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田依

劉田依

劉田依先生是本世紀具有相當高學術成就與造詣的一代書法大家,是當代書聖、草聖于右任先生唯一活著的養子與弟子,他七十三年如一日地勤奮學習中國經典的傳統書法藝術,甘願捨棄所有的名利與物質的誘惑及干擾,全身心的投入到藝術學習與探索的海洋中。這種刻苦無畏的學習精神,是值得我們推崇與敬佩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劉田依
  • 別名劉田一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中國上海
  • 出生日期:1933年3月
  • 職業:書法家, 國畫家
  • 信仰:中國共產黨
  • 主要成就:被譽為“中國當代書法第一人”
  • 血型:B
個人簡介,生平經歷,學術成就,書法觀,

個人簡介

曾用名:劉延監、劉田一(身份證)、劉天一、劉添翼、工凡 、號陶唐後人
性別:男
生日:公元1933年3月初7生於中國上海
民族:漢族(漢高祖劉邦的後代)
劉田依劉田依
父親:劉覺民(革命黨人、同盟會員、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
祖籍:河南鄭州鞏義市北山口,曾經定居於北京天津哈爾濱長春西安廣州、日本東京上海南京洛陽。1939年逝世河南省鞏縣(現在鞏義市)。
母親:何平秋
祖籍:原籍江蘇常州武進,清末光緒年間其家族遷入蘇州常熟崑山市一帶,宣統年間定居於上海文化大革命期間在江蘇省淮安西門大街受到迫害致死。
職業 :專業中國書法家、中國畫家、文史學家

生平經歷

劉田依先生,1933年生於上海,在河南洛陽、江蘇南京均生活學習過。解放前曾就讀於國民黨時代的最高檔貴族學校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1949年4月參加革命,建國後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首屆文藝幹部訓練班、上海音樂學院學習。是中國第一支海軍的華東海軍文工團作曲、指揮,精通大小提琴二胡鋼琴等。海內外著名的當代中國書法大家,曾參加過國內外各種展覽並獲得大獎,多年來其書法作品被聯合國世界文化藝術發展基金會、日本三菱機電株式會社、日本東京醫科大學(為該校題校名)、東京關西書道會、大阪青松書道會86國際藝術展、中國首屆新書法大展、中外草書大展、二十四屆、二十五屆奧運會組委會、十一屆亞運會組委會、聯合國文化藝術基金會、世界文化藝術聯合會、美國雅嘉圖東方藝術研究會、世紀華納公司、英美藝術投資研究會、法國梅特勒藝術基金會、西班牙hlo.tjys藝術館、加拿大華人文化協會、台灣中華名人堂、深圳發展銀行、華人英才雜誌社、于右任紀念館洛陽白馬寺、淮安慈雲寺、靖江孤山寺、溧水崇慶寺、、新四軍紀念館吳昌碩紀念館鄭板橋紀念館周恩來紀念館、吳承恩紀念館、海安博物館、淮安博物館、江蘇省等地美術館等機構收藏,政要名人有江澤民芮杏文錢偉長費孝通楊義臣張思卿呂齊鄧在軍張曉梅李建偉劉鴻雁王亞明等收藏。
劉田依先生近照劉田依先生近照
他擅長音樂、舞蹈、戲劇、繪畫,通曉中國國學、英語、法語、義大利語、日語、西班牙語、中醫、養生。1933年出身於上海,父親劉覺民,中國民主革命家,是中國近代早期民主革命的先驅人物之一,是孫中山領導的第一批同盟會會員,參加過推翻滿清帝制王朝的辛亥革命。系國民黨早期創始人之一。因為劉覺民于右任、黃賓虹的好友,所以劉田依少年時期就有機會師從於右任、黃賓虹兩位先生學習中國書法、山水畫。1949年解放後在上海又拜劉覺民另一好友著名國畫大師錢瘦鐵先生為師,並從那裡系統學習了國畫及藝術理論。劉田依先生的書法特點是真、草、隸、篆體貌風格全面,且能博採眾長從而變化多端、出神入化。他七十一年來大量臨習古今歷代書家碑帖,傳統功力非常深厚紮實,他在長期探索研究過程中,積極、大膽的運用融會貫通的方法,在創作中能夠巧妙地把各種不同的藝術元素貫穿連線,並構成了劉田依先生作為泰斗級的大師所獨有的書法藝術語言中精秀靈動、雄渾蒼勁、千變萬化、發然天成的創造力、生命力!為中國當代書法藝術審美情趣的傳承發展樹立了典範作用。
劉田依劉田依

學術成就

劉田依先生一直在著手整理、研究于右任書法的相關工作,並且在編著新的《中國漢字書法草體字常用標準大字典》,這部字典是劉田依先生在繼承與發揚于右任《標準草書》易識、易寫、準確、美麗宗旨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更為豐富廣闊的古今百家體貌姿態,並且修訂完善了中國漢字書法在當今社會實踐中推廣交流套用的局限與不足,使《標準草書》跳出了個人及小部分人保守、陳舊的漢字
書法藝術及學術思想的局限性、片面性認識,將中國漢語言文字的交流與套用從原有繁瑣的筆畫、筆法中得到合理的藝術化解放,讓中國漢字書法草體字真正成為提高中國文字書寫速度與效率的工具,目前劉田依先生已經完成了兩萬八千字的初稿,以及重點常用的五千個字。下面就是詳細介紹劉田依先生為什麼要重新編輯本書的歷史與現實的動機意義。漢字書法的草書必須簡單化 、普及化 .
