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商大學

北京工商大學

北京工商大學(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簡稱北工商,是北京市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入選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建設項目,為京津冀高校商科類協同創新聯盟成員、全國區域金融論壇發起單位、中國金融學年會理事單位,全國第一所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通過美國食品科技學會和國際食品科學技術聯盟國際雙認證的高校。

學校於1999年6月由北京輕工業學院北京商學院、機械工業管理幹部學院合併組建而成。北京商學院前身是建於1950年的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幹部學校和建於1953年的中央商業幹部學校,1959年成立中央商學院,1960年更名為北京商學院,是新中國成立最早的商科學校,是國務院批准的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先後隸屬於商業部國內貿易部。北京輕工業學院創建於1958年,是中國最早建立的一所輕工業高等院校,先後隸屬於輕工業部中國輕工總會。機械工業管理幹部學院創建於1982年,隸屬於機械工業部。

截至2023年12月, 學校有阜成路、良鄉2個校區,總占地面積83萬平方米(1245畝),總建築面積51.87萬平方米;設有4個學部,含10個學院、1個教學部、3個書院,開設本科專業61個;擁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9個;有教職工1654人,其中專任教師1130人;有博士後53人,有各類學歷教育學生1.7萬餘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工商大學
  • 外文名: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 簡稱:北工商、BTBU
  • 創辦時間:1950年
  • 辦學性質:公辦大學
  • 學校類別:財經類
  • 學校特色:北京市重點建設大學
    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2014年)
  • 主管部門:北京市
  • 現任領導黃先開(黨委書記)、郭建華(校長)
  • 專職院士數: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
  • 本科專業:61個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8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9個
  •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個
    聯合培養博士點1個
    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1個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5個 
  • 院系設定:4個學部,含10個學院、1個教學部、3個書院
  • 校訓:求真、立德、勤奮、創新
  • 校歌《北京工商大學校歌》
  • 校慶日:6月12日
  • 地址:阜成路校區:北京市海淀區阜成路11號
    良鄉校區:北京市良鄉高教園區
  • 院校代碼:10011
  • 主要獎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2010-2015)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5項(2010-2015)
    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評估優秀(2008年)
  • 知名校友孫寶國紀寶成張蘭陳紹鵬王昕朱珠富妍格非
  • 副校長鄭文紅徐丹丹毛新述寇紅江
歷史沿革,辦學源頭,合併重組,辦學條件,院系專業,師資力量,學科建設,教學建設,對外交流,學校榮譽,學術研究,科研機構,科研成果,學術資源,文化傳統,校名,校徽,校訓,校歌,學校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知名校友,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辦學源頭

北京工商大學於1999年6月由北京輕工業學院北京商學院、機械工業管理幹部學院合併組建而成。
北京商學院是新中國成立最早的商科學校,先後隸屬商業部國內貿易部姚依林程子華等曾兼任學校領導,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曾接見學校畢業生。前身是建於1950年初的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幹部學校和建於1953年的中央商業幹部學校,1959年商業部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中央商學院,1960年更名為北京商學院;北京輕工業學院創建於1958年,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一所輕工高校,先後隸屬於輕工業部和中國輕工總會;機械工業管理幹部學院建於1982年,隸屬於機械工業部。
  • 北京商學院
1950年,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幹部學校創建。
北京工商大學
歷史沿革
1953年,中央商業幹部學校創建。
1958年,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幹部學校合併到中央商業幹部學校。
1959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中央商學院,隸屬於商業部。
1960年,更名為北京商學院,中央商業幹部學校、北京製冷專科學校與北京商學院合併,對外掛中央商業幹部學校、北京商學院兩個牌子。
1969年,北京商學院因“文化大革命”停辦。
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恢復招生。
  • 北京輕工業學院
1958年,北京輕工業學院創建,先後隸屬國家輕工業部和中國輕工總會,是中國建立的第一所輕工業高等學府;同年7月,天津紙漿造紙學院籌備處併入。
1960年4月,輕工部幹部學校併入。
1964年8月,河北輕工業學院造紙專業併入,北京輕工業學院發酵專業調整到河北輕工業學院。
1970年,學院受文革影響(京校外遷)遷往陝西鹹陽與籌建中的鹹陽輕工業學院合併,更名為西北輕工業學院。
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88所重點大學之一。
1979年,經國務院批准,北京輕工業學院在北京原址重建。
1981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 機械工業管理幹部學院
1982年,機械工業管理幹部學院成立,隸屬於機械工業部,主要是面向機械工業行業培養管理幹部。

