮緊,屋頂輔以茅草,四壁、隔牆、樓板、門、窗都是用竹笆做成的。
民間藝術
德昂族的歌是“家歌”,包括情歌在內的各種歌均在家裡唱,除部分的有固定的歌詞外,大部分歌詞是即興創作,有部分歌保留濃厚的宗教氣息。
舞蹈主要有:象腳鼓舞和佛鼓舞,於宗教節日在佛寺里表演,邊擊鼓邊舞,是德昂族民間跳擺的兩種類型,象腳鼓舞氣氛熱烈、隆重,莊重蕭穆。德昂族佛鼓舞為男性集體舞,舞蹈隆重莊嚴,屬於宗教舞蹈。
苗族樂器有大蘆笙等。
苗族的舞蹈主要是蘆笙舞,既有祭祀蘆笙舞,也有歡慶蘆笙舞,還有“甩手舞”和“穿花舞”等。田壩苗族蘆笙舞有突出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點,表演時身穿本民族傳統服飾。
傳統文化
德昂族茫人部落在隋唐時期就有了本民族服飾。
紡織,德昂語稱“嘮”。德昂族祖先“濮人”,能織出精簡的“桐花布”,紡織工具主要有:軋棉機、繞線機、紡線機、織布機等,用木料製成。硝廠溝德昂族所用的織布機為傳統腰機,是用皮腰帶,木梭筒、壓線板、竹夾子、紡織棍和竹木搭成的機木架組合。
德昂族婦女傳統服飾有頭飾、上衣、裙子、綁腿、腰箍等。
頭飾:德昂族婦女的頭飾當地稱“格買”,由包頭心(格昌)、包頭帶(馬格賣)和頭箍(死格染)組成。包頭心用自織的白色間紅紋布縫製,長度一般因人而定,長至腰際,上端尖形,下端留有長穗,有的中間串有一串亮片。一般銀飾越多,珠子色彩越多且艷麗,則認為越富有、漂亮。
上衣:德昂語稱“思路”,年輕人一般穿著鮮艷的、藍、綠兩種色對襟短上衣,胸前各鑲有兩條長方形紅布條,老人穿的以黑色、深藍色為主,上面訂有條紋魚骨刺繡,少訂銀泡。
裙子:德昂族婦女的裙子系至腋下,呈黑色,頭尾用七彩線裝飾,每隔五六公分織有一條暗紅色的橫線。
綁腿:德昂族婦女的綁腿,德昂語稱“麻緊”,是用三塊不同顏色的布連線縫製而成,年輕人用紅、黃、黑色相拼的套筒,老年人用的是黑、綠色相拼的套筒。
腰箍:德昂語稱“腦”,一般一套腰箍有4大圈,每一大圈有弄熱、弄擺、弄餓三部分組成。
苗族紡織工藝歷史悠久。紡織,苗話叫“東倒”,苗族婦女的紡織主要靠自家種植大麻和野生麻為原料,從種麻、割麻直至織成布匹有多道工序,苗族婦女傳統服飾有包頭、上衣、腰帶、圍腰、裙子、飄帶等。
包頭:苗語“怕”,戴在頭上,呈箭尖形狀,又似一個三角形,前面紹尖,後面平齊,一般選用黑色薄布,長二丈到三丈,寬50厘米。
上衣:苗語“麻朝”,為帶刺繡的大方領外套,不扣鈕子,衣袖用各色花布拼接而成,老年人袖子的彩色花布比年輕人的寬。
腰帶:苗語“哼蘭”,用五顏六色的彩布帶組成,穿時引腰從上而下裹緊,每條布帶長約1.5米,寬0.25米,過去認為布帶的顏色越多越漂亮,越顯富有。
圍腰:苗語“吳腰”,繫於前腹,圍腰長約2尺,寬2尺,中心是個小方形,原服飾周邊都刺有四方形的花邊刺繡。
裙子:苗族婦女的裙子為百褶裙,苗語稱“達”,是苗族服飾手工製作保留較完整的工藝之一。
飄帶:苗語稱“咕都”,飄帶的長度和裙子吻合,腰帶橫穿飄帶雙桿中間,自然下垂,其中上部鑲有一塊自製純手工刺繡工藝品,中間用各色布拼接而成,尾布綴多種顏色毛線。
旅遊景點
文物古蹟
南傘跨國溶洞旅遊區面積約30平方公里,因溶洞群中一洞地跨中緬兩國而得名一一跨國溶洞。溶洞長2公里,洞內景觀奇特。有跨國溶洞景區、南傘國門景區、白岩村寨景區、山地公園景區、森林公園景區、城子傣寨景區等景點。
南傘水庫坐落於
戶育村下戶育村旁,水庫風景迷人,環境優美。
南傘觀景台有石階796級,山頂到塔二樓高92級台階,河邊小橋有台階18級。石階兩側有水泥柱鐵鏈子保護,站在觀景台上,可以看到兩國一城的特色景觀。
淌河洞舊石器遺址。位於南傘鎮軍弄南翁壩膠場東500米處的岩洞,洞高約10米,寬25米,洞口方向為西北310度,與南片河垂直高度約250米;迄今為止洞內發現有打制石器、砍、砸齒類古生物化石等文物。據上級文物部門考證,該洞穴距今年代在1―10萬年間,是典型的古人類遺址。
南傘觀音洞古生物化石點。位於南傘鎮中學東100米處,直立石灰岩石壁上,共有三個洞口,(上1個、下2個)洞口前面有一個3000平方米的水塘、長年集水不乾,洞內發現豬、馬、猴、鹿、犀牛等動物化石,2004年12月由省市考古專家再次發現石器3件,其中國家三級文物1件,(舊石器晚期徒刃砍砸器)是典型的古人類遺蹟洞穴。
古居古樹
白岩村樹包石坐落於白岩村民族文化廣場旁,至今以有百年歷史,是雲南境內最大的樹包石奇觀之一,白岩村樹包石有十餘種植物相互包容,景色獨特。
軒桿村大古樹坐落於軒桿村大青樹的地方,此樹樹身周長73米,占地4.3畝,是南傘鎮轄區內最大的一棵榕樹。
軍弄榕樹群坐落於熱水河軍弄街旁,此榕樹群有6棵榕樹相繞形成一個巨大的榕樹群,占地約2畝。
白岩硝廠溝姊妹榕樹。坐落於硝廠溝寨子旁岩弄山膠,兩棵榕樹對立相生,占地約2畝。
交通
南傘鎮1970年12月前無公路交通,物資運輸和郵件傳遞均依賴人背馬馱。1970年12月底,羊南線(德黨至南傘段)通車。1974年11月25日南傘至孟定邊防公路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