劉田依照片劉田依照片
草書是一種抒情性很強的書體,藝術價值高,而且書寫簡便,可以趨急應速,實用價值也很高,書家通過草書的書寫,書法的美質可以發揮到了極致。但是在草書創作中,歷代草書家對草字的來源不同,書寫方式各異,自己對草字部首的把握,藝術創作思想方式等的差異,草法不統一,所以各書其字,一字多式,甚至數十式的現象非常嚴重,使草書處於一個混沌的狀態之中,讓後學者莫衷一是,無所適從。更有甚者,有些人對草書的字法(結構方法,俗稱草法)不明了,“信筆為體”,“聚墨成形”,草法乖謬,於是出現了“草書出了格,神仙認不得”,或者說“草書不規範,神仙也難辨”的現象。于右任先生生前經常對劉田依教導的是,西方的外語尤其是英文,平時日常交流的書寫格式都是以草書為主,中國人是漢字的楷書來交流,而漢字楷書的結構太過複雜,書寫起來比較費時費力,普通老百姓學習書法的過程也比較繁瑣,容易半途而廢,那么,把常用漢字的草書書體,通過精心地選擇並規範化,進行推廣普及,這才是他(于右任)要編輯《標準草書》的初衷動機目標
所以,于右任先生早在20年代末期就開始研究草書的各種規律與形式,查找了大量的資料,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雖然編輯出版了幾次,但都是因為自己公務繁忙,政治環境不好導致工作條件與精力也跟不上,自己無法全身心投入進去鑽研推敲並編輯,再加上起用的人員專業素質不夠一定修養與高度,他們自身書法書寫的水平良莠不齊,致使很多選編的字不夠實用,不夠精緻準確,造成理論與實際的錯位,視覺與實際的差距。所以,他一直深惡痛絕草書中的“難識、難寫,難以記憶”這些“怪”現象沒有得到徹底地解決,因此,劉田依先生決定遵循于右任先生的思想重新研究《標準草書》的實用普及型的核心要素並使其規範化。
劉田依劉田依
劉田依先生在此基礎上通過自己的書寫與比較,得出了很多觀點,並明確歸納了以下幾點:
1、明確目的和原則
我國文字繁雜,偏旁部首繁多,難認難寫,識難用遲,所以為了“廣草書於天下,以求製作便利,盡文化之功能,節省全體國民之時間,發揚全民族傳統之利器,豈非當今之
急務歟!”也就是說,把中國具有兩千餘年歷史的漢字書法書寫的書體——草書,怎樣使他由繁而簡,由難而易,由苦而樂,由繁瑣、複雜而趨於統一,由虛玄而歸實用並普及。這就是最終目的。“斯旨定後,乃立原則:曰易識,曰易寫,曰準確,曰美麗。依此四則,以為取捨。字無論其為章為今為狂,人無論其為隱為顯,物無論其為紙帛為磚石為竹木簡,唯其以眾人之所欣賞者,還供眾人之用。並期經此整理,習之者由苦而樂,用之者由分立而統一,此是作者之唯一希望也。”
劉田依作品劉田依作品
2.劉田依先生這么多年來,廣泛蒐集歷代草書的書作(墨跡、拓本)、論著。用數十年時間並耗盡大量資財,廣求歷代草書遺蹟數百種上千個版本,潛心於漢字書理、書法的研究。
劉田依先生最初以于右任先生的“標準草書”為“母本”,克服了各種缺點與困難,逐漸形成了以今草為標準書體。他還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草書進行了比較研究。雖然千字文是歷代草書家最關注、最著力的課題,“名家聚會,各獻其長”,便於名跡之間的比較而擇優汰劣。不過“千字文”的字數不夠多,常用字只占一半,對於有書法基礎的習者可以舉一反三,以少勝多,以點帶面,能夠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但是對大部分初學者還是一定難度的。那么,劉田依先生在此刪減最佳化的基礎上,通過自己親力親為地書寫比較,從而在把它字數豐富了的同時,重新分類組合成一個更加簡便、實用的工具書
