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欽北區政府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區
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
意見。
2012年工作回顧
2012年是國內外經濟環境複雜多變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及社會各界的監督、支持下,區人民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依靠全區各族人民,搶抓機遇、務實創新、克難奮進,全區經濟逆勢而上,不僅圓滿完成區五屆二次人大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保持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而且發展的速度更快、發展的質量更好、發展的後勁更足,煥發出勃勃生機,展示了我區在風生水起的北部灣中搶先發展的良好形象!
——經濟發展取得重大突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突破100億元達108.4億元,增長31.3%;引進國內到位資金突破100億元達114.4億元,增長46%;
GDP接近100億元達98.4億元,增長16.3%;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50億元達58.6億元,增長66.7%;財政收入突破5億元達5.35億元,增長41.2%,總量躍居兩縣兩區第二位,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6億元,增長67.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61元,增長11.8%;農民人均純收入6782元,增長13%。三次產業比重由2011年的39.6︰35.3︰25.1調整為38.7︰35.6︰25.7,經濟總量、質量和效益實現同步提升。
——產業發展積蓄強勁動力。新開闢北部灣林木
產業園,啟動東協石材產業園和皇馬三區建設,園區面積不斷拓寬,一區面積增加一倍,儲備工業用地5500畝,落戶一批產值高、稅收大、帶動能力強的產業項目,在建項目20個,其中投資超億元項目11個。
——主城區接管工作實現無縫對接。成立子材、鴻亭兩個街道辦事處,順利接管子材大街以北的城區。主城區60個項目征搬工作快速推進,各項接管工作做到服務好、管理好、發展好,得到市委、市政府和居民的好評。
——民生投入大幅度提高。安排民生支出13.3億元,全面加大農林水、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就業、危房改造等投入,順利完成10項惠民工程,民生狀況明顯改善。
—一批制約發展的“瓶頸”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及時調整土地利用規劃和水源保護區規劃,新城區、工業園區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寬,新征土地3400畝,出讓土地1404畝,其中工業用地19宗681畝,爭取到土地指標1529畝。採取BT模式,創新投融資機制體制,較好破解資金難題。
——平安建設連續12年榮獲廣西先進。板城屯車“五個一”模式得到廣西推廣,第十二次被評為“建設平安廣西活動先進縣區”,是廣西唯一推薦為全國綜治工作最高榮譽獎“長安杯”的縣區。
——城鄉清潔工程掀起新高潮。投入216萬元購買一批環衛設備,新聘環衛工人238人,新建一批環衛基礎設施,在全區掀起了新一輪“城鄉清潔工程”高潮,城鎮環境衛生明顯改善,民眾比較滿意。
——招商引資和項目爭取工作成效顯著。引進國內協作項目58個,其中投資超億元項目26個、超千萬元項目56個,契約總投資額達98億元,增長15%;引進國內到位資金總額位居全市、廣西前列。年內向中央、自治區、市爭取到項目296個,獲得項目資金6.5億元。
——縣鄉三年暢通工程走在全市前列。率先實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實施交通建設項目162個,總投資2.7億元,行政村水泥路通達率97.5%,建自然村水泥路375公里,是全市實施自然村水泥路BT項目最多、里程最長的縣區。
——多項工作榮獲國家、自治區表彰。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走在廣西、全國的前列,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先進單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工資改革和糾風惠民工作經驗得到自治區推廣,商務綜合執法工作被定為廣西試點;財政、物價、文化體育、水庫移民、檔案等工作也榮獲自治區表彰。
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著力擴內需上項目促投資,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結合“學檔案用政策促發展”活動,加大項目策劃和前期工作力度,積極主動向上爭取項目資金。完善領導聯繫項目制度,組織實施青島九聯等重點項目82個,其中列入市級重大建設項目23個,累計完成投資11.7億元。欽州至崇左高速公路竣工通車,欽州至六景高速公路基本竣工,南寧至欽州高速鐵路實現試車運營。最佳化投資環境,完善招商引資工作考評機制,成功赴廣東舉辦林木、工業園區、石材三場專題招商推介會。加強對外貿易,實際利用外資3454.3萬美元;外貿進出口總額4336.4萬美元,增長12.6%。居民消費需求進一步擴大,“家電下鄉”產品銷售3.2萬台,增長40.5%,銷售額7498萬元,增長19.6%。旅遊業穩步發展,加大八寨溝旅遊景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強景區經營管理,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接待遊客97.2萬人次,增長21.5%,實現旅遊總收入6.1億元,增長19.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9億元,增長16.8%。
