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釋義,基本含義,觀點爭鳴,小結,生產方式,歷史,產生方式,絕對剩餘價值生產,相對剩餘價值生產,剩餘價值生產,概要,分配,地位作用,補遺,
釋義
基本含義
19世紀,世界資本主義尚處於早期成長階段,企業規模一般都不大,生產技術手段非常簡陋,雖然也曾出現過局部的暫時的過剩現象,但總的來看整個社會生產是短缺的。在這樣一種歷史條件下,資本家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所採用的主要的基本手段就是強迫工人長時間高強度地勞動。這種高壓手段很自然地引起了工人的抵制,以至反抗。就是在這樣一種歷史背景下,馬克思提出了剩餘價值理論,其基本觀點是:
(1)資本家向工人支付工資,購買工人的勞動力以後,即強迫工人為其長時間地勞動,貨幣由此轉化為資本;
(2)資本家的全部資本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用於購買工人的勞動力,稱為"可變資本",其價值量在生產過程中是可變的,能通過工人的勞動來增加;另一部分用於購買機器設備、原材料、燃料等,稱為"不變資本",在生產過程中其價值量是不變的,只是將原來的價值轉移到新產品中去;
(3)工人的全部勞動時間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叫"必要勞動時間",用來再生產工人的勞動力價值,另一部分叫"剩餘勞動時間",用來創造新的價值;
(4)工人在剩餘勞動時間所創造的新價值,就叫剩餘價值;
(5)剩餘價值本來是工人勞動的產物,應歸工人所有,但是卻被資本家憑藉對企業的所有權無償獨占,這就是資本家剝削工人發財致富的秘密;
(6)資本家為了加強對工人的剝削,賺取更多的剩餘價值,所採取的基本途徑有兩條,一是強迫工人延長勞動時間,或強迫工人提高勞動強度,絕對地增加剩餘勞動時間,這種方法叫"絕對剩餘價值";二是通過技術進步,縮短必要勞動時間,即縮短工人再生產勞動力價值的時間,相對延長剩餘勞動時間,這種方法叫"相對剩餘價值";
(7)利潤、利息、地租以及商業、運輸業、金融、保險、服務業等非產業部門職工的收入都是由產業部門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轉化而來。
以上剩餘價值理論的核心有兩條:
(1)資本家主要通過強迫工人延長勞動時間的方法來賺取利潤;
(2)只有產業工人的活勞動才能創造新價值,其他生產要素以及商業服務業等非生產性行業的職工都不能創造新價值。這在19世紀基本上符合事實,也正因為如此,剩餘價值理論才在全世界範圍內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和普遍的認同。
觀點爭鳴
剩餘價值理論(Theory of Surplus Value)的準確含義,經過仔細考察“剩餘價值”出現的各種場合,發現其含義並不統一,至少有兩種:第一種是從價值的創造者而言,“剩餘價值”是與“自用價值”相對的概念,指勞動者創造的超過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價值;第二種是指如勞動者創造的價值不夠或僅夠滿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沒有一點剩餘,那他便沒有創造剩餘價值。如工人創造的價值若還不抵其工資,他便沒有創造剩餘價值,只有創造的價值比工資多,他才創造了剩餘價值。馬克思說:剩餘價值是僱傭工人創造的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價值。這裡的剩餘價值,即資本主義的剩餘價值,本質上也是勞動者創造的超過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價值,因勞動力價值是由維持勞動力的生產和再生產所需要的生活資料的費用決定的,其中包括勞動者本人的培養、教育費用和維持其家庭成員生活的費用,而這恰恰就是勞動者創造的價值中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部分——自用價值。故對剩餘價值的新舊兩種解釋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區別僅在於:馬克思是站在資本主義社會階級對立的立場基礎上來分析解釋資本主義社會剩餘價值生產的實質的,是對資本主義生產的本質揭示;而新解釋是從更加寬泛的概念來解釋剩餘價值,具有普遍適用性,可解釋一切與自用價值相對的剩餘價值。剩餘價值還有第二種含義,是從價值的載體而言,是與“已用價值”相對的概念,指物品經利用後所剩的價值。這種含義不如第一種含義常見,但在電視、報刊、書籍及日常生活中也時有出現。如2000年12月12日早上8時之前,中央電視台的“東方時空”節目曾報導有人回收“電子垃圾”再利用而取得了良好效果,尤其是印度一男子竟用此而組裝成一輛機車,言此為利用垃圾的“剩餘價值”,這裡的“剩餘價值”顯然並非指勞動者創造的超過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價值,而是指物品經利用後所剩的價值。我們有時會聽到有人把廢水的再利用稱為利用水的剩餘價值,把廢料、廢物的回收利用稱為利用物品的剩餘價值,此“剩餘價值”也是指物品經利用後所剩的價值。
“剩餘價值”的這兩種含義,一個是言人所創造的價值狀況,另一個則是言物品本身的價值狀況,名同而實異,但根據其出現的場合,聯繫上下文,很容易判別其所指何義。因第一種含義很常見,第二種含義較少見,故主要以第一種含義為依據對剩餘價值展開論述。由此而觀其適用範圍,便可看出:剩餘的生產並非僅存在於資本主義社會,在原始社會末期以後的各個歷史發展階段都一直存在。
另外一種認識:從現代信息科學、系統科學的角度看,世界由物質、能量和信息三要素組成,商品的價值也由這三要素組成。生產一種商品,需要消耗一定的物質和能量,更重要的是都需要生產此商品的知識。假如單位商品消耗物質價值3元、消耗能量價值3元、需要生產此商品的知識價值3元,則此單位商品的價值為9元。當重複生產此商品時,價值量增值了。第二件單位商品的價值仍然是9元,然而實際消耗的物質3元+實際消耗的能量3元共6元,因為生產第一件商品已經具備了生產此商品的知識,知識可分享,沒有實際消耗,結果,增值了3元,投入價值6元結果價值9元。這3元,由知識而產生的價值增值,才是真正的剩餘價值。
小結
價值是商品經濟形態社會的一個基本事實。價值基礎上的“剩餘價值”,這是工廠制的事實。它的表象是勞動協定或勞資談判契約的執行過程的結果。其實,新制度經濟學的不完全契約理論,地位上相當於“剩餘價值理論”,說的是勞動者不能弄清楚自己的“剩餘”,實際上就是資方最後的控制權,它不屬於勞動者。就是說,勞動者對勞動過程沒有最後的控制權。這是個商品社會的事實,馬克思把它稱作“剩餘價值理論”。即在狹義視閾下, 資本主義企業被直接規定為資本家特別利用市場勞動力契約的一個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控制生產方式和勞動契約。
生產方式
歷史
