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規制:中國自然文化遺產資源保護管理與利用》是2006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曉。
基本介紹
- 書名:加強規制:中國自然文化遺產資源保護管理與利用
- 別名: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院環境與發展研究叢書
- 作者:張曉
- ISBN:7-80230-133-5
- 頁數:298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06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加強規制:中國自然文化遺產資源保護管理與利用》是2006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曉。
《加強規制:中國自然文化遺產資源保護管理與利用》是2006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曉。內容簡介社會轉型期所有社會成員面臨著許多空前的問題。面對市場經濟,公眾的觀念需要轉型,政府職能需要轉型,企業的運行機制...
沒有將它作為一項重要的公共政策在立法上加以規制,造成規劃管理工作的指導思想存在偏差,規劃在保護環境、資源、文化遺產以及保證社會公平公正方面的功能作用被抑制,公眾參與規劃制定和實施的渠道不暢通;三是原法對區域之間的協調發展和城鎮布局的最佳化未作規定,從而出現區域性基礎設施重複建設,導致資源浪費和城鎮體系...
《中國自然文化遺產的價值體系及其保護利用》是2014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陳耀華。內容簡介 《中國自然文化遺產的價值體系及其保護利用》分析了我國自然文化遺產保護利用中有關遺產性質、資源性質、成本、屬性、外在性、權屬、遠近利益、政府角色、受益主體、利用目的等十個重要理念上的誤區,以及由此導致...
第十條傳統村落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在傳統村落名錄公布後一年內組織編制完成傳統村落保護髮展規劃,並與國土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相銜接。傳統村落保護髮展規劃內容應當包括:(一)村落傳統資源狀況評估;(二)保護原則、保護內容和保護範圍;(三)核心保護區、建設控制地帶的劃定及其保護要求;(四)...
利用澄江化石到境外進行科學研究、教學、文化交流、科普展示等活動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相關手續。第二十七條 禁止擅自買賣重點保護的澄江化石。公安、海關、工商等部門依法沒收的澄江化石應當逐一造冊登記、妥善保管,並在結案之日起30日內移交澄江化石地管理機構或者同級國土資源行政部門依法處理。第四章 法律責任 ...
答:風景名勝資源是極其珍貴的自然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切實保護好這些資源,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課題。我國風景名勝資源豐富,長期以來,黨和政府對風景名勝資源保護十分重視。現行條例對加強風景名勝區的保護,合理利用風景名勝資源,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隨著我國改革的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現行...
堅持規劃統籌、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公眾參與、利益共享、嚴格監管的原則,在嚴格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傳統建築和保持特色風貌的前提下,規範有序推進城鎮更新和用地再開發,提升城鎮用地人口、產業承載能力。結合城市棚戶區改造,建立合理利益分配機制,採取協商收回、收購儲備等方式,推進“舊城鎮”改造;依法辦理相關手續,...
第三節 深入推進自然資源資產有償使用 第四節 建立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第四章 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保護修復 第一節 最佳化生態安全總體格局 第二節 加強生態整體保護 第三節 推進生態系統修復 第四節 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第五章 落實最嚴...
4.2.4 分級保護 4.2.5 國外分區保護模式 4.2.6 國外保護分區模式和我國保護分級模式對比 4.3 風景名勝區保育規劃案例 4.3.1 浙江南北湖風景名勝區資源保護規劃 4.3.2 廬山風景名勝區保護培育規劃 4.3.3 隨州炎帝故里風景名勝區核心區保護規劃 第5章 歷史園林的保護與利用 5.1 歷史園林遺產...
區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本級相關部門、鎮人民政府和街道辦事處開展保護、管理和利用相關具體工作。第五條市、區文物主管部門按照本條例的規定和同級人民政府的授權,具體負責本轄區內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以及大運河其他遺產要素的保護、管理和利用,開展相關組織、協調與監督工作。發展和改革、自然資源和規劃、生態環境、建設、...
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和種子庫建設,確保種源安全。加強農業良種技術攻關,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套用,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種業龍頭企業。完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創新農技推廣服務方式,建設智慧農業。加強動物防疫和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強化農業氣象服務。第二節 深化農業結構調整 最佳化農業...
在生態文明建設上,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上,人民軍隊實現整體性革命性重塑、重整行裝再出發,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同步提升,人民軍隊堅決履行新時代使命任務,以頑強鬥爭精神和實際行動捍衛了...
推進皖西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大力發展適應性產業和特色經濟,加強老區紅色資源保護與利用。高品質建設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協作建設杭黃世界級自然生態和文化旅遊廊道,加強古村落古建築保護利用。提升援藏援疆對口支援綜合效益。著力推動皖北振興。堅持“四化同步”發展,落實國家支持政策,健全皖北市縣高質量發展...
第二章在對中外有關保護文化遺產的法律法規的保護內容和對象進行研究後提出,要對土家族的歷史文化遺產、民族民間文化遺產、自然文化遺產、宗教文化遺產等十二類文化遺產進行保護。第三章在對國內外保護模式和保護經驗進行研究後指出:就土家族文化資源的保護來說,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模式應有區別,物質...
