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番音樂(樓塔細十番),浙江省杭州市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樓塔細十番是流傳在浙江省蕭山南片的一種民間器樂形式,根據樓塔前輩的憶述,這種細十番形成的時間是在明代。樓塔細十番以古典曲牌為演奏內容,是一個屬於十番的音樂門類。這種音樂專門歌頌大禹治水的功德,既不參與祭鬼敬神儀式,又不在婚嫁、喪事及慶壽等場合演奏。
2008年6月7日,十番音樂(樓塔細十番)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遺產編號:Ⅱ-4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十番音樂(樓塔細十番)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申報地區:浙江省杭州市
- 項目編號:Ⅱ-44
歷史淵源,基本特徵,代表作品,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1)樓塔細十番的由來及起源於明末之說
說到樓塔細十番的由來,就要先知道細十番的起源。“十番”是中國傳統器樂合奏樂中重要的樂種之一,它是指不同的曲牌,不同的曲調在一起演奏,並翻來覆去地進行曲調變換。還有的含義是指:“番”與幡旗的“幡”字是通用字,意思是演奏的隊伍中有數面(多至十面)的幡旗。
根據《辭源》2004年版中對十番條目解釋是:“十番即十番鼓,合奏樂名,用笛、管、笙、弦、提琴、雲鑼、湯鑼、木魚、檀板、大鼓十種樂器演奏,故名十番鼓。按:純用十種打擊樂器演奏的叫:‘素十番’,加用絲竹樂曲的叫‘葷十番’,也叫粗細十番”。根據近代學者楊蔭瀏在《中國古代音樂史稿》中指出:“十”是泛指的多數而言,“番”是翻花樣或變化之意,這是對十番音樂比較確切的解釋。據《辭海》1999版“十番”條目解釋:“十番,俗稱:十番鑼鼓,民間器樂的一種,由若干曲牌與鑼鼓段連綴而成的套曲。流行於福建、江蘇、浙江等地,起於明末”。
由此可知,樓塔細十番根據《辭源》《辭海》里的解釋,簡單的歸納起來就是:用十種樂器演奏,由若干曲牌與鑼鼓段連綴而成的套曲,起源於明朝末年。
(2)從宮廷流入民間及起源於明初之說
據樓塔的現有史料和口碑:明代洪武十年(1377年),細十番由明代宮廷御醫樓英(樓塔人)從宮廷帶入樓塔民間的,而後口耳相傳,傳至後世。他辭官後,返鄉著書《醫學綱目》時,與當時樓塔的一批善音律的文人雅士,富家子弟,賢達之人經常吹彈各種樂器,演奏各種古典曲目。樓塔細十番由此從宮廷的玉堂金馬傳入了山野人家,然而在樓塔山鄉生根發芽,這也算是入鄉隨俗。
清代徐珂在《清稗類抄》中,這樣記述十番:“創於京師而盛行於江浙”。這種說法是“十番”音樂最先起源於京城,而後盛於江南,也就是說京城的“十番”的出現,早於江浙的“十番”。這與樓塔人說是樓英從宮廷帶入之說比較吻合。
樓英辭官回鄉是明代洪武十年(1377年),按年代估算,應該在明代初期,是朱元璋當朝的洪武年間,但與《辭源》《辭海》記載“起於明末”就有出入。雖然在同一個朝代,但是一個說是明初,一個說是明末。明朝從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至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推翻明朝算起,共歷經了276年,因此,存在有出入的年份,中間大致相差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3)由民間傳入宮廷及形成於江浙之說
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有專門掌管宮廷戲曲演出活動事務的機構——南府。南府之中,就有十番學,乃專奏十番鼓之樂隊。《清史稿·樂志》一書的敘述中,認為“十番”是經過了一個由南向北逐漸傳播的過程,並遠及華北及京城地區,然後傳入北京宮廷的。至於何時傳入宮廷,尚無明確的史料記載。
明代沈德符的《萬曆野獲編》中所講的“十樣錦”,是有關“十番”較早的記載,文中提到了“十樣錦”,即十番鑼鼓。該文獻中記述,時“十樣錦”盛行於江浙一帶。他認為北京宮廷中的“十番”是外傳進入宮廷的,並不是宮廷本來所有。