(二)著力調結構轉方向興產業,縣域工業開創新局面。在原有產業受到節能減排和國家產業政策調整的影響下,及時調結構轉方向,規劃建設新材料、北部灣林木、建材加工、東協石材、輕工電子和鋼材加工物流、食品加工等六大特色產業園,並簽約引進一批項目落戶。積極籌措資金,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1億元,修建園區道路、供水、排水、排污及變電站等一批基礎設施,園區承載項目能力不斷增強,累計落戶項目106個,建成投產(試產)企業60家,較好完成縣域工業突破工程任務。成立工業園管委會,制定重點工業項目建設工作方案,大力推進落戶項目開工建設。積極協助企業籌融資,年內為工業企業融資4.2億元。實施“一企一計畫”提升行動,引導企業提升產能、擴容提質,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增7家達37家,其中產值超億元企業20家。
(三)著力抓規劃建幹道擴新城,城鄉面貌發生新變化。新城區發展框架不斷拓寬,啟動了新城區八路、九路等6條路網建設前期工作,區人民醫院、市第十一國小搬遷啟用,欽北區第二辦公集中片區以及東方·海倫堡、海潤、福盛家園二期、百利華庭三區等房地產項目建設快速推進。實施城鎮建設項目48個,完成城鎮固定資產投資79.5億元,增長20.1%。成立土地房屋徵收中心,出台一系列相關政策,健全征搬工作機制,推進土地“征轉分離”,解決了一批歷史遺留問題,征搬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深入推進“城鄉清潔工程”和“園林生活十年計畫”,城鄉風貌改造工程通過市驗收,人居環境不斷改善。
(四)著力引龍頭樹品牌強基礎,現代農業邁出新步伐。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3.3億元,增長7.2%;糧食總產量27.8萬噸,增長3.9%。大力發展特色優勢農業,建成水果、黃瓜高產示範或標準園7個和欽北-台灣特色花卉產業基地。新種甘蔗面積5萬畝,總面積達14.7萬畝。青島九聯項目的征地、推土等工作基本完成,養殖場土地平整工作進展順利,農業產業化龍頭品牌加快形成。深入開展新一輪扶貧和新農村建設,完成7個水庫移民新村建設,修建三面光渠道102公里,實施農村人飲工程19個,惠及民眾近7.5萬人,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全面落實糧食直補及綜合補貼、農機補貼、家電下鄉補貼、水庫移民扶持等強農惠農政策,累計發放財政補貼資金1.07億元。
(五)著力建機制重整治保環境,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深入開展公共機構節能減排,認真貫徹落實環境倒逼機制,節能減排目標任務全面完成。嚴格控制“兩高”和產能過剩行業新上項目,關停和淘汰落後產能企業4個,指導藍天化工、怡豐藍天等企業完善清潔生產。加大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力度,加強礦產資源開採管理和礦區復墾,多次組織實施整治非法採礦、非法采砂行動,小董、大寺小河域整治工程全面竣工。深入實施“綠滿八桂”工程,開展“千萬珍貴樹種送農家”活動,年綠化造林4.3萬畝,新建沼氣池2500座。
(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社會保持和諧穩定。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全區參加社會保險“五險”人數9.1萬人,征繳社會保險基金1.49億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實現全覆蓋,參保率達92.1%;享受城鄉低保33.1萬人次,城鄉醫療資助救助2.9萬人,五保供養6040人,救災救濟政策全面落實;完成12個五保村建設,新農合參合率達97.2%。深入實施“三業”行動富民工程,新增城鎮就業4057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教育水平穩步提升,市第五幼稚園建設加快推進,建成23所村級幼稚園、18箇中國小校舍安全工程,投入1510萬元完成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儀器設備改造,發放義務教育“兩免一補”8901萬元,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5893名,發放助學貸款1182萬元。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深入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鄉鎮中國小教師周轉公租房、鎮政府幹部職工公租房、經濟適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和2000戶農村危房改造工程穩步推進。兌現第三批事業單位三年績效工資,落實機關事業單位財政供養人員提資政策,提高代課教師工資標準,理順城區借調教師入編手續,解決100名鎮政府自籌幹部職工轉財撥問題。