合併重組

1999年6月,經教育部批准,北京工商大學由北京輕工業學院與北京商學院合併,機械工業管理幹部學院併入組建而成。
2003年8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學校成為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單位,翌年起與中央財經大學聯合招收和培養會計學專業博士研究生。
2004年,良鄉校區建成並投入使用。
2007年6月,學校接受教育部全國普通高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2008年3月,教育部召開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評估專家委員會全體委員會議,經全體委員投票確定:北京工商大學本科教學工作的評估結果為“優秀”。
2012年12月,學校食品(含保健食品)添加劑與安全成為“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授予學位學科名稱為“食品科學與工程”。
2013年1月,入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實施高校。
2014年,入選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高校。
2017年5月,被北京市教委認定為第二批北京市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2018年5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學校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套用經濟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獲批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2019年12月,北京工商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成立。
2020年1月,北京工商大學與騰訊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定。
2020年7月,北京工商大學系統科學研究院成立。
2021年10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議批准,學校系統科學、輕工技術與工程、工商管理3個學科成功獲批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新增資源與環境、旅遊管理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2022年2月,北京工商大學與北京市平谷區簽署戰略合作協定。
2022年4月,北京工商大學與北京市昌平區政府簽署“美麗經濟”戰略合作框架協定。
2023年1月,北京工商大學數字未來中心揭牌成立。
2024年3月,北京工商大學與中國氣象局簽署戰略合作協定,雙方將在農產品氣候品質研究、金融氣象服務科技、人工智慧氣象服務領域融合套用、氣象新媒體信息傳播研究與套用等領域聯合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中國氣象局-北京工商大學農產品氣候品質聯合研究中心揭牌。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設有4個學部,含10個學院、1個教學部、3個書院,開設本科專業61個。
北京工商大學院系專業一覽表
學部
學院
本科專業
北京工商大學經管學部
經濟學
貿易經濟(數字貿易方向)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全英語教學實驗班)
金融學(含CFA實驗班)
金融工程
財政學(數字稅收方向)
保險學(精算師方向)
金融科技
數字經濟
會計學(註冊會計師)
會計學(智慧型會計)
工商管理
市場行銷(數字行銷)
財務管理
物流管理(智慧物流)
供應鏈管理(數位化供應鏈)
北京工商大學數字書院
/
北京工商大學輕工與食品學部
食品科學與工程
食品質量與安全
食品營養與健康
食品科學與工程(中外合作)
北京工商大學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
釀酒工程
環境工程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功能材料
化妝品技術與工程
生物工程
香料香精技術與工程
套用化學(日化方向)
北京工商大學求真書院
/
北京工商大學數據科學與人工智慧學部
數學與套用數學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套用統計學
經濟統計學
套用統計學(風險與精算)(中外合作)
北京工商大學計算機與人工智慧學院(網路空間安全學院)
自動化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信息工程
人工智慧
智慧型製造工程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軟體工程
大數據管理與套用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電子商務
北京工商大學創新書院
/
北京工商大學人文社科學部
法學
/
北京工商大學語言與傳播學院
新聞學
廣告學(數字廣告與智慧型傳播)
商務英語
西班牙語
北京工商大學設計與藝術學院
產品設計
數字媒體藝術
北京工商大學體育教學部
/

師資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有教職工1654人,其中專任教師1130人。專任教師中,教授244人,副教授511人。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6人(含雙聘院士2名、兼職教授3名),國家級人才支持計畫人選1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人,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5人,國家級人才支持計畫青年項目人選5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8人,北京學者2人,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畫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1人,北京市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6人,北京市“高創計畫”傑出人才1人、教學名師2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北京市人才計畫項目人選17人,北京市科技新星11人。
類別
名單
中國工程院院士
孫寶國、陳克復(雙聘)、龐國芳(雙聘)、謝劍平(兼職教授)
國家“萬人計畫”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田紅玉
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
孫寶國、楊貞耐、田紅玉、王靜
全國優秀教師
譚向勇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北京學者
李朝鮮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人選
王國順、王峰娟
北京市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
孫寶國、楊德勇、鄭福平、錢立軍、黃明泉
北京市“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支持計畫”傑出人才
李朝鮮
北京市“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支持計畫”教學名師
楊有紅、曹顯兵、歐陽愛平、姜同強
北京市“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支持計畫”青年拔尖人才
王瑜、田華峰、劉慧琳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省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
謝志華、李仁玉、黃先開、王斌、李朝鮮、譚向勇、孫寶國
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
序號
名稱
帶頭人
獲批年份
1
物流管理教學團隊
何明珂
2008
2
經濟管理實驗教學團隊
秦艷梅
2009
參考資料:
北京市級優秀教學團隊(6個)
序號
名稱
帶頭人
獲批年份
1
會計課程群教學團隊
謝志華
2007
2
民商法學課程群教學團隊
李仁玉
2008
3
物流管理教學團隊
何明珂
2008
4
香料化學教學團隊
孫寶國
2009
5
經濟管理實驗教學團隊
秦艷梅
2009
6
金融學教學團隊
楊德勇
2010
參考資料:

