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機理與發展模式研究

區域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機理與發展模式研究

《區域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機理與發展模式研究》是依託河北師範大學,由李建強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區域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機理與發展模式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李建強
  • 依託單位:河北師範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大力促進教育公平……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對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促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更是對農村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提出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本研究從本體論、認識論和價值論入手,分析區域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機理,以要素論、過程論和方法論的基本理論為指導,從理念、內容、工具、程式、制度和方法論體系等六個方面構建區域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模式,並將之套用於教育發展實踐,探索影響區域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因素,建立區域基礎教育均衡發展動態監測系統,實時監測區域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狀況和教師人力資源發展狀況;本研究還將不斷發展完善以河北師範大學為代表的大學生頂崗實習模式、教師置換培訓模式,並系統總結教師交流模式,不斷最佳化區域教師人力資源配置與發展機制,最終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目標的實現。

結題摘要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大力促進教育公平,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對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促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更是對農村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提出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本研究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展開的。 河北省是教育大省但不是教育強省,農村基礎教育制約著教育質量的整體提升。本研究從改造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四個方面開展了“破解農村基礎教育難題,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的研究,研究成果獲河北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為了評價區域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狀況,本研究在河北省域內做了相關研究,結果表明,各縣區的教育均衡發展尚屬於低水平均衡狀態。在政策實施的層面,本研究對武安縣教育行政機關和義務教育學校在執行與實施國家及地方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政策過程中的行為進行了分析,探究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政策在執行過程遭遇的問題,分析了“教育行政機關”及“學校(包括教師)”的影響作用。 前期研究發現,區域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突破口是學校發展,故而,本研究深入中國小校內部。首先,研究了校長教學領導力的發展路徑,結論是校長的教育理念是學校的教學變革、學校的發展的動力來源。其次,從理念、內容、工具、程式、制度五個維度構建了“區域內教師交流模式”。再次,從理念、內容、 路徑三個維度構建了新教師專業發展模式。第四,探討了校本教研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形成了河北省中國小教師培訓評價指標體系。第五,圍繞著學生的學業成績,研究了影響國中學生學業成績的家庭因素和個人因素。從學習方式轉變的角度,探究了“思維導圖”在小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套用問題,探討了小學生的語文、數學與英語等學科學習的具體方式與方法。 在實踐套用層面,本研究考察了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十二五”期間基礎教育的基本狀況,並在此基礎上為阜平縣設計了“十三五”教育發展規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