深入實施第五輪科技創新計畫,爭取到國家和自治區的科技項目3個。文化和體育事業取得新進展,投入1160萬元建成村級公共服務中心、村級籃球場、村級小戲台、“農家書屋”等一批文化體育基礎設施。20戶以下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提前完成,鄉鎮有線電視網路整合工作順利實施。人口和計畫生育“國優”成果進一步鞏固,深入推進“誠信計生”、“陽光計生”,建設洞利、米家等幸福家園86個,全區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市下達的責任指標內。加強公安、維穩和應急隊伍建設,實施“天網”工程,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有效提升社會公眾的安全感。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法律援助和司法援助網路不斷健全。建成村(社區)綜治工作站174個,村級規範化調解室172個,村級警務室49個,成立村級義務治安巡防隊164個,安裝村電子視頻監控系統20個。排查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672起,調結1614起,調結率達96.5%。成功舉辦欽北區2012年地震應急救援綜合演練。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好轉,社會和諧穩定。
國防教育、民兵預備役、武警、公安、交警、“雙擁”工作取得新成效。稅務、國土資源、環保、金融、電力、工商、通信、郵政等部門為地方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民族、宗教、外事、僑台事務、工會、共青團、婦女兒童、老幹部、工商聯、文聯、社科聯、物價、機構編制、統計、供銷、檔案、地方志、機關事務管理、地震、人防、消防、殘疾人等事業發展良好。
(七)著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依法行政水平不斷提高。在區委的正確領導下,自覺接受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主動向區人大報告工作、向區政協通報工作,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和建議,科學、民主決策機制進一步健全。全面辦結市、區兩級人大代表建議、議案和政協提案。績效管理全面實施,推行行政審批單位集中辦公,自治區、市、區、鎮政務服務和電子監察系統四級聯網建設加快,政務服務不斷向基層延伸。強化監察、審計監督職能,開展農村集體“三資”清產核資工作和“百家企業評機關”活動。深化鎮財區管、村財鎮管改革,加強公務員隊伍的教育管理和監督,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製得到全面貫徹落實。
各位代表,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我們深感成績來之不易。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親切關懷、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區委統攬全局、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和區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各鎮(街道)、各部門和全區人民眾志成城、頑強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為加快欽北發展付出辛勤勞動的全區人民致以親切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向給予區人民政府大力支持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無黨派人士及各界人士,向各位離退休老同志,向駐欽北部隊、武警官兵和公安幹警,向廣大外來投資者以及所有關心支持欽北建設發展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區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經濟總量偏小,可用財力不多;產業結構單一,工業化水平低;項目用地指標少、環境倒逼機制要求嚴,影響一些重大項目推進;農村基礎設施薄弱,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組織化、品牌化程度不高;資金、技術、人才要素制約突出,等等。對這些問題,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積極應對,千方百計克服和提高,實現經濟社會持續穩定快速發展。
2013年主要工作目標和任務
各位代表,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
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自治區提出了到2020年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體要求,市委明確提出了提前一至兩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要與全市同步實現“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任務十分艱巨。我們必須要拿出只爭朝夕的精神,付出人一我十的努力,敢於擔當,勇挑重擔,奮力爭先!
