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橫斷山脈(群)位於中國地勢第二級階梯與第一級階梯交界處,是中國第一﹑第二階梯的分界線。為中國四川、雲南兩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區東部一系列南北向平行山脈的總稱。山嶺海拔多在4000~5000米,嶺谷高差一般在1000~2000米以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山高谷深,橫斷東西間交通,故名。山嶺自西而東包括
米什米山(西方是雅魯藏布江及喜馬拉雅山脈,與
喜馬拉雅山交會於
南迦巴瓦峰)、
丹巴曲(在
藏南地區東部)、
崗日嘎布山(及其西南支)、
察隅河、
伯舒拉嶺--
高黎貢山、他念他翁山--怒山、、芒康山(寧靜山)--雲嶺、雀兒山--沙魯里山、大雪山--折多山--錦屏山、邛崍山--鄧殊山--大涼山等。
在北緯25°~29°40′之間基本上是南北走向,北緯29°40′以北向西北展開,北緯25°以南向東南撒開。總地勢北高南低,高於5000米的山峰多有雪峰、冰川。位於北緯27°10′的
玉龍雪山海拔5596米,為中國緯度最南的現代冰川分布區。山嶺褶皺緊密,斷層成束,
怒江、
瀾滄江、
金沙江、
大渡河、
安寧河等許多大河都沿深大斷裂發育。各條斷裂帶在
第四紀都有活動。怒江以西的騰衝地區有第四紀
火山群,龍陵、
潞西一帶曾發生過強烈地震!21世紀的幾次地震為2008年四川汶川8級地震和2013年雅安7級地震。
橫斷山脈由於走向特殊、地理位置特殊,它在地理、地質、生物、水文等諸多科學領域有重要意義。橫斷山脈成為印度洋的暖濕氣流進入中國的通道,印度洋的暖濕氣流被
喜馬拉雅山脈和
岡底斯山脈兩條東西向的高大山脈所阻擋,沿南北走向的橫斷山脈進入中國,給青藏高原東南地區帶來豐沛雨水,進而對這裡冰川發育、植物分布有重大影響。由於橫斷山脈的形成過程是逐漸由近東西走向變為近南北走向的,使這裡的生物逐漸進化出非常特殊的適應性,成為動物、植物學研究的熱點地區。另外由於橫斷山脈的交通困難,許多地方很少受外來影響,保存了許多少數民族獨特文化和未被破壞的自然景觀!
地質地貌
橫斷山脈位於中國西部地槽區與介於上述地槽區和中國東部地台區之間的
康滇地軸。
印支運動使區內
褶皺隆起成陸,並形成一系列
斷陷盆地。盆地中堆積有
侏羅系、
白堊系地層。
燕山運動又發生褶皺和斷裂。直到
第三紀中期,地殼緩慢上升,經受了長期剝蝕夷平,形成廣闊
夷平面。第三紀末期至第四紀初期,
構造運動異常活躍,統一的夷平面變形、解體,嶺谷高差趨於明顯。第四紀經歷多次
冰川作用。區內丘狀高原面和山頂面可連線為一個統一的“基面”,“基面”上有山嶺,下為河谷和盆地;橫斷山脈嶺谷高差懸殊。
邛崍山嶺脊海拔3000米以上,主峰
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其東南坡相對高差達5000餘米。
大雪山主峰貢嘎山海拔7556米,為橫斷山脈最高峰。其
東坡從大渡河谷底到山頂水平距離僅29公里,而相對高差竟達6400米。沙魯里山海拔一般在5000米以上,北部的高峰
雀兒山海拔6168米。其西的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即所謂
三江併流),相距最近處在北緯27°30′附近,直線距離僅76公里。三江江面狹窄,兩岸陡峻,屬典型的“V”字型深切峽谷,尤以金沙江
石鼓附近的
虎跳峽為世界著名峽谷之一。
氣候特點
橫斷山脈
南北差異大,北緯27°40′以南的地帶性植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西部受西南季風影響多
地形雨,溫和濕潤;雲嶺一帶濕度減低,背風
谷地更為乾旱。山地植被以雲南松為主,農業區主要在2,800米以下。2300米以下有茶、油桐、核桃、板栗等
經濟林木。北緯27°40′以北垂直分帶明顯,2800~3800米分布有高山
松林、雲南松林,陰坡為
雲杉林;3900~4200米為
冷杉、紅杉林;4200米以上為高山灌叢、草甸帶;4800~5200米植被稀疏。農作物上限約在3910米左右。北緯30°以北,3200~4200米為
寒溫帶針葉林,以雲杉林為主。橫斷山脈為中國重要林區,由於山勢坡度大,採伐不當,易致
水土流失。橫斷山脈各處野生植物資源豐富,盛產
貝母、金蟬花、
冬蟲夏草、大黃、黨參、五味子、天麻等藥材。野生動物資源、水力資源也很豐富!
