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

南京市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

《南京市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是指2013年1月6日菏澤市南京市第十五屆人大第一次會議通過南京市市長季建業作的政府工作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京市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
  • 發布時間:2013年1月6日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南京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本屆政府工作回顧
2012年,預計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20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2%左右;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33億元,增長15.4%;工業增加值2740億元,增長11.3%;第三產業增加值3845億元,增長12.1%;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650億元,增長16%;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50億元左右,增長17%;實際到賬註冊外資41億美元以上,增長18%;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低6.5%左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700元,增長14%,農民人均純收入15000元左右,增長14.4%;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以內。除因國際市場變化導致出口未能達到預定增幅目標外,基本完成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提出的各項目標。至此,本屆政府已圓滿完成了市人大各次會議確定的主要任務。
這五年,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地區生產總值從2007年的3340億元躍上7000億元台階,近三年年均新增1000億元以上,五年翻了一番。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從2007年的330億元躍上700億元台階,近三年每年新增近100億元,五年翻了一番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是2007年的2.5倍;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為11400億元,五年翻了近一番;三次產業增加值比例由2007年的3.5:48.1:48.4,調整為2012年的2.6:44.0:53.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7.3%;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8.6%;五年累計實際到賬註冊外資達153億美元,新增私營企業註冊資本2203億元,新增個體工商戶註冊資金219億元。結構調整、產業轉型成效顯著,實施“千企升級”計畫、科技創新創業計畫、新興產業發展計畫、現代服務業發展計畫等,提升電子信息等四大支柱產業發展水平,推進智慧型電網、新型顯示、生物醫藥等八大新興產業,以及軟體和信息服務、金融保險等八大現代服務業發展。經過近三年的治理,目前燕子磯地區66家化工企業已全部停產,335家“三高兩低”企業得到整治,南京主城突破了化工圍城、異味擾民的“環境困局”。首家被國家工信部授予中國軟體名城稱號,軟體業務收入超過2000億元。出台鼓勵科技創新創業20條、“1+8”系列政策、“科技九條”等,推進“紫金科技創業特別社區”、軟體谷、麒麟生態科技園、模範馬路創新街區等載體建設。實施“紫金人才”和“321人才”計畫。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較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專利授權量達1.65萬件,是2007年的4.36倍。研究出台鼓勵擴大內需的政策措施。綜合保稅區獲國務院批准設立,江寧開發區升格為國家級開發區,金陵海關獲批掛牌。承辦了第四屆世界城市論壇、中歐領導人會晤和中歐工商峰會、海峽兩岸紫金山峰會、台灣名品交易會等重大國際國內展會。