還有,據李志道寫的《天津十番樂活動近期史話》一文中記載:“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津人吳君軼游蘇州學會了十番樂,帶回天津,是天津十番音樂的開始流播。他說當時“十番”音樂,在樂種的特徵、結構上,已經相當的完備,在音樂的內涵,表現手法上,已經相當的豐富。
綜述以上的史料考證,十番音樂到底是民間傳入宮廷的,還是宮廷流入民間的;到底是南方傳入北方的,還是北方傳入南方的,還是莫衷一是,沒有統一的論證和定論。
基本特徵
演奏內容
樓塔細十番樂以民間曲牌《望莊台》《一條槍》《八板》為基本演奏內容,三個曲牌前後呼應,層次分明。《望莊台》主要描繪山河壯麗、國泰民安的盛世景象,《一條槍》展示勞動場面並重點突出其中的“抬石板”,《八板》表現歡慶的熱鬧場面,祈盼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演奏人員由30至35人組成,整個演奏容納了多樣的形式,吹拉彈打齊全,使用樂器達二十多種,配置較為完備。其中包括笙、簫、管、笛等吹奏樂器,板胡、二胡、中胡、大胡、四弦胡、高胡等拉弦樂器,琵琶、大小三弦、月琴、揚琴、古箏、中阮、大阮等彈撥樂器及十番鼓、三塊板、碰鈴、三角鈴、小鈸、小鼓等打擊樂器,而以十番鼓具有特色和代表性。
藝術特色
樓塔細十番演奏有“行姿”和“坐姿”兩種表演形式。“行姿”演奏人員以仿古代士大夫的風度,以文人的雅氣,隨著音樂節奏,邁著四方步,緩緩向前行進,猶如踏歌而行,逍遙自在。“坐姿”演奏人員各自操著笙、簫、笛、琴、胡等樂器,或坐著或站立進行演奏。
樓塔細十番的魅力,在於演奏人把自己擅長的樂器現場展示,猶如“八仙”們手裡都拿著各自的道具,然後在表演中各顯神通,加之特有的演出方式,奏出莊重、優雅、歡快的樂曲,使人聽後懷思古之幽情,從而怡情悅性,達到天人合一,與自然為伍的境地。
代表作品
樓塔細十番曲目均為口耳相傳,沒有文字記錄,更無譜式呈現,許多曲目已經失傳 ,後由老藝人樓岳堂,根據少年時對細十番的記憶,結合前輩藝人的口述,用工尺譜記錄下《望妝檯》《一條槍》《八板》三首曲牌。
1.《望妝檯》
《望妝檯》為古曲牌名,曲牌據演奏細十番的老人敘述,展示的是大禹治水成功後,江山呈現壯麗多嬌,人民安居樂業,表達了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嚮往。
20世紀六七十年代,《望妝檯》曲牌名,曾經改為《望莊田》。因為曲子開頭就是悠揚的笛聲緩慢響起,仿佛把人帶到了一片廣闊的田野上:莊稼地里晨霧繚繞,鳥兒們剛剛醒來,嘰嘰喳喳的叫聲如交響樂一般,悅耳動聽;山野上,含苞的山花爭先恐後地競相開放;稻田裡,飽滿的稻穗掛著露珠,躬著腰向大地敬禮。村民們,有的肩背鋤頭上山了,有的肩扛稻桶行走在田埂上。遠遠望去,山色鬱鬱蔥蔥,田野稻浪滾滾,一幅生機勃勃的畫面,將山鄉美景盡收眼底,一網打盡。
曲子先揚後抑,緊接著輕柔舒緩。猶如詩人在抒情感嘆,又如畫家在心底悉心描繪。如詩如畫的意境,正如《望莊田》的曲牌名一樣,富有音樂的想像力和感染力。
2.《一條槍》
《一條槍》的曲牌,展示的是洪荒的大地,水流湍急,淹沒良田村莊。大禹帶勇士們治理險惡洪水的場面,集中展現了治理者疏浚江河,抬石板、打木樁為內容。曲牌以穩紮穩打的節奏,展示了齊心協力的民眾,如“螞蟻扛鯗頭”的堅韌抬著大石頭,仿佛聽到他們抬石板“杭育杭育”的號子聲 。
曲牌內容展現出聲勢浩大的治水場面,仿佛想起了20世紀五六十年代蕭山人的圍墾的治江場景。那時的蕭山民眾,穿著破衣爛衫,冒著凌厲的寒風,在錢塘江灘涂上,櫛風沐雨,風餐露宿。
後來,《一條槍》曲牌,改成了《一條溪》。這就可以想像,生機勃勃的田畈上,勞動的人們,懷著喜悅的心情在莊稼地里收割播種的熱鬧忙碌的場景,身旁仿佛聽到有山溪歡快跳躍之聲。
3.《八板》
《八板》曲牌展示的是大禹用堵疏結合的治水經驗非常成功,從此,大地一片祥和,勞動的人們經過辛勤的一年勞作後,五穀豐登,顆粒歸倉,於是,人們為此慶祝,載歌載舞 ,徹夜歡慶。其表現的內容就是“歡慶鑼鼓”。
曲牌以較為明快歡樂的節奏,輕鬆熱烈的慶祝場面,是八板所表現的藝術特徵。後《八板》曲牌曾改成為《八畈》。