學科建設

截至2023年12月, 學校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聯合培養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9個,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4個北京市重點學科,6個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2019年,我校套用經濟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和工商管理3個學科入選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建設名單。
學校擁有6個ESI全球前1%學科,其中1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
類別
名稱
ESI全球前1%學科
農業科學、化學、工程學、環境與生態學、材料科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
ESI全球前1‰學科
農業科學
  • 重點學科
類別
學科
北京市重點學科(4個,二級學科)
產業經濟學、會計學、食品科學、套用化學
北京市重點建設一級學科(2個)
套用經濟學、環境科學與工程
北京市重點建設二級學科(4個)
企業管理、民商法學、材料加工工程、計算機套用技術
  • 學位點
類別
學科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5個)
食品科學與工程、套用經濟學、系統科學、輕工技術與工程、工商管理學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
套用經濟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系統科學、輕工技術與工程、工商管理
聯合培養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
會計學(與中央財經大學聯合招收和培養)
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1個)
食品科學與工程
北京工商大學博士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
學院名稱
學科門類
學科代碼
一級學科名稱
經濟學院
經濟學
0202
套用經濟學
人工智慧學院
理學
0711
系統科學
輕工科學技術學院
工學
0822
輕工技術與工程
食品與健康學院
工學
0832
食品科學與工程
商學院
管理學
1202
工商管理
參考資料:
聯合培養博士學位授權點
學院名稱
學科門類
一級學科代碼
一級學科名稱
二級學科代碼
二級學科名稱
備註
商學院
管理學
1202
工商管理
120201
會計學
與中央財經大學聯合培養
參考資料:
北京工商大學碩士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
學院
學科門類
一級學科代碼
一級學科名稱
二級學科代碼
二級學科名稱
數學與統計學院
經濟學、理學
0714
統計學
——
——
食品與健康學院
工學
0832
食品科學與工程
083201
食品科學
輕工科學技術學院
工學
0817
化學工程與技術
081704
套用化學
081703
生物化工
0822
輕工技術與工程
——
——
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
理學
0703
化學
——
——
工學
0805
材料科學與工程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0817
化學工程與技術
0817Z1
化妝品科學與技術
081702
化學工藝
0822
輕工技術與工程
——
——
生態環境學院
工學
0830
環境科學與工程
083002
環境工程
083001
環境科學
人工智慧學院
理學
0711
系統科學
——
——
工學
0802
機械工程
080201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080203
機械設計及理論
0805
材料科學與工程
080501
材料物理與化學
0811
控制科學與工程
081101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081102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081104
模式識別與智慧型系統
計算機學院
工學
081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081203
計算機套用技術
經濟學院
經濟學
0201
理論經濟學
020104
西方經濟學
020101
政治經濟學
0202
套用經濟學
020205
產業經濟學
020206
國際貿易學
020203
財政學
020204
金融學
020207
勞動經濟學
020201
國民經濟學
020209
數量經濟學
020202
區域經濟學
0202Z1
保險學
商學院
管理學
1202
工商管理
120202
企業管理
120203
旅遊管理
120204
技術經濟及管理
1202Z1
財務管理
120201
會計學
國際經管學院
經濟學
0202
套用經濟學
020204
金融學
020206
國際貿易學
管理學
1201
管理科學與工程
——
——
1202
工商管理
120203
旅遊管理
工學
081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081203
計算機套用技術
電商與物流學院
管理學
1201
管理科學與工程
——
——
法學院
法學
0301
法學
030105
民商法學
030107
經濟法學
030106
訴訟法學
030109
國際法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法學
0305
馬克思主義理論
030503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外國語學院
法學
0301
法學
0301Z1
國際法商英語
傳媒與設計學院
文學
0503
新聞傳播學
050301
新聞學
050302
傳播學
參考資料:
北京工商大學碩士專業學位授予與人才培養目錄
院系名稱
專業學位類別代碼
專業學位類別名稱
專業學位領域代碼
專業學位領域名稱
數學與統計學院
0252
套用統計
——
——
食品與健康學院
0860
生物與醫藥
086003
食品工程
輕工科學技術學院
0856
材料與化工
085602
化學工程
085606
輕化工程
0860
生物與醫藥
086001
生物技術與工程
086004
發酵工程
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
0856
材料與化工
085601
材料工程
085602
化學工程
085606
輕化工程
生態環境學院
0856
材料與化工
085602
化學工程
0857
資源與環境
——
——
人工智慧學院
0854
電子信息
085406
控制工程
085410
人工智慧
0855
機械
085501
機械工程
085509
智慧型製造技術
0856
材料與化工
085601
材料工程
計算機學院
0854
電子信息
085404
計算機技術
085411
大數據技術與工程
085412
網路與信息安全
經濟學院
0251
金融
——
——
0253
稅務
——
——
0254
國際商務
——
——
0255
保險
——
——
0256
資產評估
——
——
商學院
1251
工商管理
——
——
1253
會計
——
——
國際經管學院
0251
金融
——
——
0254
國際商務
——
——
1254
旅遊管理
——
——
1256
工程管理
125604
物流工程與管理
0854
電子信息
085404
計算機技術
電商與物流學院
1256
工程管理
125604
物流工程與管理
法學院
0351
法律
——
——
外國語學院
0551
翻譯
——
——
傳媒與設計學院
0552
新聞與傳播
——
——
1351
藝術
——
——
參考資料: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獲得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3個,北京市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北京市特色專業建設點8個,國家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北京市專業群建設與改革試點1個,北京市專業綜合改革試點3個,北京高校“重點建設一流專業”3個;入選國家第一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拔尖創新型農林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項目)專業2個;入選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22部,入選第一批、第二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7部;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1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9門;北京市精品課程13門,北京高校優質本科課程21門,北京市課程思政示範課程7門;國家級精品教材2部,北京市精品教材35部;北京高校優質本科教材課件20門;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個,北京市級優秀教學團隊6個,北京高校優秀本科育人團隊4個;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教學名師7名;北京市級教學名師19名;北京市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支持計畫教學名師4名;北京市優秀本科教學管理人員4名;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北京高等學校示範性校內創新實踐基地建設單位2個,北京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5個,入選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1項、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2項。
類別
專業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3個)
會計學、工商管理、財務管理、經濟學、金融學、新聞學、電子商務、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流管理、貿易經濟、化妝品技術與工程、環境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高分子材料、食品科學與工程 、金融工程、法學、套用統計學、信息工程、軟體工程、釀酒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市場行銷
北京市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3個)
經濟統計學、財務管理、化學、信息工程、軟體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產品設計、套用化學、套用統計學、生物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財政學、保險學、商務英語、機械工程、功能材料、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自動化、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人力資源管理、視覺傳達設計、數字媒體藝術
北京市“高精尖”學科(3個)
套用經濟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
物流管理、會計學、食品科學與工程、財務管理、金融學
北京市特色專業(8個)
會計學、物流管理、貿易經濟學、食品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法學、新聞學
國家級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
金融學
北京市專業群建設與改革試點(1個)
會計類專業群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管理實驗中心
北京市高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
北京工商大學數字藝術製作中心、北京工商大學化學化工實驗中心、北京工商大學中國化妝品研究中心與化學實驗中心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管理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
會計學全英教學實驗區
北京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5個)
北京物美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北京天利海香精香料有限公司
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
物流系統論、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證券投資學
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1門)
中級財務會計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
物流系統論(何明珂)
  • 教學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獲國家級教育教學成果獎1項,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獎61項。
獎勵名稱
成果名稱
獲獎人
國家級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開拓創新,建設資源共享的一流經濟管理實驗中心
李朝鮮、黃先開、秦艷梅、趙學凱、盧奇