這五年,民生保障得到顯著改善。城鄉公共服務支出占公共財政比例從2007年的61.4%提高到2012年的70%。制定實施城鄉居民收入“雙倍增計畫”,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2.5%,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3.3%;連續三年出台關於改善民生的“一號檔案”,完善了10項民生政策,重點解決了10類特殊群體的困難;市區兩級財政分期投入139億元,解決了1983年以來近52萬被征地人員進城保問題,為他們解除了後顧之憂,使他們成為真正的市民,生活得更有尊嚴;投入500多億元,實施了南京歷史上最大的安居工程,四大保障房組團1000多萬平方米全面建設,首批住戶順利入住,改善了市民住房條件;2011年出台了全國最早的學前教育惠民舉措,約有17萬左右適齡兒童每人每年獲得2000元助學券;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深入推進,基本醫療、公共衛生服務和醫療保障實現全覆蓋,基本藥物制度全面實施,減少了城鄉居民醫療支出;千方百計擴大就業,五年新增城鎮就業98萬人;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五項險種累計參保人數達1296萬人次;實施70歲以上老人和殘疾人免費乘車、60至69歲老人半價乘車等惠民政策,開展了殘疾人“助學、助聽、助行、助業”等四助活動。
這五年,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高。統籌歷史文脈傳承和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孫權紀念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金陵圖書館、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建成使用,六朝博物館、江寧織造府、大報恩寺遺址公園、南京直立猿人化石遺址公園等文化項目加速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基層文化服務設施全面提檔升級,文化產業增加值達330億元,年均增長25%以上。鼓樓醫院、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等一批醫療機構改擴建工程竣工,河西醫療中心等工程加快建設。平安南京建設不斷推進,社會整體發展穩定有序,民眾的安全感進一步增強。暢通人民信訪渠道,社區建設和管理得到加強,和諧社會建設不斷推進。玄武湖和中山陵陵寢兩大核心景區免費對市民開放。對外交流、寧台合作、涉外僑務、民族宗教工作不斷拓展,友好城市和友好合作城市達47個。佛頂骨舍利盛世重光。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市“七連冠”。成功申辦2014年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和2013年亞洲青年運動會。順利舉辦歷史文化名城博覽會和中國航海日活動。先後榮獲聯合國人居獎特別榮譽獎、全國民族進步模範集體、聯合國國際花園城市金獎、全國文明城市等光榮稱號。
這五年,城市功能品質明顯提升。圍繞建設現代化國際性人文綠都目標和“一城三區”總體規劃布局,修編了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實施了“三個提升”計畫和河西新城等十大功能板塊建設。南京長江隧道、長江四橋、繞越高速、玄武大道快速化改造等一批引導支撐城市發展的重大交通項目相繼建成。緯一路和繞城公路改造加快推進,緯三路過江隧道建設、城西片區快速路網改造進展順利。京滬高鐵、滬寧城際鐵路及南京南站建成運營,寧杭和寧安城際鐵路、祿口機場二期工程、紅花機場遷建等項目有序推進。捷運1號線南延和2號線竣工運營,開工建設捷運3號線、10號線一期、4號線一期、寧高一期等軌道交通線。河西新城青奧村和一批功能性大樓建設進展順利。老城南文化街區保護、下關濱江舊區改造、燕子磯化工區整治、浦口新城和麒麟生態科技園開發等逐步推進。實施國家生態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三城”同創,推進大氣環境、水環境、垃圾分類處理、節能減排、“動遷拆違、治亂整破”等專項行動。基本完成玄武湖、金川河“一湖一河”區域雨污分流和城北護城河、外金川河環境綜合整治任務。五年累計完成小區出新271個,整治街巷1509條。明外郭—秦淮新河百里風光帶、濱江兩岸百里風光帶和紫金山—玄武湖中央公園及百個小遊園等建設全面啟動,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4.2平方米。這五年,城鄉統籌一體發展逐步加快。大力推進“區區縣縣通輕軌、幹線公路連街鎮、區域供水全覆蓋、城鄉公交一體化、水利能力大提升”和郊區縣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促進城鄉規劃、產業發展、要素配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一體化。深入推進跨江發展,江北地區發展明顯加快。一批好的先進制造業和新興產業項目落戶郊區縣,郊區縣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市的比重達54%。以農業“1115工程”為抓手,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和國土資源保護,糧食生產連續九年獲得豐收,發展鄉村旅遊、生態旅遊。江北大道、122省道、寧高新通道三條城鄉大動脈和340省道、247省道等幹線公路建設全面實施。堤頂寬8米的長江乾堤提升工程完成73公里,滁河和水陽江治理加速推進,大大提高了防洪能力和生態水平。基本完成4482個村莊環境整治任務。加大了城鄉幫促力度,市區縣為204個集體經濟薄弱村建造100多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基本消除了可支配收入低於50萬元的行政村