《八畈》可以想像,一望無際的田畈上,勞作的人們,懷著喜悅的心情,在莊稼地里忙著收割播種。場景表現了農耕時代,男耕女織的歡樂場景。正如《在希望的田野上》歌詞里唱的那樣:“人們在明媚的陽光下生活 ,生活在人們的勞動中變樣”。
樓塔《細十番》是樓塔歷史文化的精髓所在,老曲牌莊重、典雅,大氣。後把曲牌名改成了《望莊田》《百畈》《一條溪》,在音樂的想像中更加貼近時代特色,田園氣息更加濃厚。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樓塔細十番是一種仿古的民間器樂演奏形式,表演具漢唐遺風,有較高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
樓塔細十番根據樂器功能的不同而採用相應的演奏技巧,中笛、簫主要吹奏主旋律,笙主吹複音以襯托氣氛,拉弦樂長短弓交替運用並以打音、加花等手段豐富樂章,彈撥樂則藉助彈挑、滾、輪等技巧烘托旋律。各種樂器都充分發揮自具的特長,呼應配合,融為一體,形成生新出奇的藝術效果,從而使樓塔細十番具有了較高的藝術價值。
樓塔細十番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探索有效的傳承與創新模式,對於擴大細十番傳播的廣度與深度,使之發揮其文化價值與作用意義非同一般。
傳承狀況
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細十番曲譜被毀,細十番處於低谷,幾乎沉寂。
20世紀80年代,以樓正壽為代表的一代傳人,為振興樓塔細十番奔走。
傳承人物
樓正壽,男,出生於1944年11月,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申報地區為浙江省杭州市,編號為03-0843。
保護措施
2006年11月,為了扶植與保護樓塔細十番,經蕭山區文化主管部門批准,組織成立了樓塔細十番協會。
十番音樂(樓塔細十番)關於傳承人的培養,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將樓塔鎮中心國小作為細十番的傳承基地,在那裡設課、建隊,傳承要從娃娃抓起。學校里的教學例如現代的演奏方法專門外請教師定期教,傳統的則由協會裡的藝人進校免費授藝。二是通過協會培養一批中青年,這批人主要是對演奏樂器有愛好的人、有音樂天賦的人,歡迎他們參加協會。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杭州市蕭山區樓塔細十番協會獲得十番音樂(樓塔細十番)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該項目保護單位杭州市蕭山區樓塔細十番協會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 榮譽表彰
1957年,樓塔細十番參加浙江省第二屆民間舞蹈觀摩演出大會獲一等獎。
1998年,樓塔亦因細十番的影響力,獲浙江省首批“民間藝術之鄉”榮譽。
2008年,樓塔鎮被原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 重要活動
根據樓塔細十番協會提供的資料,自2007年3月以來,開展各類演出及培訓活動達三四百次,其中以非遺展演活動為多。還參加了多項賽事,如“全國中老年文藝匯演暨2016年網路老年舂晚選拔大賽”’“2017年蕭山區第三屆民族器樂大賽”,均獲金獎。同時也參加了部分學術交流活動,如2009年“首屆全國高校民族音樂教學與區域音樂文化”學術研討會,2010年“第29屆國際音樂教育大會”之社區音樂教育專題會議等均觀摩了樓塔細十番的表演。除此之外,配合官方或是來自民間組織的交流活動則更多,如首屆中國國際(銷山)跨湖橋文化節、湘湖城山廟會、世界休博會蕭山之旅推介會、西湖博覽會首屆“南宋文化周”、浙江省“千鎮萬村種文化”等展演展示活動。
2017年7月15日,一場題為“文化聯結世界”的聯合國代表團2017中國蕭山文化行活動,在蕭山開元名都會場拉開序幕,樓塔細十番作為中國鄉村的國家級非遺項目,向80多位來自世界多地的國際友人,展示了中國以及蕭山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