2013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和自治區、市的決策部署,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以科學發展觀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上項目增投資,建園區興工業,引龍頭強農業,擴城鎮旺商貿,惠民生促和諧,強基礎保穩定”為工作主線,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為加快建設美麗欽北、幸福家園,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財政收入增長2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1%;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城鎮化率提高1個百分點;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0%;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0%,引進國內到位資金增長1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萬元生產總值能耗降低1%左右,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市政府下達的目標之內;城鎮新增就業40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1%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9‰以內。
各位代表,以上目標是在綜合分析各種因素的基礎上提出的。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將努力朝著更高的目標去推進,千方百計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
為全面完成上述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千方百計推進項目建設,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
統籌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實施新一輪重點項目建設100個,年度投資達29億元,其中新開工55個,續建45個。堅持領導掛鈎聯繫項目工作機制,細化責任,推行重大項目聯合審批制度,有序快速推進項目建設,每季度形成較大投資量。公開、透明、依法依規開展征地搬遷工作,加快安置小區建設和就業安置,全面落實征地搬遷政策,實現和諧搬遷。
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進一步發揮區開投公司、區城投公司融資平台作用,規範運作,加大籌融資力度,推動工業園區、新城區開發建設。認真研究國家投資動態和相關政策,加強與上級對口部門對接,積極向上爭取項目。積極鼓勵民間資本投資,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市政、能源、教育、醫療等領域,開創投融資新局面。
加強開放合作。依託六大特色產業園區,突出抓好面向廣東、江浙等發達地區的招商引資,積極組團參加中國—東協博覽會等招商活動,力爭引進一批中國500強、知名上市公司投資項目和總部經濟項目,年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125億元以上。推行全員招商,完善項目幫辦服務制,簡化審批手續,落實大兌現工作,健全招商引資激勵機制,推動一批重大項目落地建設。加強對外貿易和外資引進服務,大力扶持建華管樁、東昌木業等企業產品出口,組織企業參加國內外知名展會和貿易洽談會,力爭年進出口總額達4770萬美元以上。
(二)加大調結構轉方向力度,推動產業迅速轉型升級
做好特色產業園區規劃。年內完成北部灣林木產業園規劃、東協石材產業園規劃,配合做好紫膠林場臨港產業帶和南間經濟產業帶規劃,平整開發東協石材產業園200畝以上。科學合理布局產業,引導新材料、林木、建材加工、石材加工、輕工電子和鋼材加工物流、食品加工等特色產業聚集發展,並著力引進一批特色產業上下游項目,延長產業鏈,提高特色產業市場競爭力。加快欽北區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和申報工作。加快完善小董、那蒙、平吉、大直等鎮工業發展規劃。
大力實施“縣域工業壯大工程”。全面落實“抓大壯小扶微”政策,培育一批億元企業,發展一批中小微型企業,加快形成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的局面,力爭今後三年縣域工業再上新台階,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115億元以上,年均增長25%。加強協調服務,積極創造開工條件,力促富創稀土新資源、卓能新能源、廣東三豐、新合力二期等項目開工建設,北部灣林木產業園11個入園項目全部開工建設並建成投產4個以上,奧勝物流、匯星標準廠房、竣景標準廠房、盛和電子、名騰機械、金陶坭興等項目建成投產。開展重大項目報批攻堅行動,爭取青島九聯、匯駿木業、桂源投資等一批重大項目納入自治區統籌推進,爭取欽能電力、力創新材料等一批重大項目納入市級統籌推進。
深入實施“一企一計畫”提升行動。全面落實扶持企業各項優惠政策,積極向上申報企業扶持資金,搭建政銀企融資交流平台,推薦擔保貸款。加強企業服務,積極幫助祥雲飛龍、華馭糖業等重點企業解決土地、環保、招用工等困難和問題,促進企業良性發展。引導雙胞胎飼料、騰盛礦業、北部灣鋼結構等項目進一步提升產能、擴容提質,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45家以上。
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實施“園區基礎設施大會戰”,完成皇馬工業園區供水供電工程建設,建成500畝標準廠房,完成皇馬5號路、24號路、28號路、36號路等路網建設。完善園區商貿、餐飲、住宿、公交、金融、休閒、娛樂等生活配套設施。
(三)大力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穩定糧食生產。大力推廣和套用糧食生產新技術、新品種,提高糧食生產機械化水平。深入推進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產能計畫重點縣、糧食高產創建等項目建設,確保全區糧食作物種植面積達到82萬畝,糧食總產量達27萬噸以上。加強糧食倉儲庫建設,確保糧食安全。