原始社會前期,生產力水平非常低下,勞動者創造的價值尚不能滿足自身及家庭的需要,人在很多時候處於忍飢挨餓的境地,故難以創造剩餘價值。原始社會末期,由於生產力的發展,勞動者創造的價值除滿足自身及家庭需要外,尚有少量剩餘,故能生產少量剩餘價值。剩餘價值的產生對社會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最明顯的便是戰爭得勝者不再將戰俘殺掉,而是將其用作奴隸為自己生產剩餘價值。封建社會,剩餘價值的生產廣泛存在,地主收的地租及國家收的各種捐稅,皆來源於農民及其他勞動者創造的剩餘價值。資本主義的生產,眾所周知,其實質就是剩餘價值的生產。資本主義企業的利潤及國家的財政收入皆來源於工人及其他勞動者創造的剩餘價值。社會主義社會,上文已有論述,廣泛存在剩餘價值的生產,而且在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將更加離不開剩餘價值的生產,因那時會出現更多的職業種類,社會分工將更加細密,更多的人將離開物質生產部門而從事文教、衛生、公共服務等工作,如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者不能創造更多的剩餘價值,那么許多社會必須的非物質生產性的工作將無法開展,整個社會機器將停止運轉。
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生產自動化只是意味著剩餘價值生產所使用的生產工具更加先進了,不論是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還是“無人工廠”,它們在本質上依然是物化勞動或不變資本的實物形式。它們的價值是在工人生產它們的過程形成的,在它們參加產品的生產時,只是把原有的價值轉移到產品中去,而不創造新價值,更不能創造剩餘價值。在生產自動化條件下,直接從事生產勞動的工人相對減少,而從事科研、設計、技術和管理勞動的人員日益增加,“總體工人”中的腦力勞動的比重不斷增大,勞動的複雜程度和強度日益提高,從而成為生產力特別高的勞動,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這種勞動會創造出更大的價值和剩餘價值。總之,資本主義國家的生產自動化是人類社會科學技術進步的結晶,它的普遍採用會大幅度地提高勞動生產率,使資本家全體獲得比過去更多的剩餘價值。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生產自動化是資本家獲取高額剩餘價值的手段,而僱傭工人的剩餘勞動仍然是這種剩餘價值的唯一源泉。
關於剩餘價值的歷史歸宿,社會主義國家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認為,剩餘價值應該歸無產階級所有。
產生方式
勞動力成為商品和貨幣轉化為資本,這是勞動剩餘轉化為剩餘價值的社會經濟條件和過程。馬克思論證這個過程的理論是勞動價值論基礎上的剩餘價值理論。
不僅可解釋、解決經濟問題,而且可解釋、解決人生、社會等一系列問題,而使馬克思主義的剩餘價值學說更加完善,大大增強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
從某種意義上說,剩餘價值生產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社會越發展,社會生產的剩餘價值也越大,社會越進步。在新經濟社會我們來分析剩餘價值生產,應該賦予剩餘一個更加寬泛和全新的概念,或者說應該從全新的角度去理解剩餘價值的生產,這本身也是時代的發展和進步的要求。
資本生產剩餘價值的基本方法有兩種:絕對剩餘價值生產和相對剩餘價值生產。
絕對剩餘價值生產
絕對剩餘價值是指在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條件下,由於延長工作日長度而生產的剩餘價值。資本主義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分為兩部分:必要勞動時間和剩餘勞動時間。在必要勞動時間既定的條件下,工作日越長,剩餘勞動時間就越長,資本家從工人身上榨取的剩餘價值就越多,從而剩餘價值率也就越高。如果必要勞動時間不變,勞動日越長,剩餘勞動時間越長,剩餘價值率越高,剩餘價值量就越大。
在資本主義早期,主要是手工勞動,資本家經常用延長工作時間的辦法來榨取更多的剩餘價值。此外,資本家還用提高工人勞動強度的方法來榨取剩餘價值。提高勞動強度,意味著工人在同樣工作日時間內支出了更多的勞動量,實際上等於延長了工作日。這是一種延長工作日時間的隱蔽的形式。
工作日的最低界限不能少於或等於必要勞動時間。若沒有剩餘勞動時間去生產剩餘價值,資本生產就不復存在。因此,工人的工作日必須大於必要勞動時間。
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受以下兩個因素的制約:
一是勞動力的生理界限 工人必須每天有一部分時間用於休息、吃飯等,以滿足生理需要,恢復勞動力;
二是道德的界限 工人在一天內需要一定的時間用於家務活動、參加社會活動與文化生活,以滿足精神和社會的需要。這種需要的範圍和數量取決於一國當時的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
在上述兩個因素制約下,工作日的現實長度取決於僱傭勞動和資本之間的力量對比。
相對剩餘價值生產
那么,怎樣才能縮短必要勞動時間呢?必要勞動時間是再生產勞動力價值的時間,要縮短必要勞動時間就要降低勞動力的價值。勞動力價值由維持工人及其家屬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資料(必要生活資料)的價值構成,其水平高低受兩個條件制約:
其一,生產工人及其家屬生活必需的生活資料部門的勞動生產率。要降低生活資料價值就必須提高這些生產部門的勞動生產率。
其二,與生產這些生活資料相關的生產部門的勞動生產率。這些生產資料部門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了,也會降低生活資料的值。
因此,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是由於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降低了勞動力的價值,從而縮短了必要勞動時間,實現了相應延長剩餘勞動時間的結果。
自動化
隨著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網路技術等現代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的發展,機器運轉替代人的繁重體力、腦力在越來越多的領域正在得到推進。生產自動化是對這個趨勢的最恰當的指稱。
生產自動化意味著勞動越來越多地被機器程式化的運行所替代,意味著人的勞動投入越來越少。而由於生產力的大幅提高,越來越多的財富(使用價值)被生產出來。
高科技的運用使得生產效率大為提高,財富的生產增加的同時,採用高科技的企業利潤也在增加,否則資本家不會採用先進科技。由此引出的政治經濟學問題是:生產中勞動投入減少了,為何利潤(剩餘價值)卻可能提高?在高科技普遍採用的形式現代經濟中,勞動還是價值或利潤的源泉嗎?