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掌握自然保護區 規劃和管理、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基本知識,具備林業行政管理、野生動植物資 源保護和開發利用能力,從事自然保護區常規管理、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工作的 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學術特色 中國是世界自然資源和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
鼓勵新聞媒體、各類學校有效利用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資源,開展遺產保護的宣傳活動。鼓勵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通過捐贈、資助、投資等方式,參與大運河揚州段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和合理利用。文物主管部門(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管理機構)對在大運河揚州段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中有顯著成績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給予獎勵。第十四條 大...
6.國家發改委委託課題《中國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地體制改革預研究》(項目負責人)7.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委託課題《中國世界自然遺產地保護管理規劃規範預研究》(項目負責人)8.國家標準《旅遊規劃通則》(執筆)9.行業標準《風景名勝區術語標準》(項目負責人)10.行業標準《風景名勝區資源分類與評價標準》(項目負責人...
利用景區資源應當符合景區規劃,維護景區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第二十五條 景區管理機構應當根據景區風景資源狀況,採取植樹造林、林相改造等措施,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風景林木、植被,形成多層次、多樣性的森林景觀和生態環境,提高觀賞價值和綜合功能。第二十六條 景區管理機構應當充分發揮景區在科普宣傳、保護文化遺產、保護生物...
第十條 國內推薦程式參照本辦法第八條第二款規定。申請國內推薦的區域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具有全球或者國際意義的地質遺蹟。(二)具有較高價值的自然與文化資源。(三)為單一、統一的地理區域,並具有明確的邊界和適當的面積,土地及海域、海島權屬無爭議。(四)開展地質遺蹟保護、科學研究、自然教育、地學旅遊...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風景名勝區的管理,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風景名勝資源,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風景名勝區的設立、規劃、保護、利用和管理,適用本條例。本條例所稱風景名勝區,是指具有觀賞、文化或者科學價值,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比較集中,環境優美,可供人們遊覽或者進行科學、文化活動的區域。第三條 國家對風景名勝...
服務美麗中國建設。審結環境資源案件23.2萬件,同比下降5.8%,其中涉環境污染案件5386件,同比下降11.5%,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懲治環評造假行為,對弄虛作假、情節惡劣的“環評報告販子”定罪判刑,終身禁止環評執業。加強文物和文化遺產司法保護,會同國家文物局發布典型案例,提升文物保護管理與利用法治...
其中,交民族委員會審議1件,交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審議49件,交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審議34件,交財政經濟委員會審議62件,交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審議32件,交外事委員會審議1件,交華僑委員會審議14件,交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審議11件,交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審議33件,交社會建設委員會審議32件。有關專門委員會對上述議案進行...
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發展海洋經濟。支持經濟困難地區發展,促進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鼓勵有條件地區更大發揮帶動作用,推動形成更多新的增長極增長帶。持續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我國仍處於城鎮化進程中,每年有上...
(四)財產權益 貫徹實施民法典,健全產權保護制度,保障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宅基地使用權,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體系,完善數據產權保障制度。——健全產權保護制度。修改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加強數據、知識、環境等領域產權制度建設,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法律法規。——強化產權...
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落實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推進陝西長城、漢唐帝陵等文物保護條例立法,加快文物資源保護管理平台建設,建成延安革命文物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推進太平遺址考古發掘、漢長安城大遺址保護、石峁遺址申遺等工作,加強古籍典藏保護修復和利用,健全陝西特色非遺名錄體系。實施文物惠民工程,做好各類文物巡展...
加大對保護力度,特別是加大打擊盜掘的力度。保護好遺址是後續所有工作得以開展的前提和基礎。神木的經濟高速發展,文化如何同經濟發展相協調,如何保護展示,這是政府應當慎重並著手考慮的。專家希望,石峁遺址的發掘能納入到當地文化建設的體系,通過對該遺址的發掘、保護、展示,嘗試通過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促進當地文化、...
(三)統籌旅遊資源保護和開發。在旅遊開發建設中把對自然、文化遺產等重要旅遊資源的保護放在突出位置,把發展旅遊業與經濟、社會、文化和環境建設更好地協調起來。一是更加重視統籌機制建設,形成各資源管理部門協調配合,共同保護旅遊資源與旅遊環境,協力促進和規範旅遊開發建設的工作格局。二是注重發揮規劃對資源整合...
省人大常委會: 我受省人民政府委託,現就《貴州省風景名勝區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作如下說明: 一、關於起草《條例(草案)》的必要性 風景名勝資源是國家珍貴的自然和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資源,黨和政府十分重視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1985年,國務院發布《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
加快補齊教育資源短板,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各級各類學校辦學條件。增加普惠性養老和醫養結合服務設施。完善婦幼健康服務設施,積極規劃建設嬰幼兒照護和未成年人保護服務機構及設施。提升縣級公共文化設施水平,加強廣播電視傳輸覆蓋等設施建設。加快高品質、各具特色的旅遊景區、度假區、休閒街區建設。提升體育場地...
深化京津冀污染聯防聯控聯治和生態環境共建,推進密雲水庫水源保護共同行動,推動環京綠色生態帶建設。促進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共建共享。(三)強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撐,加快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充分發揮首都科教資源和人才智力優勢,突出教育優先發展,加強人才引領驅動,聚焦科技自立自強,不斷塑造首都發展新動能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