3.《中國漢字書法草體字標準大字典》是借用歷代草書名家藝術成果的結晶,劉田依先生按“標準草書”原則,依古意補入,字全都采自古代書家作品之中,占全部字數的92.69%。其中選用了王羲之350字,懷素136字。從古帖中選用的兩千多字,共參閱了歷代一百五十多位書家的碑帖
其中最知名的如智永(宋拓等四個版本),懷素歐陽詢孫過庭虞世南賀知章鮮于樞邢桐王寵蘇東坡趙孟頫黃庭堅董其昌李世民毛澤東黃賓虹何紹基于右任吳昌碩劉覺民等。參考的其它草書作品,上自西漢,下迄近代,時間跨度二千餘年,約有兩百多位書家的數百部作品“涉及之刻帖、墨跡,從《急就章》、《月儀帖》,《出師頌》、《十七帖》、《書譜》、《自敘帖》等草書名帖,到《淳化閣帖》、《絳帖》、《大觀帖》、《三希堂法帖》等大型叢帖;從新出土的《樓蘭文字》、《流沙墜簡》,到新影印的《古今尺牘》、《故宮周刊》《草書大全》,乃至日本的《書道全集》《大漢草書字典》,可謂是應有盡有。漢之崔瑗張芝,魏之锺繇,吳之皇象,晉之索靖、王羲之王獻之,南朝之智永、唐之孫過庭、顏真卿柳公權懷素張旭等等。書聖王羲之的作品收集了一百餘帖,入選《初稿》的有206帖,除《蘭亭序》、《聖教序》、《十七帖》、《洛神賦》、毛澤東書寫岳飛的《滿江紅》、《大浪淘沙》于右任的《正氣歌》《出師表》等常見的名著外,還有大量的今人罕見的書經法帖。“歷朝歷代盡收其中, 直到自己風格的體貌。 他徵集資料的豐富,使選字具有的堅實的基礎,從而使研究具有深度:“草書大家及其名品的參考及選擇,使其研究成果具有歷史的延續性,具有高品味。而眾多書家及其作品的參與,又使其研究具有了普及性與大眾性。”
劉田依作品劉田依作品
劉田依先生先生繼承於先生所始創的標準草書未競事業,經七十餘年的潛心探研,以《標準草書千字文》為母本,在此基礎上又整理和編寫了收有常用字五千多個的《漢字標準草體字》的書稿。他增加了200多個單獨符號,“代表符號由原來的100多個增加為200多個。這樣,依草書的組織(為主)的代表符號,和依楷書的組織(為次)的單獨符號使漢字草法標準化、規範化趨於完整。“掌握了這兩種符號,舉一反三,引申推衍,草書的辨識與書寫便會得心應手,十分方便。”這些符號的發現,“揭示了草書製作與普及的秘訣”,“解開了草書古今難傳之謎”,漢字草體字元號的擴展是中國漢字草書規範化歷程上的又一里程碑
劉田依作品劉田依作品
4.中國漢字標準草體字是符號的規範,是中國漢字書寫與交流的字法“標準”
當年于右任的《標準草書》問世以後,在社會上,特別是在我國書法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一些著名書法家、學者紛紛寫詩著文給予肯定和讚譽。有學者認為于右任對草書規範化工作的貢獻至少有三點;一是規範草書形體,草書構形規律——神奇符號的發現和使用,讓人們了解草書的一般規律,具有全民性;二是在文字學上的貢獻;三是草書是被簡化了的,以圓線為主要特徵的書體,《標準草書》符號化以後更為簡例迅捷。
5.重新編輯大字典的現實背景與發展意義
眾所周知,因為政治與戰爭,因為黨派的對立,因為各種歷史環境造成的原因,美中不足的是跟隨於右任先生到台灣的學生們只知道誇誇其談空頭理論,並且是生搬硬套的曲解,幾乎個個都是眼高手低地不作為或者說是無所作為,尤其可笑的是,留在大陸的一些學生以及和于右任先