把生產自動化情況推向極致——無人工廠——這個問題傳達的意思就更為清楚。那就是,無人工廠難道沒有利潤(剩餘價值)嗎?僅憑直覺就能給出否定的答案。那么,無人工廠的利潤(或剩餘價值)是哪裡來的呢?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任何先進的機器設備、生產工藝,無論其對生產過程覆蓋的程度有多大,自動化程度有多高,它們都是作為“所有者的生產資料”參與到價值、使用價值的生產中來的。機器設備的運轉也只是按人們事先設計好的程式運行的。無人工廠中機器設備的運行只能轉移自身的價值到新的產品中,而不能創造任何新的價值。只有活勞動仍然是剩餘價值(利潤)的源泉。
當前,我們來回答無人工廠利潤(剩餘價值)的來源。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講得很清楚,商品的價值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確定,而不是由個別企業的勞動時間確定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全社會個別企業勞動時間的“加權平均值”。所以:
(1)從價值的本質看,價值是一個總體概念,它揭示了商品生產者之間物質利益關係;
(2)從價值量(尺度)看,價值量反映的是商品生產者之間勞動生產率的相對關係。這樣看來,“無人工廠”沒有活勞動卻仍然能夠獲得剩餘價值(利潤)就容易理解了。
這是因為:
第一,商品的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確定,而不是由某一家“無人工廠”是否使用工人(勞動力)而確定。這就是說,如果社會普遍使用活勞動生產某種商品,該商品的價值就高,這與某個工廠使用勞動力的多寡沒有太大聯繫。相反,由於無人工廠所生產的產品個別勞動就遠低於社會勞動,該商品按社會價值量出售的結果是:無人工廠獲得超額剩餘價值(利潤)。
從理論上講,只要全社會的商品生產沒有全部採用無人工廠的生產方式,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會形成商品的價值。通過價值這個“加權中樞”,使用活勞動的其他部門就會將自己創造的價值轉移到無人工廠的產品中。
第二,社會大量輔助勞動支持著“無人工廠”機器系統的運行。即便拋開技術壟斷帶來利潤這種特殊情形,“無人工廠”的運行離不開全社會各行各業的智力支持和物質支持。這表現在:(1)隨著社會的進步,基礎教育和基礎研究的科技成果已越來越多地成為國家和社會提供的“公共物品”,被“無人工廠”大量免費使用。這些被免費使用的勞動成果,無疑將成為“無人工廠”的價值創造的源泉。(2)企業獨力(或聯合)的專職研發機構為“無人工廠”提供了智力來源。所有高科技企業都有自己的研發機構,專門負責攻克與生產流程密切相關的技術問題或生產工藝,並將研究成果無償地運用到生產實踐中。
第三,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隨著世界市場形成商品價值形成也出現“世界化”的趨勢,這意味著商品的價值創造已拓展到世界範圍。
這樣看來,所謂先進與落後、有人與無人只是表明了一種相對關係,“無人工廠”其實只是人類勞動專業化發展的一個環節,其價值源泉應該追溯到工廠以外的人類勞動。
剩餘價值生產
概要
剩餘價值是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特殊範疇,和這一特定的分析對象有關。它指示的是資本主義工廠制度和擴大再生產的社會經濟制度。屬於本質分析。因此,應該牢牢把握這個特點歸納剩餘價值生產關係,研究它的種種表象,剖析資本主義生理過程。
一些研究者在這上面出了問題:第一,離開限定的對象,討論剩餘價值的範疇性質,把不該屬於剩餘價值生產的現象歸於它。這是“張冠李戴”和“越俎代庖”了。畢竟,我們不能要剩餘價值分析對一切經濟形態和經濟過程負責,否則將會適得其反。第二,用會計學的術語來和“剩餘價值”對抗和對話。並且,以此指責剩餘價值範疇“過時”了,這也是武斷和無端的。直面現象的計量經濟和制度分析的剩餘價值不是一個層面的規定。第三,沒有注意剩餘價值的民族歷史內涵,而一味地進行“數學推理”。這是把剩餘價值邏輯化了,所引發的各種“理解障礙”都基於不適當的“假設”導致。一句話,離開了資本家工廠,這個概念就是空洞無物的。
分配
三種資本的產生
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三種資本:產業資本、商業資本、借貸資本,資本家也分成三個集團:產業資本家、商業資本家和借貸資本家。除此以外,資本主義社會還有存在著大土地所有者,這幾個剝削集團都是以剩餘價值作為生存的基礎的。剩餘價值分配為產業資本家取得產業利潤,商業資本家取得商業利潤,借貸資本家取得利息,大土地所有者取得地租,揭露了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在。
馬克思指出:“生產資料的集中和勞動的社會化,達到了同它們的資本主義外殼不能相容的地步,這個外殼就要炸毀了。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喪鐘就要響了。剝奪者就要被剝奪了。”
馬克思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研究生產勞動,發現了剩餘價值學說,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發展規律,確立了無產階級的社會地位及其歷史使命,確定了共產黨的基本綱領和基本路線,成為共產黨的方法論,共產黨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產業資本和產業利潤
