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劉鄧大軍渡淮紀念館
- 占地面積:2800㎡
- 投資金額:5000萬元人民幣
- 著名景點:紀念館、紀念碑、廣場、烈士陵園
- 歷史地點:河南省信陽市息縣
- 歷史時間:1947年8月27日
- 歷史人物:劉、鄧大軍
簡介,戰略轉移,抵達息縣,彭店會議,占領縣城,軍民一家,大埠口,渡淮先驅,將軍試水,徒涉渡河,望河興嘆,勝利躍進大別山,歷史意義,
簡介
在被譽為“中華第一縣”的河南息縣,有著悠久的革命歷史,至今還廣為流傳著這樣一些神話故事:有人說,當年有一位姓劉名鄧的大能人,指揮著千軍萬馬要過淮河,沒有船,這可怎么過?劉鄧不慌不忙,從腰裡掏出一個紅綢包,包里包的是分水珠,只見劉鄧手裡掐著分水珠,口中念念有詞,淮水自然分成兩堵牆,劉鄧大軍人腳不沾泥,馬不濕蹄,就順順噹噹地過了淮河;也有人說,劉鄧帶著大軍來到淮河岸邊,沒船沒橋,這不要緊,只見劉鄧在空中用馬鞭一揮,淮河上立刻出現一座七彩橋,劉鄧大軍就是這樣踏著七彩橋過的河;還有人說,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時,老天爺看淮河水擋住了大軍的去路,忽然顯靈,頓時狂風大作,一陣大黃風把劉鄧的十幾萬大軍吹過淮河,刮到了大別山……
當時並沒有什麼“分水珠”,也沒有什麼“七彩橋”,更沒有刮什麼大黃風,但這些荒誕不經的神話傳說卻反映出廣大人民民眾對當年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一路斬關奪隘,所向披靡,英勇善戰的無比敬仰和欽佩。當年劉鄧大軍搶渡淮河時有如神助,充滿著傳奇色彩,演繹著許多動人的故事,引發後人產生無盡的想像……
劉鄧大軍渡淮遺址大埠口渡口位於息縣縣城南大埠口淮河北岸渡口2公里處,古時為入楚孔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南眺濮公山,西臨滔滔淮河,進入大別山的咽喉之地。為永遠銘記革命前輩的豐功偉績,緬懷先烈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充分挖掘和利用紅色文化歷史資源,河南省息縣人民政府決定在劉鄧大軍渡淮舊址,建立劉鄧大軍渡淮廣場、紀念碑和陳列館,以助推當地文化旅遊事業的發展。當年親自參與渡淮作戰的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新縣籍老將軍李德生寫來題詞:“渡淮南下千里躍進大別山,戰略反攻敲響國民黨覆滅的喪鐘!”
2005年,息縣劉鄧大軍渡淮遺址——息縣大埠口、渡淮紀念碑等紅色旅遊景點,被納入信陽市“千里躍進”之旅紅色旅遊精品線,並被確定為全國紅色旅遊線路景點之一。2008年11月21日,原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專程來息縣考察劉鄧大軍渡淮舊址,並指示要保護好舊址。我們深切緬懷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過卓越貢獻的劉伯承元帥、鄧小平同志以及其他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他們當年渡淮時不怕艱難、不畏犧牲、敢於勝利的革命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在建設中原經濟區和魅力息縣工作中闊步前行!