這五年,服務型政府建設進一步加強。實行了“大部制”改革,推進了審批制度、簡政強區縣、國資管理、財政體制、土地利用、城市管理等綜合改革,向區縣和開發區下放了202項市級行政權力。健全了重大行政決策諮詢、論證、聽證等制度。建成市級行政服務中心,開通運行“12345”政府服務呼叫中心。制定並實施了全面推進依法行政五年規劃,制定和修訂政府規章24部,向市人大常委會提交立法議案29部。實施項目聯審聯評,推進部門公開辦事程式、時限等服務承諾。開展“聯繫市民、服務百姓”、“改進服務、千企走訪”和“向人民匯報”民主評議直播等活動,為人民民眾生活和企業發展排憂解難。與此同時,人防、司法、工會、婦女兒童、慈善、檔案、地方志、社會科學等各項工作取得新的進步。
二、今後五年的發展目標
今後五年,是南京全面貫徹落實十八大戰略部署、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重要時期,是以“辦亞青、辦青奧”為契機提升城市競爭力的重大機遇期,是實施“十二五”規劃“建設新南京、創造新生活”的關鍵時期。
從國內外形勢來看,機遇和挑戰並存,機遇大於挑戰。我們面臨著世界經濟總體向好,發展空間不斷拓展的機遇;面臨著新一代數位化技術套用帶來的生產方式、商業模式、生活方式變革,產業向高端發展的機遇;面臨著擴大內需、提高創新能力、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機遇;面臨著國家在關鍵領域推進改革、釋放改革“紅利”的機遇;面臨著城鄉統籌、新一輪城鎮化發展的機遇。從南京來看,隨著我市“十二五”規劃的實施,以及一系列推動科學發展的政策舉措逐步落實到位,全市經濟社會必將保持平穩較快可持續發展,我們對南京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各位代表,我們深知,人民民眾對南京的未來充滿著期盼。期盼我們保持經濟持續增長,做強整體實力,實現富民強市,為不斷改善全市人民生活奠定物質基礎,提供更多更好的就業創業機會,讓人民民眾收入更高、財富更多;期盼我們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承載能力,讓市民出行更便捷,生活更便利;期盼我們建立包容、均等、優質的公共服務體系,為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醫療、住房保障等社會公共服務,讓困難民眾得到更多的幫扶;期盼我們下大功夫解決大氣環境、水環境等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突出問題,讓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清新、城市更宜居。這些期盼,既是廣大人民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是政府工作的目標和重點,我們將為之堅持不懈地努力。
今後五年,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市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圍繞“辦青奧盛會、創率先大業、建人文綠都”的目標,堅持“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綠色發展”的道路,堅持“民生為先、統籌為要、生態為基、文化為魂”的方針,全面推進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著力打造“三都市、三名城”,逐步使美好的藍圖變為現實,使人民民眾的期盼變為現實。
綜合實力新跨越。牢牢把握科學發展這個主題,繼續做大做強經濟總量,確保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萬億,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突破千億,確保“十二五”末達到省定基本實現現代化目標,城市綜合實力和發展能級顯著提升。
產業升級新突破。以科技創新、結構調整為抓手,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使新興產業成為支柱產業,傳統支柱產業提檔升級,創新創業潛力得到有效釋放,真正把科技創新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競爭優勢,基本建成現代產業體系。
城市品質新提升。以辦青奧為契機,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最佳化城市空間,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保護古都神韻,延續歷史文明,推進舊區更新,改善城鄉面貌,城市國際化功能不斷提升。
生態文明新形象。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理念,基本建成國家生態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美麗鄉村,充分彰顯綠色、宜居特色,城鄉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人民生活新改善。大力實施城鄉居民收入“雙倍增計畫”,想方設法提高人民民眾收入,社會保障實現全覆蓋,城鄉居民充分就業,創業活力進一步增強,收入分配更趨合理,困難民眾生活得到明顯改善,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公共服務新水平。文化、教育、醫療、體育等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民眾的基本權益得到有效保障,人口素質不斷提高,社會公平正義得到切實維護,人民民眾能享受到更多更好的覆蓋城鄉、功能完善、均等優質的公共服務。