1.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利潤和剩餘價值本來是一個東西,所不同的只是剩餘價值是對可變資本而言,利潤是對全部預付資本而言。剩餘價值是利潤的本質,利潤是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二者是內容與形式的關係。
利潤率是剩餘價值與預付總資本的比率,利潤率總是小於剩餘價值率。利潤率掩蓋了剩餘價值的真正來源。利潤率是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的推動力,資本家從事生產經營的唯一目標,就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潤,哪裡的利潤率高,資本就投向那裡。
2.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部門之間的競爭和資本的自由流動,使各生產部門的利潤率趨於平均化,形成了社會的平均利潤率。平均利潤率形成以後,各個部門的資本家,根據平均利潤率獲得與其資本量相適應的那部分利潤,就是平均利潤。
3.商品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
隨著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商品價值也轉化為生產價格。剩餘價值轉化為平均利潤以後,商品就不再是按價值出售,而是按成本價格加平均利潤構成的生產價格出售。生產價格是商品價值的轉化形式。生產價格的形成是以平均利潤率的形成為前提。
商品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以後,市場價格就不再是圍繞著價值上下波動,而是圍繞著生產價格上下波動。
4.平均利潤和生產價格規律的作用。生產價格形成以後,商品就按照生產價格出售,因此,剩餘價值規律轉化為平均利潤規律,價值規律也就轉化為生產價格規律。商品的市場價格以生產價格為中心而上下波動,這是價值規律在新條件下發生作用的表現形式。
生產價格規律的作用具體表現在:
第一,自發地調節資本和勞動力在社會各部門之間的分配。
第二,調節著剩餘價值在各資本家之間的分配。
第三,刺激資本主義企業不斷改進生產技術和加強經營管理。受超額利潤的驅動,各企業必然要不斷改進生產技術,改善經營管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從而自發地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商業資本和商業利潤
1.商業資本的本質和職能。商業資本是從產業資本的商品資本職能中分離出來獨立發揮作用的資本形式,是商品資本職能的獨立化形態。商業資本的職能,就是商品資本的職能,也就是從事商品銷售,實現預付資本的價值和剩餘價值。
2.商業利潤的形成。從現象上看,商業利潤是來自商品的出售價格高於購買價格的差額。這就造成一種假象,似乎商業利潤是來源於商品價值以上的加價,它是從流通領域產生的。事實上,商業利潤只是產業工人在生產過程中創造的剩餘價值的一部分,是產業資本家讓渡給商業資本家的。商業資本獨立化後,同產業資本一樣,也必須獲得平均利潤。
3.商業流通費用及其補償。生產性流通費用在必要的限度內,會全部加入商品的價值中去,增大商品的價值,然後通過商品價值的實現而得到補償,並獲得平均利潤。純粹流通費用不能加入商品的價值,它的補償和利潤的獲得,在形式上是通過提高商品銷售價格的方法來實現的。
借貸資本和利息
1、借貸資本和利息。借貸資本是為了取得利息而暫時貸給職能資本家使用的貨幣資本。這是通過貨幣的借貸關係來參與剩餘價值瓜分的資本形態。利息率的最高限不能超過平均利潤率。在平均利潤率一定的條件下,利息率受借貸資本的供求關係的調節。
3.股份資本和股息。股份公司使資本的所有權與資本的使用權相分離,股票所有者已變成單純的貨幣資本所有者,只憑資本所有權定期取得股息。股息的實質仍然是工人所創造的剩餘價值。
資本主義土地所有權和地租
1.資本主義地租的本質。地租是土地所有權在經濟上的實現。資本主義地租的實質是,農業資本家為取得土地使用權而付給土地所有者的、由農業工人創造的超過平均利潤以上的那部分剩餘價值。它體現了農業資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共同剝削農業工人的關係。
資本主義地租的基本形式有兩種,即級差地租和絕對地租。
2.級差地租。在資本主義農業中,農業資本家向土地所有者繳納地租的數量,在面積相等但質量不同的土地上是不同的,就是級差地租。土地的等級差別是形成級差地租的條件。級差地租產生的原因在於由土地有限性引起的土地經營權的壟斷,因為在農業中,土地是有限的,特別是好的土地更為有限。
級差地租第一形態(級差地租Ⅰ)和級差地租第二形態(級差地租Ⅱ)。
級差地租Ⅰ,是指同時投入不同等級土地的等量資本具有不同的生產率所產生的超額利潤而轉化成的地租,它是由於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和土地位置不同而產生的。級差地租Ⅱ,是指在同一土地上連續投入同量資本而具有不同生產率所形成的超額利潤轉化成的地租。