對外交流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積極拓展國際交流交往空間,服務國家外交和首都國際交往中心建設。目前與32個國家和地區的76個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校際合作關係,開展全方位、多層次、有重點的開展國際交流項目。2013年、2014年,學校先後獲批與愛爾蘭考克大學套用統計學專業和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2020年,學校與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建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2022年、2023年,獲批國家留學基金委創新型國際化人才培養項目和青年骨幹教師項目實施院校;2023年,學校與高棉金邊皇家大學簽署合作協定共建中柬商學院,全球商科數位化教育聯盟列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民心相通專題論壇成果清單,以此不斷提升我校服務國家和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學校榮譽

時間
榮譽
2022年4月
北京工商大學團委被表彰為“北京市五四紅旗團委”。
2022年4月
北京工商大學國際經管學院榮獲“2022年北京市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截至2023年12月, 學校有2個國家級檢測中心、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擁有科技部中國-加拿大聯合實驗室、環保部重點實驗室、北京市高精尖中心、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市哲社研究基地等20個重要省部級科研平台和15個省部級行業協會科研平台。
類別
簡介
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個)
國家級檢測中心(2個)
國家輕工業蘆薈製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國家塑膠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3個)
中國輕工業重點實驗室(7個)
中國輕工業綠色塑膠成型與質量評價重點實驗室、中國輕工業化妝品重點實驗室、中國輕工業清潔生產和資源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中國輕工業釀酒分子工程重點實驗室、中國輕工業工業網際網路與大數據重點實驗室、中國輕工業植物基食品綠色低碳加工技術重點實驗室、中國輕工業聚合物發泡材料加工與套用重點實驗室
中國商業聯合會重點實驗室(4個)
中國商業聯合會釀酒微生物與酶分子程重點實驗室、中國商業聯合會味科學重點實驗室、中國商業聯合會消費者評價智慧型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中國商業聯合會食品生物活性物質綠色製造與生物合成重點實驗室
北京實驗室(1個)
北京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
北京市食品添加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北京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1個)
食品添加劑與配料北京市高等學校工程中心
北京市研究基地(2個)
北京食品安全研究基地、北京批發研究基地
省部級協同創新中心(3個)
國有資產管理協同創新中心(牽頭單位)、中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牽頭單位)、京津食品綠色加工與安全控制協同創新中心(參與單位)
數字未來中心(1個)
北京工商大學數字未來中心