生及學生毫無關係的人,也更是如此,竟然把位於大陸南京的《標準草書》社,從純學術機構變成了一個衙門式的行政機構,而且掌握這個機構的人是個根本不會寫草書的卻很知名的所謂“書法名家”,因為這個機構有政府配發的免費辦公工作場地、各種福利待遇,沒有任何實質性工作任務與進展,過著整天只要混混日子就可以拿政府給予的工資的養老院一樣生活。所以,在這令人痛心的現實環境下,劉田依先生希望能夠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用自己全身心的力量,去沉靜忘我地探索與挖掘,開發前人所未發現的,完成了後人無法企及的偉大工程,——從草書妙理——到符號規律--到普及推廣--到天下所有的中國人都能夠,輕鬆愉快地接受並掌握中國漢字草書書寫方法,這才是中國漢字草書發展真正劃時代的壯舉。所以,劉田依先生在編輯這部新的標準草書大字典的過程是認真且慎重的。那么,目前具體詳細的工作進程,還是屬於保密階段。
劉田依作品劉田依作品
6.2014年1月,為了紀念于右任誕辰135周年.黃賓虹先生誕辰149周年.錢瘦鐵先生117周年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在北京出版並發行了<劉田依書畫作品集>,該書畫集收錄了劉田依先生書寫的(標準草書千字文)。並且於2014年3月1日在北京紫禁城太廟(北京勞動文化宮)舉辦劉田依書畫作品展。
劉田依書畫作品集劉田依書畫作品集

書法觀

比肩前賢當自勵 墨法自然啟明心--兼論劉田依的書法觀
五歲著墨 十四歲拜師
于右任的書法,可以說是“博大精深”、“驚奇絕倫”,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甚至是空前絕後的偉大藝術。他的書法,論者常以他的一首詩來評價:“朝臨石門銘,暮寫二十品,辛苦集為聯,夜夜淚濕枕。”所以人們就認為寫詩那一時期以魏碑為中心,故所作行楷,皆有碑意。其實,這首詩的書風,主要是源自趙孟頫的風格,併兼以趙的師承者唐朝李邕的書體,因為,李邕的書法已有魏碑的碑意,但比魏碑更為精妙。
劉田依作品劉田依作品
算起來,我從4、5歲開始接觸于右任書法至今,竟有七十年之久。令人奇怪的是,越是到晚年,對於右任書法越是痴迷,內心更生出若干的觀念。于右任將自己的書齋命名為“老學齋”,我也以“老學翁”來自嘲,真是不謀而合。由於父親劉覺民早年反滿情,到辛亥革命以後一直與于右任生死與共,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我父母也深深地敬仰于右任才學與書法藝術,所以家藏無數的于右任和眾多著名元老的書法作品。我五歲時,我父親得了重病而回到河南鞏縣北山口村的老家,家裡沒有像樣的房屋,但唯一突出的是在家中的四壁上掛滿了于右任的書法,其中以《正氣歌》最為顯眼,所以我每日一早睜開眼睛,就看到滿牆的《正氣歌》一類的于右任書法,朝夕映入眼裡的就是那越看越好看的于右任書法。我雖然看熟了這些字,但幼小的心裡並不知是什麼意思,只覺得好看,看著看著印象不知不覺加深了。到了幼年時,看著人們在寫對子,有些大人就玩笑地問:“毛頭(我小名叫毛頭),你會寫嗎?”因為我看大人寫對子看得出神,大人們自然就注意地問我會不會寫,認得不認得。
劉田依作品劉田依作品
其實,我並不認得,可是一種喜歡看字的朦朧的愛好,顯出與眾小孩的不同。於是,我母親就請了鄉里一位寫得最好的趙培賢來教我。趙先生寫的一手趙孟頫的字型。在鄉里十分有名,到處能看到他寫的字。我跟他學了一年多,就在七歲時,就上了國小三年級。因為,五歲起就是母親教我讀四書、五經了。我父親常年在南京監察院任職,職務是國民政府中央監察委員兼晉、冀、魯、豫、蘇、皖監察使。我母親早年在南京常常協助父親工作。父親回鄉養病時,母親就教我讀古書。我母親字也寫得好,她寫王羲之的《十七帖》 ,所以一發現我從小小的心裡就被于右任的書法所感染,就高興得不得了,我便在趙老師的指導下學寫楷書