3.絕對地租。在資本主義土地私有權壟斷的條件下,農業資本家不管租用什麼樣的土地,都必須繳納地租。這種由土地私有權的壟斷而產生的地租,稱為絕對地租。
絕對地租的形成,是以農業資本有機構成低於社會資本平均有機構成為條件的。土地私有權的壟斷是絕對地租產生的原因。絕對地租的源泉,仍然是農業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
4.壟斷地租和土地價格。資本主義地租,除了級差地租與絕對地租兩種基本形式外,還存在著壟斷地租。所謂壟斷地租,就是由真正的壟斷價格帶來的超額利潤轉化而成的地租。土地價格與地租量成正比,與銀行利息率成反比。隨著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利潤率和利息率存在著下降趨勢,所以,地價呈現出上漲的趨勢。
地位作用
剩餘價值在社會生活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勞動者創造的剩餘價值的多少是衡量社會生產力水平高低,人生價值大小及國家財力強弱的重要標尺。
衡量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標尺
勞動者創造的剩餘價值的多少是衡量社會生產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尺。
勞動者創造的剩餘價值的多少與社會生產力水平的高低成正比。社會生產力水平越低,勞動者創造的剩餘價值便越少;而社會生產力水平越高,則勞動者創造的剩餘價值便越多。故勞動者創造的剩餘價值的多少是衡量社會生產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尺。以農業生產為例,一個勞動力一年的產出,原始社會,養活自己及家人尚感吃力;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產出雖有所提高,也不過除養活自己及家人外還能多養活幾個而已;而到了資本主義社會,因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其產出養活幾十、幾百人也不成問題,現代已開發國家,百分之幾的農業人口便能滿足全國人口的糧食供應,便是明證。在這裡,農業勞動者創造的剩餘價值的不斷增長便標誌著農業生產力的不斷發展,由其數量的多少便可判明農業生產力發展到什麼水平。
衡量人生價值的標尺
為社會創造的剩餘價值的多少是衡量人生價值大小的重要標尺。
什麼是人生價值?對其具體解釋雖紛紜不一,但人的貢獻大、影響顯,則人生價值便大,卻是人人都同意的觀點。而人為社會創造的剩餘價值越多,則貢獻便越大,影響便越顯著,故人生價值便也越大;相反,如人為社會創造的剩餘價值越少,則貢獻便越小,影響便越輕微,故人生價值也越小,如不能為社會創造任何剩餘價值,則人生便毫無價值。這樣,為社會創造的剩餘價值的多少便成了衡量人生價值大小的重要標尺。各類人中,正常人都能創造價值,但痴呆人、植物人卻不能,故其不但不能創造剩餘價值,反而需要靠他人供養而生活,因而其人生不僅可以說毫無價值,甚至可以說是“負價值”。正常人雖都能創造價值,但某些人,如歷史上的一些貴族、奴隸主、地主及現代社會的一些純粹“食利者”卻不去創造,自己卻過著奢侈豪華的生活,因其不但沒為社會創造剩餘價值,反而消耗社會的剩餘價值,故其人生也不僅毫無價值,而且為“負價值”,與痴呆人、植物人一樣,純粹為社會的附贅懸疣。創造價值的正常人,其創造的總價值包括自用價值和剩餘價值兩部分,人創造的總價值多,剩餘價值自然也多,在價值總量一定的情況下,自用價值多則剩餘價值少,自用價值少則剩餘價值多,二者成反比關係,人生價值的大小便也隨剩餘價值的多少一同變化。如,魏徵、包公、海瑞等歷史上的仁人志士及焦裕祿、孔繁森、周總理等大批共產黨員,公而忘私,先人後己,為社會作出巨大貢獻,自己及家人生活卻非常儉約,其自用價值非常少而剩餘價值非常多,故其人生便很有價值,倍受人稱頌、敬仰;而和珅、胡長清、成克傑等貪官污吏,損公肥私,雖說自己也創造價值,但因其通過貪污受賄把其創造的價值變為自用價值,剩餘價值的量便很小,甚至成為負數,故其人生便毫無價值,被永遠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被人唾罵。有的國家機關、文教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因擺脫不了傳統教條的束縛,認為只有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者才創造剩餘價值,非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者並不創造剩餘價值。故強烈反對這一觀點,認為他們自己沒有創造剩餘價值,按此觀點,他們的人生便沒有價值,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其實他們沒有理解價值不過是表示有用性,即客體滿足主體需要的關係的範疇,任何人創造了社會需要的東西就都創造了價值,創造的價值不光能滿足自己及家庭的需要,還能滿足其他人的需要,就都創造了價值,絕非因你不是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者,就沒有創造價值、剩餘價值。國家機關、文教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其工作具有重大的社會效益,其效益遠大於自己所需,遠多於社會為自己支付的各類工資總額,怎么能說自己沒有創造剩餘價值?