城鄉統籌新格局。加快推進新型城市化進程,基本建成郊區縣先進制造業基地,“區區縣縣通輕軌、幹線公路連街鎮、區域供水全覆蓋、城鄉公交一體化、水利能力大提升”的藍圖基本實現,使現代農業大發展、農村環境面貌大變化、農村文明大提升。
行政能力新提高。踐行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理念,恪守為民、務實、清廉的準則,堅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辦事,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做到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初步建成學習型、法治型、服務型政府。
我們將圍繞這些願景,制訂周詳的規劃、政策和具體的措施,積極整合資源,合理配置人力財力,努力讓人民民眾共享發展成果。
三、2013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任務
201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十八大戰略部署的開局之年,是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和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關鍵之年,是“辦亞青、迎青奧”的落實之年,更是新一屆政府履行職責的第一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提高經濟成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穩中求進、以進促穩”為主基調,突出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突出創新驅動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突出民生改善管理創新,突出城市功能建設品質提升,突出城鄉統籌區域協調,突出環境保護生態建設,突出關鍵領域改革突破,集中力量主攻薄弱指標提升、城市面貌整體提升和辦好亞青會,奪取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階段性勝利。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市委十三屆四次全會的安排,2013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1%;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3%;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1個百分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4%;外貿出口增長5%;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0.3個百分點;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低7%以上、化學需氧量排放強度控制在1.55千克以內、二氧化硫排放強度控制在1.8千克以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3%,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4%;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控制在省定標準。
實現今年(2013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著重做好以下八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一)著力推動經濟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中穩健增長,增強經濟整體實力
堅持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進一步最佳化生產力布局,積極推動產業向高端、高質、高效發展。
積極發展高端製造業。加速培育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智慧型電網、生物、節能環保、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實施智慧型電網、國家北斗、軌道交通、物聯網及雲計算等一批示範項目和產業基地建設。繼續推進石化、汽車、鋼鐵等支柱產業改造提升轉型升級。建設高世代液晶面板、中傳重型裝備、中石化油品質量升級、橋林上汽基地等一批重大項目。繼續實施“千企升級”計畫,創建“兩化”深度融合示範企業。著力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等問題,促進和扶持小微企業發展。