慢慢的我也懂得《正氣歌》的字義,自己就學著摹寫。當時,也沒人說學字也應學楷書。而我呢,楷書、草書同時學起來,當時並沒有從書法家這個路子上走,認為學寫字是學文化的必要課目之一。所以,也就學學停停,不知怎的,可能我對寫字的反映比較靈快,稍稍學一個時間就能寫出大樣來。這個啟蒙學習,給我一生帶來永遠揮之不去的愛好。我九歲早早上了中學,在中學的國文老師看我交的大字作業,很奇隆警異地寫下“筆力勁健,可嘉!”美術老師教大家畫梅花等,這就是我愛好書畫的開始。十歲到洛陽生活、上學。十二歲時,又認識了對門的洛陽最有名的,也是惟一的一位書法家李振九,他的小兒子李叔煥十六七歲就寫得和他父親十分相似的書法。我們同學,相差四五歲,但由於我的模仿力強,也能寫出類似李振九的字型來,所以我們相處很親密。十四歲我到南京投奔于右任,母親求于右任代為照應,這樣我就正式拜于右任為師。她去忙於經營,為我們未來生活著想,就一個人到北京了。
劉田依
書法正道 師承前賢
如今的書法藝術,年輕的一代談論最多的是創新,而我以為,中國書法的正道,是如何繼承前輩賢人精湛絕倫的書法藝術。康有為等人提倡的“尊魏卑唐”,其實是一個誤導。康有為的字是地地道道出自唐人顏體書風,他的“橫平豎直”的口號正說明他沒有能力美化字的結構。因為他維
新失敗,又不得志了,就在書法上故弄玄虛。多少古來大家好以漢魏標榜自己如何崇古信古。言過其實的人大有人在。米芾說:書不入晉,終入魔道。其實他的所有流傳至今的書法作品,沒有一點晉人風味。蘇東坡的一首詩就提到米芾的書法有傾斜的弊。而米芾自己就狂言:善書者只有一筆,而我獨有四面。我近來把米芾所有的作品找來一看一臨,覺得他是當時的吹牛者,許多字寫得難看。可是後來的文人竟把米字奉為二王傳統,晉人風味。有一位清代書論家在論中說,書法應有自己的面貌。什麼是自己的風格?不會寫字的人也是自己的風格。我看了此人的書法,俗不可奈。還有一位明代傅山,提倡“寧支離,毋安排”,其實他在學習傳統書法上下了不少功夫,他的草書沒有抑揚頓挫,一順跑的帶筆連草。有什麼可取呢?但他們的書論正好給當代的所謂新書法者以口實,亂劃、亂塗。說得過分點,今天所謂的新書法,簡直是在糟蹋書法藝術,書法不繼承前人,不學習基本的傳統,就是數典忘祖。于右任的書法,正是吸收了前人的精華,以裝點自己的書風。唐朝李邕的《李思訓碑》就是自古以來最完美的行楷字帖。至今也無出其右。于右任集其大成,寫出更為豐富的字樣來,這一點鐘明善先生早在《書譜》雜誌就分折了于右任的許多特立獨異的字來。
劉田依作品劉田依作品
大師=天才 體悟
要成就一位書法大師,必須要有充分的天智條件。過去的極左思潮不敢單提“天才”一詞,只承認馬克思的“實踐出真知”,其實,沒有天才再實踐也實踐不出來。人與人是有差別的,要不然,自古以來,那些先師、先知、先行者從何而來,是地球賦予的。這是事實,不是理論家吹出來的。譬如音樂家莫扎特,活了36歲,寫了600多部作品,西方音樂學者研究,即使用36年的時間去抄寫莫扎特的作品都抄不完,這就是一個人的天才決定的。
劉田依作品劉田依作品
于右任一生以看貼、讀貼為主,其實,看清楚了才能真正學到手,許多人邊看邊寫,左右一擺,字型就看不準了,因此才會使人臨了多少年,才有點成績。我學了于右任先生的看帖、讀帖的做法,所以,我每臨一種帖,幾遍頭就學會了,寫後再仔細校閱一下,就可以出手了。其實,寫字是在心腦之間的運動,所謂意在筆先就是這個道理。寫字的時候,也是人思考和感悟的過程,一幅字完成的過程後,內心也在不斷的參悟和感受,這叫“字居心後”。這就是為什麼書法大家,都能有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哲學觀,為什麼都能夠通古今之變,究天地之機。如果把天才作為成就大家的起始條件的話,參悟就是個人大的造化了。
草書就是效率 效率就是革命