衡量國家財力的標尺
勞動者為社會創造的剩餘價值總量是衡量國家財力強弱的重要標尺。
如何衡量國家財力(注意:這裡指國家財力,而非指綜合國力)的強弱?往往是用國民生產總值或人均國民收人來衡量,這遠不如用勞動者為社會創造的剩餘價值總量衡量準確。這是因為:國民生產總值雖確實與國家財力強弱密切相關,但在很大程度上又取決於國家的大小,國家很大(如舊中國),即使經濟落後,國民生產總值也會相當多,但因國民消費量也大,國家財力實際十分弱小,根本辦不成什麼大事。人均國民收入雖可準確反映國民的富裕程度,但如國家太小,即使人均國民收入很高,國家財力也不可能太強,辦不成什麼大事,仍會受制於人。如1990年海灣戰爭時,科威特雖人均國民收入很高,十分富有,但因是個彈丸小國,故國家財力並不強,無力抵擋人均國民收入比自己低得多的伊拉克的侵略而一度亡國。而剩餘價值總量實為國民生產總值減去國民消費總量所得之差,可準確反映國家掌握及可以調度的財富數量,可準確衡量國家財力的強弱。
綜上所述,通過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剩餘價值”概念的準確解釋,便可使這一概念的理論價值大大提高,不僅適用於資本主義社會,而且適用於其他社會,可解釋、解決經濟問題,而且可解釋、解決人生、社會等一系列問題。
補遺
恩格斯的觀點
恩格斯指出:“資本家所僱傭的每一工人都在做兩種勞動。他的工作時間一部分用來償還資本家所預付給他的工資,這一部分勞動,馬克思稱為必要勞動。但在此之後,他必須繼續工作,而在這段時間內,他為資本家生產剩餘價值。”
1.剩餘價值的生產
(1)絕對剩餘價值生產。工人的勞動日是勞動時間和剩餘勞動時間總和。必要勞動時間不變,通過延長工作日,從而剩餘勞動時間增加而生產的剩餘價值,就是絕對剩餘價值。
(2)相對剩餘價值生產。資本主義生產發展經歷了簡單協作,工場手工業和機器大工業,提高了勞動生產率,擴大了相對剩餘價值生產。
馬克思指出:“像其它一切發展勞動生產力的方式一樣,機器是要使商品便宜,是要縮短工人為自己所費的工作日部分,以便延長他無償地給予資本家的工作日部分。機器是生產剩餘價值的手段。”
生產方式的變革,在工場手工業中以勞動資料為起點。所有發達的機器都是由三個本質上不同的部分組成:發動機、傳動機構、工具機器工作機。發動機是整個機構的動力;傳動機構由飛輪、轉軸,齒輪等各種各樣的附屬檔案組成,它的調節勞動,在必要時改變運動的形式,把運動分配並送到工具機上。結構的這兩個部分的作用,反而把運動傳送給工具機,由此工具機才抓住勞動的對象,並按照一定的目的來改變它。機器的這一部分——工具機,是十八世紀工業革命的起點。正是由於創造了工具機,才使蒸汽機的革命成為必然,引起了工業革命。
勞動資料取得機器這種物質存在方式,要求以自然力來代替人力,以自覺套用自然科學來代替從經驗中取得出的成規,在機器體系中,大工業具有完全客觀的生產機體,這個機體作為現成的物質生產條件出現在工人面前。機器只有通過直接社會化或共同的勞動才發生作用。因此,勞動過程的協作性質,當前成了由勞動資料本身的性質所決定的技術上的必要性。大工業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學併入生產過程,必然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
2.剩餘價值實現
剩餘價值要在生產中創造出來,還要在流通過程中才能實現。經過資本的循環和周轉,實現剩餘價值。剩餘的一部分轉為投資,成為資本積累,實現擴大再生產。
一旦把抽象勞動認定是歷史實體關係,階級實踐就必不可少地涵括進來,並從中發展而出。所謂“生產方式本身有它自身的邏輯”,則不過指歷史生產運動。整體概念的生產方式是從歷史方面來看待的生產運動,由此,它產生出具體特定的社會生產關係實體。可這就需要將生產方式理論和生產關係理論辯證隔開。勞動異化理論未能實現這一目的,乃是哲學主導的歷史科學架構。1847年以後,馬克思著手開始對勞動異化理論予以修訂和揚棄的工作:(1)將勞動的歷史理論歸結為一定的生產方式理論,(2)從中產生出來剩餘價值理論,作為以資本為中心內容的生產關係理論。上述兩個理論體系的工作合一整體突顯了歷史的規定性,最終驅走了哲學的意識形態的在場。
關於這一點,恩格斯事實上說得更為清楚,也更為明確:
在馬克思使自己的名字永垂於科學史冊的許多重要發現中,這裡我們只能談兩點。第一點就是他在整個世界史觀上實現了變革……歷史破天荒第一次被置於它的真正基礎上;一個很明顯的而以前完全被人忽略的事實,即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就是說首先必須勞動,然後才能爭取統治,從事政治、宗教和哲學等等,——這一很明顯的事實在歷史上的應有之義此時終於獲得了承認……第二個重要發現,就是徹底弄清了資本和勞動的關係……不論是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或是社會主義者都力圖對這個問題做出有科學根據的答覆,但都徒勞無功,直到最後才由馬克思做出了解答。他的解答如下……一個商品的價值是由體現在該商品的生產中、從而也體現在它的再生產中的社會必要勞動量決定的……如果工人每天給這個資本家做6小時的工,那他就完全抵償了資本家的支出,即以6 小時的勞動抵償了6小時的勞動……這樣,給這個資本家做事的工人,不僅再生產著他那由資本家付酬的勞動力的價值,而且除此之外還生產剩餘價值,這個剩餘價值起先被這個資本家所占有,然後按一定的經濟規律在整個資本家階級中進行分配,構成地租、利潤、資本積累的基礎,總之,即非勞動階級所消費或積累的一切財富的基礎。這樣也就證明了,現代資本家,也像奴隸主或剝削徭役勞動的封建主一樣,是靠占有他人無酬勞動發財致富的,而所有這些剝削形式彼此不同的地方只在於占有這種無酬勞動的方式有所不同罷了。這樣一來,有產階級胡說現代社會制度盛行公道、正義、權利平等、義務平等和利益普遍和諧這一類虛偽的空話,就失去了最後的立足之地,而現代資產階級社會就像以前的各種社會一樣真相大白:它也是微不足道的並且不斷縮減的少數人剝削絕大多數人的龐大機構。
《剩餘價值理論》