加快發展高端服務業。著力推動總部經濟、樓宇經濟發展,以主城鼓樓區、玄武區、白下區、下關濱江和河西新城、浦口新城、南部新城為重點,布局建設一批高端商務樓宇,重點引進跨國公司、國內百強企業在南京設立功能性總部。做優做強蘇寧、雨潤、宏圖三胞、聯創、三寶科技、金鷹、華泰證券、南京證券、江蘇銀行、南京銀行、紫金投資集團等一批有影響的企業總部。繼續推進中國軟體名城建設,做大做強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確保軟體服務外包業務收入增長30%以上。推進區域金融中心建設,建設國際金融城,深化寧台金融合作。推進海港、空港、信息港、鐵路港建設,加快打造中國航運(空)與綜合樞紐名城。推進國家現代服務業城市試點,加快國家數字出版基地、南京廣告產業園等現代服務產業園建設。加快發展文化創意、工業設計等產業。積極發展醫療服務等健康產業。支持蘇寧易購、焦點科技等電子商務企業做大做強。加快南京國際博覽中心二期建設,積極舉辦國際性展會。
切實增強投資和消費拉動。繼續實施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基礎設施項目、環境建設項目,促進消費與投資良性互動。加大產業有效投入,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扶持力度,確保完成工業和服務業投入均增長15%以上。落實國家鼓勵民間投資新36條,進一步促進民間資本投向城市市政設施、產業發展、商務商貿旅遊、環境保護、城鎮化建設、民生改善等項目。著力推動商貿旅遊等優勢服務業升級,辦好旅遊文化節、購物節、美食節、農業嘉年華等活動,大力推動汽車、文化娛樂、教育、健康、節能等方面熱點消費。推進紫金山、玄武湖、夫子廟等景區和湯山、椏溪國際慢城、金牛湖、天生橋等旅遊休閒度假區建設。積極建設特色街區,促進夜間經濟發展。繼續落實國家調控政策,促進房地產穩健發展。
(二)著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促進科技與產業融合發展
堅持科技創新在全市發展中的核心地位,積極搶占科技和產業發展的制高點。
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相融合。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尤其是新興產業發展、傳統支柱產業提檔升級共生共長。實施好重大成果轉化、重大專利產業化和產學研項目,新建重大公共技術服務平台、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中心和校企聯盟,確保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率達到46%。扶持行業骨幹企業牽頭與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共建聯合創新平台,建立國家電網公司智慧型電網科研產業基地、創新藥物“百家匯”等一批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加快“智慧南京”建設,大力發展智慧產業。在新型顯示、生物醫藥、未來網路等領域,著力形成市場規模優勢和技術領先優勢,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地。深化和完善科技創業投融資體系建設,大力發展科技銀行、科技保險和科技小額貸款公司,鼓勵金融產品和信貸、融資模式創新。
增強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加大對企業技術創新的支持力度。全市內資大中型工業企業和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研發機構建設全覆蓋。鼓勵支持有實力的企業牽頭承擔國家重點工程。實施市級重點技術創新項目2000項。實施培育高新技術後備企業的“造林工程”,建立500家高新技術後備企業庫。積極鼓勵科技創業,全面落實科技創業創新政策。繼續實施“321人才”計畫,引進和培養一批領軍型科技創業人才、科技創業家。加強對人才在科技研發、成果轉化轉讓、信息諮詢等活動中的收益保護,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促進小型科技企業成長。
加快建設科技創新載體。著力推進國家級高新園區、麒麟生態科技園、軟體谷、無線谷、液晶谷、生物醫藥谷、生物農業谷和仙林科技城、模範馬路創新街區、紫金科技創業特別社區等一批重大科技創新載體建設,加快培育在孵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企業。建設國際企業研發園,引進高端研發機構,培育國際聯合研究中心。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建立科研設施開放共享運行機制。
(三)著力保障與改善民生,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
把人民民眾的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將改善民生、建設幸福都市作為政府工作的著力點。