戰略轉移
抵達息縣
1947年8月25日下午2時,劉伯承、鄧小平率晉冀魯豫野戰軍司令部和中原局機關,抵達預先指定的集結地點——息縣彭店鄉,與先期到達這裡的開路先鋒六縱十八旅會合,準備征服南進途中最後一道天然屏障——淮河。
彭店會議
彭店位於息縣西北部,距離淮河約15公里,是淮河與汝河之間的一個重要集鎮。劉鄧首長趕到這裡後,立即在彭店西南辛圍孜召開高級幹部會議,研究如何突破淮河天險事宜,並對進入大別山後的行政區劃和黨政軍組織建設等重大問題進行安排部署。這是劉鄧大軍在即將渡過淮河天險進入大別山區前夕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作為一代“軍神”和二十世紀中國的“三個半”軍事家之一,劉伯承用兵如神,多謀善斷。
在彭店會議上,他高度讚揚汝河之戰“打得好”。他說:“同志們,我曉得部隊是疲勞的。可是,勝利只能在戰勝疲勞後才能得到!敵人希望疲勞能捆住我們的手腳,因此我們一秒鐘也不能停留,必須立即出發,向淮河進軍。明天拂曉前要攻下息縣縣城,奪下淮河渡口,奪下我們戰略躍進途中的最後一個關口!”劉伯承還指出:“打仗就是這樣,要抓住關鍵。在關鍵性的地方要勇、要猛、要狠,這樣才能戰勝敵人。敵人想把我們消滅在汝河岸邊,但是在我們的勇士面前,他們的企圖完全被粉碎了!現在,敵人準備在汝、淮之間挫我躍進的鋒芒,想使我們功虧一簣,這又是一關啊!大家還要牢記,絕不和敵人糾纏,戀戰就正中敵人之計,只能搶先渡過淮河!”接著,鄧小平政委又對橫渡淮河作了進一步的安排。劉鄧首長把奪取息縣縣城的任務交給了六縱十八旅具體實施。
占領縣城
26日拂曉時分,十八旅旅長肖永銀帶一個營及偵察連、警衛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北門攻打息縣縣城。擁有千餘人的國民黨息縣自衛總隊不堪一擊,紛紛逃散。肖永銀部迅速拿下息縣縣城,很快控制了淮河北岸大埠口、小王灣、姜灣、洪灣、新鋪街等息縣境內各個渡口。
軍民一家
淮河沿岸息縣人民長期受中國共產黨的教育影響,對劉鄧大軍的到來無不歡欣鼓舞,他們支前擁軍,積極支援人民子弟兵。雷張氏(女)、胡義貴、尹為立、項文富等民眾主動給部隊當嚮導,向解放軍介紹淮河的水情,以便大軍涉渡。中共地下黨員、船民李國民日夜為解放軍修復船隻,摽綁竹排。李永安、李萬福、李千發、王廣清、王廣治等九戶船民利用自家的船隻,送解放軍渡河。肖永銀旅長帶領先頭部隊利用僅有的十餘條小船和竹排渡過淮河,向光山縣一帶繼續前進。十八旅政委李震留了下來,協助已經趕到淮河北岸的野戰軍參謀長李達,指揮大軍繼續渡河。
大埠口
26日傍晚,劉伯承、鄧小平率野戰軍司令部和中原局機關,冒雨前進到淮河北岸,進駐息縣城南2公里處大埠口渡口。大埠口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古時即為進入荊楚之地的要道。這裡面臨千里淮河,北靠一馬平川的華北平原,向南可以眺望曾被北宋大文豪蘇東坡譽為“東南第一峰”的濮公山,是進入大別山區的咽喉之地。
淮河發源於河南省西南部桐柏山,流經河南、安徽,至江蘇揚州入長江,全長約1000公里,是全國七大江河之一,也是我國南北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淮河支流多,落差小,河道彎曲狹窄,湖泊泥沙淤積,夏秋季節暴雨頻繁,汛期河水漲落不定。淮河由西向東流經息縣境內,長達75.5公里。劉鄧大軍到達這裡時,正值淮河流域雨季,淮河水深流急,涉水困難,渡口又無一座橋樑。這時,尾追劉鄧大軍的國民黨19個旅的兵力正迅速跟進,其先頭部隊已在彭店向劉鄧大軍的後衛部隊發起攻擊。作為掩護和策應中路大軍的東路三縱和西路一縱,已分別於23日至26日先期從三河尖、正陽等地渡過淮河。這樣,中路大軍失去了左、右兩翼的策應和掩護;已渡到淮河南岸的部隊,因指揮機關仍在淮河北岸,不得不停留在南岸待命。形勢十分危急,如不能迅速渡過淮河,中路大軍和指揮機關將不得不背水一戰,千里南征的種種努力有可能毀於一旦。