橫斷山脈氣候上受高空西風環流、印度洋和太平洋
季風環流的影響,冬乾
夏雨,乾濕季非常明顯,一般5月中旬~10月中旬為濕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以上,不少地區超過90%,且主要集中於6、7、8三個月;從10月中旬~翌年5月中旬為乾季,降雨少,
日照長,蒸發大、空氣乾燥。氣候有明顯的垂直變化,高原面年均溫14~16℃,最冷月6~9℃,谷地
年均溫可達20℃以上。南北走向的山體屏障了西部水汽的進入,如高黎貢山東坡保山,年降水量903毫米左右,年均相對濕度70%,西坡龍陵分別為2595毫米左右和83%。
植被和土壤依氣候、地勢而變,從東南到西北,可劃分為:
其中第2帶帶譜結構最完整,具有從亞熱帶到永久冰雪帶的所有分帶。如貢嘎山東坡:
①山地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黃紅壤、
黃棕壤帶(海拔1000~2400米)。
②山地暖溫帶針闊葉混交林-棕壤帶(2400~2800米)。
③山地溫帶、寒溫帶暗針葉林-暗棕壤、漂灰土帶(2800~3500米)。
⑤高山寒帶流石灘植被-寒漠土帶(4400~4900)。
河流水系
位於滇西北青藏高原南延的橫斷山脈縱谷地區,包括
怒江州、
迪慶州、麗江市、大理州的部分地區,長江上游的金沙江、湄公河上游的瀾滄江、以及怒江三條大江在此平行南流(也有學者提出,該區域實為“四江併流:金沙江、瀾滄江、怒江以及獨龍江)。三江並行奔流170多公里,穿越擔當力卡山、高黎貢山、怒山和雲嶺等崇山峻岭之間,形成世界上罕見的“江水併流而不交匯”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觀。其間瀾滄江與金沙江最短直線距離為66公里,瀾滄江與怒江的最短直線距離18.6公里。三江併流地處東亞、南亞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區域的交匯處,是世界上罕見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區,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種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特色物產
有色金屬
橫斷山脈是中國重要的有色金屬礦產地。其中
金沙江、
瀾滄江和怒江成礦帶以有色金屬為主的各種礦藏多達百種以上;在雅礱江和金沙江交匯處一帶的成礦帶富含釩鈦
磁鐵礦,如
攀枝花地區(見
攀西地區)是中國鐵礦儲量很大的地區之一,同時又是中國生產釩鈦金屬和其他有色金屬及稀有金屬的重要基地。橫斷山脈是中國主要
水能資源分布區。如金沙江以枯水位計算,
幹流落差達3000餘米,包括
支流在內,水能蘊藏量近1億千瓦。
自然資源
區內條件對動植物的生存發展極為有利。植被具有古北植物區系、中亞區系、喜馬拉雅區系和印度馬來亞區系多種成份。多古植物的孑遺種屬,如
喬杉、
鐵杉、
連香樹、
水青樹、
珙桐等,特別是第三紀的古老植物種類如
雲杉屬和冷杉屬種類占中國一半以上。森林資源富饒而廣布,是中國第二大林區——
西南林區的主體部分。森林種類極為複雜。經濟林木和果木豐富。盛產
貝母、
冬蟲夏草、天麻、大黃、
三七、
麻黃等各種中藥材。花卉種類更為繁多,尤以多種
杜鵑花、報春花和山茶花為著。
“橫斷山域文化旅遊經濟圈”區域面積雖然僅占中國陸地國土總面積的13.92%。但卻是中國乃至全世界生物多樣性最豐富、最集中的地區之一,素有“植物王國”、“動物王國”之美譽。由於區域內最底點與最高點海拔高差達7700餘米,致使這裡雲集了相當於北半球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暖溫帶、溫帶、
寒溫帶和
寒帶等多種
氣候類型和生物群落,有10個
植被型、23個植被亞型、90餘個群系。
“橫斷山域文化旅遊經濟圈”區域內擁有