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和社會保障水平。採取紮實措施推進城鄉居民收入“雙倍增計畫”,突出普通企業職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難家庭增收,統籌提高工資性、經營性、財產性和轉移性收入。扶持農民以創業帶動就業,多策並舉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重點解決好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問題,全年新增城鎮就業14萬人。培育扶持自主創業者1萬人,創業帶動就業7萬人。推進和完善社會保險市級統籌,加強社會保險擴面征繳,確保全年社會保險五項險種累計淨增參保人員45萬人次,城鄉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覆蓋率穩定在98%以上。調整城鄉低保標準,有條件的區縣實現城鄉低保同標。
切實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推進教育內涵發展,擴大優質教育覆蓋面,推動農村優質教育普惠發展,保障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加大學前教育投入,提升教育國際化水平,讓城鄉孩子們接受更好的教育。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開展醫療救助與基本醫保同步結算。仙林國際醫院建成運營,加快建設河西新城、浦口新城、南部新城、麒麟新城醫療中心和市公共衛生服務中心。加強院前急救工作。推動文化演藝事業發展,不斷改善城鄉公共文化設施,實現社區和村文化共享工程服務點全覆蓋,進一步豐富人民民眾精神文化生活。完成六朝博物館、江寧織造府、南京書畫院、金陵美術館、城南記憶館、方誌館工程,加快推進大報恩寺、明皇宮、牛首山、清涼山—石頭城等遺址公園,以及科舉博物館、南朝石刻博物館等重大文化項目的規劃建設。完成明城牆玄武門至神策門段環境整治、中山門至琵琶湖段牆體維修。開展民國建築保護與整理修繕工作。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加強信訪信息化建設,強化司法保障,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的工作體系。注重治安源頭管控,著力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繼續推進科技強警,加大違法犯罪打擊力度,發展治安志願者等群防群治組織,夯實平安基層基礎,提升民眾安全感。完善基層社會管理,引導民眾參與社會管理。加強社區自治,推行格線化管理,為社區幹部減負,讓他們多進門入戶服務民眾。弘揚南京城市精神,進一步提高市民道德素質。強化基層基礎安全生產、消防管理,建立健全藥品和食品安全社會管理機制。切實做好雙擁、民族宗教和僑務等工作。
著重推進民生實事項目。今年(2013年)的重點是:
1、危舊房和城中村改造。改造危舊房65萬平方米、城中村190萬平方米,逐步改造國有礦區、林場等地棚戶區,切實改善民眾居住環境。
2、改善老舊小區。出新小區70個,整治房屋850幢。完成286個老舊小區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實施100部老舊高層住宅電梯整治。
3、建設保障房。積極推進中低價商品房、公租房建設,逐步解決“夾心層”的住房問題。新開工保障房300萬平方米,竣工500萬平方米。
4、養老服務。擴建祖堂山養老院,逐步為五保戶、低保戶等群體提供養老服務。多元投資建設銀髮社區。
5、醫療衛生。在方便市民就醫、提高醫療服務技術水平、推進健康管理和因病致貧者及殘疾人康復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惠民服務。
6、教育惠民。引入市區名牌中國小進四大保障房片區辦學,建成15所中國小、16所幼稚園,確保今年(2013年)9月份開學。
7、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對45個大棚農貿市場進行改造,解決設施老化、環境髒亂差等問題。
8、綠道建設。啟動100條林蔭大道提升、100公里綠色步道建設,推進慢行系統、腳踏車道、小遊園等綠道建設。
9、區域供水工程。完成高淳、溧水、棲霞靖安、六合北部、浦口星甸等區域供水工程。
10、公交都市建設。南京站綜合換乘中心(小紅山客運站)投入使用,推進馬群換乘中心建設,新增改造公交場站17個,更新公車1000輛,新增公交專用道20公里、停車位6萬個。
(四)著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改善市民生活質量
城市是我們共同生活的家園,城市的功能品質就是全體市民的生活品質。今年(2013年)城市建設要更加關注百姓需求,聚焦功能建設、品質提升、環境改善和民生服務。
基本完成十項城建節點任務。基本完成青奧板塊的主體工程。基本完成街巷整治。基本完成岱山、丁家莊、花崗、上坊四大組團保障房片區建設及功能配套。基本完成城東南片區、城西片區快速路網改造工程。基本完成明外郭—秦淮新河百里風光帶上元門到滄波門、秦淮新河段景觀建設。基本完成105公里長江乾堤提升工程。基本完成主城區的垃圾分類處理。基本完成區域供水全覆蓋工程。基本完成村村通公交,全面完成村莊整治任務。基本完成繞城公路沿線江南段和江北段宕口整治。
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抓好軌道交通、過江交通、幹線交通建設,捷運3號線、6號線、10號線、11號線實現洞通,推進4號線、寧和、寧高、寧溧軌道交通和河西、麒麟生態科技園有軌電車等工程建設。繼續推進緯三路過江隧道建設。穩步推進祿口機場二期、六合機場建設和土山機場搬遷。推進龍潭國際綜合物流集聚區及西壩、濱江、七壩三大港口物流節點建設。寧杭城際鐵路通車,推進寧安城際鐵路建設和寧蕪鐵路改造,做好滬寧城際鐵路站房建設。加快繞城公路和緯一路快速化改造,推進寧高新通道、江北大道、石揚路、光華路東延等建設改造。
