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居住證制度

北京居住證制度

圍繞破解“城市病”的難題,落實中央關於“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的要求,科學制定人口總量中長期調控目標,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多種手段,完善以業控人、以房管人、以證管人等人口調控措施。落實人口調控屬地責任。實施居住證制度。

北京市發布《居住證暫行條例》 在京居住6個月以上及合法穩定就業、有穩定住所或連續就讀即可申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居住證制度
  • 地點:北京
  • 類別:相關辭彙
  • 相關:城市病
簡介,制定原因,相關評論,2015年規劃,

簡介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裡聚集了越來越多的人口。人口的聚集,引起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如人口膨脹、交通擁堵、環境惡化、住房緊張、就業困難等“城市病”,加劇了城市負擔,同時也制約城市化發展。據相關統計,北京人口2012年就已超2100萬,由此導致的交通擁堵、大氣污染等,更是北京亟待解決的重點問題。在本次市委全會上,這些問題的解決之道,也成為會議決定的重要內容。

制定原因

大多數城市都有人口規模的目標,北京在2004年前制定的目標是到2020年人口達到1800萬,而據2012年的統計已超過2100萬。下一步,城市規劃中有關人口的總規劃如何制定,人口總量如何制定是一個需要多方衡量論證的事情。“是回到1800萬還是放寬到2500萬,下一步怎么做很有學問。”陸傑華認為,人口的總規劃需要參考的指標很多,包括城市經濟發展、資源容量等。
北京要做新的人口總規劃,應該先將城市定位明確。陸傑華說,1993年提出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對北京的定位是國家首都政治文化中心、歷史名城,人口規模的控制則主要從經濟和就業角度考量。但的城市發展和局面不一樣了,北京未來會將城市功能定位成怎樣的,直接影響到人口調控的效果,只注重數量上的巨觀概念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人口問題。以業控人、以房管人、以證管人的管理模式並不創新,而是後置的末端管理手段。陸傑華認為,要落實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代化,還是得回到城市發展功能定位上。

相關評論

坦白而言,對於北京這樣的大型城市而言,人口之多、管理之雜、房價之高,已經達到了“不宜人類居住”的地步。但即便是這樣,因為北京的資源多、機會多,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仍然選擇加入浩浩蕩蕩的“北漂”大軍。城市的管理者,面對無法破題的“城市病”如霧霾、堵車和逢雨便澇也是愁上眉梢——控制人口事宜就便擺上了桌面
“自由遷徙”說的永遠是候鳥,而不是國人;完全放開北京的戶籍,可能引發的是北京人口的幾何倍數增長,這自然很不現實。但是,只管理、不服務的暫住證制度,已經飽受詬病,不僅僅加劇了城鄉二元戶籍體制下的身份歧視,還導致了社會的不公。在北京居住了一二十年,卻還是“暫住”,聽起來就是個“中國式笑話”。於是乎,在暫住證和戶籍制度之間,也便發明了居住證。
居住證,當然有其進步意義。就上海、深圳等已經實行了此制度的城市而言,居住證制度在當下這種戶籍制度之下,最大程度上還原了城市福利的公平。而北京市相關負責人也表態,“居住證制度可以附載社會服務功能,比如與社保福利掛鈎”。同時,居住證如果開始實施,意味著為1984年開始實施的“暫住證時代”畫上了句號。這都是值得稱讚的地方。
但是,居住證畢竟不是戶籍。在北京獲得居住證,雖然能夠在某一些福利方面可以等同於北京市民,但是,居住證代表的仍然是“二等公民”。關於居住證,也便產生了這樣一個悖論:如果居住證能夠被賦予和城市戶口一樣的社會福利,那么,居住證也阻擋不住全國人民往北京湧入的勢頭,即便房價再高,也是一往無前;如果居住證不能解決更多的福利問題,則可能就是暫住證的一個更名,但實際上,也確實沒有多少意義。
說得好聽一些,居住證是“最不壞”的一項選擇;說得難聽一些,居住證制度就是一項“好人主義”下的畸形改革,既打破不了現行的戶籍制度窠臼,難以實現真正的社會公平,也可能無法肩負起控制城市規模的重任。或者,也可以這樣說,居住證制度,非常符合我國的中庸思想,管理者既不想得罪城市原有居住者,也不想得罪新遷入者。
城市之所以有大小之別,有先進和落後之分,在於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資源分配不均。不是說,每個城市都應該獲得同樣的發展機會,或擁有同樣的發展規模,也不是說市民都應該有同樣的收入,而是說,城市中的每一位市民和居民,都應當擁有同樣的權利和福利。比如說,在北京市的高考生,能夠上北大清華的幾率,不應該比其他城市高,各種醫療資源也不應該過於集中。唯此,社會才能更加公平,城市規模才有可能達到“大河有水小河滿”式的共同發展願望。

2015年規劃

醞釀了6年的北京市居住證制度,今年有望有重大突破。昨晚,在北京兩會政務諮詢現場,北京市公安局人口管理總隊總隊長劉濤接受代表詢問時多次表示,北京市居住證制度“加快研究出台”;“預計應該能在今年出台”。
“居住年限”參考暫住證辦理情況
今年是北京市提出居住證制度的第六個年頭。早在2009年北京市綜治辦相關負責人就曾提到,相關部門已開始採集流動人口、出租房信息,2010年起啟動居住證制度。
劉濤表示,北京市的居住證制度也將提速,目前正在研究是否採用積分制、是否“追溯過往”等問題。“追溯過往”即在京居住年限、社保繳納情況等過往表現。“對於居住證制度,公安機關人口管理部門負責的調研內容主要是居住年限,什麼情況下能過渡到戶籍”,劉濤說,“居住年限”考核會考慮到暫住證辦理情況,“是不是持續辦理”。
“積分制”繫上海等已推出居住證地區的普遍做法。劉濤強調,北京的居住證制度會不會採用“積分制”,現階段正在調研,但北京不同於上海,居住證制度會基於首都的功能定位做出制度設計。
居住證不以人口調控為目標
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長高煜分管北京市公安局人口總隊,據其介紹,三年前市政府就成立了關於居住證制度的領導小組,囊括了北京市發改委、北京市社保局、北京市公安局等20多個職能部門。他強調,居住證核發會考慮合法住所、合法職業、社保繳納情況等“關鍵指標”。
近年來,人口管控是北京面臨的主要問題。昨晚,有代表詢問,居住證制度是否會考慮到北京的人口調控現實局面?居住證正式推出後,是否會使北京的流動人口有所減少?對此劉濤反問,“人口管控通過產業結構調整,效果是不是更好?”他強調說,北京的居住證制度不會將人口管控作為制度設計的目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