高等植物460餘科、2800餘屬、18000餘種科、屬、種的數量分別占中國的95%、73%、65%。其中,有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植物160種(類),占中國總數的63%。區域內有脊椎動物1900餘種,占中國總數的63%,其中
陸生脊椎動物1500餘種。在中國公布的335種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橫斷山域文化旅遊經濟圈”內就有220餘種,占中國總數的66%。“橫斷山域文化旅遊經濟圈”內還擁有2200多種觀賞植物,其中花卉植物在1700種以上,不少是珍奇種類和特產植物,堪稱為珍樹、奇花、異草的“花卉王國”。
人文歷史
橫斷山脈一方面通過高山峻岭把這個地區的“君長以什數”,部落林立的土著文化在多元共存的基礎上阻隔橫斷起來,同時又通過四通八達的河流和山谷使此地的各種文化和生活方式緩慢或迅速融合交流著。其精神生活多元共存,並總是有力量將強勢文化創造性地本土化,其文化傳承的方式往往是非文字的、口口相傳的,通過宗教活動、舞蹈、音樂、繪畫、服飾和日常器皿來表現。從血緣上講,這個地區是古代中國血緣最混雜也最純粹的地區之一。這裡是流放、逃亡、遷移、儲存的終結之地,也是原住民最密集的地區。在這個地區,與其從語焉不詳的文獻記載中尋找歷史的蛛絲馬跡,倒不如從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現歷史,歷史暗藏在當下生活細節與閃爍其辭的傳說中而不是“史記”中,這是橫斷山脈地區
西南夷文化的重要特徵。
西南夷位置
橫斷山脈地區在歷史上是所謂的西南夷所在之地。《後漢書》中說“西南夷者,在蜀郡徼外。有
夜郎國(今貴州西部和雲南東北部),東接交趾(今越南),西有
滇國(今雲南昆明一帶),北有邛都國(今四川西昌一帶),各立君長。其人皆椎結左衽,邑聚而居,能耕田。其外又有、昆明諸落,西極同師(今思茅一帶),東北至葉榆(今大理地區),地方數千里。無君長,辮髮,隨畜遷徙無常。自東北有都國(今大渡河中下游四川瀘定、漢源一帶),東北有冉國(今四川西北部嘉絨藏族地區),或土著,或隨畜遷徙。自冉東北有白馬國(今四川西北、甘肅南部的平武、迭布一帶),氐種是也。此三國亦有君長。”夷,是古代對中原以外的異族的一種稱謂,也有封閉的意思。漢代西南夷的地域很廣大,主要包括今貴州、雲南的大部分地區和四川的西部、西北部地區。這裡部落眾多,族屬複雜,有的從事農耕,有的以遊牧為生,語言和風俗不同。其中主要有夜郎、滇、邛都、昆明、徙、都、冉、白馬等大的部族(即所謂的“國”)。這些部落各有自己的首領(君長)。西南夷這一名稱最早出現於司馬遷所撰的《史記》,源於歷史上著名的“漢武開西南夷”事件。《史記》中“西南夷列傳”記載了漢武帝為了打通“蜀身毒道”(從巴蜀經滇至印度之路,即今天所說的“南方絲綢之路”)和南越道(從巴蜀經夜郎至越南之路)而派兵招撫了這些部國,建立了7個郡的史載,能知曉西南夷的大致面貌。
西南絲路
西南絲綢之路是指從成都起程,經雲南西部的大理、永昌,順橫斷山脈南北向的民族走廊而下,向西跨越峻險的
崇山、湍急的大河與莽莽的叢林,至緬甸後直達身毒(今印度)的古代商路,古稱蜀———身毒道。
旅遊資源
“橫斷山域文化旅遊經濟圈”地處東亞、南亞和
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區域的交匯處,區內匯集了高山峽谷、雪峰冰川、
高原濕地、森林草甸、湖泊瀑布、
地熱溫泉等奇異景觀。是世界上罕見奇特的自然風光最為多樣、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橫斷山域文化旅遊經濟圈”區域內的九寨溝、黃龍、若爾蓋、米亞羅、臥龍、
四姑娘山、
卡龍溝、稻城、海螺溝、貢嘎山、新都橋、丹巴、九龍、色達、德格、都江堰、青城山、樂山、峨眉山、蜀南竹海、木里、瀘沽湖、梅里雪山、麗江、大理、西雙版納、羅平、元陽、虎跳峽、
香格里拉、怒江、獨龍江、馬嶺河、大方、
玉樹、甘南、林芝、雅魯藏布大峽谷、波密、察隅、墨脫等等地方早已成為中國國內旅遊的熱點,和旅遊愛好者無限嚮往的
旅遊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