深入實施“特色農業提升工程”。推廣套用先進實用農業技術,提升荔枝、火龍果、瓜皮等特色產業質量,實施荔枝品種改良工程,啟動2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規劃建設,推廣平吉鎮“同心”菜籃子示範基地經驗。培育欽北區農產品龍頭企業、行銷公司,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大力發展花卉、綠化苗木、香料等產業,年內新註冊一批產品商標,力爭創建2個以上名優農產品。加快青島九聯項目的養殖場、加工場、飼料廠等工程建設,動工建設富牛牧業、金陵農牧等項目,力爭年內建成投產。大力發展蔗糖業,新擴種甘蔗面積5.6萬畝以上。培育和發展種植、養殖等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扶持農業產業化重點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建立農產品加工基地,實施訂單生產、連鎖經營,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
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加快大直王崗山水庫等重點水利工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實施中小型水庫配套設施與節水改造、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強化動植物疫病災害、防洪抗災減災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動植物疫病防控,確保無重大病疫情發生。加快農機推廣和套用,進一步提高水稻、甘蔗等生產機械化水平。深入開展新一輪扶貧開發攻堅戰和新農村建設,加快推進那蒙竹山扶貧開發產業園建設。
實施農民收入倍增計畫。做好荔枝、香蕉等大宗農產品的銷售工作,全面落實糧食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補貼等強農惠農政策,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業增效。加強農民技能培訓,鼓勵農民工轉移就業,千方百計提高農民的家庭經營收入、工資性收入、轉移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
(四)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
提升主城區管理服務水平。加強與市直部門的溝通對接,協助推進教育、文化、衛生等城市功能項目建設,加強路網、路燈、綠化帶等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維護和管理。紮實開展主城區項目用地征搬工作。加快“文明和諧社區”示範點創建工作。深入實施“園林生活十年計畫”,美化靚化市容環境,開展國家園林城市創建活動。
掀起新城區開發建設熱潮。積極籌措資金,加快新城八路、九路等6條幹道建設步伐,有效拉開新城區發展框架。加快第二辦公集中區建設步伐,力促區人民醫院周邊片區房地產項目開工建設,加快百利華庭三區、海潤、海倫堡、林湖小區等房地產項目建設,引進一批商業廣場(超市),啟動一批農貿市場、生活市場建設,掀起新城區新一輪開發熱潮,主動推進“南(寧)欽(州)同城化”工作。
加強小城鎮管理和開發。深入推進“城鄉清潔工程”,加強各鎮垃圾處理、公廁等設施建設,配足配強城監執法隊伍和環衛隊伍,建立健全“城鄉清潔工程”長效機制,促進“城鄉清潔工程”由圩鎮向周邊農村延伸。加強小城鎮基礎設施規劃、設計等前期工作,積極向上爭取小城鎮建設項目,進一步完善城鎮道路、供電、供水、排污、學校和醫院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小董、大寺、大垌、那蒙等重點鎮建設,爭取每個重點鎮新開發小區1個以上。落實國土資源共同管理責任,加強城鄉土地監督和執法,開展違規用地、違章建設清理整治行動。深入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工作,加強村莊建設規劃,合理有序推進村莊建設。
擴大消費需求。以接管主城區為契機,進一步完善城區商業網點布局,加快欽州皇馬物流園規劃建設,盤活改造閒置農貿市場。大力扶持城鎮超市發展,吸引一批商貿零售企業入駐鄉鎮。深入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完善農資、日用品、農副產品等商品流通網路。加強商務綜合執法,推動商業信用建設,規範商貿、市場經營管理。落實鼓勵消費政策,加快批發、零售、餐飲、住宿等行業發展。大力發展物流、信息諮詢、家政、社區等生活性服務業。
加快發展旅遊業。加快八寨溝旅遊景區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穩步實施景區管理體制及投融資體制轉換,啟動國家生態旅遊示範景區規劃和申報工作。配合做好林湖公園一期工程和馮子材故居歷史文化旅遊長廊建設。加快發展鄉村旅遊,做好梨花觀賞、特色農產品展銷活動的服務和配套工作,加快鷹山、王崗山等景區建設前期工作。
實施城鎮居民收入倍增計畫。加快實施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制度,建立完善企業工資正常增長機制,逐步提高企事業單位職工工資。深入開展“三業”行動富民工程,多形式推動就業,大力開展職業培訓工作,擴大勞務輸出規模,多渠道促進城鎮居民增收。
(五)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美麗欽北
推進經濟成長方式轉變。堅守環保和安全的“紅線”,提高項目準入條件,從源頭上有效控制污染。高標準、高要求建設北部灣林木產業園、東協石材產業園,嚴把項目環評和能評審批關,優先引進科技含量高、生態環保項目,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努力建成全市生態環保示範特色產業園。加大節能宣傳力度,深入實施公共機構節能降耗工程,全面推進節能減排。
加強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結合“園區基礎設施大會戰”,加大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重點抓好工業園區的污水管網工程及垃圾中轉站建設,加快欽北區污水處理廠和小董、大寺鎮污水處理廠建設。認真落實環保“三同時”制度,加強企業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治污設施運行監管,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