際鐵路站房建設。加快繞城公路和緯一路快速化改造,推進寧高新通道、江北大道、石揚路、光華路東延等建設改造。
加大功能性項目建設力度。進一步最佳化城市布局、城市功能,完善城鄉規劃、城市設計。加快推進蘇寧慧谷、金鷹三期、中城國際廣場等功能性項目建設,積極推進河西中央商務區二期和海峽城、美國富頓世貿中心等建設,打造一批承載功能強的總部經濟載體。規劃建設一批國際化生活社區,營造國際化生活氛圍。建設浦口新城江灘濕地公園、雅居樂等項目。推進南部新城南京南站南廣場開發建設,加快大明路、寧南汽貿區企業搬遷。推進麒麟生態科技園科技綜合體、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加快下關濱江航運服務中心等商務樓宇建設,推進大馬路地區民國建築的保護維修、濱江岸線風光帶建設。整修改造老城南地區門東歷史街區,並逐步對外開放。加快實施江心洲生態科技島新緯壹科技城等工程。繼續推進跨江發展,積極爭取將“江北新區”上升為國家區域戰略。推進“寧鎮揚”同城化、南京都市圈發展。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實施《南京市城市治理條例》,推進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轉變,讓人民民眾更多地參與城市建設和管理。開展以“平安和諧、交通秩序、市容市貌、衛生安全、綠化美化”等為主要內容的環境整治。重點推進河西地區、新街口—鼓樓地區、紫金山—玄武湖地區、城市出入口地區綜合整治,完成17條主幹道整治任務。建成江南、江北靜脈產業園一期,在全市推廣垃圾分類,建設垃圾清運資源回收處理系統。落實區、街管理城市的責任,整體提升城市管理規範化、精細化水平。
改造危舊房和城中村,改善市民居住質量,讓市民生活得更有尊嚴是今明兩年的攻堅任務。今年(2013年)重點實施應天高架橋沿線、河北村、清河村、南河沿線、二橋南沿線和邁皋橋地區等城中村、危舊房搬遷計畫。
五)著力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切實提升全域統籌發展水平
建設富饒的美麗鄉村,是城鄉人民共同的願景,需要我們下大力氣推進。
加快先進制造業向郊區縣集聚。培育科技含量高、核心競爭力強的骨幹企業,加快形成主導功能明確、產業特色突出的郊縣先進制造業發展新格局。全力建設寧高、寧溧科技園區,推進高淳、溧水兩個千億級製造業基地建設。著力推進高新區向自主創新示範區、化工園向循環型生態工業園區轉變,加快推進經濟技術開發區、江寧開發區向高端製造業基地、新興產業基地、創新創業示範基地轉型,加快形成以國家級開發區為龍頭、省級開發區和專業園區優勢互補的郊縣產業發展格局。
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重點做好土地綜合整治工作,盤活農村土地等資源。推進農業“1115工程”,發展現代農業,新建高標準農田14萬畝,新增設施農業8萬畝,新培育10個市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區,促進人才、科技、資金等要素向現代農業園區集中。加快休閒農業發展,辦成農村富民產業。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轉變農業生產經營機制,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400家。加快滁河、水陽江防洪治理工程建設,完成農田水利連片治理28萬畝。
綜合推進城鎮化和美麗鄉村建設。按全市城鎮體系規劃有序推進新市鎮、新社區建設,統籌兼顧經濟發展、產業布局、生態環境、城市功能,統籌安排戶籍、土地、住房、社保、就業、公共服務。抓住城鎮化發展新機遇,加快建設永陽、淳溪、雄州等新城,做好谷里、竹鎮等10個試點街鎮建設,完善新市鎮、新社區生活居住、公共服務配套等功能,挖掘和保護農村歷史文化遺存、鄉土風俗、村莊特色建築等。規劃江寧谷里—橫溪、高淳椏溪—漆橋、溧水白馬—無想山、浦口湯泉、六合竹鎮—金牛湖等五個片區1000平方公里的美麗鄉村示範區。建設十大特色旅遊村鎮,打造鄉村旅遊精品線路。開展新一輪經濟欠發達村鎮幫促工作,加強村級能力建設。繼續推進郊縣公路網建設,完成幹線公路建設150公里。
(六)著力加強環境保護,進一步加快生態文明建設
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需要政府攻堅克難,持續不斷地努力。
實施環境綜合治理。重點治理燃煤鍋爐、工地揚塵、道路揚塵、汽車尾氣、秸稈焚燒等影響大氣環境的頑症,以及噪音、油煙擾民等民眾反映強烈的環境問題,力爭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8%以上。重點推進城北、橋北、鐵北等污水處理廠擴能升級改造和配套管網建設,建設一批街鎮污水處理廠。著力推進河西地區水環境整治,實施龍江和南湖片區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完成南十里長溝主流河道,以及幸福河、南河、清江河、龍江河等20條以上黑臭河道整治任務,繼續實施街巷、工企單位、商業樓宇雨污分流管網建設。