渡淮先驅
劉伯承、鄧小平、李達和副政委張際春等野戰軍首長來到大埠口渡口,查看部隊渡河情況。作為一位實戰經驗豐富的軍事戰略家,劉伯承智勇雙全,見微知著。他有一句名言:“接受任務定下決心要有包天膽略”;在部署和指揮戰鬥時,要像“描花繡朵的姑娘那樣認真細心”。這是他百戰百勝的法寶,也是他指揮風格的生動寫照。在大埠口渡口,劉伯承問十八旅政委李震:“情況怎么樣?”李震為難地說:“司令員,我們到河邊後,想了很多辦法,只找到了十幾條小船,現在我旅正在渡河。”劉伯承問:“多長時間可以渡完?”李震回答道:“像這樣的速度,我旅到天亮還渡不完。”聽了李震的話,劉伯承心急如焚。他想,渡河速度如此之慢,如何對付後面的追兵?劉伯承沉思了一會兒,又問:“你們想過架橋了沒有?想過有沒有徒涉的可能?”李震搖搖頭說:“河面太寬,水太大,不能架橋。至於徒涉嘛,那是連想都不敢想的事。聽河邊老百姓講,從來沒人敢在這樣的季節涉水。”劉伯承繼續問:“你們實地偵察過沒有?試過徒涉沒有?是不是親自找嚮導調查了?找過幾個老鄉?他們怎么說的?能不能架橋呢?”李震等旅領導雖一一回答了司令員的所有提問,但劉伯承心裡仍然覺得不夠踏實。這時,從北方不時傳來隆隆的槍炮聲,那是國民黨的部隊追了上來,前鋒已經離這裡不遠了。劉伯承想了想,單純靠收集來的10多條小船和竹排,在短時間內把六七萬大軍渡過淮河,除非有奇蹟出現。於是,他對鄧小平說:“咱們趕快開一個野司碰頭會,商量對策。”
26日深夜,為了讓部隊迅速渡河,野戰軍首長在淮河北岸大埠口東小王灣一間獨立小屋裡召開緊急會議,研究如何搶渡淮河的問題。李達參謀長首先介紹了敵情和當前部隊面臨的實際情況。鄧小平政委經過深思熟慮,他明智而果斷地指出:“情況十分緊急,時間已不等人!敵人想逼我們背水而戰,哪有那么容易!我們不是韓信,絕不打背水戰!因為被人陷於死地,生不生便由不得自己!我們也不是前秦的苻堅,敵人休想擊我半渡!”講到這裡,鄧小平鄭重提出:“一縱、三縱已經過去,急需掌握,我提議伯承同志和際春同志先過去指揮已經渡河的部隊實行展開;我和李達留在這裡,李達同志繼續組織渡河,我負責斷後阻擊尾追的敵人!”鄧小平的話雖然不多,但言簡意賅。劉伯承毫不遲疑,手往下一劈說:“好,就這么辦!政委說了,這就是命令,立即分頭執行!”這么重大的渡淮作戰前線會議僅僅十多分鐘就結束了。
將軍試水
27日凌晨,劉伯承拄著一根長長的竹竿,帶著兩個手提馬燈的警衛員來到了大埠口淮河渡口。他不要警衛員攙扶,登上了一隻竹排向河中划去。劉伯承聽著北方傳來的越來越密的槍炮聲,為鄧小平和二、六兩個縱隊的同志們擔心,這是他平生以來最焦躁不安的一次,這位中國少有的軍事奇才一直在思索著渡河的捷徑。難道淮河真的不能架橋嗎?有無徒涉的可能?劉伯承膽大心細,非常注重調查研究。竹排在河面上緩緩行駛,劉伯承不停地用竹竿在河底戳著,站起又蹲下,蹲下又站起。水不深!他又試,還是不深,完全可以架設浮橋。竹排經過河水淺的地方,劉伯承還讓警衛員插上標記。竹排到了南岸,劉伯承又讓往回劃,他要再測一次河水,測試結果,一如前述。看來,這個渡口完全可以架設浮橋。劉伯承急忙高聲對北岸喊道:“能架橋呀!我試了許多地方,河水都不太深!”他還大聲地告訴北岸:“告訴李參謀長,叫他堅決架橋!”劉伯承還是有些不放心,立即派人送去親筆書寫的紙條:“河水不深,流速甚緩,速告李參謀長趕緊架橋!”劉伯承站在北岸渡口,用竹竿搗著地,對前來匯報情況的十八旅政委李震和身邊的其他同志嚴肅地說:“粗枝大葉害死人,害死人!”而後,他又語重心長地對他們說:“越是緊要關頭,領導幹部越要親自動手實地偵察!”
