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鐘明善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陝西鹹陽
- 出生日期:1939年9月
- 職業:書法家
- 畢業院校:初宗顏、柳,繼追“二王”
- 主要成就:書法創作與研究
- 代表作品:《中國書法史》《書法入門》《篆刻選》
人物介紹,主要任職,獲得獎勵,書法成果,書法特點,主要作品,代表作品,其他造詣,專著專訪,專著,專訪,
人物介紹
主要任職
鐘明善,男,陝西鹹陽人,西安交大藝術學院院長。1939年生。西安交通大學教授。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中國書協編輯出版委員會主任、陝西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西安書學院院長、陝西省于右任書法學會會長、陝西省詩詞學會理事、西安終南印社顧問、西安交通大學藝術館館長、文化藝術系名譽主任、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藝術設計系主任。
獲得獎勵
1987年獲教育部“全國教師書法、美術、攝影展覽”書法一等獎;2000年被教育部評為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個人;2001年被國務院授予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享受國家特殊津貼;《書法基礎與欣賞》2002年10月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發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2003年被授予西安交大“教學名師”稱號;2003年被授予陝西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稱號;西安交大“師表獎”、“教學成果一等獎”等。 《中國書法家名人大詞典》、《中華當代藝術家》、《中日當代著名書法家集萃》、《中國當代藝術家大觀》、《當代中國書法藝術大成》、日本《91書道年鑑》等中外辭書有傳。
書法成果
書法特點
1939年9月生於陝西鹹陽;幼承家教以書畫為日課,後從田登五學習寫意花鳥畫,青年時代潛心於書史書論研究;書法初宗顏、柳繼追“二王”,後博採眾長尤喜米芾、文徵明諸家,書作以功底深厚、秀雅多姿見長,能多種書體,以行草為擅。
主要作品
作品入選全國第一、二、三屆書法篆刻展覽及在日本東京、京都、長野等地舉辦的書法展覽,獲1987年“全國教師書法、美術、攝影展覽”書法一等獎,在專業報刊發表。1987年在日本神戶舉辦個人書畫展。篆刻宗秦漢印、古璽融甲骨文、陶文入印,奇崛古樸,別具新意。著有《中國書法簡史》《漢家書法初步》《于右任的書法藝術》《書法欣常》《書法基礎》《書法創作漫談》《陝西曆代書法遺蹟綜述》等。其中《中國書法簡史》被譯成日文連載於日本東京《書道研究》。
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陝西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兼副秘長,陝西省高等學校書法協會副主席,西安交通大學社科系藝術教研室副教授。著有:《中國書法史》、《鐘明善書法篆刻集》、《書法入門》、《行書技法》、《書法基礎與欣賞》(上下集)、《于右任的書法藝術》、《書法欣賞導論》、《長安書法勝跡》、《名碑帖學習與欣賞》等。
參撰:《中國大百科全書·美術卷》、《中國書法篆刻鑑賞詞典》、《中華詩詞鑑賞詞典》。
代表作品
部分作品展示:
其他造詣
專著專訪
專著
鐘明善先生筆耕不綴,著作等身,著有:《中國書法史》、《書法入門》、《篆刻選》、《長安書法勝跡》、《書法欣賞導論》、《行書技法》、《長卷三種》、《自書韻語楹聯》、《鐘明善書法篆刻》、《意象藝術散論》、《藝林絮語》、《書法基礎與欣賞》、《漢字書法初步》、《談藝錄》、《墨舞》。(中央電視台拍攝藝術片)、續集解說詞。
專訪
你知道目前發現人類最早的毛筆,大約距今多少年。你知道中國文字的起源,大約距今又是多少年。新中國第一部《中國書法簡史》是什麼時候誕生的,作者又是誰?對書法創作而言,人們常說30年學書20年學畫。可見如果要學好練好書沒有30年的苦功很難修成正果,那么怎么才能學好書法呢?今天的東方之子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位在海內外有廣泛影響的書法家鐘明善。
