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政府關於加快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意見》,是南京市人民政府2002年,發布的一則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南京市政府關於加快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意見
- 實施時間:2002年10月11日
- 發布單位:南京市人民政府
- 發布時間:2002-10-11
- 所屬類別:地方法規
《南京市政府關於加快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意見》,是南京市人民政府2002年,發布的一則意見。
《南京市政府關於加快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意見》,是南京市人民政府2002年,發布的一則意見。具體內容各區縣人民政府,市府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為緊緊抓住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技術革命帶來的機遇,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工業領...
(一)強化信息通信基礎設施支撐。積極推進“寬頻江蘇”“無線江蘇”建設,統籌推進移動通信和三網融合快速發展,構建快速、融合、安全的信息網路體系,提高網路覆蓋範圍和服務水平。著力推動4G網路布局和商用發展,在全國率先實現熱點區域的全覆蓋。加速網路寬頻化進程,深化南京國家級網際網路骨幹直聯點建設和運營,推動全省...
目前全市正處於工業化中後期發展階段,經濟仍將處於高速增長期,根據南京市委、市政府《關於堅持科學發展,轉變發展方式,加快轉型發展、創新發展、跨越發展的意見》提出的目標,到“十二五”期末,全市的經濟實力要上新台階,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0000億元。預計到2015年社會能源消費總量將達到8600萬噸標準煤左右,比2010...
加快發展軟體業,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完善信息基礎設施,積極推進“三網”融合,發展增值和網際網路業務,推進電子商務和電子政務;有序發展金融服務業,健全金融市場體系,加快產品、服務和管理創新;大力發展科技服務業,充分發揮科技對服務業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鼓勵發展專業化的科技研發、技術推廣、工業設計和節能...
(責任單位: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二、主要任務 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促進重點產業提檔升級,突出抓好規模實力優、帶動作用強的科技服務、信息技術服務、金融服務、現代物流、商務服務、服務外包等六大重點服務產業。同時,立足江蘇實際,培育壯大成長潛力大、市場前...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充分發揮科技教育人才優勢,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市場導向,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以南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含南京高新區、新...
加快利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優勢產業的步伐,提升加工貿易企業的技術檔次和水平,完善技術服務體系。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發展傳統優勢工業,以中成藥、紡織和服裝、鐘錶、家具、珠寶首飾等行業為重點,運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工程、計算機輔助製造、現代集成製造系統等技術推進數位化設計、網路化製造、清潔...
意見提出:要圍繞建築業高質量發展總體目標,以大力發展建築工業化為載體,以數位化、智慧型化升級為動力,形成涵蓋科研、設計、生產加工、施工裝配、運營等全產業鏈融合一體的智慧型建造產業體系 。 2020年08月28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新型建築工業化發展的若干...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是2005年1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檔案。簡介 國辦發〔2005〕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電子商務是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電子商務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轉變經濟成長方式,提高國民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率,走新型工業...
《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指南》是2005年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全林,顧冠群。本書為企業信息化建設實用工具書,非常適合企業信息化的實施者、政府管理部門人員使用,也可作為高等院校有關專業的教學參考書。內容簡介 《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指南》對企業管理信息化和行業信息化作了詳細闡述。全書分為23篇。其中第1...
第一節關於工業化 第二節關於信息化 第三節關於新型工業化道路 第二章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時空性 第一節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時空性 第二節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檢驗標準 第三節對新型工業化道路時空性的進一步分析 第三章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幾個戰略問題 第一節大力發展信息產業 第二節以信息化帶動農業現代化 第三節以...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實踐科學發展觀,圍繞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促進工業由大到強的戰略目標,著眼政府、行業、企業三方協同,以最佳化資源配置、培育新興產業為主線,加快工業主導行業信息化、工業服務業信息化,最佳化政府工業管理體系,建立健全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產業發展平台和技術創新體系,推動新興產業發展,探索...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成現實生產力,打造若干高水平、有特色優勢的產業創新...(包括哈爾濱、長春、瀋陽、濟南、南京、杭州、武漢、廣州、成都、...
關於加快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 工信部聯規〔2023〕25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畫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發展改革委、教育廳(委、局)、財政廳(局),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畫單列市分行,國家稅務總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畫單列市稅務局,國家...
實施了一批技術含量高、投資規模大、帶動作用強的重大產業項目,南京揚巴乙烯及系列產品、無錫海力士和蘇州和艦大規模積體電路、無錫尚德太陽能、崑山南亞電子基材與器件、鹽城東風悅達起亞汽車等項目順利投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了一批對江蘇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和支撐作用的項目。電力裝機總容量達到5600萬千瓦,核電、風力...