整治提升低產能企業。嚴格控制“兩高”和產能過剩行業新上項目,繼續關停和淘汰一批落後產能企業。扶持華馭糖業、怡豐藍天等企業開展技改,推進制糖、造紙、化工、涉重金屬、人造板、礦產加工、水泥製造等行業廢水、廢氣、固體廢物治理,加快重點行業套用和推廣先進清潔生產技術。
加強生態環境建設。開展環境優美鄉鎮、生態村、綠色社區、綠色學校、綠色企業等系列基層綠色創建活動。深入開展非法採礦整治行動,加大礦產資源開採管理和礦區綠化、復墾力度。加快欽江、茅嶺江、大馬鞍水庫綜合治理工程建設,開展水源保護區畜禽養殖業污染整治行動,確保居民飲用水源安全。深入開展“綠滿八桂”工程、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和生態文明示範工程,加快水源林規劃建設,完成王崗山自然保護區申報工作。嚴格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制,堅持節約集約利用土地。
(六)統籌發展社會各項事業,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增強惠民生財力保障。抓好重點企業、重大項目、重點行業的稅源培育和監控,做好旅店、酒店、商場、商鋪等場所的稅控機安裝普及工作,加大稅收稽查力度,加強非稅收入征管和國有資產管理,完善財稅工作考核、獎勵機制,充分調動各鎮(街道)和部門抓財稅工作的積極性,促進稅收及時征繳入庫。加強國有資產監管,增加國有資產收益。堅持厲行節約原則,強化預算執行管理,控制一般性支出和追加支出,集中財力辦大事,優先保證工資性支出和“三農”、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等資金需求。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擴大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險參保覆蓋面,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加大城鄉低保救助力度,做到應保盡保。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推進農村危房改造,改善民眾居住條件。積極發展養老、助殘、救孤、濟困等社會福利事業。
優先發展科教事業。深入實施第五輪科技創新計畫和科普惠農興村計畫活動,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均衡發展九年義務教育,推廣職業教育。鞏固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鼓勵社會力量開辦幼稚園,關心留守兒童成長。紮實推進教育基建項目建設和城區國小校舍建設,加快市八小擴建、長灘鎮連豐國小搬遷和市第五幼稚園建設步伐。均衡配置教師資源,緩解邊遠地區教師緊缺問題。
大力發展醫療衛生事業。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作試點,推廣新農合就醫“一卡通”,健全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路,鞏固和擴大基本藥物制度實施範圍。實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加快區疾控中心和紅陽、新華、小江三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項目建設。實施中醫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積極向上爭取中醫院建設項目,創建全國中醫工作示範縣區。加強愛滋病、結核病等傳染病防治,提高重大疫情防控水平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
加快發展文體事業。開展“文化建設年”和全民健身活動,加強區、鎮文化體育活動場所和村級公共服務中心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欽北區全民健身活動中心、欽北區圖書館等項目建設,加強馮子材故居、黃明堂墓等文化遺產和跳嶺頭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協調發展各項社會事業。繼續鞏固人口和計畫生育“國優”成果,加強人口信息化建設,完善人口性別綜合治理措施。深入實施人才強區工程,加強公務員和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國防教育,做好國防動員工作,實現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同步。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建設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做好機構編制、審計、監察、工商、國土資源、統計、法制、宗教、物價、供銷、台辦、僑辦、僑聯、工商聯、民族、地震、檔案、人防、績效、地方志、水庫移民、消防、村(居)民自治等工作。大力支持老齡、老乾、殘聯等工作,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的橋樑紐帶作用。
實施“十項惠民”工程。年內籌措資金13.7億元以上,重點實施好十項為民辦實事工程,著力解決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民眾。
1.實施社保惠民工程。籌措資金3.5億元:①按時足額發放各項社會保險待遇,逐步提高社會保險待遇水平。②繼續實施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完成新一輪城鄉居民參保任務。③完善新農合制度,確保補助標準達到280元/人,參合率達97%以上。④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應保盡保、按標施保”。⑤完善城鄉醫療救助體系,對患大病的農村五保戶、低保戶、軍烈屬、城鎮“三孤”人員及其他困難戶等對象給予適當救助。⑥繼續推進五保新村工程建設。⑦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3000人。
2.實施健康惠民工程。籌措資金0.2億元:①實施基本公共衛生保障工程,確保年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不低於30元。②實施愛滋病防治工程,推進愛滋病防治工作深入開展。③實施母嬰健康“一免二補”幸福工程。④扶持農村改廁1000座。