加大生態建設與保護力度。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圍繞創建國家生態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深入推進綠色南京建設,加快建設美麗南京。加強生態保護區建設,完善綠化評估、綠線控制等制度。重點做好紫金山—玄武湖中央公園、明外郭—秦淮新河百里風光帶和濱江兩岸風光帶建設,推進青龍山、老山、牛首山、幕府山和棲霞山五大郊野公園建設,實施青奧會重點區域園林綠化提升工程,整治主幹道綠化,加強綠蔭道建設。新增20個小遊園,完成40個綠色人居環境社區創建和提升工作,綠化村莊500個。加強生態修復,做好採石宕口治理和復綠工作。新增造林7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8%。規劃啟動石臼湖、金牛湖兩大備用水源地建設,確保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
全力推進節能減排。繼續推動主城區工業企業向開發園區轉移。嚴格控制排污總量,繼續淘汰落後產能、整治“三高兩低”企業,完成金陵石化催化裂化裝置煙氣脫硫改造,完成華潤熱電、化工園熱電、華能南京及揚子、南化等燃煤鍋爐煙氣脫硝工程。從嚴控制新增燃煤量項目,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產能過剩行業增長。開展清潔生產、循環綜合利用,重點推進節能改造和循環經濟發展項目。完善工業污水處理系統,全面推進大型工業企業污水處理設施升級改造建設。
七)著力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
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推進關鍵領域改革,讓社會充滿活力。
深化各項綜合改革。深入落實《關於實施綜合改革工程的意見》。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引導科技資源向社會開放,注重科技創新質量和科技創業成長率。推進市區財政體制改革,聚焦重點,集中力量辦大事,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實施10個政府部門預算信息公開。按照國家和省的部署,推動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紮實推進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工作。推進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改革,實施公費醫療改革。繼續深化轉變土地利用方式改革創新。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促進投融資良性運行。推進城市管理體制改革,實現道路基礎設施維護、清掃保潔、綠化養護市場化。深化公共管理創新,健全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機制,鼓勵發展社會中介服務組織。
提高對外開放的層次。加快城市國際化進程,著力加強城市國際化創新、商務、文化、會展旅遊、人居等功能,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國際循環、國際競爭。拓展國際交流合作,推動引資、引技、引智有機結合,強化對美、德、英、法、日、韓等國家招商,加強寧台、寧新項目合作,突出新興產業和高端服務業等產業招商,引進一批代表國際先進水平、對產業升級有重大帶動作用的外資大項目。積極推動跨國公司來寧設立地區總部、投資性公司、採購和結算中心等外資功能性機構。進一步推進省級開發區權力下放工作,加快園區轉型發展,繼續推進開發園區“擴容”工作。南京綜合保稅區封關運作,金陵海關全面運行。實施“科技興貿”戰略,培育特色產業鏈和創新集聚區,擴大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培育外貿出口新增長點。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利用海外資源,增強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努力把南京本土企業培育成國際化知名企業。
各位代表,今年(2013年)將舉辦亞青會,這對明年(2014年)青奧會的成功舉辦至關重要,全市上下要聚焦重點,高標準辦好這屆體育盛會。加快青奧村、國際風情街、青奧軸線、青奧體育公園等工程建設,完成亞青會運動員村及其場館維修改造,確保達到賽事功能要求。踐行青奧特色理念,突出中國文化和南京元素,策劃開展各類文化教育活動。深入實施全民健身計畫,加快建設亞洲體育中心城市和世界體育名城。切實做好城市運行保障等工作,確保亞青會成功舉辦,提升南京城市國際形象。
(八)著力強化依法行政,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法治型、服務型政府
依法行政是政府履行職責的基本準繩,轉變作風是政府為民服務的重要保障。
紮實轉變工作作風。人民政府要與人民民眾心心相印,堅持為民掌權、為民謀利、為民辦事、為民服務。要真正到民眾中去傾聽民聲,了解民情,順應民意,科學決策。實幹興邦,空談誤事,大力倡導敢於負責、勇於擔當、言必行、行必果的優良風氣,切實改進文風會風,精簡會議活動,精簡檔案簡報。不斷提升“12345”熱線服務水平,繼續開展“政風行風熱線”媒體聯動和“向人民匯報”民主評議直播活動。厲行勤儉節約,加強廉潔從政,依法嚴懲以權謀私、失職瀆職等違法違紀行為。著力整治不作為、不出力、不落實的不良行為,提高政府行政團隊的執行力和公信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