我們今天在紀念于右任倡導的標準草書社成立七十周年之際,就是要研究一下如何更好地學習于右任的書法。標準草書創立伊始,就為了發揚漢字草體字如何為全體國人、全世界華人在使用這一文字工具時的便利性,藉以推進社會各類事業的快速發展。至今這一研究,還停留在第十次修訂本的成果上。甚至連書法學子們也沒有全部運用其成果,更談不上推廣到全世界華人中間去了。真可以說是,任重而道遠。做這個機構的人,不是做官坐汽車,拿工資,應是兼職的不拿薪。于右任當年的草
書社的同人們都是兼職的。大概胡公石是個辦事員,我第一次見到他時,才是個二十幾歲小青年,劉延濤是草錄于右任口述的人,他那時也不過是個書記員,他是我父親從家鄉帶來的。但濤哥有書畫底子,畫是在北大跟胡佩衡學的,書法是到于右任身邊後才逐步學會寫的,標準草書應該為我國文字改革的一大工程獻計獻策。我用書面向文化部長孫家正提出,國家一定要將改進漢字草體字方面付諸實踐,以期將來使漢字形成“印刷用楷,使用用草”的語言文字工具。世界各國,英、美、俄、日、法、德、意等國都有用兩種字母並行的情形,為什麼我們在印刷、行文方面,還用楷書,雖然是簡化了一些字,但還有不少費時、費筆的漢字在障礙我們的使用。我以為應由國家語言文字委員會主持,請熟懂草體字的人員,集思廣益,將漢字大字典中的字一一以標準草體字的手段交給人民,從國小認字起,就一楷一草地學,各報章雜誌都分別標出草體字來,逐步將公認成功的草字,製成鉛字,字形取自古人歷代書家,選其易學、易認、準確、美觀的字來逐步試驗,通過報章雜誌聯繫全體人民,邊定邊改,直到公推認可為止,以後還有不斷再改進的可能。納入五年計畫,由各級政府督促。我估計在一代人中間推廣,只消一二十年就能形成氣候。這樣,中華文化的傳播就更為便利,世界交流就更為迅速,草體字的速度三四倍於楷書,再複雜的字,草字只需一兩秒之內就可以完成。繁體字、楷體字的書寫速度要四五秒鐘,熟練之後,草體字可在四分之一秒內完成。這對於國家民族的建設、發展該有多么大的好處。當然,書法家的運用更可以發揮得更好。
劉田依作品劉田依作品
這就是于右任當年創研標準草書的初衷。歷史可以斷定:國民黨沒有辦成的,共產黨定會付諸實現。當年于右任身邊的地下黨員丁雲青先生,是于右任器重的。丁先生是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考古系的高才生。他學識淵博,監察院人戲稱他為“辯證法”,只知他思想激進,不知他的真實身份。我就是在他的教導下,懂得革命的道理,參加革命的。于右任為他寫了許多字、許多詩稿、筆記等都交由丁先生保管。後丁先生準備飛往北平,蔣介石得知其動向後,就迅速派人動員走了。
劉田依作品劉田依作品
五十年前,我在海政文工團學作曲的時候,李偉才老師曾對我講過,藝術的精義在於對比平衡統一。這六個字深深印在我腦海里,並一直影響我的書法創作。對比,是與古人的書法比較,書法是中國的國粹,任何書法作品都必須從前人的經驗中汲取營養,如果離開前人的基礎,我們的任何創新都是幼稚可笑。平衡,是從書法的字型架構上觀察。平衡的藝術在於你理解了漢字的創造原理,從而巧妙的搬弄結構,表現出漢字的美感,失去這一條,字型就會變得乾癟枯萎。統一,是篇幅的和諧完整,個體服從整體,行文服從靈感,這樣才能體現整體架構的內涵,這既是中國哲學和的境界,也是書法成為作品的基本條件。
我已經步入古稀之年,回顧我走過的歷程,使我更加堅信追求藝術的真諦必經逆境的熔鑄。我一生的樂趣,都在學習于右任的書法中獲得。處逆境而不餒,臨羞辱而不驚,選定目標,抱定信念,不求名利的風光,但求內心的清澈透明,這就是我一生追求書法藝術最大的心得和體會吧。
劉田依書寫標準草書千字文劉田依書寫標準草書千字文
劉田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