基本介紹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四卷——《剩餘價值理論》中指出,18世紀英國資產階級經濟學家A.斯密對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形成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在他那裡,“政治經濟學已發展為某種整體,它所包括的範圍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形成”。斯密第一次把價值歸結為一般社會勞動,並從這一觀點出發,把利潤和地租看成是對工人所創造出來的價值的扣除,被資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無償地占有。這說明他已認識到了剩餘價值的真正起源。不過,在斯密的價值論和剩餘價值論中既有正確見解,又有錯誤的、庸俗的見解。由於斯密不能區分勞動和勞動力,因而無法在價值規律的基礎上說明利潤如何從勞動與資本的交換中產生出來,他又提出了價值由收入決定,即工資、利潤、地租三種收入是價值的源泉,把利潤和地租解釋為對資本和土地的自然報酬。他還提出了社會年總產品的價值是由工資、利潤、地租構成的錯誤教條。此外,馬克思還研究了斯密的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的理論。斯密正確地指出,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同資本相交換的勞動是生產勞動,同收入相交換的勞動是非生產勞動。可是,斯密又用是否生產物質產品來區分資本主義的生產勞動與非生產勞動。
賦稅原理
在本書中,馬克思詳細地分析了D.李嘉圖的主要經濟學著作《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對李嘉圖的地租理論、費用價格理論、剩餘價值理論、利潤理論,以及積累理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李嘉圖拋棄了斯密價值理論中自相矛盾的解釋,對價值決定於勞動時間這一規定作了透徹的表述和發揮,並在勞動價值理論的基礎上論述了工資和利潤的關係以及利潤和地租的對立,“揭示並說明了階級之間的經濟對立,……這樣一來,在政治經濟學中,歷史鬥爭和歷史發展過程的根源被抓住了,並且被揭示出來了”。李嘉圖十分重視對地租問題的研究,並正確地把地租理論同勞動價值理論聯繫起來。但是,他錯誤地把級差地租的產生同所謂“土地收益遞減規律”聯繫在一起,而且還認為不存在絕對地租。李嘉圖否認絕對地租的存在,其根本原因是把生產價格與價值混同起來。他沒有對利潤向平均利潤的轉化、價值向生產價格的轉化做出正確的說明,也沒有在價值規律基礎上說明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這個事實。馬克思在詳細地分析了李嘉圖地租理論上的錯誤觀點的同時,還批判了德國庸俗經濟學家J.K.洛貝爾圖斯-亞格措夫(1805~1875)的“新地租理論”,並且批判了李嘉圖用土地收益遞減規律來說明平均利潤率趨向下降的規律的錯誤,以及否認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必然發生普遍生產過剩危機的錯誤。
馬克思考察了19世紀30~50年代庸俗經濟學的出現、古典經濟學瓦解的歷史過程,揭露了庸俗經濟學的階級本質及其在理論上的謬誤。
在古典政治經濟學瓦解和庸俗政治經濟學形成的歷史時期內,還出現了一些從無產階級立場出發,以李嘉圖學說作為依據,批判資本主義生產的空想社會主義者,如英國經濟學家P.雷文斯通(?~1830)、T.霍吉斯金(1787~1869)等人。他們利用李嘉圖的價值理論和剩餘價值理論論證資產階級對工人階級的剝削,論證資本主義生產的不合理性。馬克思肯定了他們理論中的正確論點,同時也指出,他們並沒有克服李嘉圖學說中的混亂。這個時期,雖然古典政治經濟學已處在瓦解過程中,但仍有幾位經濟學家在某些論點上發展了古典政治經濟學。馬克思分析了英國經濟學家G.拉姆賽(1800~1871)和R.瓊斯(1790~1855)、瑞士經濟學家 A.-E.舍爾比利埃(1797~1869)的著作,認為他們在區分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問題上、在分析資本有機構成作用問題上做出了一定貢獻。
局限性
一、 剩餘價值理論面臨的困境:
剩餘價值理論畢竟是在19世紀資本主義早期成長階段形成的,不可避免地會帶有一定的歷史局限性。100多年來,隨著世界歷史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第二次大戰結束以後,剩餘價值理論的歷史局限性已經日益明顯地表現出來。我國作為一個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思想的社會主義國家,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日益深入,對剩餘價值理論的歷史局限性的感受還要更為強烈一些。可以說,剩餘價值理論正面臨著日益嚴重的困境。
具體分析剩餘價值理論所面臨的問題,主要有:
(1)與工時普遍縮短的現狀不符。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世界資本主義已經進入國際壟斷和全球一體化發展的新階段,特別是跨國公司迅猛發展,企業的自動化、社會化水平大為提高,強迫工人延長工作時間已經不再是資本家發財致富的主要方法,工人的工作時間已經普遍大大縮短了,有的國家甚至已經開始實行每周35小時工作制,19世紀工人勞動所身受的那種赤裸裸的強迫感也相應地大大減弱了。在這種情況下,剩餘價值理論與實際事實之間就出現了明顯的差異。當然按相對剩餘價值的理論,也能勉強說通,但問題是一種理論一旦加上"相對"二字,其說服力就大大折扣了,就很難為一般公眾接受。
(2)難以反映現代科學技術在社會生產中日益增長的巨大作用。進入20世紀以來,科學技術發展異常迅猛,在社會生產中的作用也日益巨大,並且已經成為世界經濟成長的主導因素之一。在我國,經過鄧小平大力倡導,"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觀點早已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但是,按剩餘價值理論,只有工人的活勞動才能創造新價值,無論怎樣先進的機器設備都不能創造新價值,這就無從體現科學技術的作用。仍然只能通過相對剩餘價值理論來間接地反映科學技術的作用,無形中使科學技術的作用被大大貶低。
(3)難以全面反映各生產要素的作用。隨著生產社會化水平的提高,企業經營管理、土地、資本等生產要素在生產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而單純的活勞動的作用則大大下降。但是,按剩餘價值理論,除活勞動以外,其他生產要素都不能創造新價值,利潤、地租、利息等都是剝削,這就從根本上否定了除活勞動以外其他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的作用和貢獻。這既不符合當前世界資本主義經濟的實際,也不利於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深入發展。