鐘明善:毛筆有四德,尖、齊、圓、簡。再加上墨,它有輕重、粗細、燥濕、濃淡的變化,那就產生了無窮無盡的美。
鐘明善:書法對我意味著就是我感情表達的一種方式吧
解說:這是1983年出版的〈〈中國書法簡史〉〉,這是新中國第一部書法史專著,這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書法文獻是中國當代著名書法理論家、書法藝術家鐘明善歷時五年完成的。在編著這本書法文獻時,鐘明善通過瀏覽大量的資料,了解到一個很尷尬的事實,新中國成立後,國內外出版發行僅所有的幾本中國書法史沒有一部是中國人自己寫的。
鐘明善:我事先讀過日本人寫的《中國書法史》。我看了他的以後,一個是資料的運用上,一個觀念上。我覺得我可以寫出跟他不一樣的來。我個人對於中國書法的傳統就更理解了。就這裡邊就有個中國書法文化的一個根,審美觀念。而這個根是超越時空的。我到美國去,美國寫得好的還是傳統的,一提都是二王,顏真卿、柳公權。我到印度尼西亞去,印度尼西亞也是這樣。所以這個全世界炎黃子孫認同它。所以我說書法文化連線著我們全世界的炎黃子孫,連線著我們的心,連線著我們的情感,連線著我們的審美意識,這點是太可愛了。所以我越研究越覺得這個書法文化太可愛了。
擁有幾千年歷史的中國書法文化博大精深,面對燦若星河的歷代大師,潛心其中的鐘明善心無旁物,每次穿梭在歷史文化長河之中,他都是帶著敬畏之心,五年的過程充滿艱辛,但他並不覺得有多苦,更多的感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巨大震撼力。
鐘明善:這本書出來以後,日本的有一家書法雜誌叫《書道研究》。它這個主持人就請日本的一流書法家,日本的書法巨匠之一今井凌雪,今井凌雪跟他的一個學生叫中村伸夫兩個人翻譯在日本連載了五六年。所以後來呢,這個連載又變成了
他這個雜誌的五大最受歡迎的連載之一。
有人說:鐘明善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緣於他生長在文化底蘊豐厚的陝西,這裡有世界上保留最完好的歷代碑林,歷代大家的翰墨飄香仿佛就在昨日,而每年的春節,全世界最大的書法藝術展覽就在這裡每家每戶的門前上演。正是在這種環境的薰陶下,鐘明善五歲習字,幾十年下來,筆耕不綴。儘管他也先後做過畫家夢、文學家夢、詩人夢,但都因各種原因破滅了,惟有書法相伴至今。
鐘明善:它有樂趣。也叫成就感,對不對?您寫了一筆,寫了一個這既有古人,這還有點自己的味道。今天我把歐陽詢那加了一點,明天我把顏真卿我又揉進來一點,我把王羲之揉一點,自己感覺到非常有趣。最理想的就是,有六成古人四成個人,或者有五成古人五成自我,那就是最優秀的創新能手。
在研究中國書法史的過程中,鐘明善臨過歷代大家大量的篆、隸、楷、行草書,可以說受益匪淺,然而漸漸他發現在研習傳統的過程中儘管收穫很大,但往往也為找不到自己的風格而困惑。
沒有自己的風格,就意味著永遠走不出困惑,鐘明善內心的煎熬無法用語言表達。一次在臨一幅古人的作品時,他忽然頓捂,歷代大家的作品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是因為他們書寫的都是自己的詩文歌賦。鐘明善仿佛一下找到了創作靈感:只有將書法的文學性和書法的形式美結合起來,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由此從小酷愛文學的鐘明善如魚得水,因為五歲他就開始自編詩歌,至今他創作的書、韻語、楹聯已近千首,而且都是來自生活中的真實感受。
鐘明善:我到陝北榆林,第一次去榆林。因為我聽過陝北是咋聽的,都是從歌裡邊聽,就是風颳起那個黃沙遮滿天呀,都是那種荒涼啊。結果我坐飛機到了榆林,過了一段沙丘,過了沙以後,一看底下,榆林是個碧綠的氈子鑲在這個沙漠裡面。然後到了紅石峽我就更興奮,藍天白雲,碧水紅石,所以它叫紅石峽。兩面的摩崖石刻,那給你感覺真是氣魄宏大。所以我這個時候就寫了,寫了一首關於榆林的地接北漠流沙飛,天遠柳溪雲亦奇,塞上自有雄風在,無定河邊莫嘆息。中華兒女嘆息什麼,建設國家就行了嘛。
從自書、韻語、楹聯中找到創作靈感的鐘明善,漸漸形成了自己五體皆能的書法風格,並以行草見長。就行草看,其秀在骨,其清在神,在此基礎上廣采博攝,或活潑,或老辣,或巧拙兼施,或剛柔相濟,形成一種清秀、雅健、俊逸的書風。而此時好比破繭而出的鐘明善內心卻出奇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