《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理論與實踐》是2005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曉波,凌雲。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我國抓住信息化這一重大歷史機遇迅速推進工業化贏得後發優勢的實際,對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理論與實踐進行了系統的研究。特別地,本書從理論高度對浙江的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實踐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和總結,對探索...
本叢書適於政府有關部門管理者、科技管理研究者閱讀,也是從事軟科學相關研究的學者、高校學生的實用參考書。內容簡介 信息化是我國加快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選擇。《沿海開放城市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戰略》在對國內外經濟發展環境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對我國沿海開放城市工業化和信息化發展的現狀進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運用...
提升中心城市綜合功能,發揮中小城市承接外部要素和對內帶動作用,小城鎮重點解決生活集中和生產集約問題。加快南京都市圈和寧鎮揚同城化建設,提高蘇錫常都市圈聯動發展水平,增強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五)更高層次促進區域協調。最佳化布局,促進三大區域發展各展特色。圍繞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加快蘇北...
國家安全生產應急平台作為“十一五”期間安全生產信息化的重點工程得到立項並實施。各地區積極開展了安全生產應急平台建設,北京、河北、遼寧、福建、江西、山東、湖北、廣東、廣西、雲南等省級安全生產應急平台已建成並投入使用。各市(地)及部分縣級安全生產應急平台建設工作也取得了進展,大連、青島、南京、瀋陽、南昌、...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的重要論斷,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意見。全文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鹹寧高新區管委會: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
國務院關於印發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2〕4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印發...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大企業技術改造力度,重點支持對產業升級帶動作用大的重點項目和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
認真組織實施《關於加快我省電子政務集約化發展的實施意見》(魯政辦發〔2015〕7號),著力推動省電子政務公共服務雲平台建設和套用,努力實現我省電子政務的集約化發展。編制印發省級電子政務專項資金項目管理辦法,建立健全電子政務雲平台標準體系、質量評價體系和價格體系。組織2015年度全省政府入口網站績效評估,開展全省...
2020年08月28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新型建築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提出:一、要大力培養新型建築工業化專業人才,壯大設計、生產、施工、管理等方面人才隊伍,加強新型建築工業化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鼓勵企業建立首席信息官(CIO)制度;二、培育技能...
一是為新型工業化提供高水平的生產性服務業中間投入,占領經濟價值鏈的中高端環節,不斷挖掘經濟效率提高的源泉;二是有利於加快現代信息技術成果在整個社會再生產過程的套用,促進產業技術進步和創新,更好地實現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三是創新和效率提高以及產業結構向服務業升級,將大大降低經濟成長對資源投入的依賴,...
1.主持第四十五批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區域信息化的空間格局研究》2.主持2009年度江蘇省博士後科研資助計畫資助項目《區域信息化的空間差異與統籌發展研究》3.主持2009年度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農村信息化綜合評價與發展路徑研究》4.主持2011年度江蘇省社會科學院重點項目《關於加快形成我省服務經濟為主的...
數字產業能級保持全國前列,“十三五”時期,參與創建和試點的中國軟體名城數量位居全國第一,無錫市物聯網、南京市軟體和信息服務入選全國先進制造業集群,蘇州獲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無錫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建設深入推進,16家企業入圍全國網際網路百強企業,7家企業入圍全國網際網路成長型企業20強,2020年...
2020年08月28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新型建築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意見提出:要大力發展鋼結構建築、推廣裝配式混凝土建築,培養新型建築工業化專業人才,壯大設計、生產、施工、管理等方面人才隊伍,加強新型建築工業化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育技能型產業...
發揮區位優勢,率先融入長三角,實現與南京市的互動發展。按照東擴、南進、北接、西延的思路,加大對當塗縣城和有關重點城鎮整合力度,推動與蕪湖的融合,促進與和縣的跨江發展,進一步拉開城市框架,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大力發展冶金化工、機械製造、電子信息、新材料等重化工業及現代服務業,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完善城市...
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施意見》,農業和農村工作進一步加強。糧食生產喜獲豐收,總產達485萬噸,再創歷史最好水平。十大優勢農產品基地建設水平不斷提高,小麥高產攻關連續兩年受到省政府表彰。畜牧業“兩區一化”建設穩步實施,規模化、標準化養殖步伐加快,規模養殖...
南京市,發揮科教文化資源豐富、區域金融地位突出、海陸空港和信息港聯動發展的優勢,強化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重要門戶作用,建設全國重要的科技創新中心、文化創意中心、長江航運物流中心和重要的區域金融商務中心,成為國家創新型城市和國際軟體名城。無錫市,發揮實業基礎雄厚、文化底蘊深厚優勢,建設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