3.實施教育惠民工程。籌措資金1.2億元:①全面落實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兩免一補”政策。②紮實推進15所學校校舍維修改造。9所學校教師周轉住房、學前教育校舍改建等教育基建項目建設。③資助2400名學前教育貧困生、2400名普通高中教育貧困生完成學業,資助200名貧困大學新生入學。④積極化解教育特殊債務。
4.實施強基惠民工程。籌措資金1.3億元:①完成底馬、那吹、清水窩等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②實施小董、中花、那料等20個農村飲水安全解困工程,解決6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困難問題。③推進水庫移民新村建設工程,新建8個水庫移民新村、修建6個移民村屯道路10公里。④加快少數民族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完成那蒙鎮岳馬村委會至中柳村、大寺鎮五寧村委那考村至譚福村等38個民族村屯道路項目39公里。⑤繼續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新農村流通服務網路”工程。
5.實施安居惠民工程。籌措資金1.1億元:①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工程約2000戶。②建設公共租賃住房418套,確保住房困難的中低收入家庭受益。
6.實施土地整治惠民工程。籌措資金0.5億元:①實施新棠鎮南忠、那黎等2個村土地整治項目面積5638畝。②實施大寺鎮那桑、敦民2個村土地整治項目面積5848畝。③實施平吉鎮白鶴垌、賢架、古秀3個村農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面積1萬畝。
7.實施農補惠民工程。籌措資金0.1億元:①實施優質水稻良種補貼工程,年超級稻種植示範推廣27萬畝以上。②全面落實退耕還林補貼、綜合直補、糧食直補等惠農政策。
8.實施生態惠民工程。籌措資金0.1億元:①實施綠化村屯4個,山上造林4萬畝。②實施沼氣建設工程。③實施“園林生活十年計畫”工程。
9.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籌措資金0.3億元:①實施一批區、鎮、村三級文化體育公共服務項目建設,建設大垌、青塘、大寺等鎮級文化體育中心和15個村級文化服務中心。②繼續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③開展文化下鄉、送戲下鄉、送電影進農村活動,促進農村、社區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10.實施通暢惠民工程。籌措資金5.4億元:①改建大垌至陸屋等2條國省道二級公路。②建設大垌歌標經大片經大寺三門灘至三益通建制村瀝青(水泥)路。③建設大埠橋等2座渡改橋。④建設大垌鎮橫嶺村委至埡溝、平吉永隆至上舊村等自然村道路200公里。
(七)全面加強綜治維穩工作,實現社會持續和諧穩定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深入開展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全面開展欽北平安共建、和諧建設在基層和禁毒人民戰爭等活動,推廣板城鎮屯車村“五個一”社會管理經驗,推進“人防、物防、技防”建設。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自治區文明城市創建活動和公民道德建設,深入實施“六五”普法,開展法律援助,依法保障婦女、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完善維穩工作機制體制。深入開展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建立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聯動大調解格局,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信訪案(事)件發生。建立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完善各類突發公共事件預防預警機制,強化地震應急工作,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提高處置公共突發事件能力。
加強維穩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投入,加快維穩基層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村級綜治工作站、警務室、調解室、治安巡防隊全覆蓋。配足配強維穩工作隊伍,推進維穩工作信息化、規範化建設,提升維穩工作水平。
三、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各位代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民眾的“八項規定”,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努力提高推動發展、服務人民的能力和水平。
強化服務型政府建設。深入推進績效管理工作,完善平衡計分卡績效考評制度,開展“百家企業評機關,萬名民眾評視窗”和“治庸治懶”問責活動,深入推進“一服務兩公開”,全面提升機關行政效能。深化事業單位分類、醫藥衛生等行政體制改革,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加強工作作風建設,堅持深入基層一線問政於民、問計於民、問需於民。改進文風會風,加強政務公開和電子政務建設,逐步推行和完善OA政務辦公體系。
強化責任型政府建設。堅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將民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民眾需求作為第一選擇、民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積極為民分憂解困,積極主動解決與民眾切身利益最相關的教育、衛生、社保、住房等熱點問題和基本訴求,千方百計增加民生投入,持續提升民生工作標準。
強化法治型政府建設。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主動向區委、區人大報告工作,主動向區政協通報工作,自覺接受人大法律和工作監督、政協民主監督、新聞輿論監督和社會公眾監督。善於聽取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和建設,提高政府民主決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