科研成果

2011年至2015年11月,北京工商大學共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32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50項,國家“863”項目9項,國家“973”項目子課題9項,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及子課題10項,省部級科研項目632項;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省部級獎46項;已授權發明專利152項,實用新型專利38項,共出版學術專著、譯著407部,發表論文7275篇。2014年科研經費達到1.93億元,比2013年增長12.86%。
北京市社科院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工商大學等多家單位,組織40餘位專家、學者組成課題組,對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進行了為期半年多的專題研究,形成了《北京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1-2022)——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這項綜合成果。
國家級獲獎情況
序號
獎項
項目名稱
1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2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嗜熱真菌耐熱木聚糖酶的研究與套用
新型非放射性夜明材料
新型光致顯色防偽材料生產技術
重要食品香料綠色製備技術
3
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原味濃縮肉湯生產技術
參考資料:
2015年北京工商大學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清單
序號
負責人
所屬院部
項目名稱
項目類別
1
李陽
理學院
內在紐結圖和內在鏈環圖若干問題的研究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2
張艷慧
理學院
半空間中次調和函式的Matseav 定理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3
王麗娜
理學院
幾類生物和物理模型中行波解的穩定性研究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4
王彬
理學院
相依結構不確定下的聚合風險問題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5
李友愛
理學院
偏微分方程特徵值問題高精度有限元方法
面上項目
6
劉莉麗
理學院
雙層石墨烯層間缺陷遷移及其能帶調控機制的理論研究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7
李雙陽
食品學院
由bola型磷脂分子構成的古生菌細胞膜的結構特異性研究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8
袁煥祥
理學院
共軛寡聚物的設計、合成及其靶向抗腫瘤活性研究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9
孫家躍
理學院
斯托克斯白光轉換材料的可控合成及轉光薄膜的潛指紋顯現識別功能化
面上項目
10
李麗
理學院
基於植物代謝組學策略的MeJA對赤小豆萌芽過程的作用機制研究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11
馬鐵錚
食品學院
微膠囊製備過程對多不飽和脂肪酸品質的影響機制研究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12
賈焱
理學院
納豆激酶分子內分子伴侶與成熟肽斷裂的分子機理研究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13
楊然
食品學院
N-糖基化作用對新型鏈黴菌木聚糖酶基因功能性表達的影響機理研究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14
付宗強
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
澱粉顆粒內殘餘晶體結構對其老化行為的影響機理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15
李姝靜
理學院
基於主客體作用的四種類黃酮超分子體系的構建及其抗氧化活性構效關係研究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16
許朵霞
食品學院
基於異型聚集效應構建乳狀液微聚集體及其影響流變特性機理研究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17
酈金龍
食品學院
基於親水膠體與麵團關鍵組分互混互作改善麵團品質的立體化機理探索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18
劉慧琳
食品學院
基於量子點表面分子印跡技術的雙氰胺靶向感測分析及機理研究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19
孫輝
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
林木剩餘物半纖維素薄膜的製備及性能
面上項目
20
王成濤
食品學院
Pseudomonas putida中靛藍色素合成代謝調控機制研究
面上項目
21
楊貞耐
食品學院
益生菌冰淇淋加工過程冷凍脅迫致菌體損傷機制及控制策略研究
面上項目
22
朱運平
食品學院
基於麵團重構模型研究雙酶協同對麵團體系生物大分子互作的影響機制及調控
面上項目
23
宋煥祿
食品學院
酵母抽提物中風味活性物質及其在加工中變化規律的研究
面上項目
24
田紅玉
食品學院
辣椒香味活性成分分析及形成機理研究
面上項目
25
王靜
食品學院
天然抗氧化劑調控食品中Maillard反應抑制糖基化終產物形成的分子機制
面上項目
26
萬賢
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
具有自吸附功能的相變負載多孔材料的構築及其蓄熱性能研究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27
靳玉娟
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
核@殼型聚醯胺-胺(PAMAM)衍生物的設計合成及其對聚羥基丁酸/戊酸共聚酯(PHBV)的性能調控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28
陳雅君
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
磷腈/三嗪雙基分子阻燃聚乳酸樹脂的性能與機理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29
石文天
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
微細切削芳綸纖維複合材料表面創成機理研究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30
任連海
食品學院
餐廚垃圾乾式厭氧發酵優勢菌群健康演替調控技術基礎
面上項目
31
余琰
商學院
上市公司參與高息委託貸款研究:行為動機、驅動因素和經濟後果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32
倪國華
經濟學院
媒體監督的交易成本對我國新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之監管效率的影響機制研究:制度要件價值的視角
面上項目
33
趙穎
法學院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管理的立法梳理與制度需求
應急管理項目
參考資料: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北京工商大學圖書館於1999年6月由北京輕工業學院圖書館和北京商學院圖書館合併組建,包括阜成路校區圖書館和良鄉校區圖書館兩個館區,設有辦公室、采編部、參考諮詢部、技術部、流通閱覽一部、流通閱覽二部、多媒體信息部七個部室。館舍總面積25793.1平方米,閱覽座位2151席,讀者用計算機138台,無線網路覆蓋全館各區域。
截止2021年底,館藏紙本文獻190萬冊,中外文紙質期刊727種,電子圖書131萬冊,各類資料庫99個;檔案館館藏36035卷,90%已數位化,並先後與北京大學圖書館和清華大學圖書館簽訂了文獻傳遞協定,加入CALIS、BALIS館際合作網路以及北京地區高校圖書館聯合體的館際互借系統,形成了以經、管、工科為主,理、法、文、史等多學科兼顧,印刷型資源、電子資源、網路資源、多媒體資源共同構建的文獻資源保障體系。
  • 學術期刊
食品科學技術學報(原《北京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3年創刊,是由北京市教委主管,北京工商大學主辦的食品專業期刊。該刊被英國《食品科技文摘》(FSTA)和美國《化學文摘》(CA)收錄,入編《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並被中國期刊網和萬方數據資源系統等多家資料庫、文摘雜誌列為固定刊源。該刊主要刊發食品科技及相關領域的基礎研究、加工工藝、貯藏保鮮、分析檢測、清潔生產、安全監管、機械與包裝技術等方面最新科研成果,包括探索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的研究論文,以及反映食品學科前沿發展動態的高質量綜述文章。
北京工商大學
食品科學技術學報
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前身為《北京商學院學報》,創刊於1981年,入選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CSSCI來源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被中國知識資源總庫、中國社會期刊精品資料庫收入“中國社會科學期刊精品資料庫”。
中國塑膠是國家科委和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的全國性科學技術期刊,由北京工商大學輕工業塑膠加工套用研究所主辦,屬中國中文核心期刊,被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源期刊、美國化學文摘(CA)收錄。
《npj Science of Food》是北京工商大學與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旗下的自然科研集團(Nature Research)、國際食品科學技術聯盟(IUFoST)三方合作出版具有高影響力的開放獲取期刊《npj Science of Food》,打造世界食品界一流期刊。
精細化工於1984年6月創刊,是中國化工學會精細化工專業委員會、中國精細化工協會會刊、中國百種傑出學術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A+)、《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期刊網》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文摘(英文版)》源期刊。