(4)難以正確反映第三產業人員所創造的巨大價值。按剩餘價值理論,只有第二產業工人的活勞動才能創造新價值,其他商業、金融業等從事第三產業的職工都不能創造新價值。這在19世紀第三產業剛剛從第二產業中分化出來,尚處於萌芽狀態,並且在很大程度上依附於第二產業的情況下,無疑是相當正確的。但第三產業早已成長壯大,許多國家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已經超過第二產業,繼續堅持剩餘價值理論就很難讓人接受了。
(5)難以指導國有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要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但是怎么提高?衡量企業經濟效益的核心指標是利潤,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最主要的就是增加企業利潤。按剩餘價值理論,利潤是剩餘價值的轉化形式,而剩餘價值則是強迫工人延長勞動時間的結果。這樣從根本上來說,企業要提高經濟效益就只能強迫工人延長勞動時間了。這種論調,如果用於指責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尚可勉強奏功,如果用於指導我國國有企業經營管理,馬上就行不通了,因為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工人是企業的主人翁,對工人勞動實行強迫,不僅於理不通,而且於法無據,是非法行為。
(6)不能為企業公有制提供微觀經濟理論依椐。按剩餘價值理論,剩餘價值是工人在剩餘勞動時間創造的新價值,但是沒有進一步明確是工人集體勞動創造的,還是工人個人勞動創造的?這就無從論證公有制存在的合理性。這對於我們這樣一個將生產資料公有制視為立國根本的社會主義國家來說,實在是一個生死悠關的重大理論缺陷。
二、 導致剩餘價值理論失誤的根源
如上所述,從今天的眼光看來,剩餘價值理論是很不完善的,存在不少重大的缺陷和失誤。分析導致這些缺陷和失誤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兩條:1. 機械論的影響剩餘價值理論是馬克思於19世紀中葉提出來的。當時科學理論界占統治地位的是機械論思想方法,即認為事物是由一個個零件拼湊起來的,其中每個零件都是孤立的。馬克思在哲學上反對這種觀點,主張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普遍聯繫的。但是,機械論思想畢竟根深蒂固,難以立刻根絕。在分析和研究具體問題的時候,馬克思仍不免受到機械論的影響,剩餘價值理論就是很典型的一例。一方面,馬克思看到了活勞動必須和過去勞動結合在一起才能創造出新的價值,另一方面,卻又硬說只有活勞動才能創造新的價值,過去勞動只是將原有的價值轉移到新產品上。2. 階級性的影響19世紀中葉,馬克思創立剩餘價值理論,正當歐洲工人運動風起雲湧之時。激烈的階級鬥爭,不允許絲毫的朦朧和灰色,每個人都必須明確表明自己的立場,或者站在工人一邊,或者站在資本家一邊。馬克思旗幟鮮明地站在了工人階級的立場上,力圖闡明資本家剝削工人的秘密,為工人階級的解放事業服務。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優點,是100多年來馬克思主義在全世界得以普遍傳播的根本原因;但同時又不能不使馬克思主義打上深刻的階級烙印,以至表現出某些階級偏見,使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在剩餘價值理論中,馬克思認為只有產業工人的活勞動才能創造新價值,其他生產要素都不能創造新價值,甚至商業、銀行職工的勞動也不能創造新價值,不能不說是由於階級性的影響走了極端。
評“剩餘價值過時論”(摘錄)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 使得在一些生產過程中,對體力勞動者的需要減少,對腦力勞動者的需要增多,例如在一些高精尖的電子、化工等部門。在這些地方,似乎資產階級是靠科學、技術、知識獲得利潤, 或只剝削很少一部分工人的剩餘價值。由此, 一些人認為,馬克思的價值和剩餘價值理論沒有充分估計(考慮) 到科學、技術、知識對生產的巨大作用。這種看法是錯誤的。
在價值理論中,馬克思用“ 複雜勞動” 這一概念表現了科學、技術、知識的作用。簡單勞動是“ 每個沒有任何專長的普通人的機體平均具有的簡單勞動力的耗費”, “ 比較複雜的勞動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說多倍的簡單勞動, 因此, 少量的複雜勞動等於多量的簡單勞動。”很顯然, 同“ 沒有任何專長” 的勞動相對立的正是具有科學、技術、知識因素的勞動。科學、技術、知識是越來越重要的生產要素。但是, 科學、技術、知識不是勞動者、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之外的獨立的生產要素。離開了勞動者( 腦力勞動者也是勞動者),科學、技術、知識這些要素不能自動生產、創造價值, 自然也不能創造利潤。而且, 把科學、技術、知識同勞動者、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相分離,機器只是一堆鋼鐵,勞動對象既不能被人們認識也不能被人們利用;勞動者只能被看作是一群動物,既沒有社會性也沒有組織性,根本不可能勞動。因此, 把科學、技術、知識作為獨立的生產要素是不正確的, 科學、技術、知識只能體現或物化在勞動者、生產工具、勞動對象上,才能參與生產。
在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階段和初期階段,由於科學、技術、知識的不發達, 資產階級主要使用延長勞動時間的絕對剩餘價值方式剝削無產階級。在那個時期, 資本家強迫工人每天工作12 個小時以上,有的甚至達到20 個小時。經過長期的鬥爭,無產階級才爭取到了10 小時工作日的權利。隨著科學、技術、知識的迅速發展,無產階級組織的壯大, 資產階級逐步地主要通過占有相對剩餘價值方式剝削無產階級。因此, 科學、技術、知識的進步, 並沒有改變資本家剝削勞動者這個事實,改變的只是發展了的剝削形式,用相對剩餘價值方式的生產代替絕對剩餘價值方式的生產,用管理、監控、維修等輔助性的勞動代替原來意義上的生產勞動,把對剩餘價值的占有變得更精巧、更隱蔽。“ 剩餘價值過時論”是根本錯誤的。等等。