徒涉渡河
李達正要組織戰士們架設浮橋,劉伯承又派人送來了紙條:“我親眼看見上游有人牽馬過河,證明完全可以徒涉,立即轉告李參謀長,不要架橋了,叫部隊迅速徒涉!”原來,離劉伯承乘坐的竹排並不太遠的上游,剛好有一名戰士牽著馬徒涉渡過了淮河。這名戰士叫什麼名字,在哪個連隊,已無從考證。只知道,這名戰士是名飼養員,當他來到淮河岸邊時,他所在的部隊已被小船運過了河。為了追趕部隊,這名戰士不管河水有多深,牽著戰馬,頭也不回地徒涉而過!這種情景正好被探水的劉伯承司令員遠遠地看到了。
這時,天已經放亮,淮河水驟然又降了許多。由於劉伯承親自探測淮河水位,也由於有的戰士冒險下河徒涉,終於發現了徒涉渡口。李達參謀長按照司令員的指示給部隊下達了徒涉的命令。劉鄧大軍二、六縱隊和野司、中原局機關數萬人馬沿著河面上的標記,分成幾路,在幾小時之內徒涉渡過了天險淮河,勝利到達大別山區,完成了千里躍進的戰略任務。
8月27日下午,劉鄧大軍剛全部渡過淮河,並拔掉河中的標記,上游就下來了洪峰,淮河水突然又驟漲了起來。
望河興嘆
當國民黨羅廣文兵團和張淦兵團近20萬人馬趕到淮河北岸時,看到剛剛離去的劉鄧大軍,只好“望洋興嘆”。時任國民政府國防部作戰廳廳長的郭汝槐中將在8月29日的日記中這樣寫道:“追擊劉伯承各路國軍均為淮水所阻。據云:劉軍渡淮河系徒涉,國軍一到即漲水,可亦奇矣!”當地老百姓亦把劉鄧大軍利用淮河兩次洪峰的間隙順利渡淮的奇蹟,傳為神話,稱之為“天意”。
其實,這並不是什麼“天意”,而是劉鄧大軍在南征途中嚴格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所到之處秋毫無犯,深得民心的結果。恰是因為領導這支軍隊的中國共產黨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肩負著解放廣大勞苦大眾的歷史重任,贏得了人心,順乎了民意。正是人民民眾的大力支持,劉鄧大軍才順利渡過了淮河;同時,也是與劉伯承司令員戰時臨危不懼、處驚不亂、遇事不慌,不人云亦云,堅持調查研究,親自實踐,與其“黃金搭檔”鄧小平政委密切合作分不開的。劉伯承被譽為“當代孫武”,他向來是每戰必親自勘察地形地貌的人。這次兵臨淮河,他又親自尋找淮河渡口,竹竿探水,不僅發現了淮河可以架橋,而且可以徒涉,才使得千軍萬馬及時飛渡淮河,擺脫險境,留下了一段“將軍試水”的歷史佳話。
勝利躍進大別山
1989年11月,鄧小平在與編寫二野戰史的老同志談話時指出:“過淮河,老天爺幫了一個大忙,能夠徒涉。過去沒有人知道淮河是能夠徒涉的,那一次剛漲起來的河水又落下去了,伯承親自去踩踏,恰好就在那個時候能徒涉,這就是非常順利了。不然,我們過淮河還是能過,但會有傷亡,以後會更困難一些,當時形勢相當嚴峻,相當險惡,但是整個地看應該說是很順利地實現了戰略反攻的任務,躍進到大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