文化傳統

校名

北京工商大學
北京工商大學校名
北京工商大學校名字型來自毛澤東字型集字。

校徽

北京工商大學校徽以藍色為主色,與海天同色,寓意學校遠景廣闊;主體部分由雙環與“GS”構成,上環為北京工商大學英文表達,下環是北京工商大學中文註冊商標。
北京工商大學
校徽
作為核心部分的GS既是工商二字拼音的首字母,也可變體為一個“品”字形,同時還是英文字母三個 “G”的組合。
3個 “G”分別代表Genuine真誠地做人(品行)、Grand偉大的胸懷、海納百川(品位)及Glorious以學校為榮耀、創造輝煌未來(品牌)。三道水波寓意三校合一,源遠流長。

校訓

求真、立德、勤奮、創新
這不僅是對學生的要求,也綜合體現出該校的學風、教風和校風,代表著北京工商大學的精神。
校訓涵義:追求真理,崇德立身,勤奮學習,開拓創新。

校歌

《北京工商大學校歌》誕生於2020年北京工商大學建校70周年之際,由學校師生集體作詞,著名作曲家孟衛東譜曲,旨在以歌曲形式傳承學校優良傳統,抒發師生為學抱負和青春理想,謳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
北京工商大學
《北京工商大學校歌》
“玉淵潭清,永定河長”既標明學校兩校區的地理位置,即阜成路校區位於玉淵潭畔,良鄉校區位於永定河邊,又以“潭清”“河長”喻示學校歷史的源遠流長和學校發展的蓬勃生機。“工以開物”取自《尚書·皋陶謨》“天工人其代之”和《易·繫辭上》“開物成務”,融“巧奪天工”和“開物成務”兩成語之意。“商以富邦”取自康有為《各國比較商務表》“國民之貧富,視其商務之多寡而可見矣”和張伯苓在南開大學創辦之初提出的辦學理念“文以治國、商以富國、理以強國”。“工以開物,商以富邦”承接“北工商”,闡述了學校的辦學定位和育才使命,揭示出學校以商科、輕工和食品為特色的學科格局。“復興的夢想,乘風破浪”,展示了北工商人逐夢新時代、開啟新征程的壯志豪情。
長廊和鐘樓,是學校良鄉校區標誌性建築。“長廊風輕,鐘樓聲揚”,不僅營造了靜謐優美、風朗氣清的校園環境,而且用“聲揚”暗示學校培英育彥、聲名遠揚。“明辨篤行”出自《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弦歌傳唱”出自《莊子·秋水》:“孔子游於匡,宋人圍之數匝,而弦歌不輟。”“明辨篤行,弦歌傳唱”,再次烘托出學校悠久的辦學歷史和濃郁的育人氛圍,描繪了一幅師生教學相長、文化代代傳承的美好圖景。“青春的理想,展翅翱翔”,表達了北工商人青春勇擔當、奮鬥正當時的自信和豪邁。
副歌部分突出“求真、立德、勤奮、創新”的校訓,以四重排比闡釋校訓內涵。“修身”取自《禮記·大學》:“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為學”取自彭端淑《為學》:“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在副歌的反覆吟誦間,以“求真務實、修身立德、勤奮為學、開拓創新”進一步強化校訓精神,使之成為全體北工商人共同的行為準則和精神堅守。
整首歌曲旋律優美動聽,節奏昂揚豪邁,歌詞立意高遠,催人奮進,實現了大學精神與音樂藝術的完美結合,具有很強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校長
黨委副書記
黨委常委、紀委書記
黨委常委、副校長
參考資料:

歷任領導

原中央商業幹部學校時期
時期
校長姓名
任職時間
原中央合作事業管理局幹部學校時期
1949.12—1950.07
原中華全國合作社聯合總社幹部學校時期
1950.07—1954.07
原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幹部學校時期
1954.07—1958.04
1957.04—1958.04
原中央商業幹部學校時期
張雨帆
1953.07—1954.11
1955.01—1955.06
1955.07—1958.12
1959.02—1960.02
1960.10—1964
1964—1966.5
參考資料:
原北京商學院時期
歷任書記
任期
歷任校長
任期
1960年10月至1962年11月
1960年10月至1962年11月
1962年12月至1963年7月
1962年12月至1963年7月
1964年10月至1966年5月
1964年10月至1966年5月
孫正
1980年12月至1983年12月
1978年12月至1982年12月
陳以恕
1984年1月至1986年1月
孫正
1983年4月至1983年12月
張仲秋
1989年5月至1992年10月
賀名侖
1983年12月至1991年6月
1992年10月至1999年6月
-
-
參考資料:
原北京輕工業學院時期
歷任書記
任期
歷任校長
任期
1958年7月至1972年
1958年7月至1972年
陶冶
1982年6月至1984年10月
李恩元
1983年12月至1984年9月
張善梅
1988年4月至1990年3月
1985年7月至1988年9月
1990年6月至1993年3月
1988年9月至1991年9月
陳仁敏
1993年3月至1996年3月
陳仁敏
1991年9月至1999年6月
林少岩
1996年3月至1999年6月
-
-
參考資料:
原機械工業幹部學院時期
歷任書記
任期
歷任院長
任期
劉寶恩
1982.10—1984.12(臨時)
劉寶恩
1983.11—1984.12
黃祖華
1984.12—1985.05(臨時)
趙曉茂
1984.12—1990.10
1985.05—1990.10
譚家岫
1991.07—1996.04
谷寶貴
1991.06—1998.05
谷寶貴
1996.01—1998.05
朱明凱
1998.05—1999.05
朱明凱
1998.05—1999.05
-
-
參考資料:
北京工商大學時期
歷任書記
任期
歷任校長
任期
林少岩
1999年6月至2001年9月
1999年6月至2001年9月
2001年9月至2007年8月
2001年9月至2008年2月
2007年8月至2014年7月
2008年2月至2014年7月
譚向勇
2014年7月至2019年3月
孫寶國
2014年9月至2023年6月
參考資料:

知名校友

學界
姓名
成就
北工商淵源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校長
畢業生
中國人民大學原校長
畢業生
原中國金融學院院長(現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畢業生
首都經貿大學原黨委書記
畢業生
原西北輕工業學院黨委書記
畢業生
謝劍平
中國菸草總公司鄭州菸草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畢業生
湯谷良
對外經貿大學國際商學院院長、博士生導
畢業生
楊謙
北京商業管理幹部學院院長
畢業生
紀良綱
河北經貿大學校長
畢業生
肖正揚
大連工業大學原校長
畢業生
張平之
鄭州輕工業學院原副院長
畢業生
蔡文浩
畢業生
彭進清
湖南商學院副校長
畢業生
周仁儀
湖南商學院會計學院院長
畢業生
朱艷華
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副院長
畢業生
鐘育贛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院長
畢業生
李明樹
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
畢業生
俞亞明
中國兵器工業第五設計研究院院長
畢業生
肖澤忠
英國Cardiff University 會計學教授
畢業生
蘇晨汀
香港城市大學市場行銷學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畢業生
胡洪營
清華大學教授
畢業生
蔣三庚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畢業生
戚聿東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
畢業生
張仁俠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
畢業生
李飛
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市場學會副秘書長
畢業生
龔光明
湖南大學會計學院副院長,博士生生導師
畢業生
溫孝卿
天津財經大學商學院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評審
畢業生
劉婉立
北方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黨總支書記
畢業生
曹亮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畢業生
易仁萍
南京審計學院原院長、黨委書記
原會計系副主任
倪志恆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副院長
原副校長
黃先開
北京聯合大學副校長,著名考研數學輔導專家
原教務處處長
黃國雄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原商學院教授
劉凱湘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
原法學院教師
靳俊喜
重慶工商大學商務策劃學院院長
畢業生
晉曉琴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
畢業生
政界
姓名
公職 成就
北工商淵源
陝西省原副省長,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原副會長
畢業生
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畢業生
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畢業生
財政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畢業生
國家環保部科技標準司司長
畢業生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許可司司長
畢業生
中華全國供銷總社辦公廳主任
畢業生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
畢業生
北京市商務委員會主任
畢業生
北京市商務委員會副主任
畢業生
重慶市副市長
畢業生
重慶市審計局副局長,《重慶審計》雜誌總編
畢業生
黃珊
西雙版納州副州長
畢業生
張庶平
中國商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
畢業生
徐永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原副會長、中國皮革協會名譽會長
畢業生
沈紹基
中國倉儲協會會長
畢業生
中國皮革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國際皮業貿易協會副主席
畢業生
崔本中
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會長、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理事會副會長
畢業生
尚強民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主任,中國糧油學會副理事長
畢業生
鄭舞虹
中國洗滌用品工業協會理事長
畢業生
劉秀敏
中國家用電器維修協會會長
畢業生
王琦
中國釀酒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畢業生
浦永祥
中國陶瓷工業協會秘書長
畢業生
曹朴芳
中國造紙協會常務副理事長
畢業生
李麗萍
北京市豐臺區副區長
原副校長
蔡慧永
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
畢業生
孫元文
濟南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市政府督查室主任
畢業生
晏婉萍
貴州省財政廳副廳長
畢業生
藥建英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辦公廳副司長兼黨組秘書
畢業生
李亞莉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廣告監督管理司副司長
畢業生
徐君峰
陝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長
畢業生
商界
姓名
公職成就
北工商淵源
蔣祖祺
中國銀行原副董事長、副行長
畢業生
劉曉光
北京首都創業集團董事長
畢業生
南存輝
正泰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主席團主席
畢業生
俏江南餐飲集團董事會主席、中國商業聯合會餐飲分會會長
畢業生
陳紹鵬
聯想集團亞太和俄羅斯區總裁
畢業生
石金凱
中國棉花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畢業生
汪林朋
北京居然之家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裁
畢業生
王昕
搜狐公司聯席總裁兼營運長
畢業生
施炳豐
中國全聚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畢業生
曾世貴
中國北方車輛有限公司董事長
畢業生
李海陽
遼寧曙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
畢業生
黃曉明
美的集團副總裁
畢業生
楊大躍
華為技術公司全球技術服務副總裁
畢業生
劉立豐
益普索集團亞太區CEO
畢業生
黃輝
中糧期貨總經理,中國期貨業協會副會長
畢業生
周虎振
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董事長,第十六屆河北省人大代表、河北科技學院董事長
畢業生
周楓
北京婷美集團創始人、董事長
畢業生
郝愛軍
實達集團董事、財務總監
畢業生
羅小民
三菱重工(上海)副總經理
畢業生
蔣天聖
廣西糖業公司原總經理、中國糖業協會副理事長
畢業生
陸倚雲
捷華實業公司董事長、吉林大學董事會董事
畢業生
沈長治
北京玻璃儀器廠原廠長、中國日用玻璃協會技術專業委員會主任
畢業生
黃子龍
香港周生生國際集團策劃總經理兼北方區總經理
畢業生
陳炎順
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董事長、CEO
畢業生
文化界
姓名
公職成就
北工商淵源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話劇團一級演員,著名演員
畢業生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常務副台長、黨組副書記
畢業生
《人民日報》海外版副總編輯
畢業生
《中國鋁業報》副總編輯
畢業生
魏穩虎
中國商報新聞出版總社黨委書記
畢業生
女演員、歌手、主持人
畢業生
孫怡
北京人民廣播電台兒童節目主持人(小雨姐姐)
畢業生
劉紅
新疆電視台首屆十佳主持人、播音員
畢業生
王璐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英語環球廣播中心副主任兼EZFM輕鬆調頻(北FM91.5)頻率總監
畢業生
杭天
知名音樂人
畢業生
女歌手、牛奶@咖啡組合主唱
畢業生
楊穎
經典歌曲《心愿》的四個女生(王澤楊穎 喬媛 唐景蓮)演唱者之一
畢業生
楊熙
新浪樂居主編
畢業生
崔自默
文化學者,畫家
畢業生
龐義成
媒體人,《南方人物周刊》總經理,北京智電未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
畢業生
陳光俊
攝影家
畢業生
演員
畢業生
演員
畢業生

地圖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阜成路11、33號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